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民间求钱信仰研究--以日本“睡虎国秦简”为中心_秦简论文

先秦民间祈财信仰研究——以睡虎地秦简《日书》为中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先秦论文,民间论文,中心论文,日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时至今日,许多古老的民间信仰均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祈财信仰,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依然盛行不衰。随着民间信仰研究的升温,作为祈财信仰一部分的财神信仰亦渐为学人关注。然其研究多集中于宋元以后,主要是明清时期民间所信仰众财神的考述、财神信仰仪式的发覆等,鲜有人就古老的民间祈财信仰进行专门研究。本文拟通过对睡虎地秦简《日书》的研究,期望较为全面地揭示先秦民众之祈财习俗。

蒙昧时代的人类,其最大愿望当为食果腹、衣蔽体。无可否认,这果腹之食、蔽体之衣就是财。当人类幻想神灵通过超现实的手段赐予自己衣食之财时,祈财信仰就产生了。然而由于文献不足征之故,我们无法确切描述远古时期祈财信仰的实际状况。幸运的是自19世纪末以来的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使我们有幸一睹数千年前的文献资料,由此我们便可对其时的祈财信仰进行研究。冷鹏飞先生即谓甲骨卜辞“贞,勿令贾氏射。贞,令贾氏何士。(《甲编》3656)”、“贾不其获?(《续编》3,41,8)”其意为卜问到“射”地还是到“何士”经商,经商可否获利[1](20页)。《礼记·祭义》云“殷人贵富而尚齿”[2](1599页中),周公训诫殷遗民云:“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传》云:“农功既毕,始牵车牛载其所有,求易所无,远行贾卖,用其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2](206页中)既然殷人贵富,又在农闲之时,从事长途贩卖活动,则时人通过占卜以期获得神明对财运的指示也是有可能的。

周人也用占卜来求财运。《周易》云:“西南得朋,东北丧朋。”[2](17页下)《诗经·菁菁者莪》“既见君子,锡我百朋”,郑玄《笺》云:“古者货贝,五贝为朋。”[2](422页下)“西南得朋,东北丧朋”意为往西南可获得钱财,往东北则会丧失,这不也是通过占卜探询财运吗?然而最方便易行的祈财方式莫过于祷祝。《韩非子》云:“卫人有夫妻祷者,而祝曰:‘使我无故得百束布。’”[3](253页)布为先秦时一种货币。《周礼》“外府掌邦布之入出”郑玄注云:“布,泉也。”[2](679页上)泉亦即钱;布也可泛指财货。《庄子》“为其布与?赤子之布寡矣”郭象注云:“布谓货财也。”[4](685页)

尽管我们可以从甲骨卜辞及传世文献中略微窥测出其时祈财信仰的一鳞半爪,但这于我们的研究实在是杯水车薪。所幸的是考古又有了新的突破。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睡虎地第11号秦墓发掘清理出的竹简中包括甲乙两种《日书》。这批《日书》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前二世纪中叶,其中蕴涵了丰富的祈财信仰。秦简《日书》所承载的民间信仰信息,较正史及诸子之文更为丰富、全面、细致、真实,这也正是其社会历史文化价值之所在。

祭祀与祈财

首先,在一定时日祭祀父母会佑人发财:“祠父母良日,乙丑、乙亥、丁丑亥、辛丑、癸亥,不出三月有大得,三乃五。(甲种简七八正贰)”(注:本文秦简简文均征引自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睡虎地秦墓竹简·日书》,简文中的通假字、俗字径以整理小组释文所注录作正字。所引九店楚简《日书》的处理方式亦同此。)吴小强先生译云:“在三个月内将有大收获,三个到五个。”[5](74页)王子今先生云:“‘得’即‘得益’及‘得意’,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大得,又有大成功,大满足之义。……吴说是指‘大收获’可至‘三个到五个’。所谓‘三乃五’,似乎也可以理解为原先可得‘三’者,则现在可得‘五’。”[6](195页)我们认为简文既谓“有大得,三乃五”,“三乃五”,若指精神,或未妥,故“大得”以吴氏所释为长,宜谓物质之大得,即有大收获。然而,“三乃五”吴氏释为“三个到五个”似未当,大得即指物质,亦不应坐实,吴氏之释又不如王氏。“三乃五”即“得”之“大”的形象化。

