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合并过敏性鼻炎112例手术治疗体会论文_洪登日,潘刚强*

鼻中隔偏曲合并过敏性鼻炎112例手术治疗体会论文_洪登日,潘刚强*

洪登日 潘刚强*

湖北黄石市爱康医院 湖北 黄石市435000

【摘要】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2011 年 8月 ~2013 年 8 月黄石爱康医院收治的 112 例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 临床给予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治疗 , 并随访一年 , 判定 112 例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112例患者中 , 显效 98 例 (87.5%), 有效 14 例 (12.5%) ;患者术后一个月总有效率为 100%, 随访一年 , 总有效率为 80%。

结论 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治疗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临床效果明显 , 且手术简单易操作 , 因此 ,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鼻中隔偏曲 ;变应性鼻炎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是较为常见的鼻科疾病 , 临床常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组胺药及鼻喷激素等进行治疗 , 但疗效不明显。2011 年 8 月 ~2013 年 8 月我院收治 112 例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 , 给予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 ,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1 年 8 月 ~2013 年 8 月本院收治的 112 例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 其中 ,男 54 例 , 女 58 例 ;年龄 22~62 岁 , 平均年龄 35.9 岁 ;病程1~15 年 , 平均病程 5.4 年 ;34 例软骨部“s”形弯曲、43 例软骨部“c”形弯曲、24 例高位偏曲伴低位嵴状突起、11 例棘状突起。112 例患者存在常年发作性鼻塞、鼻痒、喷嚏及流清涕的症状 , 且特异性 IgE 抗体及变应原皮肤试验均呈现阳性。112 例患者经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组胺药治疗及鼻喷激素 , 但疗效不明显。

1. 2 方法 给予患者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 , 治疗方法如下 :局麻或全麻 , 0°鼻内镜下施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 鼻内镜和吸引器配合 , 同时进行剥离和吸引分泌物 , 保持术野清晰 , 确保操作准确 , 降低手术时间。下鼻甲表面用薄棉片保护鼻甲黏膜,以剥离子伸入下鼻道中点向内上方上抬下鼻甲,使下鼻甲从根部骨折内移,随后于下鼻甲内侧分前、中、后三点向外按压,敞开总鼻道,使下鼻甲与中隔距离≥3 mm。利用双极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仪进行两侧下鼻甲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若患者中鼻甲肥大 , 在原来基础上 , 再选择 1 点和 2 点进行中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在双鼻腔中填塞膨胀海绵压迫止血,并给予止血、抗炎等处理 , 24 h 后取出填塞物 , 根据患者鼻腔情况进行定时鼻腔清理 , 术后 3 d 鼻腔黏膜肿胀减轻 , 1 周后鼻腔正常通气。术后给予患者为期 1 年的随访。

1. 3 疗效判定 根据海口会议修订疗效判定标准进行疗效判定[1]。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几乎消失, 内镜下窦口开放良好,窦腔黏膜上皮化 , 无脓性分泌物 ;

有效 :患者临床症状显著;

改善 , 内镜检查窦腔黏膜部分区域水肿 , 有少量脓性分泌物;

无效 :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 内镜检查鼻腔粘连 , 窦口闭锁或狭窄 , 有较多的脓性分泌物。

1. 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 SPSS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

2 结果

术后 2 d, 取出鼻腔海绵 , 14 例患者出现鼻塞加重 , 自行缓解 , 1 周后正常通气。112 例患者中 , 显效 98 例 (87.5%),有效 14 例 (12.5%), 总有效率为 100%。给予患者 1 年随访 , 随访结果显示 , 112 例患者无鼻塞症状 , 但 25 例患者出现打喷嚏和流清涕的现象 , 但与术前相比症状明显缓解 , 1 年随访 , 患者总有率为 85%。

