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气市场供求变化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_石油论文

国际油气市场供求变化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_石油论文

国际油气市场供需变化趋势及对中国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油气论文,供需论文,中国论文,变化趋势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3.3;F41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4)03-0031-06

至目前为止,世界上油气资源储量和开发潜力依然巨大,产量在未来几十年里能够满足世界经济总体发展及消费需求。不过,世界各国对于油气资源的需求有很大差别,能源安全保障程度也存在巨大差异。美国是最大油气消费国,目前每天进口石油近1000万桶,全年进口天然气约6000亿立方米。欧盟和日本也是油气产品的巨大需求方。它们为了自身的能源安全,正实施油气进口的多元化方针。中国是油气需求迅速增长的大国,2002年的石油消费已经达到2.4亿吨(注:Oilcapital.ru网站,2003年8月25日转载Strana.ru报道。),供需有7000多万吨的缺口,能源安全面临挑战。

目前,世界石油开采能力大于需求,世界石油输出国组织过剩生产能力约500万桶/天。俄罗斯及中亚里海地区能源国家生产能力的迅速扩张进一步增加了供应能力,这是一支正在崛起的能源生力军,对国际油气市场供需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一、国际能源供需结构发生重要变化

1.俄罗斯油气产业重新崛起。据美国地质能源组织最新评估,俄罗斯油气资源潜力巨大,从东部到西北部有着丰富的储藏,居世界之首(注:Oilcapital.ru网站2003年6月4日报道。)。重要的是,自2000年以来,俄罗斯石油开采重新进入良性增长轨道,2003年石油(包括凝析气)产量4.21亿多吨,增幅超过10%(注:Oilcapital.ru网站,2004年1月5日转载abnews.ru报道。)。天然气开采也摆脱徘徊状态,连年增长。并且,即使俄能源部的一项保守预测亦表明,2004年俄石油开采总量将继续增长(注:Oilcapital.ru网站,2004年1月5日转载abnews.ru报道。)。预计它的石油产量最终会超过沙特和美国居世界第一。俄罗斯的天然气开发前景更为广阔。油气产量增长及国际油气市场保持高价行情使俄财政收入增加,油气企业盈利增多,投资能力增强,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俄罗斯与世界广大地区的国家有着良好的能源交往与合作关系。除了持续扩大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俄罗斯也积极参与国际油气勘探、开发和过境合作,与外国政府和公司建立各个层面的合作伙伴关系,其在世界上的能源地位、供应商作用和对于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愈益加强。

2.新兴能源国家作用愈趋显著。苏联解体后,中亚里海地区拥有油气资源潜力的国家以发展自身油气工业,扩大能源出口作为振兴国家经济的基本方针,2003年阿塞拜疆计划开采石油1525万吨(注:Oilcapital.ru网站,2003年7月2日。)。2002年,哈萨克斯坦的石油产量超过4700万吨(注:Oilcapital.ru网站,2003年7月18日。)。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和石油产量也迅速增长,2003年前7个月产量分别为392亿立方米和645.43万吨(注:Oilcapital.ru网站,2003年9月3日转载turkmenistan.ru的报道。)。此外,乌兹别克斯坦的天然气和石油开采潜力也愈益显示。总之,这些国家的石油或天然气工业开始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并致力于油气同步发展。重要的是,它们拥有可观的资源潜力,使之能够在今后数十年里保持油气工业发展和出口后劲。

3.消费寻找多渠道供应。世界上大油气消费国开始改变主要依赖中东能源的单一政策,纷纷采取多元化的输入途径。从中东进口石油近90%的日本开始将俄罗斯、中亚作为其国内油气消费的另外保障源。欧盟国家亦已将前苏联地区作为获得油气资源的主渠道之一,积极支持里海中亚地区能源国家对欧洲的能源出口。此外,美国对伊拉克的战略控制并没有改变其从俄罗斯进口油气资源,加强控制和利用里海及世界其他地区油气资源战略。来源多元化将使世界油气消费大国的能源保障程度加强。

4.清洁能源供需稳步发展。目前,在油气消费构成中,石油仍然占主导地位,但天然气的利用正稳步增长。俄罗斯是世界上使用天然气比重最高的国家,它曾将2/3的石油用于出口的同时为自己消费留下的天然气也是全部产量的2/3。美国是世界上天然气消费最大的国家,国内一半居民以天然气为燃料,并继续扩大。日本也致力于扩大天然气消费,积极筹划建造连接俄罗斯远东和日本北海道的天然气管线,并打算长期从萨哈林进口液化气。通过扩大天然气进口,欧盟天然气消费继续增加。此外,中国的天然气消费也迅速增加。

俄罗斯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占世界1/3,拥有巨大开采能力和庞大输送系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庞大的天然气供应基地之一。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等一贯致力于石油生产的国家也开始扩大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天然气供需扩大趋势有利于进一步挖掘能源资源潜力,缓解石油供应日益增长的需求压力,加强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二、基本特点

