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_宏观经济论文

论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_宏观经济论文

论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经济政策论文,时间论文,不一致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9.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420(2000)03—0042—06

宏观经济政策是时间一致性的还是时间不一致性的,是宏观经济政策中的核心问题。如果宏观经济政策是时间一致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动态最优的,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宏观经济政策始终是最优的;如果宏观经济政策是时间不一致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不是动态最优的,那么,原先最优化的宏观经济政策随着时间的流逝就成为次优政策或非优化的政策。现实宏观经济的基础和运行机制的变化,经常导致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是宏观经济理论研究者和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追求的目标。

本文结合中国宏观经济的现实,分析宏观经济政策中的投资政策、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的对策。

一、最优宏观经济政策和时间不一致性

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是指政府的最优拉姆齐政策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再是最优的。最优拉姆齐政策是使经济达到拉姆齐均衡状态的政府经济政策。拉姆齐均衡是指,在政府制定的社会福利最大化政策引导下,完全竞争的、有效率的市场中的经济均衡状态。

在拉姆齐均衡中,政府决策在先,消费者根据给定的政策做出选择在后。这隐含着在拉姆齐均衡所涉及的经济环境中,社会能够使政府维持先前的最优政策。但实际情况是政府可以随时改变政策,公众并无能力约束政府的决策。政府改变政策后,实际经济均衡不同于拉姆齐均衡。也就是说,初始的最优拉姆齐政策,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再是最优的,在无约束的情况下,政府将选择非最优政策,这一现象被称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

当单个经济人的偏好与社会的偏好一致时,政府没有必要随机地改变政策,就能够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当个人偏好与社会偏好不同时,会出现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不一致问题。在两种情况下最容易出现这个问题:一是社会目标与个人目标有冲突。假定所有的个人都有相同的目标函数,政府由于照顾自身特殊利益的需要而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个人的目标不一致,宏观经济政策出现时间不一致性。二是自私的个人和顾全大局的政府。政府的社会福利函数和单个经济人的效用函数不同,单个经济人的效用最优化条件与政府的社会福利最优化条件不同,导致宏观经济政策出现时间不一致性。

政府制定政策不受约束、个人偏好与社会偏好不同时,要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政策具有序列最优性,在每个经济人都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条件下,政策能够保证社会福利函数在每个时期中都达到最大化;二是个体最大化要求经济人能够预见未来政策对社会而言是序列最优的。如果以上条件不满足,宏观经济政策会出现时间不一致性。

当宏观经济政策具有时间一致性时,经济中的理性经济人的决策追随着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成效明显。当宏观经济政策具有时间不一致性时,经济中的理性经济人不再依据宏观经济政策做出决策,而是理性地选择对自身有利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效微力乏。

我国1993~1996年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具有时间一致性的特征,使得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自1996年末1997年初起,宏观经济政策出现了时间不一致性,具体表现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作用不显著;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需求增长的幅度低于预期值;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递减。以下分别探讨产生投资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和财政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的原因。

二、投资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

在1993年开始的宏观经济调控中,投资政策在控制投资需求,进而控制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时,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新一轮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投资政策出现了时间不一致性,具体表现为:一是投资率连年下降,仅在1998年末1999年初,由于政府投资增加幅度较大,投资率才有所回升,而后,投资率再度下降;二是财政投资带动效应弱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后,政府加大了财政投资的力度,国有企业投资和国家重点建设的投资迅速增加,但是,非国有企业投资增长有限,社会投资需求不旺,财政投资难以带动社会投资的增加;三是投资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逐年递减。

投资乘数效应递减是投资政策出现时间不一致性的主要原因。投资乘数是国民收入增量与投资增量之比,它说明投资增加刺激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当投资增长时,国民收入也会增加,通常国民收入增量不等于投资增量。在投资增加时,经济扩张,国民收入增量大于投资增量,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倍数等于投资乘数;在投资减少时,经济收缩,国民收入减少量大于投资的减少量,投资减少导致经济收缩的倍数也等于投资乘数。

