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研究

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研究

王勇智[1]2007年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从1998年3月我国第一只严格意义上的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金泰成立以来,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迅速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到2001年,我国证券市场又推出第一批开放式投资基金,可以说,我国基金业务经历了先封闭后开放的发展过程。到现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速度更加快,每年都有几十只基金上市,买基金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老百姓经常谈论的话题,于是对基金绩效进行评估便成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课题,基金绩效评估方法的研究也成为众多理论研究学者非常热衷的研究方向,因此对基金进行评价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具体来说:①通过对基金绩效进行评估能够为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购买基金提供一定科学的建议,帮助中小投资者正确选择基金,而不是盲目地进行炒作。②通过对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进行评估,能够促进基金管理人的优胜劣汰。③通过对基金业绩进行评估能够为基金监管当局提供一定的参考决策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使监管者能够了解基金公司和基金市场的实际信息,并进一步制定相应的政策。④通过对基金业绩进行评估能够促进基金市场的优胜劣汰,从而使整个社会资金资源达到合理的配置。⑤通过对基金业绩进行评估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向投资者传递基金公司的实际运作信息,加快信息的传递,从而能够提高我国证券市场效率。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基金市场上有代表性的基金进行评估。本文的整体框架如下:文章的第一、二章分别介绍了国内外对基金绩效进行评估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特点以及创新点以及对关于基金方面的知识进行简单的介绍。文章的第叁章从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这个指标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进行实证评估。文章的第四章从基金经理择时能力和选股能力也就是说从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对基金进行评估。文章的第五章从基金业绩是否具有持续性对基金业绩进行评估。文章的第六章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对基金进行综合评价,把代表基金各个方面的指标都包括进来。文章的第七章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实证结果为投资者购买基金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通过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进行理论方法研究和实证分析,具体得出以下结论:(1)在目前我国基金市场上,夏普测度指标更具代表性,有很高的参考意义。我们对25只所选基金根据各个不同的测度指标进行业绩评价,得出的结果惊人的相似,我们又对评价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得出夏普测度更具代表性。(2)基金组合已经做到了充分分散化,基金的总风险和系统风险很接近,非系统风险已经被充分分散掉。(3)基金组合的贝塔系统大多数在1附近,这说明了基金组合风险和市场指数风险相差不多。(4)基金业绩具有短期持续性。(5)基金经理有显着的选股能力,但是只有1/3左右的基金经理有显着的择时能力。(6)通过因子分析,我们把众多评价指标归纳为叁个方面分别是:收益率方面、风险方面、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方面。其中收益率方面代表从短期方面对基金进行评价,基金经理管理能力方面代表从长期方面对基金进行评价。