其次,在“良日”祭祀行神不出三年也会发大财:“祠行良日,庚申是天昌,不出三岁必有大得。(甲种简七九正贰)”庚申日祭祀行神,不出三年必有大收获,因为这天“天昌”。其意谓天可“昌”人,使之有“大得”,即天可佑人得财。《荀子》“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可与此相印证[7](220-221页)。九店楚简《日书》则道出了祭祀行神要选择时日的秘密:“交日,……以祭门、行,享之。二七。”[8](48页)原来,只有在适当的时日祭祀,行神才会享用。何以在庚申日祭祀行神会佑人“不出三岁,必有大得”?《诗经·生民》或可帮我们解答这一疑问:“取萧祭脂,取羝以鲅,载燔载烈,以兴嗣岁。”郑《笺》云:“至其时,取萧草与祭牲之脂,爇之于行神之位。馨香既闻,取羝羊之体,以祭神。又燔烈其肉,为尸羞焉。自此而往郊。……以先岁之物,斋敬犯軷,而祀天者,将求新岁之丰年也。”[2](531页下)至祭祀时,取萧草和牺牲的油脂,于行神所在位置燃烧,馨香四溢,取已杀死的公羊作为尸主,以烧烤肉羞进献神灵。通过用上年所获物品斋敬、祭祀行神而祭祀上天以祈求来年丰收。原来“斋敬犯軷”是为了祀天。“祠行”亦即祀天,自可获得上天佑护,加之庚申日是天昌,故不出三年,必有大收获。所以如此,是因为行神仅是居住人间的小神,赐福则是大神们的职责。郑玄《礼记·祭法》注云:“此非大神所祈报大事者也。小神居人之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尔。”孔颖达《疏》云:“以其非郊庙社稷大神,故云小神;以其门户灶等,故知居人间也;以小神所祈,故知司察小过。作谴告,谓作谴责以告人。”[2](1590页上)

婚育与祈财

女子出嫁的方位也会影响到以后的生活境遇。正月、五月、九月,“正北吉富”;二月、六月、十月,“正东吉富”;三月、七月、十一月,“正南吉富”;四月、八月、十二月,“正西吉富”(乙种简一九七至二○○)。然而,人们祈财,不仅为自己,更为子孙。穷人希望后代能够富裕,不要像自己一样穷;富人希望后代继续富裕,要比自己更富。秦简《日书》紧扣民众的祈财心理,特列《生子》一篇,专门指点何时生子吉而富,何时生子凶且贫。同时在别的篇章也不忘人们的这一迫切需求,时而指点一二。据其所言,生子时日不同,在贫富方面,会有四种命运:

第一,富裕。“人字,其日在首,富难胜也。”(甲种简一五○正贰)如果孩子出生的日子在《人字图》上人首的位置,即左图上的巳日和右图上的卯日,那么这个小孩以后的富裕将无法估量。这大概是父母所期望的上好前途了。然而多数父母期望儿女的最好前途可能为富裕而且善良,在乙亥日出生的小孩就有此命运。“乙亥生子,谷而富。”(甲种简一四一正壹)释云:“谷,《诗·黄鸟》传:‘善也。’”[9](205页)其次只是富裕:“辛巳生子,吉而富。”(甲种简一四七正壹)“在奎者富。”(甲种简一五二正贰)释云:“奎,《说文》:‘两髀之间也。’”[9](206页)《人字图》上在“两髀之间”者,左图为亥日,右图为酉日。与房宿对应之日出生的孩子命运也是富:“房,……生子,富。”(甲种简七一正壹)

