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人民医院 426100
【摘 要】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接受急性栓塞性脑梗死的6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Barthel、Brunnstrom 和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 %,对照组为80.00 %,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急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梗死;系统化护理;肢体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limb function recover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mbolic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collected in June 2016 to June 2018 to the hospital to accept the 60 cases of acute embolism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randomly split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control group accepted routine nursing care,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receiving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limb motor function and life quality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esults Barthel,Brunnstrom and sf-36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nursing,P<0.05.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93.33 %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80.00 %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imb movement 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acute embolic cerebral infarction,and it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the recognition of nursing work of patients,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 cerebral infarction;Systematic care;Limb function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脑梗死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1],但是由于脑梗死造成患者脑部缺血、缺氧,会造成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脑梗死偏瘫是脑梗死患者最为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会给患者和患者的家庭造成沉重的思想负担,因此如何有效提高脑梗死偏瘫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科学、优质的护理服务对于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我院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服务,旨在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栓塞性脑梗死所致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接受急性栓塞性脑梗死的6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中男性18 例,女性12 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5.02±7.95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7 例,女性患者13 例,年龄61~77岁,平均年龄64.87±8.9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患者,协助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向患者介绍医院的医疗情况,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遵医嘱给予患者对症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功能锻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即 ① 被动护理干预 患者在接受护理最初的3~5 d主要以被动护理干预为主,护理人员将患者摆放至患者体感舒适的体位,并避免下肢患侧肢体长时间受到压迫,护理人员每天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按摩,可采用揉法、摩法和振法等多样的按摩手法,每天对患者进行规律性按摩,按摩手法由轻而重,再变轻,局部可采用指压法,全身按摩使用手掌,由远心端向近心端进行向心性按摩,每次按摩20 min,bid,促进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环。② 早期主动主动翻身训练 患者在接受5 d被动护理后,可进行主动翻身训练,向健侧:患者取仰卧位,两手叉握,医护人员协助患者将患腿屈曲于病床上[2],健腿主动放置于患腿的下方,嘱咐患者看向健侧[2],将双上肢伸直,左右摆动,患侧的臀部和肩部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顺势向健侧进行翻身,健侧腿带动患侧的腿。向患侧:患者取仰卧位,两手叉握,双手直举做水摆动,保持前臂和上臂伸直,嘱咐患者将健侧腿部主动屈曲于床头,看向患侧,借助摆动的惯性,上下肢一同翻向患侧;③ 坐位运动 患者接受护理干预1 周后,可开展坐位运动,即使用主动翻身向健侧翻身,通过健侧腿部的运动将患侧腿部缓慢移动到床边,垂下小腿,健侧上肢将上身支撑,在床边坐起,保持躯干部和大腿垂直,借助枕头保持伸展,臀部下方放置坐垫,膝关节保持屈曲50~60°,膝关节下方也放置软枕,患侧胶布可使用沙袋维持踝关节背屈曲,bid;④ 蹲起训练 当患者的下肢肌力恢复至3 级以上时,可适当进行蹲起训练,保持双手向前伸直,双手握住支撑物,保持身体直立,慢慢分开双腿,缓慢蹲下,而后缓慢起立,每次训练10 个,bid,此阶段训练完成后可适当进行行走训练。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功能、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其中肢体功能采用Brunnstrom 评分和Barthel 评分进行评价,生活质量使用SF-36 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价。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中Brunnstrom 评分、Barthel 评分、SF-36评分进行t检验,护理满意度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Brunnstrom 评分、Barthel评分和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比较(分,)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3.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急症,其具有起病迅速、进展快、致残率、致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急性栓塞性脑梗死可导致患者脑组织局部出现血液循环功能障碍,且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引发脑组织软化坏死,对患者的预后效果造成严重不利影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是建一种新型的护理服务技术,其核心为“以人为本和整体护理”,强调在发病初期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通过被动肢体训练、主动肢体训练,逐步过渡到坐位训练和蹲位训练,循序渐进,提高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3]。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肢体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雪,杨宏,孙博.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分析[J]. 吉林医学,2015,36(5):1000.
[2] 王晶晶,曾玉萍,余珂.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 华西医学,2015,30(7):1312-1314.
[3] 兰群芳,陈桂英.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30(8):13-14.
论文作者:黄凌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患者论文; 肢体论文; 脑梗死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对照组论文; 功能论文; 栓塞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