王凯俊[2]2014年在《阳光私募基金业绩评价研究》文中认为2003年第一只阳光私募基金在我国诞生,随着资本市场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居民个人财富增加尤其是高收入群体的逐渐增长,阳光私募基金在我国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据WIND资讯统计,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全国共累计发行阳光私募基金产品5771只,累计发行规模达3068亿元,阳光私募基金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作为一种定位于中、高端收入群体的理财产品,阳光私募基金在盈利模式与运作方式等方面都与公募型证券投资基金具有较大差异。个人或机构投资者应该如何挑选适合自身的基金产品?阳光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的风险和收益究竟谁更孰优孰劣?影响两类基金业绩表现的因素和来源是什么?过去表现较好的基金在未来是否一样有出色的表现?我们应当选择具备何种能力和素质的基金经理人来打理我们的基金资产?所有这些问题的解答,意味着十分有必要以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为比较对象,全面开展阳光私募基金业绩评价的研究。首先,本文对阳光私募基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梳理,阐述了其定义、特征,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与类似基金的比较,最后对阳光私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其次,是阳光私募基金与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的比较。在基金整体业绩评价指标方面分别选取基金净值收益率、风险和经风险调整后的业绩指标进行分析后得出:阳光私募基金的整体业绩水平要优于股票型公募基金,且阳光私募基金的风险要低于公募基金;阳光私募基金内部基金样本业绩较为分化;极端个别阳光私募基金的风险还是要大于公募基金整体水平。在基金业绩影响因素和来源方面,分别采用TM模型和HM模型衡量了阳光私募基金和股票型公募基金的选股和择时能力。在基金经理人的选股能力方面:股票型公募基金的择股能力要显着优于阳光私募基金;公募基金内部选股能力相对均衡,而阳光私募基金内部选股能力则较为分化。在择时能力方面:阳光私募基金的择时能力要显着优于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内部择时能力相对均衡,而阳光私募基金内部择时能力则较为分化。在基金业绩持续性方面,采用非参数检验即列联表法并配以相关统计量检验,分别从短、中和长期对阳光私募和公募基金的业绩持续性进行对比分析。在短期,两类基金都具有一定的业绩持续性;在中期和长期,阳光私募没有表现出业绩持续性;无论是在短、中还是长期比较,股票型公募基金的业绩持续性均要优于阳光私募基金。在阳光私募基金经理人特征对基金业绩的影响方面,本文采用横截面多元回归模型分别讨论了在不同市场行情下(上涨、震荡和下跌阶段)基金经理人特征与基金业绩的相关关系。在上涨市场行情中,年长的基金经理易于取得好的基金业绩;在震荡和下跌市中,年轻的基金经理越易取得好的基金业绩。披露毕业院校也即名校毕业的基金经理更易于取得好的基金业绩。有过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基金经理人其所管理的基金业绩将优于没有海外经历的基金经理。具有理工科背景的基金经理人所管理的基金业绩要更优秀。在牛市阶段,基金经理人同时管理的基金只数与基金业绩呈负相关关系;在熊市阶段,则正好相反。配置基金经理人数越多的基金更易于取得好的基金业绩。最后,本文通过前述的定性和定量对比分析结果,归纳和总结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从投资者、私募基金公司和监管当局叁个层面上分别予以提出具有一定实际意义和操作价值的建议。

高莹[3]2007年在《我国开放式基金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97年11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以来,经过九年多的发展,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业已初具规模。特别是2001年9月我国首推开放式基金以来,我国基金业的发展更是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跨越。近几年来开放式基金异军突起,基金总体规模和市场都迅速扩大。在西方国家,基金评价体系非常发达,基金评价机构与股票评价机构、债券评价机构一起已成为资本市场信用评价叁大支柱。相比之下,我国的基金评价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随着基金高速扩容、产品不断创新,开放式基金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基金管理公司之间的业绩逐渐拉开了差距,投资者的投资差异也逐渐显现。如何正确衡量与评价开放基金也就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开放式基金评价的实践回顾及基金评价的理论研究综述,建立一个适合我国情况的、服务于投资者的开放式基金评价体系。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在阐述研究背景及选题动机的基础上,明确本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并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结构框架。第二部分我国开放式基金评价现状,首先介绍开放式基金并回顾我国开放式基金的发展情况,之后对我国开放式基金评价机构及评价体系进行介绍,最后阐述我国开放式基金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第叁部分基金评价的相关理论与模型,对国内外基金评价的理论研究进行综述,介绍了传统的基金评价指标与模型及基金评价理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同时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局限性及启示,为后文构建我国开放式基金评价体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我国开放式基金评价体系的构建,首先阐述构建我国开放式基金体系的必要性与原则,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基金评价方法,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建立面向广大投资者的开放式基金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包括叁部分内容:开放式基金分类;综合评价模型;跟踪评价。叁个部分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地位不同,开放式基金分类是综合评价前的基础工作;综合评价模型是整个评价体系的核心;跟踪评价是综合评价结果的有益补充。叁个部分环环相扣、相互联系、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开放式基金评价体系。第五部分结束语,在对我国开放式基金评价体系构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对优化我国基金评价业提出政策建议并对投资者提出建议,最后总结本文的创新之处与局限性。