第二,贫富半或后富。“箕,不可祠。百事凶。……生子,贫富半。”(甲种简七四正壹)“贫富半”之意有二:先富后贫和先贫后富。民间俗谓“小时受罪不算罪,老了受罪才叫罪。”人生最可悲的莫过晚境贫穷凄凉,故前富凶而后富吉。“乙未生子,有疾,少孤,后富。”(甲种简一四一正叁)“丙午生子,嗜酒而疾,后富。”(甲种简一四二正肆)虽“嗜酒”优于“少孤”,然有疾却同,幸而二者皆有“后富”的命运,这于父母或为些许慰藉。令人惊奇的是“嗜酒”也成为小孩日后命运之一,与之类似者还有戊午日出生的孩子:“戊午生子,嗜酒及田猎。”(甲种简一四四正伍)丁酉日生者更甚,其后命运唯一的内容就是“嗜酒”:“丁酉生子,嗜酒。”(甲种简一四三正叁)而且在乙种《日书》中,竟谓“丁酉生,吉,嗜酒。”(乙种简二四二)无论其意谓丁酉生者人生吉利,但美中不足的是“嗜酒”,还是意指“嗜酒”也为一种吉祥的人生命运,我们都可从中体会出“嗜酒”并非令人深恶痛绝的恶习。这或可反映出饮酒已成时尚。然而“嗜酒”究非美事,不仅会“嗜酒而疾”,还会导致家贫。南唐谭峭《化书》卷六云“其夫好饮酒者其妻必贫”[10](第23册603页上),丈夫好饮酒会使妻子贫穷,妻子贫穷自然也就是家贫了。

第三,贫穷。这恐怕是人们最担心的了。但古往今来,不管何朝何代,都不会人人发财,家家富足。所以在《日书》中,又有一些日后“注定”要贫穷的孩子。“尾,百事凶。……生子,贫。”(甲种简七三正壹)“庚戌生子,武而贫。”(甲种简一四六正肆)不惟贫穷,还会疾病缠身:“己丑生子,贫而疾。”(甲种简一四六正肆)做奴隶:“丁未生,不吉,贫,为人臣。”(乙种简二四四)更可怕的是贫而不得善终:“庚午生子,贫,有力,无终。”(甲种简一四六正陆)“癸亥,贫,无终。”(乙种简二四六)

在《日书》的作者看来,不但生育的时日会影响子女日后的命运,即如生产时的方位也非同小可,因为:“生,东向者贵,南向者富,西向寿,北向者贱,西北向者被刑。”(乙种简七四贰至七六贰)按:以前后句例之,“西向”后疑脱“者”字。研究民间祈财信仰,还有一条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即“庚寅生子,女为贾,男好衣佩而贵。”(甲种简一四六正贰)庚寅日出生的孩子,女孩长大成为商人,男孩日后穿好衣服,地位高贵。显然这一天出生的男子前途光明而吉祥,男女日后命运并列,所以女子“为贾”的前途也应吉祥。征之正史,亦可知秦人于女子“为贾”并不以为非,甚或有稍许褒赞。《史记·货殖列传》云:“而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11](3260页)巴寡妇清以其能守先世家业,“用财自卫”,竟至于令秦皇帝“客之”,且为之“筑女怀清台”,由此可见秦人于女子“为贾”的态度。

宅居与祈财

生孩子要选好时日和生产时的方位,盖房子也须选择吉日、坐好方向。虽然盖房比生孩子容易选择,但要想选个可保一生富足的房门也不是轻松的事。因为贫富命运不仅与房门朝向有关,受住宅形势、附属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制约,而且多数房门还要在一定年限后更改,否则也会由吉变凶。