自1993年至1998年,我国投资乘数分别为2.23、1.87、1.44、1.14、0.80和0.67(注:这些数值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中的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储蓄等数据,依据投资乘数公式(投资乘数= 1/储蓄率)计算所得。)。投资乘数连年下降,说明储蓄增长过快,而且储蓄难以转化为投资。导致投资乘数下降、储蓄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1)储蓄意愿增强,储蓄边际倾向递增。 一是由于物价持续下降,人民币币值坚挺,储蓄保值的功能增强,刺激了储蓄增长。二是随着下岗分流人员的增多,人们预期职业的流动性增大,于是减少当前消费,增加储蓄,预防职业变动性带来的收入波动。三是消费心理的变化。住房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和教育制度改革改变了人们的消费心理,个人通过储蓄防范风险的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为买房、子女教育费和未来的医疗费存款,导致储蓄增加过快。(2 )收入更多地转化为储蓄。投资中有相当的比例会通过各种途径成为个人收入。在得到这些收入的人群中,收入高的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收入低的人由于消费心理的变化,其边际消费倾向也下降,这样,就出现“有消费能力的人不想花钱,而有消费需求的人不敢花钱”的现象。 (3)储蓄积累的惯性。逐年累积的储蓄也增加了人们的利息收入,在边际储蓄递增的情况下,利息收入也递增,利息收入又有相当大的比重变成储蓄,加剧了边际储蓄倾向递增的现象。

投资乘数效应递减的动态特征导致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递减。1993年新增1亿元的投资可以引致经济增长2亿多元,而到1997~1998年时,1亿元投资引起的经济增长只有0.80亿元和0.67亿元, 经济增长低于投资增长。

投资乘数递减说明新增国民收入中有越来越多的份额用于储蓄,用于消费的份额越来越少。消费减少导致最终消费市场疲软。最终消费市场疲软必然导致市场供给大于需求,市场价格下跌。市场价格全面下跌使得企业利润率下降,投资的收益也相应地减少。当投资利润率接近或者低于储蓄利率时,投资者感到投资无利可图,在寻找不到有高回报率的好项目之前,投资者更愿意将资金存入银行而不是投资。

当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机制不健全时,储蓄不能完全地转化成投资,这会导致投资乘数下降的循环:投资乘数下降→储蓄增加→消费减少→市场价格下跌→企业利润下降→投资收益减少→投资减少→储蓄增加→投资乘数进一步下降。

投资乘数递减导致政府投资政策的效力弱化,扩张性的投资政策不能刺激经济迅速发展,反而引起储蓄大量增加,投资政策出现明显的时间不一致性。

三、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

货币政策在1993年开始的宏观调控中起过主导性作用,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然而,在新一轮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稳定增长的过程中,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却显得效微力乏。自199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8次下调了利率,仅1998 年就连续三次降息,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下调幅度超过4个百分点, 这是比较罕见的。同年,美国三次降息,下降幅度仅为0.75个百分点。而且,我国还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从原来的13%降到8%, 按照简单的货币乘数公式估算,货币供给增加1倍有余。然而, 如此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很有限,1998年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比较缓慢,若不是下半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经济增长速度很难达到预定的目标,货币供给大幅度增加也未刺激经济迅速增长,表明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作用弱化,货币政策有明显的时间不一致性特征。

1.利率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近年来,消费利率弹性和投资利率弹性变小,影响了利率政策的效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收益率与银行利率之比,对社会投资的多寡有决定性影响。当投资收益率高于银行利率时,投资增加。当投资收益率等于或低于银行利率时,投资减少。在乘数效应递减的情况下,消费不断递减,消费的递减使得投资的收益率下降,投资收益率下降,又导致投资的减少和储蓄的增加。同时,投资乘数递减,下调利率刺激消费和投资的作用越来越小,消费和投资对利率的弹性都随之下降。因而,利率政策难以刺激消费和投资。

利率的“流动陷阱”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作用。在利率水平过低、投资收益很低时,人们会持币寻求投机的机会,而不愿意投资。由于在证券市场上进行投机的风险比较大,其他投机渠道比较少,居民只能将现金存入银行。此时多发行货币不能刺激投资增加,只会增加储蓄,遇到了利率的“流动陷阱”。利率的“流动陷阱”削弱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因此,利率屡次下调难以推动经济增长。

