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用电检查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论文_刘文权

探究用电检查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论文_刘文权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广东江门 529000)

摘要: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随之出现了不法分子利用现代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成果进行窃电,不仅带来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而且带来了电力系统的供电安全隐患。因此,对用电检查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的研究也就更为重要,本文笔者首先对我国窃电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探讨,然后分析用电检查中常用的窃电手段和方法,最后针对用电检查中反窃电手段进行探究阐述。

关键词:用电检查;窃电成因;窃电手段;反窃电技术

1 我国窃电现象的成因探讨

1.1 经济利益所驱使

窃电行为现象出现的最根本原因便是窃电带来的经济利益,该行为可以直接减少用户电费缴纳数量,同时企业为满足用电需求,考虑自身利益和企业经济效益,会选择破坏电力线路实现窃电这一提升经济利益的捷径违法道路。随着现代社会发展技术的不断革新,窃电人群这一群体也逐渐呈现专业化、多样化的特点,窃电人群由用电个体用户逐渐增加为工业企业和事业单位等,而且窃电行为日渐猖獗,窃电人群队伍不断扩张,不仅造成了供电企业的经济利益损失,还带来了电力企业送电、居民个体等用电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就目前而言,我国反窃电工作的落实已经十分紧迫。

1.2 窃电行为的跟风、无知

窃电行为的日渐猖獗还跟窃电人群的心理有关,易受身边窃电行为影响从而跟风进行窃电,对窃电带来的后果毫无认识。譬如一部分窃电人群对窃电成功免费用电的身边人产生有羡慕、不平衡的扭曲心理,然后自己也就开始有了跟风窃电的想法,甚至有部分人群为了呈现自己“独特”的某些技能,出于好奇、逞能或者显摆自己能力的心理,进而进行窃电用电的违法行为,均是对窃电行为的后果严重性认识不足,法律意识浅薄,社会价值观严重扭曲的体现,严重损害了供电企业的经济利益。

1.3 政府、企业监管力度不够,监察体系不健全

在用电检查过程中,企业对健全电力防盗体制、提高反窃电能力工作重视但投入力度不够,很多供电企业在监督和监察工作上存有侥幸,不按照企业相关工作要求进行用电检查,工作人员维护企业利益的责任心不浓厚等。政府对监察法规体系的不健全也是导致窃电行为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没有意识到电力资源的偷窃盗用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资源配比,危害国家资源正常使用,从而没有指定严格打击窃电人群窃电行为的法规体系,纵容非法分子的窃电行为。

1.4 反窃电技术存有缺陷

对电力系统进行偷盗窃用本质上是一种技术性的违法行为,对其进行严打管控就需要发展高端有效的反窃电技术和手段,加强反窃电技术的实践落实。而我国反窃电技术发展相对落后,针对窃电行为没有一支系统的反窃电队伍,反窃电技术跟不上窃电技术,或者从技术层面无法杜绝窃电行为,对窃电技术和手段也不熟悉,导致反窃电技术存有缺陷,纵容了非法分子的日渐猖獗。

2 常用的窃电手段和技术

2.1 利用用电检查环节的弱化特点,进行窃电

随着我国配电网络的覆盖率的快速提升,人们对用电越发熟悉,对送电用电的环节掌握逐渐清晰,由此滋生了对用电检查环节较为弱化特点,存有占便宜心理,抱有侥幸开始电力偷盗窃用的尝试。譬如通过腐蚀用电检查人员或者攀附电力系统人员,导致用电检查人员对底下窃电行为视而不见甚至赚取中间利益帮助非法分子进行电力盗用行为;其次便是居民个体用户抓住了用电检查的行为规律,巧妙避开检查阶段,或者利用检查人员的休息时间间隙进行窃电行为,加大供电企业用电检查的排查难度,农村居民个体用户通过私拉乱接电线完成窃电行为等;最后,便是工业企业拥有素质较高的电工技术人员,应上级领导指令,对电力系统线路进行偷盗窃用,抓住用电检查人员的工作规律,在检查阶段将计量表计归回正常使用,走后又开始窃电,增加用电检查人员的徒劳工作量,还通过技术较为高端的违规窃电器产品,对电磁干扰原理充分利用,扰乱电能表的正常计量,实现窃电效果。

