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纤维瘤的超声诊断价值论文_杨爱荣

乳腺纤维瘤的超声诊断价值论文_杨爱荣

杨爱荣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035500)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的超声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对43例经病理追访证实的乳腺纤维瘤的超声声像图及多普勒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典型乳腺纤维瘤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形态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光滑,有包膜,内部呈低回声,分布均匀,后方回声增强,纵横比<1,无明显血流。不典型乳腺纤维瘤声像图表现为:形态欠规则,呈分叶形或不规则形,内部呈低回声,分布不均匀,少数有钙化,少许点状或短棒状血流。结论: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乳腺纤维瘤大小、形态,部位、数目、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乳腺纤维瘤;纵横比;超声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7-0258-02

乳腺纤维瘤是中青年女性中最常见的一种肿瘤,以20~39岁多见,约占乳腺肿瘤的10%,单发多见,与女性雌激素过多刺激有关,常见于乳房的外上象限[1]。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可显示肿块的大小、形态、数目、部位、血流情况,并能准确做出诊断,为临床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超声检查对肿瘤的术前定位、切口位置选择能提供准确的信息。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0年8月~2014年8月经超声诊断为乳腺纤维瘤患者43例,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32岁。并经病理追访证实为乳腺纤维瘤。

1.2超声仪器选用西门子SONOLINEG60S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10MHz。

1.3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两上肢自然放在头两侧,必要时可根据乳房情况采取左侧或右侧卧位。充分暴露乳房及腋窝,用二维超声仔细扫查乳房,以乳头为中心,沿乳管长轴,放射状顺或逆时钟向连续转动检查,仔细观察有无肿块,并记录肿块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包膜、有无钙化、后方回声的变化、有无导管的扩张等。垂直乳管横切,显示乳管断面与间质的关系。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仔细观察肿块的血流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频谱多普勒超声取样线和血流的夹角<60°,记录肿块的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必要时扫查腋窝,仔细观察有无异常淋巴结。

2.结果

本组43例乳腺纤维瘤超声声像图表现分为典型与不典型两类,典型乳腺纤维瘤38例,超声表现为: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约0.7~3.0cm,边界光滑清晰,有完整包膜,边缘锐利,常伴有侧方回声失落,内部呈低回声,分布均匀,后方回声增强,纵横比<1,挤压探头肿块可滑行移动,有一定的压缩感,未及血流。

不典型乳腺纤维瘤5例,超声表现为:形态欠规则,呈分叶形或不规则形,大小约2.3~4.1cm,内部呈低回声,分布不均匀,少数有钙化,彩色多普勒显示周边及内部可见少许点状或短棒状血流,部分可探及动静脉频谱,血流阻力指数RI在0.51~0.66之间。

3.讨论

乳腺纤维瘤是乳腺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肿瘤,是由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构成。多为单发,亦可为多发,也可在双侧乳腺内同时发生。以乳腺外上象限较为多见。本组纤维腺瘤35例单发,8例多发,其中2例为双侧乳腺多个肿块。乳腺纤维瘤生长缓慢,表面光滑,质地坚韧,边界清晰,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度大,触之有滑动感。

对于乳腺纤维瘤的诊断主要采取超声检查,它可以清晰显示乳腺纤维瘤的细微结构及血流情况,并可对其他乳腺肿块尤其是乳腺癌进行鉴别诊断。

具有典型声像图的乳腺纤维瘤,超声诊断无困难。乳腺组织内的脂肪组织,某些切面显示为腺体内的椭圆形低回声,其形态和内部回声均酷似乳腺纤维瘤,需要进行鉴别。只要转动探头,多切面仔细扫查,就可发现其形态变得不规则,并与乳房内其他脂肪组织相连。

不典型乳腺纤维瘤注意与乳腺积乳囊肿、乳腺增生结节、乳腺癌等进行鉴别。

乳腺纤维瘤形态欠规则,呈分叶形或不规则形时,需与乳腺增生结节鉴别。乳腺增生结节一般多见于30~40妇女,是由于卵巢功能发生紊乱,雌激素相对增多,黄体素分泌减少引起。其大小与疼痛常与月经周期有关。超声表现为乳腺内低回声肿块,形态多样,边缘清或不清,部分边缘可有角状突起,球形感较弱,后方无衰减,位置比较固定,且无明显包膜[2]。

乳腺纤维瘤与小乳腺癌有许多相似之处,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后方回声稍衰减,若肿块纵横比>1,立体感较强,血流信号丰富,阻力指数一般>0.7时,有助于乳腺癌的诊断。较大的不典型乳腺纤维瘤应与乳腺癌进行鉴别。乳腺癌是从乳腺导管上皮及末梢导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多数呈浸润性生长,好发部位为乳腺外上象限。该病的淋巴转移主要是侵犯同侧腋窝、锁骨区和胸骨旁区的淋巴结[3]。乳腺癌的超声表现为乳腺内不均质低回声肿块,边缘呈“锯齿”状或“蟹足”状,朝向四周浸润,立体感强,探触有硬感,后方回声衰减,内可见“砂砾”样钙化,纵横比>1,肿块内血流信号较丰富,多数血流较为紊乱,以穿入性血管多见,呈高阻血流,阻力指数一般>0.7。而乳腺纤维瘤是良性肿瘤,多呈膨胀型生长,形态较规则,边界光滑整齐锐利,有完整包膜,常伴有侧方回声失落,少数有钙化,多为粗大钙化或环形钙化,呈散在分布,纵横比<1,无血流或少许血流,呈低速低阻血流,阻力指数<0.7。怀疑乳腺癌时,应检查同侧相关部位,有助于鉴别诊断。

超声检查是临床诊断乳腺纤维瘤的一种常用且有效的辅助性诊断方法,它具有正确率较高、操作简单、无创、无痛苦等特点。超声医师应不断总结、随访,提高诊断水平,从而为临床诊断乳腺纤维瘤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5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54-155.

[2]梁燕,邓旦,赖小今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01(1):142-145.

[3]徐秋华,燕山,袁方等.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彩超研究.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8,24(5):409-412.

论文作者:杨爱荣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

标签:;  ;  ;  ;  ;  ;  ;  ;  

乳腺纤维瘤的超声诊断价值论文_杨爱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