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打造整合营销奇迹_惠普论文

惠普:打造整合营销奇迹_惠普论文

HP:创造整合营销的奇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整合营销论文,奇迹论文,HP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HPLaserJet6L激光打印机在短短4年的时间里,销售突破100万台,成为惠普激光打印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2001年8月6日,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专门为这款打印机举办了“百万庆典”。6L的成功销售展示给业界的是一个运用整合营销方法的典范。

从5L到6L:一次惊人的决定

有人说,6L的成功得益于惠普精益求精的技术研发、贴近中国用户的产品特性、致力于多赢的渠道政策、倡导“全面客户体验”的服务宗旨,但很难有人知道,6L的成功还源自于一次惊人的决定。

1996年,惠普公司将寄予厚望的5L激光打印机推向中国市场,惠普相信凭借这样一款在全球销售业绩良好的打印机,一定能挣来不菲的利润。惠普这样分析: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对打印机的需求量很大,如果每10台运行在桌面上的电脑配置一台5L打印机的话,那么仅在中国一地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收回为5L研发投入的全部投资,并有所收益,接下来挣的大部分就是净利润。

然而,结果却并不像惠普公司预想的那样好,中国用户普遍反映,5L激光打印机的打印质量下降。难道惠普的产品有问题?可是在其他国家的销售中5L是非常成功的啊!中国惠普公司马上将这个情况上报惠普公司总部,总部马上派来了技术专家,对5L产品进行了研究。

对惠普打印机专家来说,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

来自惠普总部的技术专家到中国后,马上展开了调查、测试,最终发现,由于中国特殊的纸张制造工艺———采用草制作打印纸张,并大量采用添加滑石粉的方法来加强打印纸张的平滑感和白度,造成了打印纸张的特殊性。原因找到了,但是如何解决呢?

有人提出,可以通过建议客户采用高品质打印纸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这一观点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经过讨论,惠普公司决定:无条件收回已经卖出的5L激光打印机!

在这个曾经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的产品面前,惠普公司毫不犹豫地下了这个决心。惠普相信收回的是产品,得到的却是客户的信任。

惠普公司对中国市场做出了仔细的研究,尤其对中国纸张问题的研究加大了力度。惠普公司到全国各地收集不同的打印纸张,将这些纸张运回美国,进行测试研究。惠普公司技术专家在经过深入研究后,终于找到了对应的解决方案。随后,惠普公司花费大量资金对5L激光打印机的各项指标、性能等方面做出了修改。美国的专家依据对当时国际市场的理解,认为8页的产品在中国必然受欢迎。但还是由中国市场人员在中国做了一个用户市场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用户的消费状况和追求可靠、耐用、物美价廉的消费心理表明,6页是最好的选择。这样,6L应时而出。有意思的是,某个竞争对手看到6L火爆市场,认为8页的打印机有潜力,就推出8P的激光打印机,但事实证明,在那时候,6L的性价比是最适合当时我国用户需求的。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工作,专门针对中国用户和市场的HP6L激光打印机才正式推出。

大胆突破广告禁区

1997年5月2日,6L正式登场。一心想开门见喜的6L在上市之初就突破了两个“小禁区”:提早数日(4月28日)发布产品广告,并在广告中标明“不到4000元”的产品价格。此前,惠普的新品上市都遵循着“广告与产品发布同步”、“不在广告上标示价格”等不成文的规矩。超前发布广告的用意很容易理解———市场“饥饿效应”的形成有助于消费者产生心理预期,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新品一旦“见光”,更易点燃市场中蓄积已久的购买欲望。

更重要的是当时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激光打印机总是与“高价位”划等号,只要一提到“激打”,人们的脑海中就条件反射地跳出“价格逾万元”。在6L上市之前,惠普曾做过专项市场调查,发现在“制约激打被市场接受”的各种因素中,价格偏高是最突出的羁绊。在此背景下,广告中标明价格显然是想着意强调“6L不足4000元”的概念,从而向人们的既有观念发起猛烈冲击,以期在市场中形成正反馈效应。

然而,起初两个月的市场情况平平,月销量千台上下,突破“小禁区”没能给惠普带来预期中销量的激增。

成功营销三步走

惠普意识到,阻止6L飞奔的主要障碍是明摆着的———针式打印机,一座多年沉积形成的山峰。早在6L呱呱坠地之时,就对未来的对手心如明镜,只不过惠普起初想采取相对保守的渐进方式,逐步蚕食针打的市场份额。但中国打印机市场针打占据绝对垄断的地位,循序渐进的方法根本无法有很大的成效,唯有激烈的狂轰滥炸方有可能收到成效。

1997年7、8月间,惠普开始“虎口夺食”行动,“激打替代针打”的营销策略分三步实施:

第一步是“正向营销”,宣称“激光打印机的普及(平民化)时代已经到来”。借助直邮、路牌、广播、电视等多种广告形式,不断强化6L“高贵不贵”的形象,将“不到4000元”的信息反复向市场传播,进而扩展激打的应用范畴:只要有文字和图像输出需求的用户都可以尝试使用。为了增加对抗的效力,惠普还推出“针打终结者”软件,驱动程序一装,6L能“虚拟”部分针打环境,起到了骚扰对手的作用。第二步是“逆向营销”,渲染“SalesFear”———如果不买激打而选择了针打,用户将为此付出不菲的代价。惠普采取了对比式的广告表现手法,利用6L图像输出质量高的明显优势,用激打最锋利的矛直刺针打最薄弱的盾。

