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互动性学习”教学模式初探论文_王治乾

“自主互动性学习”教学模式初探论文_王治乾

摘要:本文中,笔者从四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自主互动”教学模式,分别是:指导思想;基本模式;基本特点和对“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基本特点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对话”“交流”和“沟通”,是师生以教育资源为中介的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的过程。“自主互动”教学模式就是以此为指导思想的。

二、基本模式

“自主互动”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为基础,以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最终目的的教学形态。“自主互动”教学模式由“自主学习”、“互动性学习”这两类相互依托、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学习活动形态构成。“自主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开发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搜集处理信息、互相协作、自主学习等能力,充分开发学习潜能。

“自主互动”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如下:

1.创设情境,呈现目标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情景、渲染情景。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设计问题,提出自学目标。教师除了自主设计问题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确立自学目标。在自学新课标之前,让学生明确自学目标,使学生对学习目标心中有数,明确学习、探索的方向与目的。

2.根据目标,自主学习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要自学课本,进行阅读分析、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活动。教师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能,让学生去自学、理解和掌握新知;同时要深入学生中进行指导、答疑,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前,先详细了解和分析所教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能力发展情况,要因材施教。

3.组内交流,生生互动

学生完成自学任务后,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自学目标展开讨论。学生在讨论中发表见解、交流意见,使学生原有的、对事物理解存在的误区和片面见解,通过合作讨论,得到及时纠正、补充和完善,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同时,学生从不同的观点及方法中得到启迪,学会了多角度看问题和与同伴交往,培养了合作精神。另外,学生发表见解也是施展才能的机会。在学生互动中,教师要巡视各小组的讨论情况,了解学生争论的焦点和疑难所在,可适当的指导和评价。

三、基本特点

1.重视开发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

本模式把学生看成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突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意让学生有充分自主的学习机会,体现为放手让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把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把学生的参与当成个体积极情感体验的过程和个体发展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重视教学交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交往素质

本模式把“互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生生互动不仅使学生学会了交往、互助,与他人建立相互合作的关系,也使学生设法把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和动作表达出来,达到与别人沟通的目的,从而得到语言、思维以及社会意识和社交能力上的培养。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调控、激励、点拨、指导上,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验证、交流、争辩、对话等中心领神会,以达到解惑释疑、总结规律、掌握方法和提高能力之目的。教师在充当“顾问”“同伴”的角色。

3.突出了“全体性”与“差异性”的统一

本模式既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做到人人参与,又注意个别差异,实施差异教学,如自学环节注重对学困生的指导、作业的可选择性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学业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努力使他们达到最佳的发展水平。

4.注意反馈性和激励性相统一

本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逐一落实“反馈——矫正”,从而实现教与学的新的协调平衡,如认真实施当堂达标检测,及时回收反馈信息,找到目标差,及时进行补偿教学,确保当堂完成教学任务。在“反馈——矫正”过程中,教师注意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运用激励性评价,使反馈性与激励性相统一,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四、几点思考

1.本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这在低年级中实施难度较大;强调学生自主,更有利于优生的发展,容易造成两极分化。

2.模式的实施需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舒缓学生的紧张情绪,能使学生处于积极的状态中。在这前提下,学生的心灵得到呵护,问题意识得以萌发,思维也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一些新奇的问题和独到的见解也随之产生。同时,在互动中,学生也敢于发言、乐于交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学习气氛。

首先,把微笑和真诚带进课堂。教师的语言要亲切、自然、有趣,要多用商量的口吻与学生交流。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手势、眼神等对学生的提问给与充分肯定与赞赏,还应告诉学生:“课堂是允许你出错的地方”。当学生答错时,应态度和蔼,积极引导,并肯定其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勇气;对学生的任何发言都要尽量给予评价。

对此,笔者作出了如下思考:

第一,要教会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和技能。如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不同见解,要等对方说完,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对对方的精彩见解和独立观点,要通过赞扬、鼓励形式,达到相互支持;碰到困难和分歧时,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地解决问题。

第二,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互动学习中的作用。互动交流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为基础。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之前,一定要留给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机。

第三,要正确处理异质学生间的关系。小组学习时,一些优生出于小组荣誉的考虑,会拒绝或排斥学困生。此时,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做工作,鼓励其去相互帮助。另外,为了不使学困生变得更加胆小、怯弱、被动,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其予以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尽量发现并发扬其长处,促使其建立自信,从而能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教师要教育和鼓励优生去帮助学困生,从而使他们更具分享精神,并在分享中体验自身的价值。

最后,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要能及时辨别和分析学生的困境,对学生进行帮助,并对学生学习进行有效调控;在互动学习中,要巧妙地把自己的期望传递给学生,从而激活学生的互动技能;要观察和倾听,必要时可进行适当干预。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探索、发现,不断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入。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县鸭溪中学 563108)

论文作者:王治乾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4/6

标签:;  ;  ;  ;  ;  ;  ;  ;  

“自主互动性学习”教学模式初探论文_王治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