据秦简《日书》,朝南开致富的门较多。《门》图(甲种简一一四正壹至一二六正壹)向南的六个门都很吉利。如“仓门,富,井居西南,困居北乡廥,廥毋绝悬肉。”(甲种简一一五正贰)释云:“《说文·广部》:‘廥,刍稾之藏也。’”[9](200页)仓门可保主人富裕,条件仅是井居西南,圆谷仓向北朝着柴草库,且柴草库内必须悬挂肉。这在诸门中是最简单的,因为其他方向的门虽也可富昌,却多要求若干年后必须改建。如“辟门,成之即之盖,廿岁必富,大吉,廿岁更。”(甲种简一一七正贰)“则光门,其主昌,柁衣裳,十六岁弗更,乃狂。”(甲种简一一九正贰)

其次是朝西和朝东两个方向的门。“屈门,其主昌富,女子为巫,四岁更。”(甲种简一二○正贰)“云门,其主必富三世,八岁更,利毋爵者。”(甲种简一二二正贰)“不周门,其主富,八岁更。”(甲种简一二三正贰)祈财倾向更为明显的是“大吉门,宜金钱而入易虚,其主为巫,十二岁更。”(甲种简一二二正叁至一二三正叁)虽名曰大吉门,但依简文似并非大吉大利。宜进金钱,却易花光,自非吉事。“刑门,其主必富,十二岁更,弗而耐乃刑。”(甲种简一二二正贰)注释云:“此句意谓如不改建,则被处耐刑及肉刑。”[9](200页)耐刑即剃除颊须,是古代的一种轻刑。朝东的获门和货门名字本身就充满了祈财意味:“获门,其主必富,八岁更,左井右囷,囷北乡廥。”(甲种简一一八正叁)“货门,所利贾市,入货吉,十一岁更。”(甲种简一二○正叁)

朝北的门就不那么吉利了,如“曲门,前富后贫,五岁更,凶。”(甲种简一二五正贰)“徙门,数富数虚,必并人家。五岁更。”(甲种简一一六正叁)前者先富后贫,自然是凶;后者更凶,几番富裕,却又几番空虚,最终还免不了被别人吞并。较好一点的是“起门,八岁昌,十六岁弗更,乃去。”(甲种简一一五正叁)顾门则更能体现出其时的祈财信仰:“顾门,成之,三岁中日入一布;三岁中弗更,日出一布。”(甲种简一一四正叁)顾门建成后,三年之中会日进一布,但在这三年中要改建门,否则就会日失一布。此可与前揭《韩非子》“卫人有夫妻者”相互发明。

从先秦的卜筮择居到汉时的图宅术乃至后世的风水术,秦简《日书》是一个重要过渡。《日书》“门”的方位图式和占辞与风水术中著名的“东西四位宅图”较为相似。“门”图东西方向宽,南北方向窄,东西两边各标五门,南北两边各标六门,共二十二门。占辞由东南隅的寡门起按顺时针方向逐一说明每个门的吉凶。“东西四位宅图”也以长方形轮廓表示住宅,四周标吉凶,长方形中标注占断项目的宜处位置。“门”部分占辞多涉及“×年更”等,表明不同方位门的吉凶与时间因素有关。至于卜测时日吉凶的日者如何把门的朝向与人的贫富命运联系起来,仅据现有的材料我们还难以得知。不过,东汉·王充的一段话对我们或有所启示:“图宅术云:‘商家门不宜南向,徵家门不宜北向。’则商金,南方火也;徵火,北方水也。水胜火,火贼金,五行之气不相得。故五姓之宅门有宜向,向得其宜,富贵吉昌;向失其宜,贫贱衰耗。”[12](1428页)王充精辟地分析了《图宅术》的占断“原理”——以住户姓氏与门朝向各自所属五行的生克来占断住户的吉凶祸福,五行之气相得则富贵吉昌,反之则贫贱衰耗。

