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创造美好生活-第二届“能源与文化”论坛在杭州召开论文

能源,创造美好生活
——第二届“能源与文化”论坛在杭州召开

本刊记者 韩一丹

2019年9月20日,由中国城市燃气协会、杭州发展研究会指导,浙江省燃气协会、《杭州》杂志社、杭州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杭州市城市品牌促进会、杭州市燃气协会、杭州市地下管道业协会、杭州市城乡建设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林内燃具电器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二届“能源与文化”论坛在杭州绿色能源体验中心召开。

论坛邀请了来自全国的党政界、文化学术界、企业界、媒体界、市民界的百余名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围绕能源与文化、能源与生活、能源与科技、能源与健康、能源与产业、能源与未来等展开交流。杭燃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芦俊主持本次论坛并提出:举办“能源与文化”论坛的首要目的是搭建交流平台,希望通过专家学者对“能源与文化”的深刻解读给人们带来启发,能源的背后是生活、生态、城市和人类,希望社会各界尽其所能来推动能源事业发展。

三气聚合 五界联动

《杭州》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林乃炼:

2019年上映的两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与《上海堡垒》,反映出整个世界对未来能源问题的忧虑。中国人对能源的关注自古有之,中国古代哲学家用阴阳五行、八卦理论来解释世界万物的形成及相互的关系,这就是能源与文化的关系。

中国是最早利用动力能源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世界是多元的,自然是多元的,文化是多元的,社会的需求是多元的,人的个性和特征也是多元的,学校为社会提供的人才更应该是多元的,应试能力和分数高低并非评价人才的唯一标准。所以,好学校不应该只是那些因为聚集了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可以招录和荟萃在知识学习和掌握上表现优秀的生源的学校,好的教育也不能用一种标准来衡量,其质量更是不可量化评估。

结合八景的特点和杭燃企业文化,以写诗的方式为杭燃八景取名,是能源与文化的亮点,点亮了杭燃人诗兴的思维和诗意的理解。西湖老十景的名字是两两相配,这次“杭燃八景”的景名的提出是产业与文化结合的极大创新,同时也有对仗的特色,如:“独港扬帆”对“和山追梦”、“绿园天佑”对“能门泉流”、“桃源问津”对“钱塘宣勤”、“燃情四季”对“焕彩层楼”。希望广大燃气从业者从内美变成气质和诗意上的高华大美。

对教学能力发展而言,集体研讨与案例撰写、认知学徒与模拟教学、微格教学与课堂教学案例反思、探究教学与翻转教学相结合[6],突出培养工科新教师对教学的认知分析能力、反思总结能力、综合设计能力、组织实施能力、评价反馈能力与教学研究能力,促进工科新教师教学能力的逐层递进发展。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在新的世界格局下的一种新的文化,希望人们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关系到另一个国家的发展,希望用这种理念来处理能源危机、化解地缘政治冲突。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的问题,而是国家和民族的重大问题。

人类未来需要“心”能源永续引领

杭州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兼国学院院长、复旦大学客座教授何俊:

人类的进步依赖于能源的可持续再生。随着人类的进步,人类活动空间的打开,自然界的重生速率,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如何使能源可持续再生,在人类的进步当中得到足够的考量和珍重,是人类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向度,这是从事能源工作的人必须思考的问题,进而要把思考传递给全社会。

人类对能源的认识构成了哲学和文明的核心基础。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本源”。中国哲学最核心的本源就是“气”,气既是能源,又是物质。中国文化是以认识“气”为基础,进一步演化到对水与火的认识。即使进入到今天的文明高度,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然摆脱不了干净的空气、干净的水、可持续燃烧的火,这三样是人类永恒的需求。

杭州是景点众多的城市,景名为四言体,与中国的诗有关系。“杭燃八景”的景名,即独港扬帆、能门泉流、绿园天佑、桃源问津、钱塘宣勤、和山追梦、焕彩层楼、燃情四季,包含着诗意,让燃气产业标志化、形象化、人文化,能够更好地被记住、放大、宣传、造势。

能源人应有诗意的思考

中国辞赋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辞赋学会会长王翼奇:

人类未来的前景终究是归结于“心”的能源永续引领。人类文明离开了人就不存在。人的自我精神的价值诉求,对于人类未来的发展和能源的处理非常重要。人类文明依赖于人的精神引领,必须建立起与“宇宙共生、万物一体”的观念,以此来思考能源的问题,来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用我们的智慧来引领人类的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发展战略,即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为中国能源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本次论坛的目的,是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发展改革的指示精神,推动新时代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鲍照的诗“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魂”(《南齐书·文学传》),敖陶孙《诗评》说他“如饥鹰独出,奇矫无前”。这种奇幻多变、扣人心弦的艺术风格,只有李白才充分地把它继承下来,并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飘逸洒脱的风格。

