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借鉴_银行论文

英美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借鉴_银行论文

英美金融监管制度改革及我国之借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制度改革论文,英美论文,金融监管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世纪末以来的“金融业监管一体化”潮流冲破了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同为许多国家 中央银行两大基本职能的原有格局,金融监管职能从央行职能中分离出去的趋势已日渐 明显,英国是其主要代表。而与此同时,美国不仅仍将银行监管职能保留在联邦储备委 员会,而且由于格拉斯——斯蒂格尔防火墙的被打破,银行混业经营的推行,美联储融 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的监管于一身而使监管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本文旨在通过对英、 美模式的比较分析,探寻对我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的借鉴意义。

一、英、美金融监管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一)英国“分离”式的监管改革

随着各国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增强和金融混业趋势的抬头,全球性 的金融改革随之展开。更高一级的监管成为市场监管的冲击波,许多国家为此修改了原 有的监管体系,即在银行、证券、保险三部分监管职权之上建立一个单独的监管者。其 中最典型的例子是英国。1997年5月20日,英国财政大臣公布金融服务业监管体制改革 方案,剥离英格兰银行(注:长期以来,英格兰银行是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中少数不具 备独立制定货币政策权利的中央银行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英格兰银行由于对银行 业及金融市场具有精湛而透彻的了解,经常对政府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方针给予技术性的 建议,其在整个金融、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加强,独立性亦有所提高。英格兰银行的 监管职能始于20世纪40年代,但直到1987年,其监管职能才被《1987年银行法》所规范 与定位,权力得到加强。英格兰银行和证券投资委员会分别负责银行业和证券业的监管 。此外金融行业自律组织在监管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的银行监管职能,将银行 业监管与投资服务业监管并入当时的“证券与投资委员会”(后更名为“金融服务局” 简称FSA)。2000年6月,英国通过《金融服务与市场法》(FSMA),(注:《金融服务与市 场法》(Financial Services Markets Acts),将现行若干法律中所确立的金融监管体 系进行协调和革新,对金融服务和市场的监管重新作出规定。该法于2001年4月1日生效 。这是一部英国历史上议院对提案修改达2000余次,创下修改记录最多的立法,也是英 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一部关于金融服务的法律,它使得此前制定的一系列用于监管金融 业的法律、法规,如1979年信用协会法(the Credit Unions Act 1979)、1982年保险公 司法(the Insurance Companies Act 1982)、1986年金融服务法(the Financial

Services Act 1986)、1986年建筑协会法(the Building Societies Act 1986)、1987 年银行法(the Banking Act 1987)、1992年友好协会法(the Friendly Societies Act 1992)等都为其所取代,从而成为英国规范金融业的一部“基本法”。)从法律上进一步 确认了上述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按照该法,英国于2001年建立了FSA作为一体化的监 管者。其结果是,英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不仅是合一的,而且是同中央银行分离的。

根据英国《2000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的授权,其金融业的单一监管机构FSA享有广泛 的法定监管权力。它有权制定并公布宏观的、适用于整个金融市场所有被监管机构的法 令,例如“监管11条”。该法令要求被监管者一定要以公开及合作的态度接受FSA的监 管,一定要将必须及时通报的情况报告给FSA。(注:乔海曙:《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英 国的实践和评价》,《金融与保险》2003年第8期。)从业务上看,FSA除继承了原有9个 金融监管机构分享的监管权力(注:如从英格兰银行手中将银行业监管的权力接过来; 与英国财政部签订协议,将原由财政部拥有的保险立法的职能移交给FSA;对上市公司 的审核责任也从伦敦证交所转到FSA手中等等。)以外,还负责过去某些不受监管的领域 ,如金融机构与客户合同中的不公平条款,金融市场行业准则,为金融业提供服务的律 师与会计师事务所等的规范与监管。这样,英国用立法的形式强化了FSA的统一监管权 ,英格兰银行对银行业监管职能的整体移交得到了法律确认。

FSA作为目前英国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将英格兰银行中的监管职能分离出来,转由

FSA综合行使,使英格兰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职能进一步强化。

“分离”式的金融监管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其一,中央银行兼任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两项职能存在明显的矛盾和冲突。因为“监 管当局基本上是通过对银行行为的控制(颁发许可证、管制、规定银行的经营范围等), 对银行偿债能力的控制(例如制定与管理审慎监管比率),对银行流动性的控制(管理货 币市场从而保证足够的流动性)来监管银行体系的。正是在第三个领域里,银行监管与 货币政策产生了撞击。在大多数国家,货币政策当局主要通过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来实 现其内部(物价)与外部目标(汇率)。”(注:[美]查理士·恩诺克、约翰·格林:《银 行业的稳健与货币政策》,朱忠等译,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第343页。)英国中央 银行职能之所以最终分离,就是因为双重职能一直受到各界指控:一方面要负责货币政 策的稳定,注意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与货币膨胀指数;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商业银行的证 券交易风险,保证商业银行充足的流动性,防止商业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这双重职能 必然使英格兰银行陷入两难选择。事实上,英格兰银行主要关注货币政策的稳定,客观 上存在只注意货币政策而忽视加强监管银行金融业务的可能,尤其是当货币政策与银行 的流动性需求之间产生目标冲突时更为突出。(注:谢伏瞻:《金融监管与金融改革》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版,第143页。)