1.国际油气竞争与合作的复杂交叉。这是当前世界油气市场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首先,石油出口商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竞争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扩大自身出口。合作则是为了自身长远发展利益而实施的战略(限额出口、确定世界石油价格上下限等)妥协,达到稳定国际油气市场价格,保持供需相对平衡之目的。其次,消费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为了争取对己有利的进口源和保证自身需求,采取积极步骤,用投资、技术援助、帮助勘探和开发油气田等手段排挤其他消费国家与同一个供应主体发展供需合作的愿望,使自己在与该油气供应方的合作中处于有利位置。合作则在于,两个具有竞争关系的消费主体中的一方在一定条件下作为投资者在另一方境内从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开采或运输等业务合作。再则,供应方和消费方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竞争多半出于战略考虑,消费方为了获得更多更有利的进口源,用自身的政治经济影响力和有效手段阻止某供应方对其他油气供应源的控制或渗透,或者阻止其对其他消费方的供应。合作则是以扩大供需的形式获得对自身更为有利的供应或油气保障条件。再则,某个国家以需求和供应主体的双重身份参与国际竞争。作为消费主体是因为它对于油气有着广泛的国际需求,作为供应主体是因为该国的能源跨国公司在世界能源地区实施有效资本运作并控制了一部分油气资源。这些跨国公司一方面增强了本国的油气消费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本国参与国际油气供应竞争能力。此外,一些拥有地理位置(如油气过境)优势的消费国家除了在消费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外,也对油气供应主体的竞争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2.美国对世界油气资源控制意图与世界油气资源“瓜分”进程并存。在国际油气市场,美国政府的战略控制意图十分明显。它不仅要保证自身的能源安全,致力于寻找对己有利的来源和渠道,而且对控制世界油气资源及供应源极为重视。它不但需要大量油气资源满足消费,而且对国际供应或消费国家指手画脚,规定它们该与谁合作,不能与谁合作。它对日本与伊朗在开发阿扎德甘油田方面的合作施加巨大压力,威胁对德国和意大利公司与伊朗的能源合作行为实施制裁,阻止伊拉克石油出口叙利亚。甚至为美供应油气的合作伙伴亦有可能受到来自美国的对它与其他消费主体油气供需合作的干扰。

俄罗斯是另一个有着对临近能源地区国家施加影响和实施控制能力的国家。上世纪90年代,它曾依靠自身特有的油气运输系统对中亚里海地区能源国家实施控制,对与其发生利益冲突或不听从其指挥的国家(如土库曼斯坦)采取禁运等制裁性措施。进入21世纪,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扩张态势,俄罗斯采取了另一种与中亚里海地区能源国家亲善的“控制”举措:积极发展或恢复与能源国家的合作,向它们最大限度提供运输服务,加紧建设新的管线基础设施,加强对这些国家油气领域的投资和开采合作。

此外,能源跨国公司致力于对新兴能源国家或地区的渗透和实施资源控制。美国的埃克森美孚,谢夫隆德士古,英美的BP和英荷的谢尔等都是在世界上拥有大量可开采油气资源的巨型能源公司,这些公司通过资产并购,基金交易,投资参股,参与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开采招投标等途径获取资源份额。现在,他们开始将目光转向俄罗斯。BP公司以67亿多美元的代价实现与俄秋明公司的联合是一个重要突破,表明,即使像俄罗斯这样的对于自身资源控制十分严格的国家也难以抵御世界大跨国公司向其油气资源领域的渗透。除此之外,西方能源跨国公司还致力于对能源国家运输资源的控制和市场占有。日益壮大的俄罗斯油气公司也表现出了走向世界的巨大冲动。卢科伊尔、尤科斯及天然气工业公司等俄罗斯十多家能源公司已经开始对外扩张进程,它们在前苏地区、亚太、中东欧、南美及中东在获取油气资源分额,收购油气加工企业,开发和控制运输资源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3.资源充裕、生产能力过剩与能源消费保障的不平衡并行。各种资料显示,世界油气资源总的储量是充裕的。目前,中东地区仍然是已探明石油储量最大的地区。世界油气资源远期储量尤为可观。尽管就开采难易程度而言,现在的技术尚不能以相对低的成本充分挖掘油气资源潜力,但丰富的世界资源储量及其潜力使全球对于能源的需求在今后相当时期内有一个较为稳定的保障度。世界油气资源开采能力也有充分保证。总的情况是,世界能源生产国开采能力的增长超过世界对于油气资源需求的增长速度。虽然运输能力的增长及其安全保障程度存在着不确定性,但基本上与世界油气资源供应和消费增长保持着相应的发展规模。

