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一线职工队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刘君
工业制造业直接体现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行业。产业工人是先进制造业一线职工的主体力量。为深入了解江苏省制造业一线职工队伍状况,江苏省总工会与省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分成三路赴全省13个设区市,实地考察制造业职工集聚的工业园区和乡镇,结合分析全省第八次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数据,形成此报告。
近年来江苏省职工队伍的总体状况
(一)职工队伍分布结构不断优化
据调查,近几年江苏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由21.5%下降到17.7%;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已由42.4%上升到43.0%;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由36.1%上升为39.3%。这些数据表明,随着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的日臻成熟和综合运用,第一产业劳动力持续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主力军。江苏省逐步从“数量追赶期”迈入“质量提升期”,以先进制造业为主要门类的第二产业集群,是江苏省就业人数最多并保持市场份额稳定;以互联网平台经济和社交网络服务为支撑,现代服务业既有基础部门、生产和市场服务部门,也包括个人消费服务和公共管理服务部门,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在市场区间内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吸纳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二)职工文化技能素质不断提高
根据职工问卷调查,79.9%的职工最近一年参加过单位组织的培训,78.5%的职工有兴趣学习新的职业技术、知识。从职工学历来看,具有大专(高职)、大学本科、研究生学历的职工分别占25.6%、33.1%、3%,分别比五年前提高1、12.4、1.4个百分点;中专(中技)、高中(职高)、初中及以下学历分别占8.9%、15.4%、13.9%,分别比五年前降低2.1、3.6、9.2个百分点。产业工人积极参与劳动和技能竞赛,以“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为主要内容“五小”竞赛活动,为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和产业转型升级,有力推动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三)职工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升
据调查,80.2%的职工感到“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贪污腐败情况有明显减少,76.8%的职工认为“十三五”规划目标切实可行、能够让老百姓从改革发展中得到实惠。多数产业工人的社会预期和就业心态稳固,认为家庭和睦是促进经济可持续的基石,是促进社会关系融洽和文明进步的集中体现。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工会组织的倡导下,广大职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不断提升诚信和谐文明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78.3%的职工认同“靠劳动过上富裕生活”的观念,83%的职工认为 “劳模能带动职工努力工作、做出贡献”,88.8%的职工认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敬业奉献、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
(四)产业工人的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强
通过开展农民工集中入会行动,2015年和2016年,新增农民工会员分别为130.6万人和100.8万人,全省农民工会员总数达到1119.4万人。职工在回答“提到工会,你会想到那些最密切的关键词”时,选择依次是“职工代表”67%、“福利补助”34%、“劳动合同”33.5%、“慰问送温暖”33.3%。“互联网+”工会工作快速发展,57.6%的建会单位开展网上服务职工,农民工的产业工人和会员意识增强,多数对工会依法协调劳动关系的结果表示满意。
制造业职工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一线职工素质结构有待优化
3.技能人才培训激励机制不健全。知识产权和发明创造的边界不够清晰,人才竞业规则不够透明和市场补偿机制缺失,导致部分企业对技能人才培训的兴趣不高。有的小微型私营企业经营管理者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用脚投票”盛行,如果缺乏社会诚信支撑和劳动契约精神约束,有的人才培养好就跳槽容易导致利益受损,最实用的做法就是用现成人才去“将就”,因此舍不得花本钱和精力去培养技能人才。企业紧缺的技能人才职业学校培养不出来,供需信息不对称的毕业生企业也不欢迎。职业技能等级和专业技术资格未互通互认,多数企业未建立凸显技能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一线职工参与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获得一次性奖励后,在企业未能得到应得的技能津贴和工资福利待遇,未能享受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的工资级差激励。
