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配电运行供电可靠性措施探究论文_刘建刚

提高配电运行供电可靠性措施探究论文_刘建刚

刘建刚

(关岭供电局,贵州,安顺,561300)

【摘 要】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配电网在我们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配电网在电能传输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的电力系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影响配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因素,针对提高配电运行供电可靠性措施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配电运行;供电可靠性;措施

引言

配电系统是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性将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因此,如何正确认识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以及如何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配电系统可靠性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影响配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因素

1、配电网结构

配电网结构是指电源与用电负荷之间的连接关系。配电网有多种结构形式,例如辐射型结构(放射型结构)、树干型结构、环网结构、网状结构和复合结构等。每一种结构形式内又可再分为若干种,如辐射型结构有单一辐射型结构、双重辐射型结构、多重辐射型结构等。以单回路树干型回路为例,这种结构可以看作有分支的辐射型结构,在同一回路馈线上有众多的负荷点,我们可以看到靠近回路根部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后面整条线路供电,这种结构供电可靠性较低,但其线路上开关电器数量少、投资省,所以也有广泛的应用。单一辐射型结构是一路馈线只给一个负荷点供电,供电可靠性较单回路树干型回路有了较大提高,但线路和开关电器数量也增加了,所以投资会高些。以上事例足以说明,配电网结构对供电可靠性是有显著影响的。

2、线路故障

不难理解,配电网故障会引起停电,当然会影响供电可靠性。配电网常见故障:

第一,基础配电设备故障。例如线路施工中接线不牢,线路和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就容易出现接口断线或电缆烧坏现象,并造成停电。第二,配电网短路故障。譬如树木过于茂盛,以致靠近配电线路导线,在刮风下雨时树枝会挂在导线上引起短路,继而发生跳闸而停电。第三,外力破坏。可能是无意造成的破坏,如建筑或市政施工破坏线路,超高车辆也会碰坏线路;有意的破坏,如偷盗线路和设备行为。第四,环境污染引起停电故障。随着工矿企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不仅造成空气质量下降,也对配电线路造成危害,加速线路和设备绝缘老化、引起污闪等,从而增加故障率[1]。

3、检修与改造

配电线路和设备长期运行,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出现上节各种故障必然需要停电检修;即使尚未构成故障,但巡视和检查过程中发现设备缺陷和各种隐患,也需要安排停电检修。显然,检修次数越多,对供电可靠性影响越大。线路检修无可非议,但有些是因检修工作安排不当或是电网改造造成的,统称为非故障停电。

4、自然灾害

我们应该还会记得2008年全国大范围雪灾,不仅造成交通中断,还因杆塔覆冰倒塌而引起大范围停电,不少地区经历了数周无电可用的状态,对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当然,2008年雪灾事故是罕见的,但在南方地区春夏暴雨雷击引起的断线倒杆事故却十分常见。配电网受到雷击后,绝缘子可能发生爆裂、击穿,进而烧毁线路,导致供电中断。台风、洪涝灾害、地震也会对供电可靠性产生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提高配电运行供电可靠性措施

1、优化网架结构保证运行可行性

在网架结构方面主要优化措施是提高每种接线装置的传送效率,由于单线源接线的主要缺陷是传送性能低,线路安全性差。因此,针对于单线源接线装置提高保障其传输性能尤为重要:第一,确保单线源质量,降低其产生问题机率。第二,加大成本制作,提高线路安全性,保障正常传输效率。第三,确保定期检查线路,提高工作效率,及时更新老化线路,免其干扰受阻,影响电源传输效率。第四,建立复合式开断电流技术,对区域电流进行区域管理,进而能够定时定点对线路安全问题进行检修。第五,提高各个区域线路利用率,确保每个区域线路保持最佳传送状态[2]。

2、优化配网管理工作

目前我国的电力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行业技术水准,但对设备的管理与人员的配备方式和运作模式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供电经济水平发展缓慢。而且在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上也存在欠缺,对供电设备产生了一些损害,对供电的可靠性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优化配网管理工作有如下几点建议:首先,明确岗位制度,加强岗位管理力度,调动岗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多举行岗位再教育活动,实行一系列的岗位审查机制与奖惩制度。其次,提升在岗人员的个人职业素养,定期的进行考试审核。在岗人员在出勤情况下对设备运作应有详细的记录,这样有助于提高配电运行供电的可靠性,对于设备的损坏与维修按区域划分到人员头上,有助于提升每位在岗人员的责任心。最后,在岗人员应培养创新精神,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尤其是在供电配电运行方面。有助于提高配电运行可靠性,科研人员应时时刻刻关注最新科技动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要求自己,完善自己,进而优化配网管理工作,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促进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3、对外力干扰因素做好防范工作

文章提到的外力干扰包括人为的损害因素,工程建设不良因素和偷盗的因素,具体采取如下几点防范措施:第一,针对于人为损害因素应该做好对电缆供电系统和架空线路的监督工作,在电缆搭建区多设立哨岗和巡检,将检查的力度加大,严抓严打,在电缆搭建区和可能发生偷盗架空线路的区域要全面安装监控系统,在电子监察设备上加大投资,加强巡检人员财产公共意识,增强其责任心。第二,鉴于工程建设不良因素对供电可靠性造成的影响,应加强施工建设监察力度,严抓在工程建设上偷工减料滥竽充数的现象,在工地施工时应派人进行24小时监察监督,在设备与原材料的收购采集方面也要进行监督和审查。工程结束后对施工工程进行全方面的检测。第三,对于偷盗电缆的防范措施,以及破坏架空线路的防范措施,一是用法律的手段对其制裁,用法律的武器惩罚偷盗者。二是做好电缆监察防范措施让偷盗者无机可乘。三是不定期检查架空线路,一旦有隐患或损坏就要立即进行处理。

4、提高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

自然灾害是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因此,采取有效的防范自然灾害的手段与措施显得至关重要,由于无法避免自然灾害对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产生损害,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在雨水天电缆短路和架空线路问题有以下几点防范措施:第一,注意天气预报,对雨雪天我们要提前预知,多注意天气预警,在其之前要对电缆和架空线路进行检测和排查。第二,更新更好的绝缘层皮质材料,将一些老化的绝缘层皮质材料定期的进行更换和更新,这样有助于加强绝缘层对雨雪天抗阻击的能力。第三,避雷器的安装和使用,在区域内增加避雷器的数量,时刻检查避雷器磨损程度,并且定期进行更换。第四,更换防短路电流线,这样即使绝缘层破裂后,在区域内短路现象也会减少,从而确保供电的可靠性[3]。

5、新技术的应用

开展带点作业、采用发电车以及采用配电GIS等多种电网运行管理的新技术的应用,在提高配电网的设备水平、管理技术以及经济效益上都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加强对新技术的运用力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结束语

供电可靠性是衡量供电企业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加优质、方便、快捷的供电服务,供电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供电可靠性。然而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比较多,涉及面也比较广,只有充分研究这些因素,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供电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李莉.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32):194.

[2]陈家林.有关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方法研究[J].电子世界,2013(22):46.

[3]曾晖.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探索[J].科技与企业,2013(18):142.

论文作者:刘建刚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1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  ;  ;  ;  ;  ;  ;  ;  

提高配电运行供电可靠性措施探究论文_刘建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