不过,世界油气资源供需总体平衡不意味着世界上每一个油气消费国都具有充分的能源安全保障条件。消费竞争对一些经济发展迅速,油气需求量增长迅速的国家构成威胁。一些消费大国在国际能源市场获得更多油气保障,愈益加强自身的能源安全的同时,另一些消费大国有着能源需求短缺的潜在困惑和问题。在一些消费国家争取到对己有利的供应源的情况下,其他一些消费国家将因为竞争失利而使自己的能源安全面临威胁。与此相应,一些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在顺利发展自身油气产业的同时,另一些具有同样油气资源潜力的国家的发展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一些油气大国在获得十分有利的供应商地位的同时,另一些能源国家的油气出口可能受阻。一方面是能源需求安全保障的不平衡,另一方面是能源供应及供应潜力发掘程度的不平衡。

三、中国能源安全问题

与上述情况联系,中国油气消费保障存在3个“最大”的问题。

1.最大困惑:国内石油需求增长过快。自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对外能源依赖越来越大,对于石油需求的增速愈益加快。加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部门对于石油的需求大幅度上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对于石油产品的需求规模急剧扩大。自然,其中也伴随有浪费,需求结构不合理及利用效率低下等因素。石油消费的急剧增长使国家面临巨大压力,对中国能源安全构成威胁。在供应与消费之间发生越来越大缺口,对外石油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国家控制短缺风险的能力相应减弱,一旦发生石油进口受阻等不测事件,必然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秩序产生消极影响。

2.最大的挑战:面对供和需两方面竞争。为了满足自身油气需求,中国需要积极开拓海外产销市场,借助外部资源和产品弥补国内资源的相对不足。同时,它需要稳定的,能够提供大规模石油资源保证的国外供应源。为此,它将面对两种竞争局面。作为国际开发商,中国的石油企业需要与国际能源跨国公司竞争世界油气资源开采份额。由于世界上可开采石油资源的相当一部分为国际资本控制,中国要获取有利的开采源将遭遇困难。作为消费者,中国正面临世界其他消费国家对于同一个油气供应源的强大竞争压力。中国在国际油气市场的处境不很理想。一方面,与国际大石油资本比较,竞争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为了自身消费安全它必须参与竞争并不断取得积极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某个环节出错,整个油气供应链就会受损,导致国内短期能源消费紧张局面。

3.最大的威胁:国际市场行情波动与国内阶段性短缺。总的情况是,国际油气市场发生长期的持续的油气供应危机的可能性很小,但短期油气供需壅阻、价格急剧跳跃波动的情况难以避免。供需变化和价格波动将时时牵动中国能源消费神经。这产生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对于社会生活产生经常性的短期消极影响。最直接的是,消费者将要支付更多的钱满足对石油产品的需要。另一方面,对于生产的负面影响。供应短缺和价格波动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成本、赢利率、再生产乃至生存能力。如果中国经济的运行秩序经常受到石油市场行情波动和供应不足的影响,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会严重削弱。

四、若干应对构想

不可否认,我国实业界和科学界为解决中国能源问题已经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已经成功地在世界11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数十项石油合作项目,2003年上半年在海外获得的权益原油产量为552.5万吨,几年后,将增加到3000万吨。(注:www.Cnpc.com.cn网:《中石油集团上半年利润翻番,跨国经营前景良好》,2003年7月21日,《集团公司国际经营取得显著成绩》,2003年2月20日。)在国内勘探获得的增量石油天然气资源大幅度增长,这为解决中国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样不可否认,我们在能源领域取得的成就与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还存在着巨大差距,因为,中国对于石油资源需求增长度大大超过了能源保障程度。

要解决中国的油气供应问题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能源安全战略。以下的若干应对构想旨在为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构建提供一些思路。

1.把握机遇,获得可靠、稳定、足额的国际供应源。这几个方面是有机联系的。首先,在新的发展机遇期,需要我们审时度势,从战略高度把握国际能源合作机遇。其次,中国需要建立可靠和稳定的供应源。可靠意味着合作关系的牢固,能够抵御外界的各种干扰,稳定意味着能源供应的长期性和不间断性。这也是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再则,着眼于足额供应。为此应该优先发展具有规模的能源战略合作,这种合作能保证中国经济每一个发展阶段获得充足的油气资源和产品。

目前,中国首先需要在国际能源领域建立多向的国际合作伙伴关系。这要求,一方面在已经存在的合作关系中遴选能够与之进行长期合作的可靠伙伴,另一方面寻找新的能够与之发展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主体;一方面加强战略合作,另一方面不断克服合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障碍。