2.企业高技能人才短缺。高技能人才和技术工人是先进制造业的智力支撑。据调查,江苏省科技资源富集未能转换为人力资源优势。2016年底,全省高技能人才达到326.5万人,但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仅713人。国有集体单位中专业技术人员只有118.4万人。职工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36.1%,在工业制造业职工中约占到23.5%,但高级技工、高级技术职称的仅占6%、4.6%,中级技工、中级技术职称的占9.7%、17.4%,高技能人才在人力资源占比总体偏低。由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且缺乏职业培训,农民工职业技能素质成为产业工人队伍短板,加速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孵化机制不健全,造成紧缺型、通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稀缺,已经成为制约江苏省向制造强省跨越的瓶颈。
据海关进口数据统计,今年第3季度累计,我国原木进口完成4 567.9万m3,比上年同期增长12.33%,比上年同期进口量增加501.6万m3。
1.一线职工社会地位不高。在职工问卷调查中,对近年来工人社会地位的评价中,有13.4%的职工认为没有发生重大变化,10.5%的职工认为甚至有所下降,排在前三位影响职工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因素是:工人收入水平偏低(22%)、工人工作大多是“苦、脏、累”(16.2%)、工人就业岗位不稳定(16.1%)。由于受到重学历、轻技能等社会风尚的影响,多数青年职工更愿意拿一纸文凭当“白领”,不愿意去学一技之长当个职业“蓝领”。
自从瑞金成为中央苏区中心、赤色首都以来,从各地运往瑞金的粮食和其他物资便与日俱增。那时苏区境内几乎没有公路和汽车运输,进入瑞金的东西就靠陆路的肩挑背驮与独轮车推,再就是河道船运。远途挑运谷子不仅费时还费粮,如从兴国到瑞金,每天至少有1000多人挑运稻谷,每百斤谷要两人挑,来回要上十天,这样,挑的谷子差不多就被挑担的人吃掉了。因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大力发展河道运输,以降低运输成本、缩短运输周期、扩大运输量。这件事就由刘少奇亲自抓。
(二)一线职工增收短板有待进一步突破
多立克柱是古典建筑中常用的三种柱子样式之一,起源于古希腊。另外两种柱式为爱奥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多立克柱粗大雄壮,柱头没有装饰花纹,柱身有时雕刻有槽纹,有时为平滑的。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就采用了这种柱式。
2.部分职工生活压力较大。住房、医疗、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支出,已经成为一线职工改善生活的刚性需求,给一线职工生活造成较大的生活压力;农民工在城镇就业难以享受新市民待遇,造成农民工对城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高。据测算,江苏省职工家庭成员的赡养系数为3.82人,月平均总收入为9525元,月平均生活支出6009元,月均支出占收入的63.1%。53%的被调查职工认为市场房价太高,依靠自身力量买不起房或不打算买房;74.3%的被调查职工家庭有子女养育,58.7%的职工子女在接受国民教育,确实感到就业和生活两个方面的精神压力。
3.民主政治权利落实不够到位。职代会是劳动法规定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但是部分企业内部民主管理氛围不够浓厚。一些企业尚未建会也未实行职代会制度,有的企业虽然按规定建立职代会制度,但是在决定企业重组改制方案和职工分流安置,涉及工资、奖金、劳动时间等事关职工利益的重大决策时,未按照劳动法律和政策规定提交职代会审议通过。近半数企业在制定劳动规章中未履行民主程序,21.3%的职工认为与经营管理者的关系不融洽,认为企业经营管理者与一线职工收入差距大,企业管理决策缺乏职工的参与、双方之间的沟通较少。
山西小浪底引黄工程施工I标的1号交通洞进口位于板涧河左岸解裕乡政府附近,洞口高程291 m,末端连接安装间,终点高程217 m。1号交通洞总长1 105.189 m,最大纵坡9.0%,开挖断面为8.52 m×9.16 m(宽×高),衬砌后的净断面尺寸7 m×8 m(宽×高),城门洞型。1号交通洞作为地下泵站及其附属洞室群的主要施工通道,它的施工进度直接影响到地下泵站及其附属洞室的施工进度。
(三)一线职工权益保障有待进一步完善
3.互联网对年轻职工的影响加深。由于互联网环境复杂和就业压力大,部分青年职工沉溺于网络空间不能自拔,容易造成思想上的迷惘和认知上的误区。一些不负责任的吐槽和抱怨在社交媒体流行。一些基层工会对网络舆情变化重视不够,缺乏对复杂职工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有的处理舆情事件的应对方法和举措不当,造成虚假信息和负面报道的不当传播和发酵,从而引发职工舆情波动在网络空间发散,甚至会酿成影响公共安全的群体性事件。