李凯伦[4]2017年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量化策略对其业绩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2014年末开启的新一轮牛市行情,引起了私募证券基金行业的再一次井喷式发展。据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统计,截至2016年12月31日,已备案私募基金46505只,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25950只(占比55.80%),私募基金认缴规模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首度赶超公募基金,越来越为投资者所关注,而其中的量化基金更是在2010年股指期货推出后开始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量化基金经理开始回归国内私募基金市场。但2015年A股市场出现异常波动后,监管层为严禁场外配资出台的有关程序化交易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也使量化策略所需的第叁方程序化交易接口和对冲工具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国内金融市场尤其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成熟度以及境外投资的自由度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此背景下,量化策略是否对私募基金的业绩表现具有明显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运用描述性统计和统计检验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目前国内市场上采用量化投资策略和主动管理型策略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分别按照不同类型和市场行情阶段进行业绩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量化策略确实对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水平和风控水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且具体差异情况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主要投资标的和不同的市场行情阶段相关。股票型量化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在下跌和熔断期间具有明显优于主动管理型基金的收益表现,在低位震荡、上涨、下跌和熔断阶段皆具有更优的经风险调整后业绩评价结果;期货型私募基金中的量化基金则仅在指数上涨行情中有略优于主动管理型基金的收益和经风险调整后的业绩评价指标表现;混合型量化基金在整个考察期间经风险调整后的业绩评价结果更优。而对于以上各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量化策略在各个行情阶段均明显降低了各项风险评价指标,突出了其在基金运行过程中风险控制能力的优势。并且量化策略私募基金中的多空策略基金和相对价值策略基金的独特业绩表现也进一步丰富了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的选择范围。

胡艳[5]2016年在《基于非线性前沿面DEA模型的基金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的快速发展,基金绩效评价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从静态的角度,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类具有风险-收益特征的金融产品,因此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均遵循资产定价理论的分析框架,采用风险调整收益作为相应的绩效指标。然而,从动态的角度,风险向收益的转化类似于一项生产过程,所以可以把证券投资基金视为通过输入一定风险而获得相应收益输出的持续性系统。基于这一思路,本文构造了具有非线性生产前沿面的超效率DEA模型,并引入Malmquist-DEA指数的概念,利用连续多期的横截面数据与面板数据,对2007-2013年间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绩效表现、持续性特征与效率变动轨迹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影响基金绩效的关键性因素。首先,选取标准差、Beta系数、在险价值和单位基金净资产费用率作为输入指标,选取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和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作为输出指标,针对最优生产前沿面的非线性特点,采用双对数处理方式建立Log型超效率DEA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市场的整体绩效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将DEA综合效率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讨论了基金业绩的横截面差异并进行归因研究。就经济含义而言,规模效率可理解为基金承受的风险水平,技术效率则反映了基金经理管理这部分风险的能力接下来,以DEA效率为代理指标,通过双向表法和相关性检验的非参数方法,重点考察了基金业绩的持续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另外,考虑最优生产前沿面的变动,在空间与时间的双重维度下构建Malmquist-DEA模型,对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绩效进行动态评价,以反映效率水平的变动轨迹。最后,总结全文,指出文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围绕DEA模型背后的经济含义、基金业绩横截面差异与市场环境的关系等问题,对未来研究做出了展望。

殷燕敏[6]2008年在《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自2001年起步以来,凭借其“集中投资,专家理财”的优势取得了迅猛发展,其品种不断丰富,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受到广大基金投资者的青睐。同迅速发展的开放式基金市场相比,有关其业绩评价的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因而针对我国国情运用科学的方法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评价体系有着非常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国内外现有的基金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考虑了我国基金市场的实际情况和开放式基金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建立了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体系。本文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包括基金管理人基本素质评价和基金业绩评价两个方面,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评价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本文运用所构建的评价体系以我国25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分牛市和熊市两个时间段,对样本基金的净值收益率、基金风险、风险调整收益、基金经理的选股择时能力、基金的流动性风险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分析;然后利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评价所得的排名进行稳定性检验;最终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并指出有待于继续深入研究的相关问题。