尽管国际资本对世界油气资源的控制和“瓜分”已经达到相当规模,但世界上仍然有着可资利用的众多“处女地”,中国与拥有这些资源的国家仍然有着扩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可能和机会。像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伊朗等国家都是处于油气工业发展前期的具有积极合作和开发潜力的国家。1997年,中国公司介入哈萨克斯坦石油开采领域是一个成功突破,而于2002年启动的中哈输油管建设将为哈萨克斯坦石油大规模、长期、稳定进入中国市场开辟新的前景。同样,土库曼斯坦也是一个具有现实前景的具有天然气和石油巨大供应潜力的可能伙伴。可能性在于,由于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和石油出口渠道的制约,它也希望有能够保证其产品输出的固定市场。与此同时,中国与伊朗有着建立能源合作的机会和前景。这个国家在美国经济制裁条件下正艰难而顽强地发展自己的能源工业。中国的对外能源合作应该将其列入重点合作视线范围之内。此外,与俄罗斯保持能源领域的友好合作氛围具有重要意义。俄罗斯拥有的成熟开发技术,与我国相邻的地缘条件及丰富的资源和出口潜力对于中国的能源安全保障具有意义。

中国应该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同中东能源国家的战略合作,当一些消费大国将目光转移至新的供应源的时候,中东的石油供应会“过剩”,这对于中国也是一个保障自身供应的重要机会。此外,从现在起,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基金市场的竞争,争取获得并扩大国际能源基金中的占有份额,从这方面去争得国际石油资本拥有的一部分蛋糕。

2.国内建立“活”资源储备系统。我国要实现建立可靠稳定保障源目标难以一蹴而就。今后一个阶段,中国不可避免地将在国际油气市场行情发生变动时或多或少遭受利益损失。不过,由于国际资源供应总体充裕,因此每一次的波动持续时间不会很长,加上世界经济发展制约,能源价格也不会在高位长期滞留。这要求中国更多考虑化解能源短期危机风险的对策,着重解决短期应急需求问题。现在国内优先考虑的解决措施是建立一定规模的石油储备,这是必要的。自然,这应该是一个“活”系统,除了国家建立储备库,地方和有条件的企业都应该实施自己的储备应急方案。

除此之外,在有条件的石油开采区还可设想建设一些应急开采基地。借助一定储量规模,运输条件和基础设施的应急开采基地在国际行情发生急剧波动影响国内油气正常供应时,可启动运作,成为对国内石油资源和产品需求的另一个补充源。可行性的前提是,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可开采石油资源储量保障。应急开采的重点是应急,因此在无须应急情况下,应急基地将停止运作。建立应急基地的好处是,这将相应减少国内石油的战略储存规模,减少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储存风险,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国际能源供应压力或来自其他需求方的对我不利的竞争局面。

应急基地建设需要花费巨额资金,应急计划的阶段性启动也会消耗大量资金,在停止运作阶段设备维修和保养会继续消耗资金。建设还将遇到一系列机制、体制和操作上的问题,具有很大难度,但从战略角度,从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看,值得一试。

3.加快能源消费战略转变。面对强劲的竞争局面,考虑中国经济发展与石油需求短缺矛盾存在的客观性,中国需要新的能源消费战略,在继续保持经济强劲增长势头的同时使能源需求结构和油气产品在全部能源利用中的比重有较大改变。

首先,加速调整油气利用结构。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比重失衡,很不合理。其中,天然气在能源中的使用比重还不到3%。这样的结构一方面不断加大着对于石油需求的压力,另一方面,我国拥有的相对充裕的天然气资源则处于半休眠状态。改变这种油气利用结构将明显改善我国能源需求状况,缓解石油供应压力。

其次,尽管世界油气资源供应总体上能满足世界消费需求,但中国的特殊情况需要加快新能源研究步伐,超前为后石油天然气时代的到来做准备,并争取提前进入新能源广泛利用时代,将油气资源需求压力对于我国经济可能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有关部门可考虑对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或太阳能等其他更为容易和便捷利用的能源类型的转换。自然,研究应该考虑到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发展,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前景和潜力,考虑环境保护和人类生存基本安全。

再则,节约和逐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将始终是我国保障能源消费安全的重要而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任务。在我国,节约能源有着巨大潜力。一方面,节约将使我国在保证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大提高我国的能源安全系数,因为这将大大减轻油气资源利用带来的短缺压力,相对减少投资、运输及一切与此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节省更多的资金用于经济建设的其他领域,扩大对内外油气开发领域的投资规模。我国目前油气产品的利用效率十分低,如何向发达国家学习,以较少的能源消耗获取更多的产品,在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使我国对于油气资源利用总量的增长大幅下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另一个重要课题。

总之,把握国际油气市场供需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对外油气领域合作方向,我国面对的油气短缺形势会得到缓解,能源安全保障程度会得到进一步提高,使我国从容应对挑战,克服障碍,经济建设赢得新的辉煌。

标签:;  ;  ;  ;  ;  ;  ;  ;  ;  ;  ;  ;  ;  

国际油气市场供求变化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_石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