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尝试_教师评价论文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尝试_教师评价论文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尝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作文教学论文,体验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通过观察、阅读、讨论等形式,使其形成对自然、社会、人生、自我等的认识和感悟,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准确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以写作为落脚点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它要求学生要综合利用学习要素,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去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与感悟。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特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文性。

相对于自然科学,语文学习具备突出的人文学科特点,它不是以认知为主,而是以体验、感悟、熏陶为主。体验式作文教学以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主动性为目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真、善、美,在各种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要让学生有感而发,写心里话,写真实的话。

2.开放性。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开放性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写作内容开放,即根据教学重点和学生年龄特点确立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给学生较大的思维发散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自拟题目,选择写作内容。二是写作时空开放,即让学生在写作前有较长的准备时间,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积累素材。三是写作形式开放,不给学生过多的体裁和字数方面的限制,鼓励学生张扬个性、直抒胸臆。四是评价标准开放,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而不仅仅把教师的评价原则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

3.综合性。

体验式作文教学以综合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把语文学习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用系统论的观点去考察课程培养目标以及各个教学环节间的内在联系。它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阅读与写作等诸方面结合起来,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一个学习过程中达成多个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写作前,先从生活和阅读中积累大量的信息,再进行思考与交流,将这些信息进行选择、整理,最后通过一定的形式将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表达出来。这是一个吸收——整合——表达的过程。

4.创新性。

创造是写作的生命,体验式作文教学是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态度去看待事物、思考问题,用批判的眼光去学习和借鉴他人的观点和学说;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敢于采用新的表现方法,在内容和形式上敢于标新立异,逐步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一般来说,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程序设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确立主题。

主题的确定可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一是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写作重点,如初中阶段要求学生“会写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和常见应用文”,教师就要在适当时候安排这样的专题作文。二是环境要素,要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主题,同时要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三是学生的兴趣爱好,要选择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现象,这样容易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选择好主题之后就要考虑以何种形式将问题展示给学生。教师不妨采用叙述、提供背景材料或多媒体演示等方式将本次写作的主题提出来。然后将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分组,通过小组讨论或其他形式对主题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要求和目的,制订出下一步的写作活动计划。随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主题的确立和活动方案的设计也可由学生自主完成。

2.设计方案。

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能突出语文学科特点,有利于学生加强语文积累,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在生活和实践中正确、熟练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二是具有突出的人文性,既要充分体现时代要求和现代意识,又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还要关注学习主体——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趋向。能够引起学生对自然、人生、社会有益地关注和思考,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三是在教学形式的设计上,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在学习中逐步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和写作习惯;四是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选择和拓展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3.感悟积累。

观察和感悟生活是体验式作文的第二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只凭主观想象、闭门造车是造不出好文章的。因此,要把学生关注的目光引向万千世界,既能在一草一木、一物一事中感受灵魂的颤动,也能在纷繁复杂中学会客观理性地思考。这种观察既可以是直接走进大自然和社会生活进行的直接观察,如参观展览会、访问名人学者、游览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进行各种社会调查等;也可以是通过影视、录像等形象直观的媒体进行的间接观察,了解国内外大事,拓展知识视野。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目的是使学生对所要描绘的对象有一个更为真实、细致、客观和深刻的了解。如在四季系列写“春天”这个主题中,教师可找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让学生到公园、田野去观察新生的嫩叶、萌发的小草和绽放的迎春花,感受春天万物萌生的勃勃生机,让他们的心灵随着斑斓的风筝一起放飞。让心充实起来,这才能找到写作的源泉。

4.交流合作。

在有了大量的观察和积累之后,学生对写作专题已经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时候教师不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进一步充实材料、理清思路。交流的方式很多,有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方面的点拨,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整体构思,列出写作提纲。如怎样开头才能一鸣惊人,怎样结尾才能意犹未尽,怎样把一个真实的事件表现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5.构思成文。

以上这些环节都是写作的准备阶段,有了充分的准备之后,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俗话说“好文章要三分写七分改”,可见修改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初中阶段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意见”。修改作文主要是引导学生从选材、立意、结构和语言等几方面着手,对文章进行重新审视、精心锤炼。现在很多学生都不修改,也不会修改作文,文章写完往教师那儿一交,修改作文理所当然地就是教师的事了,即使教师对文章的语言、结构提出批评和建议,学生也大多是听听看看而已,很少认真地再修改自己的文章。

6.反思评价。

体验式作文教学追求的是一种主体取向的评价,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价值多元、尊重差异是主体评价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要宽容,即使对那些不符合自己心意的观点和语言风格也要采取包容的态度,力争在每篇习作中都能发现闪光点,比如有的开头新颖,有的结尾利索;有的立意独特,有的语言生动;有的擅长抒情,有的擅长描写;有的想象丰富,有的论证严密……它可以贯穿于整篇文章,也可以是一个段落。对于学生习作中的精彩之处,教师要采取各种形式加以鼓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此外,教师在关注学生习作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整个写作过程,看他们是否掌握了观察、阅读、搜集整理信息等各种方法,是否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写作过程中,是否能够与小组内其他同学开展有效的合作与交流,是否对写作充满兴趣和信心……

目前,作文教学中大多采用教师写评语的方式进行评价,但这样的评价大多激不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这不但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也不利于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采取学生自评为主、小组内互评为辅、教师点评引路等方式。每写完一篇作文,让学生自己写评语,针对自己习作中比较满意的地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然后请组内其他同学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评价。教师可选择几篇不同风格的文章进行评析,目的是教给学生评价和修改作文的方法。

附:体验式作文教学方案设计一则

《秋天的故事》写作、活动安排

秋天来了,在这多彩的收获季节里,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的怀抱,迎着秋风,沐浴着秋阳,尽情去感受秋天的韵味。

一、找秋天

同学们可以自由组成小组,到山间、田野或公园里去寻觅秋天的踪迹。可以认真地观察,细心地体验,把秋天装进脑海里;也可以通过摄影、采集等活动把秋天带进家里。

二、读秋天

到图书馆、阅览室或互联网上去寻找古今中外有关秋天的文章,仔细读一读,看别人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文人骚客是怎样描绘秋天的,他们对秋天又有着怎样的感受。

三、说秋天

将同学们搜集到的各种资料汇总起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然后在班上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秋天的认识和感悟。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如绘画、演讲、配乐朗诵、表演、多媒体演示等,看哪个小组收集的资料最丰富,介绍得最生动。

四、写秋天

通过以上的活动,同学们对秋天一定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那就拿起笔来,写一篇关于秋天的文章,为大家讲述一个关于秋天的动人故事吧!

标签:;  ;  ;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尝试_教师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