宁一博[7]2016年在《基于DEA方法的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内基金行业起步晚、发展猛,尤其是近几年来基金规模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但总体来看规模的增长是大幅度的。伴随着基金规模的增长,基金的数量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规模和数量的扩大使得证券基金市场出现良莠不齐的现状。同时国内的基金绩效评价多为传统的评价方法,基准选取的不同和人为操纵净值等问题造成了评价结果误差较大。而基金市场作为重要的资本市场为社会主义市场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了不少的资金支持,基金市场的良好发展更能帮助新中国稳打稳扎的完成十叁五规划。为了基金市场更好的发展,本文探讨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绩效,着眼于剖析国内基金市场弊端,并得出相应的对策。具体来讲,从投资者、监管者和基金管理者叁个层次完善基金市场成长环境,本文在第四章节国内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方法现状中对国内绩效评价现状分析,找出传统基金评价的缺陷和DEA方法的优势。之后在第五章节根据基金市场现状和DEA理论基础选取48只开放式基金,结合国内外有关DEA模型的研究,构建DEA方法中BCC模型对样本基金实证研究,根据实证结果分析市场缺陷并对投资者、监管者和基金管理者提出建议。本文实证研究后得出结论:我国基金市场整体择时择股能力较为差,抗风险能力较低,基金的绩效受股市波及较大。同时根据结论对监管部门、投资者和基金管理者提出政策建议:监管部门可以DEA绩效评价方法为监管工具,对基金市场上无效基金和隐藏的风险做到提前发现和预防和改善,制定能杜绝行业漏洞和弊端的规定;投资者利用DEA绩效评价方法分析基金绩效,防止造成投资损失,同时要注意基金经理的信誉度;基金管理者把DEA绩效评价方法作为一种运营反馈机制,同时与薪酬激励机制结合,提高基金绩效。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使用了一种新的绩效分析方法,根据基金现状和DEA方法从传统基金绩效分析指标中选择出合适的指标,把传统基金绩效分析办法和DEA方法的优点结合起来,得出更加准确的结果。

袁定[8]2006年在《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绩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基金投资绩效评估是衡量基金管理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迅速发展,国内基金业正逐渐与国际接轨,开放式基金在基金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如何评估开放式基金的业绩已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西方各种基金绩效衡量的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其次,利用计量方法对我国36支开放式基金在2004-2005年的业绩进行了实证研究,分别从基金的风险和收益水平,风险调整的收益水平、股票选择能力和时机选择能力、业绩的持续性以及与业绩相关的特征因素等多个方面对开放式基金的业绩进行了考察。实证的结果表明,大多数开放式基金以低于市场的风险获得了比市场更高的收益,起到了代客理财的作用。近一半的开放式基金表现出良好的选股能力,但是大多数开放式基金没有显示出预测市场的能力。从业绩的短期持续性来看,开放式基金的普通收益不具有持续性,但是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开放式基金的特征因素对基金的业绩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弱市中,周转率和规模成为影响开放式基金业绩的重要特征因素。最后,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对监管部门和基金管理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以及投资者在基金投资方面提供了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

杨海生[9]2016年在《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业绩评价》文中提出本文以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为研究对象,选取了30只样本基金,样本区间为2014年2月28日至2016年2月29日,采用日度、周度、月度和季度等不同频度的收益率数据,从基金业绩、基金经理选股择时能力和基金业绩持续性等叁个方面对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进行全面评价。首先,对我国开放式基金进行了简单概述,包括开放式基金的定义及分类、我国开放式基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其次,梳理了本文采用的研究基金业绩评价的相关理论方法与模型,在进行基金业绩分析时采用了收益率指标和经风险调整的叁大经典指标(夏普指数、特雷诺指数和詹森指数);在评价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时,采用了T-M、H-M和C-L模型;在对基金业绩进行持续性分析时采用了绩效二分法。再次,运用上述的理论方法与模型,对所选的30只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业绩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一、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并没有获得比市场基准组合更好的收益,但是其风险水平都低于市场基准组合,具有一定的风险分散能力;二、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经理具有一定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但是基金经理不具备统计意义上显着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叁、在牛市行情中,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经理不具有选股能力,但具备一定的择时能力,在熊市行情中,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经理具有一定的选股能力,但不具备择时能力。最后,采用绩效二分法分析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业绩的持续性,结果发现,无论是以一个月为间隔期还是以一个季度为间隔期,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业绩不具备显着的持续性,而且近30%的评估期内基金业绩存在显着的反转现象。