历史上关于阴阳五行学说的起源聚讼不一。以前,学人往往将之归于战国时期邹衍的名下;李零先生根据考古发现认为阴阳五行“这种学说在战国秦汉之际臻于极盛,……但它决不是邹衍一派的迂怪之谈所能涵盖,而是由大批的‘日者’‘往旧造说’,取材远古,以原始思维做背景,从非常古老的源头顺流而下。”[3](175页)五行生克和五行配干支、方位等思想在秦简《日书》中均有反映。如“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甲种简八八背叁至九二背贰)”“丙丁火,火胜金;戊己土,土胜水;……(乙种简七九贰至八七贰)”等等。先秦日者有可能以门不同朝向导致五行生克的变化来占断居者命运,只是日者们把门的朝向分得更细,且其关系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后世风水术中方位与形法两种占法在秦简《日书》中均有表现。上述可谓方位占法,这是《日书》相宅术最基本的方法。“梦”部分中屋宇形状的占辞则为形象占法。其中也有与祈财信仰相关的内容。“凡宇最邦之高,贵贫。”(甲种简一五背叁)释云:“宇,居。最邦之高,在城中最高。”[9](211页)贵而贫并非坏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云:“生于乱世,贵而能贫,民无求焉,可以后亡。”[2](1974页下)《三国志·孙休传》裴松之注亦云:“人患无德义,不患不富,若贵而能贫,方好耳。”[14](1157页)然而位于城内最低处也不太好,因为这样虽可富裕,却会残疾:“宇最邦之下,富而牾。”(甲种简一六背壹)富裕而没有缺陷的住宅地势是四旁高,中央低:“宇四旁高,中央下,富。”(甲种简一七背壹)反之则会贫穷:“宇四旁下,中央高,贫。”(甲种简一八背壹)这与后世风水术是一致的。后世风水术的环境模式特别重视居址四面的高山(或宅形)是否呈环抱之势。这种模式以气为中心。气,风吹则散,界水则止。“四旁高,中央下”,是“聚”的模式,气既可聚,财自然也可聚。

风水术很重视住宅的格局,除了尤为注重门的位置外,井、池、圈、厕也是主要的占断对象。这在秦简《日书》中已有反映。“为池西南,富。”(甲种简一四背叁)“井当户牖间,富。”(甲种简一八背肆)排水沟不能向西开,否则就会贫穷,并有关于女人的闲言:“水窦西出,贫,有女子言。”(甲种简一六背叁)“圈居宇正北,富。”(甲种简二○背叁)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多偏南风,圈位于住室的北方,可避免秽浊之气熏人。不过,这与圈居字正北就会富裕似关系不大。若从原始宗教角度着眼,或可有助于我们的理解。圈中所养不过六畜,其中又以猪为主。猪主配北方,《周易·说卦》云:“坎为豕。”[2](94页下)坎主北方,为水。上古天数观以一主坎位水,属豕,配北方,而北斗作为极星,实为天神太一所居,亦即水和豕之所在,故古人以豕象北斗。司命本为北斗之神[15](107页)。圈居宇正北,则在坎位,属豕,且豕象北斗,或可因讨司命神欢心而致富。同时又要选好时间,“凡癸为屏圂,必富。”(乙种简一九○贰)屏即厕所。垒墙、盖房子更应择好日子,“凡入月五日,月不尽五日,……以用垣字,闭货贝。”(甲种简一○三正壹)在月初五天和月末五天,垒墙、盖房子,会断了财路。同时,还忌讳房小门大,因为“小宫大门,贫。”(甲种简一八背陆)敦煌遗书中亦有类似的说法。伯3865《宅经》云:“宅有五虚,令人虚耗;五实,令人富贵。”“五虚”之第二虚即“宅门大内小”;“五实”之第二实即“宅大门小”。另外,“宇多于西南之西,富。”(甲种简一六背贰)其意谓住宅在西南偏西的位置多出一部分,就会富裕。而住宅在东南方向多出一些,会同样富裕,只不过女人要当家作主:“宇多于东南,富,女子为正。”(甲种简二○背贰)

