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_李武林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_李武林

江门市政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江门 529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道路发展迅速,相关施工技术与工艺取得长足进步,沥青路面是作为市政道路中的主要路面结构形式。为了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对施工质量加以严格的控制。本文探讨了市政工程沥青面层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问题;对策

前言

沥青路面是市政工程最关键的主体工程,其施工质量的优劣、行驶舒适与否,直接影响广大市民对工程的感官评价。为了保障沥青路面的整体质量,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和质量指标控制,并针对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1、沥青路面纵、横向裂缝

1.1 质量问题及现象

对于横、纵向裂缝若不能及时处理,雨水会随着裂缝孔隙渗入基层、路床并扩大加速沥青路面的破坏,大大缩短使用周期。

1.2 纵向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不均匀的基层沉降,路基修复中的接触位置没有根据施工要求进行分台阶压实,在压实度没有达到设计标准的时候,由于路床软弱,造成纵向裂缝的出现。另外,回填材料不适用于路床填筑,比如膨胀土,能够吸水膨胀导致路基开裂,路基边坡压实度不够也是造成纵向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市政排水管沟回填处理不当也是出现纵向裂缝的重要原因。

1.3 纵向裂缝的处理措施

根据施工设计要求来进行分层填筑,保证压实度满足路基实际情况;放坡施工中注意边坡问题,尤其是高填段需要放缓边坡。在旧路改扩建施工中,填筑前应将松散材料挖除,并按填土厚度逐层压实。市政管沟回填按设计要求施工,检测合格方可进行下步工序。

1.4 横向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横向裂缝的产生原因包括:因自身质量或施工温差造成的混凝土开裂;半刚性基层的开裂造成的路面反射裂缝。基层沟槽开挖、管线铺设时回填不当产生的横向裂缝。

1.5 横向裂缝预防措施

基层施工过程中根据基层实际情况开展科学养护,减少裂缝的出现。养护期过后及时进行沥青面层施工,不能铺设沥青面层时可以先洒布沥青透层油减少基层的裸露时间,防止基层干缩性裂缝。采取铺设土工复合材料在如沟槽边、新旧基层相交处等薄弱位置,减少横向裂缝的产生。

2、反射裂缝

2.1质量问题及现象

沥青病害中反射裂缝占了主要比例,主要原因是半刚性基层的收缩裂缝反射上沥青路面造成沥青开裂。

2.2反射裂缝原因分析

根据国内外的调查研究表明,沥青路面反射裂缝主要是非荷载型产生,主要受温缩影响。也存在温缩和荷载共同作用下产生。

反射裂缝的形成有以下几种情形:

在旧路面上沥青罩面时,由于旧路面已经产生裂缝,没有实施病害处理,随着温缩的影响旧路面的裂缝继续延伸发展,导致在新铺沥青层上施加附加应力,使新铺沥青面层在旧裂缝处断裂。

半刚性基层施工完成后,水分的吸收蒸发会造成干缩应力的出现,其与水分流失速度成正比,一般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出现沥青层的干缩裂缝,那么在施工完成之后也不会出现裂缝,如果施工中因养护不到位出现裂缝,那么施工完成后,原裂缝会在原先基础上不断扩大延伸。

2.3预防措施

新铺半刚性基层按设计要求压实,科学合理的开展养护工作。新旧路面衔接地方必要时铺设土工布来进行覆盖养护。选用符合要求基层原材料,并控制好生产配合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车辙,拥包

3.1质量问题及表现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通车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若干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搓板、拥包等,对行车安全和舒适性造成影响。

3.2原因分析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占比偏高,粘度较低。沥青混凝土配比不准确,细集料偏多导致沥青面层的抗剪强度不足。沥青摊铺前路基基层未清理干净或沥青透、粘层油洒布不均匀不够饱满,导致面层和基层结合不紧密,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车辙、拥包。基层自身强度不足或基层已被破坏也是导致产生裂缝原因。

3.3预防措施

质量预控需要从原材料的质量防控入手,科学化矿料级配,对进场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检查。保证沥青油的性质符合设计需求,控制沥青含量。从调试阶段开始,严格检查计量控制装置的准确性和良好运行。根据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安排数量足够的压实装备,选择合适的压实技术,保证压实度满足规定压实需求。将孔隙率控制到3%到5%之间。在基层表面清洁完成之后开始沥青铺摊,保证透层油分布均匀。

4、沥青路面面层质量与预防

4.1质量问题及表现

路表面的裂缝延伸重合,将路面分成不规则的裂缝小块。

4.2原因分析

网裂是纵向裂缝扩大延伸造成的。特别是在气温低的区域,冰冻水的入侵会加速裂缝的产生。另外,沥青混合料质量不过关,搅拌时间过长或者搅拌温度过高都会造成沥青变硬,弱化沥青的低温变形能力,导致沥青的性能进一步变差。在这样的请跨国下,部分路基会出现压实度不足或者局部材料送撒的情况,降低沥青路面的整体承载隔离,在行车等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大量裂缝。

4.3预防措施

优先选用具有优良低温变形性能的沥青。在半钢性基层施工的过程中,注意控制施工质量和原材料质量,及时处理下承层中存在的病害,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沥青碎石柔性基层,以此来减轻裂缝程度。

5、沥青路面局部松散、掉粒

5.1质量问题及表现

沥青路面使用前期会出现层面松散问题,沥青结合料呈松散状态,轻微病害表现为路面麻点,严重病害表现为文理粗糙,甚至路面表层出现小坑。

5.2原因分析

沥青原材料的粘结力较差,且用量不足,在施工完成之后,在行车外力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使路面表层产生离析,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沥青会不断老化剥落。另外一部分原因在于矿料级配不合理,铺洒施工不均匀,沥青没能够有效黏连在一起,或者基层较为潮湿,影响沥青的粘结性。

5.3预防措施

保证基层的施工质量,并保证基层与面层有足够粘结力。选用抗老化性能好的沥青,石料采用碱性石料,并保证石料清洁,提高集料与沥青的握裹力。面层摊铺防止混合料离析,并保证达到设计压实度。

结语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对其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时要对很多问题进行重视。对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进行更为合理的应用,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能够更好地促进城市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展佳.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4,25(1):125-126.

[2]黄雪飞.对市政工程道路沥青道路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4,15(1):47-48

[3]蒋成华.对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25(12):99-100.

论文作者:李武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_李武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