2.2 造成电路失压实现窃电

造成电力输送配网的电路失压实现电能的偷盗窃用是我国现阶段常见的窃电手段之一,该手段不需要高端技术的支持,没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是目前较为普遍存在的窃电手段,却又因供电企业用电检查的不严密性,往往会引来对电路失压窃电现象的忽视,带来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和居民、企业等窃电群体的用电安全隐患,具有十分巨大的危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窃电原理为窃电人员通过对电力系统计量电压回路的干扰或者拆除,形成电力系统计量电压环路的故障,破坏电力系统单一相电压的引线,从而干扰电力系统计量表的正常使用运行,加大了电力资源偷盗窃用的概率,形成电能表电压线圈失压和欠压,进而实现电能表的少计,实现电路失压窃电效果。造成电压回路开路,串联加入电阻实现降压,改变电路送电结构等都是实现电路欠压效果的常见技术手段。

2.3 造成电路欠流实现窃电

同电路欠压实现窃电一般,电路欠流实现窃电现象也广泛存在于电力系统输送配网中,其具体分为电路分流窃电和电路断流窃电,通过改变计量电流回路的正常接线或者形成电流计量环路的故障,导致只有部分电流或者没有电流通过电能表中的计量电流线圈,达成电能表的电量少计目的,从而实现电力的偷盗窃用。譬如电路分流窃电是通过对电力线路结构改造,利用并联电路中之路电流减小的物理原理实现电路的分流,具体行为有在电路中加入并联引线和电流互感器,将一部分电流或者绝大数电流分到加入的并联引线支路,只有少部分电流进入电表计量支路,实现减小机电量,完成电力偷盗窃用。

3 用电检查中的反窃电手段探究

3.1 加大用电检查力度,强化用电检查环节

针对用电检查环节纰漏较多这一特点,结合现阶段下用电检查中的突出问题,加大专项整改力度,强化电力企业自身的反窃电管理,不断进行设备技术改造、人员高专业素质培养等;同时,电力企业需联合政府电力部门,健全关于严惩窃电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做到反窃电手段实践落实的根本保障,提高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严格打击窃电现象。譬如就用电检查中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严格排查其与用电居民或企业用户的利益关系,严打利用检查工作职权进行电力非法的利益交换,如经发现查实,依照法律法规进行严惩,抓好供电企业工作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这一重要工作内容,此外,对攀附用电检查人员的用电个体进行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增强其用电安全和用电规范的意识,全面杜绝用电检查工作的轻落实和不落实现象,做好用电的安全和规范工作。

3.2 引进反窃电设备,发展自身技术

就反窃电技术而言,我国发展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这一基本国情限制了电力系统中反窃电工作的推进落实。供电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加大窃电技术和窃电设备创新的投入力度,借鉴外国反窃电技术特点,不断完善我国电力系统的相关设备。譬如针对电路欠压和电路欠流等窃电手段的技术特点,均是破坏了电路的计量环节,因此可以综合考虑投资成本和现有反窃电技术,引进高端专业的具有反窃电功能的电能表,增强电能表计量装置部件的自我保护能力,保障电能表计量工作的正常运行,依此减少窃电现象。此外,还可以在电力系统和电能表当中设置智能报警器,可以识别电路计量环路中的异况,进行记录和及时报警,第一时间控制非法分子的窃电行为,将窃电现象扼杀于摇篮之中。

3.3 优化地方配网系统,做到科学送电

除对配网系统的电力设备进行高端专业化的改造之外,供电企业还应该针对配网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优化,做到真正的科学送电,避免不必要的窃电可乘之机。譬如封闭电流系统的各个端口,将电流计量引线规划到制定的安全槽当中并进行严密性封闭,有效防止非法分子对电路导线的破坏和拆除,实现通过配网系统的优化实现反窃电目标的完成。在进行电流计量引线规划时,要侧重考虑配电线路和计量电能表的距离,制定较为合适的距离,保障线路导线的送电效率,同时消除线路输送的安全隐患,避免因反窃电技术而导致的送电效率和安全隐患问题,,做到科学合理送电,提升供电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经济收益。

4 结语

总之,窃电行为给电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损失和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且随着窃电手段不断发展丰富,电力企业和政府对反窃电的打击力度的提升已迫在眉睫。供电企业针对窃电群体特性、窃电技术特点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加强自身反窃电技术创新发展及用电检查人员管理,是防治窃电现象的重要核心工作,是企业经济收益和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全兴,李思韬.基于采集系统的反窃电技术分析及防范措施[J].电测与仪表,2016,53(07):78-83.

[2]王珏昕,孟宇,殷树刚,张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反窃电功能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网技术,2008,32(S2):177-178.

[3]陈建华.反窃电技术的应用[J].华东电力,2004(09):52-54.

[4]周永魁,赵丽华,周玉琦,周瑞强.技术窃电的手法及反窃电措施[J].电测与仪表,1998(06):25-26.

论文作者:刘文权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探究用电检查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论文_刘文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