2.职业健康权益保护力度不够。在高低温环境下工作的制造业职工中,认为企业防护措施不够的占21%,几乎没有防护措施的占7.3%;在高粉尘和污染环境下工作的职工中,认为企业防护措施不够的占34.1%,没有防护措施的占15.9%;在噪音污染的环境下工作的制造业职工中,认为企业防护措施不够的占37.2%,没有防护措施的占12.4%;在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环境下工作的职工中,认为企业防护措施不够的占39.4%,没有防护措施的占9.1%。职工中得过职业病或受过工伤的占7.9%,其中四成的职工还在治疗且尚未治愈。但部分企业一线职工私下反映,企业安全生产和职工劳动保护存在职业隐患。
3.困难职工的脱困难度较大。在各级工会建档的困难职工家庭中,本人和供养直系亲属大病、子女上学、下岗失业的职工家庭分别占58.5%、32.6%、26.2%。因病致贫现象在困难职工中比例较为突出,他们享受医保报销后的自付金额比例较高,特困职工家庭贫困有代际传递趋势值得警惕。按照“每年实现解困脱困比例达到建档困难职工家庭的20%以上”要求,每年工会要帮助1.5万户困难职工家庭解困脱困,而困难家庭因病致困因素短期内难以消除,要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救助来维持生计。
(四)一线职工思想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1.思想道德建设重视不够。职工问卷调查显示,当被问到“如遇老人摔倒扶不扶”时,仍有20.6%的人表示不敢扶或不愿扶,9.1%的人认为学雷锋“没用”或会吃亏。一些企业的职工思想教育流于形式,有的方式较为简单粗暴、回避解决问题,有的表现为形式主义、浮在表面无实效。有的企业工会主席说:“近年来对职工的奖惩就是物质为主,但从近几年的职工思想变化中,发现物质奖惩单独使用时,效用越来越小,不能取代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两组患者护理后SDS、SAS评分、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2.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职工稳定。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部分制造业企业由于去产能而关停并转迁,职工面临集体转岗或下岗分流的就业困境,一旦失去稳定就业和生活的来源,职工会产生心理落差和情绪反差。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环保政策趋严的情形下,不少企业经营困难、效益下降,部分污染企业被责令停产整顿或治理排污,职工工资收入减少导致家庭生活较为困难。部分国有企业深化改制重组和薪酬制度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也受到冲击,部分技能人才会有职业精神和思想情感波动。
1.一线职工收入相对较低。近年来,随着江苏省经济发展和企业效益的提升,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水涨船高,知识分子、有技能劳动者收入增长较快,企业的资本积累和股权收入逐年增加,在效益较好的行业龙头或市场垄断企业中,中央企业职工工资福利收入稳步上升,但是一般竞争性行业职工收入较低。江苏省制造业职工月平均收入为3624元,其中49.2 %的职工月收入低于3000元,11.7 %的职工月收入低于2000元,一线职工工资低、增长慢成为痛点,部分企业也有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的反差,职工工资在企业利润占比中逐年缩水等问题。
1.劳动经济权益保障力度不够。有的地方劳动关系立法进程较为滞后,部分企业对劳动法律法规贯彻执行不够到位,劳动行政管理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不够得力,这是部分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受到侵害的主要原因。比如加班补偿权方面,职工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为5.58天、45.6小时,其中,能拿到劳动法规定的足额加班费的仅占32.8%,能够安排调休的占25.8%,未得到任何补偿的占19.3%,某市2.6%的制造业职工加班超过20小时。依法参保权方面,未依法参加“五险”的职工比例在10%以上。此外,职工带薪休假权、住房公积金等权益落实不够,仅有56.1%的职工能够享受规定的带薪年假,55.1%的职工享受到住房公积金。
之所以后来产生了“A了个B”或“A嘞个B”两种形式,是因为心理认知机制的作用,原型“A了个B”式网络用语整个构式不承担浓重的实际意义,多表示语气,“了”与“嘞”读音又十分相近,就使得语言使用者逐渐不清楚最初格式的意义,就有了语气词“嘞”参与其中。
加快制造业职工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把改善民生放在首要位置,更好地满足职工多元化的发展需求
从满足制造业职工的民生需求入手,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供体制保障。
