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吉起1 刘丽2
1华诚博远(北京)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2北京龙源科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如今,时代的不断发展已使全球的社会市场经济朝着低碳模式为主流发展方向,而我国在现实落实贯彻相关概念生产,也是因为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为使经济快速提高,对应人口基数增长的过程中,开始进行城市化设施的逐步完善和拓展。人为活动的扩大也使得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平衡出现缺口,而这里碳排放量可以说是影响我国环境的主要原因,其建筑业的施工占碳排放总量的1/3以上。为此,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低碳建筑也是大势所趋的现象。
关键词:城市化;低碳概念;建筑设计;应对策略
1低碳建筑理念概述
对于低碳建筑这一理念,学界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更没有一系列的参考数值来界定是否达到这一理念的标准。综合低碳生活这一理念进行分析,所谓的低碳建筑理念无非就是一种追求绿色生活,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以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为主要目的一种新型建筑方式。低碳建筑设计主要借助先进的技术和新型的绿色材料来打造更加低能耗的绿色建筑,实现了对能源的优化、整合。现如今低碳建筑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推崇,其主要原因是这一理念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旨在为人们打造一个更加健康宜居生活环境。同时,这一发展理念是当前大环境的主要发展趋势,也是实现建筑行业乃至整个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我国低碳建筑的设计发展现状
低碳建筑主要指的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在建筑材料的选材、应用和后期的使用周期的化石能源使用的降低中,使对应施工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等污染气体的排放量能相应降低。从社会实际的发展角度和现实施工工艺的考察中,我们也看到了对建筑设计进行能源有效利用而对人们生活空间环境带来的积极影响(如:降低了大气污染、气候变暖、植被减少等带来的消极影响和作用)。但在现实的建筑设计中,行业人员对低碳建筑的认识和了解也因为地区环境的不同在构建意识上存在误区和偏差;即部分人认为大范围的推广低碳技术势必会影响到整体建筑成本造价的投入,而后期进行投资效益的回馈则需要长时间的等待,但会对实际的房价出现不良的上涨状况出现。但在当前,我国现实的建筑设计应用低碳概念来看,多数设计师还是采用应用节能减排技术,虽然能使建筑施工和使用在自身层面上,更有效、合理的体现节能效益,符合相关建筑要求。但在现实情况的分析中,得出通过依据节能的标准化流程进行建筑设计会增加总体成本投入的提高(一般在3%至6%之间),但能获取到30%以上的节能效果,而这部分增加的投入,从经济角度上来看,可在建成后五年左右进行全部回收。
3低碳概念下建筑设计应对策略
为了能够实现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降低能源消耗,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普遍提高,从根本上实现环境保护,推动低碳理念融入生活,需要建筑企业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3.1科学规划、合理设计
任何事情开展之初都要制定一个合理的规划。想要实现低碳建筑更是如此,首先要做出科学的规划,只有以科学的规划为支撑才能对建筑进行合理的设计。低碳建筑的设计上应当结合当地的地理情况和自然条件综合考虑,并对建筑的通风和采光等进行分析,设计上多多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让低碳理念可以全方位的融入到建筑中去,在实现节能减排目的的基础上让建筑本身也能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建筑采光的设计
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中采光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实现低碳理念就应当在建筑中体现对采光的设计。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建筑设计中如果能够对自然光加以利用能够节约大量的电能。为了实现低碳建筑的采光设计,建筑师应当对建筑的整体走向进行充分考量,因地制宜的同时尽可能的增加室内的采光面积,实现室内长时间、大强度的光源照射。
3.3建筑保温、隔热的设计
围护结构的设计在建筑工程中占据了很大比重,因此在围护结构的设计上更应该遵循低碳概念,这也是低碳概念下建筑设计的重要体现之一。外墙是组成围护结构的重要部分,做好外墙的保温、隔热是实现低碳建筑的重要内容。在对外墙材料的选用上,应当以节能、低碳为主要出发点,尽量选用保温隔热砂浆,因为很多建筑采用的保温隔热板造成了墙壁空鼓。通过对外墙保温隔热层的设计有效减少了人们对空调的使用频率,节省了电能,同时减少了空调使用中气体排放对空气的污染,更有助于实现节能环保。
3.4建筑空间的高效利用
在城市建设进程中,由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周边范围的人口处于生存或现实生活的考虑,城市人口出现增长;而这样的现象,也是直接影响着城市建设进程脚步和设施完善的关键。而我国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建筑师也在空间的高效利用中实现对整体面积需求的降低;即在大范围的居住建筑需求中,城市建筑的建设设计更加注重现实生活、工作空间的有效利用。在住房面积受到施工建造限制的过程中,这样的面积控制也是建材能耗得到降低的关键及能源节省的相应措施。同时,内部空间的再利用也是建筑进行良性循环的过程步骤和现实城市发展的契机。因此,在现实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在空间构建中就需考虑实际应用功能的可变性和变更的灵活性;这样做不单单能有效延长建筑内部空间的使用效率和寿命,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造垃圾和返工情况的出现。
3.5屋面节能设计与立体绿化网络体系的构建
蓄水、架空、覆土种植是当前建筑屋面设计进行节能减排的关键措施和应用手段。而通过对建筑物体表面的绿化覆盖,一方面美化了建筑环境,另一方面,也在利用植被自身的自净功能、吸附功能等对相关的城市环境进行了自然生态平衡的调节和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
结束语
低碳概念下建筑设计的发展是传统建筑模式的重要转型,低碳概念在建筑中的融入是为了建筑行业今后更加长远、稳定的利益,更是为了实现巨大的社会效益,总而言之,低碳概念对于建筑行业的意义是深远而持久的。综合全文分析,我们在认识到低碳概念下建筑设计其优势的基础上,应当找出建筑企业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及时的加以处理和解决,将发展方向尽快的转移到低碳建筑上来。重视低碳概念的运用,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能源节约等作出巨大的贡献,同时为建筑行业以及我国走远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前提和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晋宇.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分析[J].建设科技,2017(13):99~100.
[2]熊一鸣.谈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0):2~2.
[3]朱文莉,王晓军,赵强.低碳建筑设计模式研究——英国皇家建筑师
论文作者:范吉起1,刘丽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建筑论文; 低碳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概念论文; 理念论文; 这一论文; 节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