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术后患者早期护理中镇静治疗的效果研究论文_赵慧娟,卢彦芳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普外器官移植科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早期护理中镇静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肝移植术后的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两组基础护理相同,研究组加用早期镇静护理。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管道拔除、躁动、自伤自残的发生情况。(2)研究组和对照组ICU住院时间对比。结果:(1)研究组管道拔除、躁动、自伤自残的发生率都低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ICU住院时间分别为12.69±2.9天、15.27±3.8天,两组结果比较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通过优质护理可以减少肝移植术后患者意外拔管、躁动、自伤自残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早期镇静。

【关键词】肝移植;镇静;效果

肝脏移植术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惟一有效的方法。1963年Starzl施行了第1例成功的肝脏移植术,随着手术技术的成熟,肝脏移植术患者的存活时间得到很大的延长。但是肝移植手术后患者需要不仅面对机体的疼痛和管道带来的不适,还面临内心的不安、恐惧,加上肝移植病房的特殊,患者需要与亲人隔离,会延缓疾病的康复[1]。为了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减少肝移植术后患者镇静治疗中意外拔管、自伤、自残事件的发生。本次研究拟收集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肝移植术后的患者,探讨优质护理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收集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肝移植术后的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两组基础护理相同,研究组加用早期镇静护理。研究组平均年龄(62.4±7.5)岁,男性29例,女性21例;对照组平均年龄(61.7±8.2)岁,男性25例,女性25例;2组人员性别,年龄无差异。

1.2 常规护理 术前讲解术前各项相关检查意义及目的;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输液、帮助患者服用药物;讲解各种管道的目的意义。

1.3 早期镇静护理

1.3.1环境改善 气管插管后,患者容易出现人机对抗、口干口渴、疲劳等内源性应激源;此外还有学者指出抽血、灯光强度大、噪声、吸痰为外源性应激源。因此护士要加强护理观察,夜间尽量降低灯光,同时将主要护理活动安排在白天进行,夜间减少护理,为患者创造舒适的康复环境,减少意外拔管的发生。

1.3.2护患沟通气管插管患者与护士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造成患者的想法不能表述,尤其是护士在误解患者的意愿后更易诱发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此时患者容易出现扭动躯体、手足躁动、甚至吐管等[2]。因此护士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插管前护士向患者进行解释,讲解插管的目的,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对于不能和护士沟通的患者,护士可以通过手势、眼神、书写、面部表情进行交流;同时在拔管前和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

1.3.3 镇静药物的使用 有学者[3]指出足够的镇静药物可以避免10%~25%的气管插管患者发生意外拔管。目前一般采用小剂量的短效的镇痛药物进行术后的镇静。有学者[3]建议0.5~1.5μg/kg/h芬太尼通过输液泵静脉小剂量均匀输入。但是在治疗中,护士要定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肌力、肌张力,避免镇静剂使用剂量不足或过量,以免发生肝功能异常、呼吸抑制等危险。

1.3.4 固定方法的选择患者病情稳定后,已经基本恢复意识,可以通过躯体摇晃头部、摩擦床沿而致脱管。次数护士要护理人员提高警惕,加强巡视。还有学者指出部分患者拔管的原因与胶布粘性减弱固定不牢有关。因此护士要观察患者面部是否有血迹、油渍、汗渍,并且及时进行清除。对于固定的材料可以选择Y型胶布、无牙垫固定法。每班测量插管外露长度并记录,同时做好交接班工作。

1.3.5 护理规范护士每操作一次更换一次手套,减少医源性感染机会;严格控制探视人员,探视人员进出做到换鞋、戴口罩、帽子,出入必须洗手;做好护工、保洁员院感知识培训。

1.4 观察指标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管道拔除、躁动、自伤自残的发生情况及ICU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录入 SPSS18.0分析系统,计量资料采用x(_)±s描述,使用Student's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用χ2检验,当P<0.05,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管道拔除、躁动、自伤自残的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和对照组管道拔除、躁动、自伤自残的发生率分别为8%、26%,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与其它普通手术不同,肝移植术后会伴有剧烈的疼痛,而患者需要接受呼吸机提高氧供,在此期间会造成患者血压升高,呼吸增快,儿茶酚胺释放增加,造成术后躁动。有学者[4]对120例肝移植术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发现84例患者术后出现躁动,患者发生躁动后,不仅增加管道脱除、皮肤破损及自伤自残不良事件的发生,还对患者的康复造成极大影响。有学者[5]指出通过合适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使患者呼吸循环稳定,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

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接受优质护理的研究组护理后在管道拔除、躁动、自伤自残的发生率、ICU住院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我们分析首先在优质护理中我们加强镇静药物的监测,当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和血压下降时,这就要警惕镇静过深,而最好的镇静是让患者处于睡眠状态,但唤之能很快苏醒。有学者[6]指出有效的镇静不仅可以减轻轻护士的劳动量,还可以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保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此外在手术前护士还要积极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以加深手术的理解、掌握注意事项,术后用药情况,通知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以取得理解和配合。患者神志清醒后,护士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重视患者的这些心理变化,防止意外的发生,消除其恐惧心理,预防严重精神障碍的发生[7,8]。与患者沟通时,态度要温和、避免急躁,让患者感到护士是可以信赖的朋友。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通过优质护理可以减少肝移植术后患者意外拔管、躁动、自伤自残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早期镇静。

参考文献:

[1]王宁,陈洋,郭仁宣.HepG2细胞构成的生物人工肝脏体外氨与安定的代谢能力[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5):648~652.

[2]彭文,刘明敏.肝移植术后重症监护期间精神异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现代护理,2006,12(25):2404~2405.

[3]席淑华,陈律,孟虹,等.个体化心理干预方法在肝移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9):28~30.

[4]王营,曲明,史彦芬,等. 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精神并发症 28 例临床分析[J]. 器官移植,2010,1(5):291-294.

[5]张晶璟,季建林. 与器官移植相关的精神状况评估及常见精神障碍[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3,7(12):829-831.

[6]徐庆祥,丁义涛,仇毓东,等. 肝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 28 例分析[J].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1,27(4):203-205.

[7]邓小玲,赖添顺. 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出血的监护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3,10(14):3409-3410.

[8]刘庆霞. 肝移植术后患者精神异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7(2)::1115-1117.

论文作者:赵慧娟,卢彦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2

标签:;  ;  ;  ;  ;  ;  ;  ;  

肝移植术后患者早期护理中镇静治疗的效果研究论文_赵慧娟,卢彦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