2.银行“惜贷”与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银行“惜贷”限制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自国有银行商业化以来,银行“惜贷”现象日益普遍,社会上对此颇有微词。银行“惜贷”是指,当信贷市场需求大于供给时,银行不是通过提高利率满足市场对信贷的需求,而是在低于市场利率的利率水平上鼓励一部分企业贷款,限制另一部分企业贷款;与此同时,市场需求不旺,物价低迷,投资效益低。企业从银行贷款进行的投资,收益率低,资金回收困难,还贷概率下降,银行贷款风险加大,呆坏账增加。银行为了自身资金的安全,更加重视运用“惜贷”方法减少银行逾期贷款,改善贷款的质量。银行“惜贷”对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强化了紧缩政策的效应,当政府实行紧缩货币政策时,银行的信贷配给机制有效地控制了社会投资需求,增强了紧缩政策的效果;而在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银行信贷配给仍然起着抑制需求和减少流通中货币的作用,从而削弱了扩张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

3.银行资金内部短路与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银行资金内部短路现象,相当程度地抵消了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放松银根的效应,弱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近年来,银行资金的流动明显地从“体外循环”变为“体内短路”。国有银行商业化以前,银行经营粗放,盲目地扩大贷款规模,以种种手段进行超规模贷款,加之企业经营不规范,出现了大量的银行资金在银行体系之外流动的资金“体外循环”现象。

在投资收益率不高、企业还款概率下降、银行贷款风险增大时,银行业又出现了资金“体内短路”的现象。一方面银行在贷款方面实行“惜贷”,另一方面银行储蓄存款又大幅度增加,银行积聚了大量的闲置资金。这些闲置资金的去向大体为:一是国有商业银行提前归还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减轻利息负担;二是购买国债及其他比较安全的建设债券,稳定地获得债券利息高于储蓄利息的利差;三是国有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存款,1998年第三次调息之前,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利率高于居民储蓄利率,商业银行可以稳获可靠的利润。因此,相当一部分银行资金没有进入社会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从全社会来看,这部分资金仅在银行内部循环,没有进入社会流通,这就好像资金运动过程中在银行体系内被短路了一样。银行资金的“体内短路”,减少了基础货币,基础货币的减少又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进一步地缩减了社会货币的供给量,导致社会资金相对减少,抑制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张经济的作用。

四、财政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

在1993年开始的宏观调控中,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具有时间一致性,发挥了抑制总需求、控制物价的作用。然而,旨在扩大内需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却难以刺激总需求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财政政策有时间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财政支出和财政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效应递减;二是公债出现明显的李嘉图等价。

1.财政支出和财政投资效应递减。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表现为近年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扩张的作用递减。1993~1998年,政府财政支出和财政投资的乘数分别为 2.23、1.87、1.44、1.14、0.80和0.67(注:财政支出和财政投资乘数的计算方法及计算依据的数据来源,与投资乘数相同。这些数值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中的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储蓄等数据,依据投资乘数公式(投资乘数=1/储蓄率)计算所得。)。90年代初期, 增加政府支出和财政投资对经济刺激的作用比较大,经济增长量超过政府支出增量和财政投资的 2倍。但随后,政府支出和财政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效应递减,到1997~1998年,政府支出和财政投资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小于1。政府开支增加和财政投资乘数通常大于1,财政政策才有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目前,政府开支增加和财政投资不但不能刺激经济增长,连财政投入也有一部分不能转化为经济增量,财政投资政策具有时间不一致性。

2.近年来,公债出现了明显的李嘉图等价(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制定公债政策时,通常要考虑发行公债所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如挤出效应、李嘉图等价效应等。)。李嘉图等价是指政府无论是以债券的形式还是以税收的形式筹资,其效果是等价的,公债是中性的。出现李嘉图等价的原因是:政府通过债券弥补财政赤字,发行的债券是靠将来的税收偿还的;公债可以减少当前的税收,但会导致将来更多的税收。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会意识到公债仅仅改变了税收时间,没有减少税收总量,他们储蓄起相当于未来增税的收入以备将来纳税,因而,当前人们可支配的财富数量与政府增加税收筹资的效果一样。政府用债券代替税收对个体决策的影响是增加了私人储蓄,经济中的储蓄总量大体不变,所有家庭多储蓄的部分恰好抵消了政府支出的扩大,经济仍然处于原来的均衡状态。因此,利率没有提高,投资没有增加,扩张性财政政策不能刺激经济扩张。