系列广告一:“上面写‘好消息’,字体非常漂亮———因为花不到4000元买了激打6L;下面写‘坏消息’,字体模糊不清———因为买了输出效果较差的针打,而钱却没少花”;

系列广告二:“上面是印刷精美的京剧脸谱———买惠普6L好有面子;下面是胡子拉碴、面目不清的头像———买针打好没面子”……在营销史上,最经典的“比较广告”案例当属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之间的互相抨击———以“可口可乐的销售员禁不住百事可乐的诱惑”抑或“百事可乐的销售员为喝可口可乐不择手段”为基本诉求点的创意层出不穷。在针尖对麦芒的节骨眼上,适当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往往会收到倍增的营销效果。

第三步是“趋势营销”结合“实战营销”———诱导用户要“跟上潮流(FollowtheChange)”,引导渠道推动6L的销售。在此阶段,类似“从汽车的反光镜中看到针打已落在了后面”这样的广告创意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更关键的是将“激打替代针打”的详尽市场推广方案和促销计划向渠道渗透。6L必须依托强有力的渠道队伍和细腻的渠道政策。在发展经销商方面,惠普采取“宽进严出”的方式,在短时间内使经销商数量激增,以满足6L向上“冲量”的要求;在渠道推广方面,小到设计产品资料单,大到学习名为《制胜指南》的“红宝书”,惠普将6L的销售秘笈如数家珍地向经销商一一阐释。

从营销逻辑的角度看,如果说第一步是正、第二步是反,那么第三步就是合。“三步走”使6L的月销量渐有起色———从1000台增至3000~4000台,再跃升到5000~6000台……增长的势头一直维持到1999年年中。此时,瓶颈又出现了,“激打替代针打”的市场活动已将营销“拉力”发挥到极致,6L的月销量似乎已挨到了“天花板”。

电话销售新突破

1999年下半年,“激打替代针打”的市场活动已将营销“拉力”发挥到极致,惠普6L的销售人员终日为解决库存压力、价格混乱等成长期产品经常遇到的老大难问题而疲于奔命。欲使6L的销量再有质的突破,只能在“推力”上下功夫———惠普的决定是改变销售模式。

传统的销售模式是线性的———“厂商—总代理—二三级代理—最终用户”,这一模式是惠普在中国市场创建的,对“旧鞋子”简单修补恐怕难以让6L走上新路。但完全舍弃虽有些硌脚、却尚能行路的“旧鞋子”也不太现实。惠普最终采用了国外盛行的电话销售模式。在电话模式中,依然存在“厂商、总代理、二三级代理和最终用户”四大核心环节,但对供应商与渠道的关系进行了重大调整:二三级代理商通过电话直接向厂商下单,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必须经手总代理,而总代理则主要扮演物流商的角色———这样,线性的模式掺入了非线性的因子,厂商对终端渠道的控制力度明显加强,库存周转、价格波动更易掌握,惠普对6L的销售亦能做到心中有数。

模式的整改触及到总代理的利益:从当初的销售必经之路变成单纯的物流管道。但当时总代理面临的庞大的库存和恶性的杀价,惠普的强势推动使得困境中的总代理有可能共享新模式带来的益处。所以尽管电话销售客观上削弱了总代理的影响力,但对电话销售“口头意见”颇多的总代理在行动上向惠普提供了支持,后台物流得到了可靠的保障。

惠普将6L第一次电话销售的日期定在1999年10月13日。当时,销售6L的大约有1000多家经销商,惠普掌握确切名单的有400~500家。惠普按区域将经销商的联系方式分配到每个销售人员手中———由于不需东奔西跑、到处“救火”的销售人员由几十人精简到几个人。销售人员向每一家经销商详细解答对6L电话销售模式的疑问,并发送正规的回函以备其下单时填写。为避免冷场,惠普还增加了“前十名提货者可获得奖励”等猛料。

第一个电话销售日销售数量骤增,更令人兴奋的是惠普对“每家经销商具体下单量”和“各个区域市场容量”等数字的一目了然———过去,惠普辗转多个环节得到的数据失真程度颇高,难以作为决策的参照。电话销售使得市场透明度增加,惠普对细分市场进行“微观管理”成为可能,大大有利于6L整体销量的提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打磨,惠普掌握的市场信息越来越丰富而精确。可以根据各个区域市场的容量和经销商的销售能力,来选择热卖时机、设定促销价格、调配库存周期。对总代理物流配合的方式拿捏得更准。6L的月销量以环比增加30%~40%的速度上升,总代理因每月稳拿几百万的销售利润且不必像原来那样操心也变得“心态平和”,物流非常畅通。

电话销售推行后,6L几乎没作过任何广告,而月销量一路飙升,巅峰期高达30000多台。实践证明,“电话销售方式非常适合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走量产品”———但条件是产品必须具有先天的亲和力和总代理的积极配合。

随着市场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发展,惠普看到要想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打印需求,需要更快更适合目前和未来需求的打印产品。2001年10月,在中国市场驰骋4年的6L光荣退役,惠普公司推出了6L的替代产品LaserJet1000。

标签:;  ;  ;  ;  ;  ;  

惠普:打造整合营销奇迹_惠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