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全切术及甲状腺次全切术在甲状腺多发结节治疗中的效果观察论文_刘建东

娄底市娄星区人民医院 湖南娄底 417000

【摘 要】目的:观察在甲状腺多发结节治疗中应用甲状腺全切术及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所选患者分成全切组和次全切组,每组各51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次全切组手术时间比全切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全切组少(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次全切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明显高于全切组(P<0.05);治疗后全切组FT3、FT4、TSH均优于次全切组(P<0.05)。结论:在甲状腺多发结节治疗中应用甲状腺全切术及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效果相当,均可以确保手术安全,但在术后复发率上,甲状腺全切术效果更佳。

【关键词】甲状腺全切术;甲状腺次全切术;甲状腺多发结节;效果

甲状腺结节属于内分泌系统疾病之一,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以单发性结节和多发性结节为主,大部分患者仅有甲状腺局部肿块,但并未表现出其他特异性症状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结节性质为恶性还有诱发癌变的可能性[1]。甲状腺多发性结节发病率比较低,但具有较高的治疗难度,因此需要引起重视。基于此,本文择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观察在甲状腺多发结节治疗中应用甲状腺全切术及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报告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所选患者均与美国甲状腺协会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合,有颈部肿块、颈部包块症状,且经过B超检查显示结节数量在2个及以上。排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器质性疾病、精神障碍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所选患者分成全切组和次全切组,每组各51例,全切组51例患者中,男20例,女31例,年龄最大为75岁,最小为30岁,年龄均值为(44.3±13.5)岁,病程均值为(3.1±0.7)年;次全切组51例患者中,男21例,女30例,年龄最大为76岁,最小为31岁,年龄均值为(44.4±13.6)岁,病程均值为(3.2±0.6)年;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甲状腺全切术:利用目镜显微镜进行手术,先对甲状腺上动脉主干以及前支进行精细解剖,结扎前支之后,将其切断,按照甲状腺上级内侧,切断悬韧带,并利用钳子将甲状腺上级提起,显露出甲状腺上动脉后支、背侧,在甲状腺背侧对甲状旁腺位置进行确定,对甲状旁腺以及临近结缔组织进行分离,若甲状腺位置相对较高,颈前带状肌将会遮挡上级血管,应将颈前带状肌切断,通常甲状旁腺的位置变异状态相对明显,可在甲状腺下动脉分支-腺体部位2cm位置,术中应尽量避免将甲状腺下动脉切断,而应使其在甲状腺下动脉三级分支部位凝闭。

甲状腺次全切术:基本操作同于全切术,但术中无需显露上位甲状旁腺,双侧甲状腺上级需要予以保留,保留范围在1/4及以下,下位甲状旁腺显露方法同于全切术。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对两组疾病复发情况进行记录。另外在治疗后分别对两组的FT3(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游离甲状腺素)、TSH(促甲状腺激素)进行测定。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次全切组手术时间比全切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全切组少(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3讨论

甲状腺结节一般为良性结节,以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比较多发,恶性病变比较少。近些年,甲状腺结节发生率呈现出递增趋势,甲状腺结节可出现在任何年龄段,据相关研究指出,该疾病的出现与患者性别、遗传因素、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2]。甲状腺结节包括多个类型,针对微小结节患者可通过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针对高功能性甲状腺结节则可以通过131Ⅰ放射治疗;针对含有液体的良性结节则可以通过经皮注射无水乙醇的方式进行硬化治疗,但对于以下病症则需要予以手术治疗:①结节部位存在压迫感,或结节已经对患者的吞咽功能、呼吸功能产生影响[3]。②甲状腺结节伴随甲亢,经非手术治疗无效;③结节出现在胸廓或胸骨后。④结节表现出进行性生长状态,或存在癌变风险。现阶段,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包括甲状腺全切术以及甲状腺次全切术等[4。

在本次研究中,针对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术及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结果发现,甲状腺次全切术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这主要是因为次全切术操作范围相对较小,因此可以有效避免创伤,但在术后恢复上两组无明显差异,同时因病灶清除不彻底,因此使得甲状腺组织残留,对甲状腺产生刺激,使得激素分泌过量,进而导致甲状腺滤泡增生,复发概率比较高,对FT3、FT4、TSH的改善效果一般,而全切术尽管创伤相对较大,但可以避免疾病复发问题,使患者预后得到改善[5-6]。

结语:

在甲状腺多发结节治疗中应用甲状腺全切术及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效果相当,均可以确保手术安全,但在术后复发率上,甲状腺全切术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刘进红,卢小粮,刘超.甲状腺全切术及甲状腺次全切术在甲状腺多发结节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8,01(02):87-90.

[2]侯化森,傅跃权,靳维娜,等.甲状腺腺叶全切术与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11):1660-1663.

[3]温泉江.甲状腺全切术与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08(05):121-122.

[4]江志远,陈华锋,吴登东,等.甲状腺全切术与次全切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J].实用医药杂志,2016,33(07):597-598.

[5]洪光锦.甲状腺全切术与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甲状腺多发结节的疗效比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08):65-65.

[6]周东怀,张瑞广,廖斌,等.甲状腺全切除术与次全切除术在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0):17-19.

论文作者:刘建东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甲状腺全切术及甲状腺次全切术在甲状腺多发结节治疗中的效果观察论文_刘建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