我国公债出现李嘉图等价的原因是人们储蓄预防风险的意识增强,而不是储蓄为了将来的纳税。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同时推出住房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和教育制度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全面地改变了人们对经济的预期,人们的消费心理趋于保守,个人防范风险意识增强,即期消费减少,存款买房,存款支付子女教育费,为医疗改革后逐年递增的医疗费用储蓄,为退休后的生活储蓄。人们普遍地预期未来支出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储蓄防范风险的意识增强,导致边际消费倾向下降,边际储蓄倾向上升,乘数效应递减。在乘数效应递减时,积极的公债政策能够扩大财政投资,却难以带动社会投资,也难以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弱化了公债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出现了时间不一致性。

五、思考和对策

解决宏观经济政策时间不一致性问题的关键,是改变人们的心理预期,增加有效消费。通过协调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灵活地运用多样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和强化财政的宏观调控功能,可以刺激有效需求的增加,增加边际消费倾向,提高投资乘数效应,充分发挥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作用。

(一)协调各项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同经济体制改革不配套有关。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处理好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同时,采取配套改革的措施,改变人们的心理预期,使个人的心理预期和决策行为与改革举措一致,刺激消费需求增长。具体措施为:

1.分步骤地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和教育制度改革,合理安排各项改革措施出台的时机,精算各项改革对人们未来支出影响的数量界限,使人们对预期支出的增加做到心中有数,使政府的改革措施与人们的心理预期相协调,增强人们对改革的信心,从而减少或消除各项改革政策出台所引起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

2.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适当提高工资,提高最低纳税标准,提高个人消费水平。

3.增加医疗保险补贴,扩大教育保险的范围,提高退休保险标准,减少人们的后顾之忧,促进当前消费。

4.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规模也要和经济发展的规模相适应,过多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投资也会形成重复建设,可以将一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设的投资转向有市场的产业和企业,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

(二)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灵活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一是充分发挥公开市场操作传递货币政策的作用,推进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随着国债发行量的扩大,给扩大公开市场操作业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要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根据金融机构流动性,不断改革公开市场业务技术和操作水平。二是加强再贷款管理,灵活使用中央银行贷款形式,对金融机构合理的资金需求、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合理需要给予政策支持,适当扩大再贷款的对象,探索抵押担保再贷款形式。三是稳步发展再贴现业务,适当扩大再贴现对象,引导商业银行增加票据资产,支持企业扩大票据融资。

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优化贷款结构,促进结构调整,刺激经济增长。一是增加对农业的信贷,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消费水平;二是放宽和简化个人消费信贷条件,扩大个人消费信贷规模;三是地方政府建立各种形式的贷款担保基金,在此基础上,银行积极给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四是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推动高新技术发展;五是对已经转变经营机制、债务负担较重的国有企业,银行可以暂时实行降息、停息或挂息,这有助于国有企业脱困,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经济增长。

(三)强化财政的宏观调控功能

1.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公共财政。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完善财政宏观调控体制。在争取财政收支大体平衡的前提下,发挥财政调整经济结构的作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2.运用财政贴息的方式支持政策性融资,拉动社会投资。财政贴息是财政信用,贴息资金来源是预算内资金,可以降低项目建设的融资成本,是政策性融资的有效工具。合理使用财政贴息政策可以动员社会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基建项目,充分发挥财政的经济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影响投资主体的决策,实现调控社会总投资的规模、结构和提高投资效益等宏观调控的目标。

3.减少税收,涵养税源,刺激有效需求,促进经济长期发展。通过减税刺激经济发展的方法主要有:第一,彻底清理乱收费、坚决取消不合理的收费,客观上可以起到降低总税负,增加总需求的作用。第二,公平税赋,增加对非国有经济企业的税收征管,将应征未征的部分征上来,既有利于搞活国有企业,又有利于财政增收。第三,降低税率。降低税率有助于减少失业和增加工人再就业。与低税率相比,寻找税收漏洞的成本过大,人们愿意向税收机关申报自己的收入,从而有利于税基的扩大,政府税收就会相应增加。

[收稿日期]1999—11—03

标签:;  ;  ;  ;  ;  ;  ;  ;  ;  ;  ;  ;  

论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_宏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