3 讨论

凡是鼻中隔上下或前后径偏离矢状面,向一侧或两侧偏曲, 或者局部突起引起鼻腔或鼻窦生理功能障碍者,均称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偏曲临床表现为鼻塞、鼻出血、反射性头痛等 ,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日常生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鼻中隔偏曲若位于中鼻甲或中鼻道处 , 可造成中鼻甲外移或引起中鼻甲骨黏膜增厚、气化过度等 , 若长时间不诊治可诱发鼻窦炎[2]。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 , 变应原是诱发本病的直接原因 , 变应原主要成分是糖蛋白或蛋白质 , 吸入性变应原是引起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原因。变应性鼻炎病理表现为T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炎症。鼻腔粘膜水肿,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细胞增生等 , 上述病理导致变应性鼻炎反复发作 , 改变黏膜上皮层增殖性 , 引起黏膜肥厚、息肉样变等[3]。相关文献报道 , 发达国家变性鼻炎每年患病率约15%, 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 而我国变性鼻炎发病率也日渐呈现上升趋势。以往, 临床常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组胺药进行治疗,但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因鼻中隔偏曲引起鼻腔机械阻塞及两侧鼻腔的不平衡刺激 , 最终引起喷嚏、鼻塞、鼻痒和流清涕等症状 , 临床单纯给予激素药物或抗组胺药物治疗不能根本性地解除鼻中隔偏曲的异常因素 , 因此临床效果不明显 , 2011 年 8 月 ~2013 年 8 月本院对 112 例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治疗 , 效果明显 , 112 例患者中 , 显效98 例 , 有效 14 例 , 患者术后一个月总有效率为 100%, 随访一年 , 总有效率为 80%。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通过破坏鼻腔内侧壁筛前神经内支 , 降低感觉神经功能 , 降低鼻腔对不良刺激的敏感性 , 从而降低副交感神经神经功能 , 缓解血管扩张 ,抑制腺体分泌 , 减轻变应性鼻炎临床症状 , 同时 ,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有效的改善了患者鼻腔的通气状况 , 促进了临床恢复。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的基础上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微创手术进行治疗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利用射频能量将射频探头和组织间电解质液形成等离子体薄层 , 在电场的作用下加速离子 , 将能量传递给靶组织 , 靶组织细胞在低温作用下解体 , 最终使得组织凝固坏死 , 从而实现消融效果。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不仅避免了组织损伤 , 促进术后恢复 ,而且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鼻腔黏膜纤毛功能 , 意义重大。下鼻甲由黏膜、黏膜下组织和下鼻甲骨构成,其中黏膜下组织为一勃起组织,许多原因可引起下鼻甲体积增大或其位置异常,都会引起鼻腔通气面积缩小,从而引起鼻塞症状。下鼻甲骨折外移术,可以纠正下鼻甲位置异常。因下鼻甲骨质增生,所致的鼻道狭窄,通过下鼻甲骨折外移,可以增加鼻道的容积,避免切开粘骨膜行下鼻甲骨质部分切除术,也弥补了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所不能处理的下鼻甲骨质部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鼻腔通气的疗效[10]。综上所述 , 在鼻内镜下应用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骨质外移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治疗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临床效果明显等优点 , 因此 ,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洪海裕.鼻内镜下等离子低温射频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中国内镜杂志,2007,1(23):154-155.

[2]吴舜.手术治疗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0):141-142.

[3]牟忠林,李华斌.调节T细胞和变应性鼻炎.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31(5):307.

[4]王嵘,彭增龙,吴雄文,等.低温等离子消融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1):1986-1987.

[5]陈恩宽,宋文光,胡亿文,等.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2,18(2):133-135.

[6]阙镇如,何建平,冉骞,等.下鼻甲骨折外移术加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11):49-51.

[7]康宗辉,肖仪,王乃军,等.低温等离子消融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近期疗效[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3,13(3):152-154.

[8]艾文彬,肖霞,罗志强,等.鼻内镜下等离子消融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105例[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1,25(2):51-53.

[9]李玉瑾,李佩忠,金新,等.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慢性鼻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2,18(5):374-380.

[10]苏英锋,孙秀珍,刘迎曦,等.鼻中隔矫正术或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对鼻腔模拟气流场及气道结构影响的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46(2):96-100.

论文作者:洪登日,潘刚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6月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1

标签:;  ;  ;  ;  ;  ;  ;  ;  

鼻中隔偏曲合并过敏性鼻炎112例手术治疗体会论文_洪登日,潘刚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