一是加大普惠性公共政策制度有效供给。要构建我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高端智库,深刻分析第四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完善现代新型产业结构和产业经济政策,为制造业提档升级营造市场环境和制度保障;制定实施先进制造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发挥科技资源和人才富集的比较优势,不断提升产业工人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形成守法经营和依法维权的劳动法治环境。加强区域经济学和社会福利学政策研究,实施积极的公共财政政策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推进住房、医疗、教育、文化等民生事业发展,加快社会建设和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市场机制引导和公共政策拉动相结合,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和工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制造业行业劳动定额和工资标准,设立工资级差分类和高校毕业生起薪制度,改善制造业在内的职工心理预期和就业心态。稳定市场房价走势和保持房地产政策的连续性,建立职工民生发展需求定期调查制度,充分考虑困难职工和农民工的住房需求,加快以公租房和廉租房为核心的社会福利房建设,建设引进科技创新和高技能人才的人才公寓。拓展大病救助覆盖职工家庭的社会救助制度,合理配置基本养老保险和商业补充保险,发挥职工互助互济和社会慈善的杠杆作用,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探索破解因病致贫导致职工贫困代际传递问题;推动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配套建设,统筹优化城乡国民教育资源布局,推动将学龄前教育纳入我国义务教育的范畴,努力使教育公平成为社会公平的逻辑起点。加大文化交通规划和公共财政投入,扩大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的合理匹配覆盖,公共服务项目优先向园区企业、村(社区)集中,经常性开展优秀文化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职工心理咨询,为产业工人成长成才提供社会文化服务,培育适应科学发展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
二是加快劳动保障政策的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营商环境,同时要关注民生发展需求和社会舆情变化,动态完善劳动保障政策和公共服务政策,并将政府劳动保障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职工对企业劳动关系的社会满意度评价,依法调处集体劳动争议和群体性事件,有效纳入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和社会治理结构。加大社会法治宣传和企业公民素质教育,落实劳动行政管理和行业主管部门的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强化守法经营和社会责任意识,改善制造业职工的劳动环境和工作条件,加大对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等执法检查,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和安全生产危险治理,依法维护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权益,以劳动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加快完善集体协商协调机制。要加快制定地方性劳动立法和行政规章,提高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加大对企业侵犯职工权益行为的查处力度,依法防治职业危害和加班加点现象,推动劳动关系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适当增加一线职工在党代会中比重,一线职工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比例,畅通职工参与社会和企业治理的渠道。支持工会开展依法维权服务,从政策、经费、资源上予以倾斜,政府配租公租房时优先考虑困难职工需求,实现社会保障平台与职工互助保障联网,形成政府和工会联动的职工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实体化运作,不断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不断提升职工职业技能素质,更好地发挥工会引导社会组织作用
制造业提档升级和产业工人职业素质相关。因此,全面提升制造业产业工人职业技能素质,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工会迫在眉睫的任务。结合实际加强职工技能建设行动计划,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普惠性实施职工技能提升行动,在全社会厚植工匠文化、弘扬工匠精神,把新时代产业工人职业技能素质建设,作为事关发展战略全局的系统工程。要推动政府部门、工会和行业协会加强合作,建立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劳模工匠对职工技能提升的示范作用,激发一线技术工人成长为高技能人才。高度重视职工在岗技能培训和业务提升,深入实施产业工人赋能成长工程,推进首席员工、金牌工人选树和劳模工匠(高技能人才)工作室建设,实现上岗培训、岗位培训和专门培训衔接,强化“名师带高徒”工作,使技能提升行动在产业工人中全覆盖、广受益。认真落实《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加强对高技能领军人才的服务保障,全面提高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待遇,完善职工职业晋升通道和工资激励计划,加大对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使用和监督,参照有关标准修订完善职业资格等级制度,着力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在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评定和技能大奖评比中,加大向优秀工匠和高技能领军人才倾斜。
