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莞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移动执法论文_詹进均

浅谈东莞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移动执法论文_詹进均

东莞市东城街道办事处规划建设办公室 东莞 523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不断健全,执法人员工作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执法工作量日益增加。随之,公众对执法部门的工作效率,反应、应变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力度、加快执法速度、构建和谐执法环境已经迫在眉睫。国家政府积极推进现场执法建设,因此移动执法终端设备将在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上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以笔者所在城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移动执法为例,简要阐述利用互联网+、电脑终端应用在工地信息化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监督;信息化;

随着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全国各地城市化进程也突飞猛进。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城市建设全面开发,建筑工地数量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一方面,建筑施工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各种因素多变的生产过程,存在的危险因素甚多,因此,建筑业是一个事故多发的行业。据全国伤亡事故统计,建筑业伤亡事故率仅次于矿山行业。另一方面,伴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的趋势,互联网+信息化管理已悄然进入各行各业,并正在影响着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2015年4月13日下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通知》,其中提到建立现场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计划到2017年底前,全国所有的执法人员必须配备使用便携式移动执法终端,切实做到严格执法、科学执法、文明执法。因此,深入推进建筑施工安全监督信息化管理建设势在必行。

1 传统监督模式的利与弊

传统监督模式简而言之就是定人、定点的监督模式。即新开工项目根据项目地点指定专人进行监督。该监督模式的主要优点,一是由于设立了项目监督员,便于了解该项目的实际安全生产状况,有利于掌握工程的施工进度、重大危险源情况等;二是由于项目监督员了解工程的大概状况,每次的监督检查所用的时间较少,工作效率比较高。主要弊端:一是由于划定了监督的区域,每个监督室监管工程相对固定,长期与辖区内的相关单位及个人经常接触,监督工作难以开展;二是由于设立固定的项目监督员,项目监督员长期面对同一个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容易变成被攻关的对象,不利于廉政建设;三是由于设立片区管理,造成各监督室监督监督工程数量不均,容易在各监督室之间产生比较心理;四是由于设立片区管理,长期以来各片区的安全监督管理相对封闭,安全管理水平难以提高,各片区的安全监管水平存在差异,进而使全市的监督标准不够统一。

2 改变监督模式,为移动执法铺路

2013年,东莞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市安监站)率先启用了“东莞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移动执法在电脑终端实现对建筑工地的安全监督执法检查。随后,2014年中东莞市各镇街规划建设办(局)也按要求实施移动执法。在实施移动执法之前,市安监站首先对监督模式进行了改革。一是取消项目监督员的管理模式,所有监督业务均以单体或施工许可证为单位,由站长亲自随机委派一名项目资料员。二是取消原来由各监督室划分片区管理的模式,实行全市监督业务“一盘棋”,各监督室无固定的监督工地。每个受监工程达到规定的施工进度或检查期限时,均由站长或主管监督工作的副站长通过安监系统随机安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综合管理系统功能

通过将原“东莞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系统”、“东莞市建设工程建筑施工起重机械管理系统”、“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广东省动态扣分管理系统”等整合在一起,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综合管理平台可以完整的显示项目的基本资料、管理人员资料、检查记录,扣分情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视频监控、管理人员指纹验证情况、起重机械运行监控等数据。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综合管理系统能实现工作任务的随机安排、移动执法(检查时,执法人员通过移动执法设备查看项目的基本资料、现场概况、检查历史记录、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现场照片、管理人员在场情况、起重设备运行监控等信息。在检查过程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执法人员直接通过移动执法设备自带的摄像头拍照取证,使用便携打印机直接打印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综合管理平台生成的执法通知书和扣分通知书。通过移动执法设备,将执法情况、资料、扣分和执法文书直接上传系统服务器)、网上办事(市安监站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综合管理系统向企业提供业务办理接口,企业可以通过安监站发放的密码锁登录到网上业务办理窗口,填写需办理的事项及提交文件资料,市安监站接受企业的业务申请后,整个办事流程、处理状态,企业都可以通过公示网站查询得到。同时要求施工、监理单位完成工程动态数据和资料的填写,方便及时掌握工程动态)和在线沟通等功能。

4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综合管理平台的亮点

一是市安监站与各镇街规划建设办(局)之间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综合管理平台可以共享,即双方可以随时查看彼此之间的工作处理进度、工作处理情况以及其他工作业务信息。二是安监机构可以定期查看监理周报。根据要求,监理单位必须于每周二凌晨零时前登陆系统上报上周监理周报。如此,安监机构增加了掌握工地安全施工情况的一条途径,以便对工地的突发情况可以准确做出处理。三是建立监理周报研判工作制度。监理企业于每周二凌晨零点前上报完毕上周监理周报,市安监站及各镇街规划建设办(局)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对所上报的监理周报进行梳理,选出需要进行研判的名单,定时召开监理安全周报研判会。存在问题的项目进行逐一研判,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并跟踪落实。

5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综合管理平台的优点

一是通过建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综合管理平台,可以大大减少过往工作上所产生的不必要环节,从而提高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综合管理平台通过对监管部门的日常工作信息进行分析统计,生成相关的分析统计报表(包括安监站周、月、年报,扣分汇总、危险源统计、工程安监情况、安监员业务能力统计等),为监管部门的工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二是启用“东莞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是典型的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达到科技强安的有效措施,有利于明晰安全监督责任,大大减少安全监督过程中人为对监督频率、监督程序的影响,实现政府部门安全监督标准的进一步统一和规范。

结语

我国正积极推进依法治国建设,这就要求执法人员做到严格执法、科学执法、文明执法,因此要发挥好移动执法终端设备作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移动执法终端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推进现场执法、移动执法建设,有助于推进政府廉政建设,提高执法部门工作效率,转变人们对执法部门的一些负面认识,树立廉洁执法的良好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 高艳霞.浅析建筑企业安全施工管理与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

[2] 罗健翔.浅淡建筑施工的工程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9(21).

论文作者:詹进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  ;  ;  ;  ;  ;  ;  ;  

浅谈东莞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移动执法论文_詹进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