做成能源事业当成能源文化责任人

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孙善春:

能源问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中国目前还是煤炭能源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69.8%,中国的能源问题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面对能源问题,中国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国际合作、改善民生”的能源发展方针。要想把能源问题解决好,必须在文化理念上保持高度一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俗话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精气神就是人的动力来源,其中“气”尤为重要。党员干部要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三气”聚合,人才有浩然之气,才能开拓出一片改革新天地,创造出一个发展大格局。

天然气作为主体能源还将持续40年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执行理事长、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李建勋: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19世纪初期,英美两国陆续出现了使用天然气照明等商业行为;20世纪初,美国开始了天然气商业化、大规模运作,天然气产业由此诞生;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世界天然气储量继续增长,天然气产业体系的发展更加完善;进入21世纪,天然气在世界范围内的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位居第三。

中国城市燃气是从1865年上海燃气供应照明开始,目前城市燃气用气人口增长到6 亿,城镇燃气普及率已经提高到96%,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已达到8%。与煤炭、石油等能源相比,天然气具有使用方便、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其使用领域包括炊事、热水、供暖、制冷、交通、发电、化工等。

2019年8月22日发布的《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清洁能源在未来世界能源领域将成为主角,天然气或许更是主角中的主角;天然气在总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会上升到27.6%,超过石油的27%,成为第一大能源品种。天然气作为资源丰富的最清洁的化石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将起到关键性作用。加大天然气能源利用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天然气从业者要做到有信仰、有信念、有纪律、有担当,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建美丽家园。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业界限,开放社会养老服务市场,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补助贴息等多种模式,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养老服务设施。鼓励城乡自治组织参与社会养老服务。充分发挥专业化社会组织的力量,不断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水平和效率,促进有序竞争机制的形成,实现合作共赢。”基于“社会”第一种含义的拓展和深化,这一段话是对养老服务社会化概念的全面诠释,主要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数字城市 数字能源

金卡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王喆:

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曾说:“每一个伟大的经济时代都是以新型能源机制的引入为标志。”回顾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每一次能源的重大转型,都推动了人类在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天然气是最清洁的化石燃料,在安全性、效率、环保方面优势明显,将天然气作为低碳能源主导,与核能、可再生能源形成良性互补,将电力作为能源基础平台,并与新的通信网络、智能信息技术相结合,从而构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能源,是人类目前最现实的选择。天然气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也是全世界化解环境约束,改善大气质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

彝族的传统纹饰、色彩以及图案可以直接展现出民族精神与室内装饰内涵,那些具备地域文化特征的饰品与材质都可以在室内设计当中呈现出十分特殊的效果。它们是形式与意义之间完美的融合,需要我们利用现代设计语言进行解释,对这些优质的民族文化进行再现。这些形式语言具有丰富的实用意义,对它们的合理利用,是结合地域文化烘托室内环境的有效方法,在色彩、材料以及陈设方面都能使室内空间形式得到强化。

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战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激发了天然气驱动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我们身处DT(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新动能。数字燃气作为数字化城市运转的有效支撑工具,是指利用云大物移智等新技术,打通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让信息流与能量流互动,实现天然气在区域里的合理调配供应,保障城市供气安全,使燃气企业降本增效,让燃气用户享受更安全、便捷的燃气生活。

2019年7月,金卡智能与杭州最大的燃气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打造全国第一个数字能源联合实验室,进一步探索数字化对燃气发展的创新支撑、对杭州城市文明发展的支撑、对杭州市民文明乐居的支撑。同时,希望通过各界合作,共同实践探索利用数字天然气的力量构建绿色杭州、数字杭州,让杭州市民生活更美好。

黄石朝杨露露满脸堆笑道:“让你见笑了,小女不懂事,还请包涵。人死了,什么都是空的;高木的病要紧,我看这样吧,择日不如撞日,明天我就去把梨花的骨灰迁回来。”杨露露见黄石这么通情达理,双腿一软,要朝他跪了;黄石连忙扶住她道:“高木是我的女婿,应该的。”

标签:;  ;  ;  ;  ;  ;  ;  ;  

能源,创造美好生活-第二届“能源与文化”论坛在杭州召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