目前,职工需求内容多样化、层次细致化、期待专业化,已经超出传统的工会履职和工作范围,亟需整合资源改进服务方式和手段,实现内合外联、资源共享、良性互动、合作多赢。一是坚持满足职工需求为主的服务导向。各级工会作为枢纽型的社会群众组织,引导社会组织增强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制定符合工会要求和职工特点的社会化服务规划,努力做到公共服务项目化管理和工程化实施。二是坚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规范运作。包括工会在内的社会组织要加强内部管理和道德自律,建立和完善组织章程、工作流程和实践路径。各级工会要建立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机制,研究制定方案评估、项目招投标、合同签订、经费划拨、督导评估制度,形成工会引导社会组织提供规范化服务。三是坚持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体系。推动社会组织围绕职工需求、工会需要,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整合资源优势,建立全省职工民生发展需求数据库,调查研究、组织规划、决策实施、过程控制,确保工会维护服务职工权益的质量和效果,为高质量发展和提升民生幸福感作贡献。
(三)创新优化工会维权服务载体,彰显工会在维权服务中新作为
各级工会要从职工需求的新变化、新特点出发,创新工会依法维护职工权益的路径。一是加大民生保障政策宣传力度。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深耕基层,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融合发展机遇,向产业工人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宣传工会基本职能、工作模式、会员福利知识,引导广大职工选择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开展职工法律援助行动和加强行业自律约束,保障职工休息休假权和加班工资及时兑现。扩大工会工作透明度和知晓率,提高工会微信公众号的知晓率和参与率。针对建筑施工企业、餐饮、快递等未建会企业,加快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入会步伐,不断扩大组织覆盖面和工作凝聚力。
二是创新普惠性维权服务活动载体。推动职工参与工会普惠性的公共服务,实现依法维权和社会服务效益最大化,利用门户网站、微信、职工大学阵地,加强对制造业产业工人的职业技能培训,改善农民工和劳务派遣工的素质结构,把提升职工素质作为根本性维权手段;完善困难职工动态甄别和调整的数据库,加强对困难职工和特困职工的帮困脱困,与工会实体服务平台线上线下服务结合,不断提高工会服务职工需求的实效性。各级工会通过在线咨询、网上调查方式,及时掌握职工的民生需求和素质发展状况,根据各类需求采取“订单式服务”模式,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培训、法律咨询服务,实现帮扶服务由“特惠”向“普惠+特惠”转变。高度关注职工心理健康咨询或辅导,缓解劳动管理矛盾,更好地满足职工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三是强化服务民生发展的有效供给。要紧扣产业工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探索多元化、互动式、菜单式服务,实施工程项目化和服务定制化配送与运营,推动服务供给与职工需求实现对接。围绕促进社会公益、回归主责主业的原则,深入挖掘和发挥职工服务阵地和场所资源优势,形成资源和市场有效聚合的链式反应,拓宽职业发展、权益维护、日常消费、休闲娱乐、健康体检、交际沟通等服务内容,增强供给有效性、运作规范性、服务实效性,不断提升工会阵地服务职工的能力和水平。要围绕工作条件、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安全卫生、女职工特殊保护等问题,一方面加大源头参与和宏观维护的作用,为产业工人营造劳动法治环境;另一方面,健全职代会、集体协商等多种途径和办法,推动企业解决职工最关注的具体利益诉求,推动企业职工共享企业创新发展的成果,为产业转型升级凝聚智慧和力量。
Qin等[29]研究证实,SAHA联合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抑制剂pp242可明显增加卵巢癌细胞的凋亡。联合用药组细胞中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 polymerase,PARP]和自噬标记性分子LC3-Ⅱ明显增多,其中PARP是细胞凋亡的重要标志,也被认为是胱天蛋白酶3(caspase-3)激活的指标。SAHA联合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抑制剂起到协同抑制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及自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