有趣的是秦简《日书》还认为失火也是致富的好征兆,不过,这火要失在一定的日子里。“乙失火,大富。”(乙种简二四九)“申失火,富。”(乙种简二五一)“亥失火,利春。”(乙种简二五二)注释云:“春,疑读为‘偆’,《说文》:‘富也。’”[9](254页)失火尽管可赶走家中的不祥之气,但终非好事,恐无人愿意靠失火致富。

最后,研究先秦民间祈财信仰特别应予以重视的是秦简《日书·梦》篇:“人有恶梦,觉,乃释发西北面坐,祷之曰:‘皋!敢告尔。某有恶梦,走归之所。强饮强食,赐某大富,非钱乃布,非茧乃絮。’则止矣。(甲种简一三背至一四背壹)”,乙种简一○八九至一○九○作“宛奇”。赵公明明确具有财神职能的最早文献记载是元本《搜神广记》(注:据叶德辉《重刊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序》云,缪荃孙藏有明刻《绘图本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缪氏谓即元版画像《搜神广记》之异名。叶氏亦云“盖虽明人重刻,犹可推见元本真面也。”叶氏据缪藏明本重刊,收入《丽丛书》。)“赵元帅”条所云“公平买卖求财,公能使之宜利和合”[16](27页);关羽具有财神职能的最初时间也仅能靠晚明时的文物来确定:“明代有不少的供器供奉于关羽庙中如弘治青花双兽耳瓶、崇祯青花云龙三足炉,……前者所祈求事项为‘合家清吉,买卖亨通’,后者为‘买卖亨通,万事如意’。由此反映出明代的商人已确立关羽的财神及万能之神的地位。”[17]与之相比,(或宛奇)已完全具备了财神的职能。虽然(或宛奇)是食恶梦之神,但他可以“赐某大富,非钱乃布,非茧乃絮。”这不正是人们幻想中的财神形象吗?如果说(或宛奇)和财神赵公明、关羽有所不同的话,那就是后二者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色彩——封建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关羽更为商业道德的化身。然而财神赵公明、关羽等之所以被民众信奉的原因在于期望诸财神以超现实的魔力赐予人们大量的钱财,正如前揭卫人夫妻所祷祝的那样“使我无故得百束布”。

蒲慕州先生认为“《日书》所代表者不应为‘秦文化’此一不明确之指谓,而应代表流行于战国末年时各地中下阶层之某些文化习俗”[18]。《史记·太史公自序》云“齐、楚、秦、赵为日者,各有俗所用。[11](3318页)《日书》即是活跃于当时社会、专司卜测时日吉凶的日者所用的工具书。就目前考古发现而言,云梦楚墓、江陵九店楚墓、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江陵张家山327号汉墓、天水放马滩秦墓、武威磨咀子6号汉墓、定县八角廊40号汉墓、阜阳双古堆汝阴侯墓、临沂银雀山汉墓、东海尹湾汉墓等遗址的出土简牍及敦煌汉简、居延汉简中均发现有《日书》。由此可见《日书》流行地域十分广泛,这自然会对民间信仰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秦简《日书》所反映的祈财信仰绝非某地之孤立现象,而应为先秦及秦汉时期一种普遍的民间信仰。在九店楚简《日书》中就有一些与秦简《日书》类似的祈财信仰,例如“北方高,三方下,居之安寿,宜人民,土田骤得。四五”“□西北贫。夏三月,启于北得,大吉。……秋三月,作高居于西得。五四。”[8](50-51页)《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简525亦云:“生子东首者富,南首者贵,西首者贫,北首者不寿。”[19](65页)

总之,从《日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时民众祈财信仰的丰富内容,他们利用当时认识所能达到的水平,通过占卜、祭祀、择日、相宅、祷告等途径来表达自己对财富的渴望,对富裕生活的向往。尽管这些信仰充满了迷信色彩,但只要想一想,今天,其幽灵依然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就不足为奇了。

标签:;  ;  

先秦民间求钱信仰研究--以日本“睡虎国秦简”为中心_秦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