段新锋[10]2017年在《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我国第一只证券投资基金诞生至今,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无论是基金数目还是基金规模都实现了飞速的发展,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但是,相比成熟市场,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对于证券市场的控制力还有待提高。要实现证券投资基金的全面发展,核心之一就是要构建一个坚实有效的市场信用体系,而这又与基金的综合评价机制的建立是分不开的,因此本文探索研究一个全面、客观和科学的基金绩效评价体系。在理论研究部分,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基金绩效研究的文章进行分析研究,从风险收益的单因素模型、基金管理人能力模型、风险收益多因子模型、多元统计模型、数据包络分析(DEA)等角度出发,分类分析了国内外较为经典的文献资料;其次,对经典的基金绩效指标进行详细评析,本文对特雷诺(Treynor)指数、夏普(Sharpe)指数、詹森(Jensen)指数、索提诺(Sortino)比率和信息比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计算选股择时指标的理论基础T-M模型、H-M模型、C-L模型、Fama-French叁因子模型和Carhart四因子模型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阐述分析VaR模型、因子分析法和超效率DEA模型,构建本文的实证综合模型“VaR+因子分析+超效率DEA”模型。在实证研究部分,首先,本文改进传统绩效评价方法中的风险测度方法,引入VaR风险测度模型来测度样本基金的风险,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样本基金进行风险测度可知,样本基金在震荡期、强势期和弱势期的周度VaR均值分别为0.0527、0.1137和0.0724,其中最高的是强势期,其次是弱势期,震荡期的最低。此外,利用得到的VaR值改进Sharpe指数,通过改进的Sharpe指数对样本基金进行绩效排名;其次,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本文所选取的指标体系进行处理,经过因子分析的处理得到风险测度指标、风险收益测度指标、选股择时测度指标、成本费用测度指标和基金结构测度指标共五大类投入指标,在因子分析法中通过计算可得到样本基金的因子得分,根据因子得分对样本基金的绩效进行分类评价;再次,将因子分析得到的投入产出数据导入超效率DEA模型,通过计算效率值对样本进行绩效评价,根据效率计算结果可知,导致基金无效的原因主要是技术无效率,从投影分析可知,无效基金主要需要从结构因素和选股择时因素方面入手来提高基金的投资效率。根据综合绩效排名分析表明,基金的类型和投资风格对综合绩效的影响不显着;最后,对样本基金不同时期的绩效排名进行持续性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从震荡期到强势期,基金绩效表现微弱的持续性。从强势期到弱势期,基金绩效不存在绩效持续性,反而表现出较强的绩效反转性。

参考文献:

[1].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实证分析[D]. 王勇智. 东北财经大学. 2007

[2]. 阳光私募基金业绩评价研究[D]. 王凯俊. 江西财经大学. 2014

[3]. 我国开放式基金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 高莹. 东北财经大学. 2007

[4].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量化策略对其业绩影响的研究[D]. 李凯伦. 深圳大学. 2017

[5]. 基于非线性前沿面DEA模型的基金绩效评价研究[D]. 胡艳. 天津大学. 2016

[6]. 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体系研究[D]. 殷燕敏. 北方工业大学. 2008

[7]. 基于DEA方法的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研究[D]. 宁一博. 河南工业大学. 2016

[8]. 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绩评价研究[D]. 袁定.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9]. 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业绩评价[D]. 杨海生. 兰州大学. 2016

[10]. 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研究[D]. 段新锋. 江西财经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  

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