其二,监管当局的独立性有助于消除道德风险。中央银行出于维护社会支付体系、经 济政治稳定的目的,往往在银行发生挤兑之前出资救助,使之免于倒闭,避免社会动荡 ,此乃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当中央银行兼具银行监管职能时,商业银行往 往存在“太大而不能倒”(注:如果监管当局不是独立的,银行相信中央银行将在他们 出现困难时给予援助,银行就不会有动力去遵守审慎原则和市场约束。陷于困境的银行 规模越大,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知道,他们的倒闭对整 个银行体系将是异常灾难。这就是所谓“大得无法倒闭”的论据。)的心理,为追逐利 润一味扩大负债,忽视审慎原则,从而使道德风险问题突出;同时中央银行也因为可以 启用“最后贷款人”而存在疏忽监管的可能。相反,将银行监管脱离中央银行,使中央 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与监管机构的银行监管行为相互独立,那么,监管机构的监 管行为便不再存在因最后的援助而掩盖监管失职之责的机会,被监管者也不会因为可以 得到资金救助而纵容道德风险的积聚。

其三,实现货币政策职能与金融监管职能的分离,有利于推动金融深化与创新。一方 面,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直接监管,实质上为银行提供了大量“隐性担保”,使得银 行在金融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因为对于公众来讲,商业银行的可信度高于其它金 融机构,再加上监管强度、管制力度的差别,这些不对称的外部环境对于其他金融机构 的发展是极为不公平的;商业银行也会因得到特别的庇护而怠于创新、丧失竞争力,这 无疑阻碍了金融业的公平竞争,降低了金融效率。另一方面,银行监管与中央银行分离 ,也为实现混业监管奠定了基础,这样既可以适应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相互渗透、交 叉的发展趋势,又可以避免监管真空或重复监管,合理利用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

(二)美国“整合”式的监管改革

在1999年以前,美国对银行体系的监管是支离破碎的,仅对存款金融机构承担主要监 管职责的就有5家联邦级机构和一家州级机构。其中联邦级监管机构有美联储(FRS)、联 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货币监理署(OCC)、联贷监理署(OTS)、国家信用社管理局

(NCUA)。除OCC和OTS在行政上隶属财政部外,其余3家则为独立的联邦政府机构。此外 ,由于美国实行双轨银行制,每个州又都设有自己的银行监管部门,通常称之为州银行 (DFI),美国存款性机构往往处于联邦和州两级金融监管机构的双重监管之下。美国对 其金融监管体系是否应该整合的争论已经持续了60年,直到1999年美国参众两院通过《 1999年金融现代化法案》(GLBA)(注:1999年11月4日,美国参众两院分别以压倒性多数 票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最后文本,同月12日克林顿总统签署了这部法案。至此 ,迄今为止美国金融法制建设史上分歧最大、争论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的法律终于问 世。)后,金融监管的基本模式才得以明确。

该法案是美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转到混业经营的标志。它一方面废除了《1933年银行 法》第20节和第32节规定的银行业和证券业分离的“防火墙”,鼓励银行业、证券业之 间的联营,为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的联合经营提供机构、人员上的保证;另一方面修改 《1956年银行控股公司法》,规定凡是金融业务或附属于这些金融业务的活动,符合条 件的银行控股公司都可以依法经营,从而为创立具有新的组织结构特征的金融机构(金 融控股公司)提供了制度保证。但是,随着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和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 ,原有的金融监管框架已难以维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金融现代化法案》对新的监 管模式作了如下规范:(1)规定美联储为银行控股公司的伞型监管人(Umbrella

Regulator),负责银行控股公司的综合监管,同时银行控股公司附属各类金融机构由功 能监管人分头监管,即证券、保险、货币监理署等监管部门按业务功能分别负责监管银 行控股公司的特定子公司。(2)美联储必须尊重存款机构、证券、保险等功能监管部门 的监管责任,一般不得直接监管银行控股公司的附属机构,而应当尽可能采用其功能监 管部门的检查结果,以免形成重复监管而加重金融机构的负担。(3)美联储在要求银行 控股公司从附属的保险公司或证券公司中抽取资金给附属的存款机构时,必须通知相应 的证券、保险监管部门。(4)规定只有证券交易委员会有权对注册投资公司进行检查, 联邦银行监管机构可从前者处获取必需的监管信息,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确定已投保 存款机构的情况而检查其关联的投资公司除外。(5)要求联储、银行监管机构与各州保 险监管部门加强协调与合作,相互提供关于银行控股公司和附属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 管理和经营信息,以及已投保存款机构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交易信息,并要求适当的联邦 银行监管机构在批准银行控股公司、存款机构与保险公司合并前,与州保险将官部门协 商。同时规定各监管当局有义务为所获得的对方信息保密。(注:夏斌等著:《金融控 股公司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第174~175页。)这样,该法赋予美联储对 金融持股的监管权力。由于美国的金融机构已通过金融控股公司使得银行、保险、证券 行业高度混业,这实际上使得美联储成了能同时监管银行、证券和保险行业的唯一一家 联邦机构,监管职能进一步集中整合到美国的中央银行中。

中央银行可以身兼两职的理论依据在于:

第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职能的发挥本身就需要监管职能的配合。理由有三:(1)强有 力的金融监管能确保金融统计数据和其他金融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及时,这是制定正确 货币政策的前提。(2)强有力的金融监管能确保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这是建立货币政策有效传导机制的关键,是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的关键。(3)中央银行 的银行监管职能可以使其利用自身的权威性和超然地位全面充分地获取制定检验货币政 策所必需的信息,降低其货币政策职能的信息收集成本。

第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又有利于银行监管。货币政策的一些工具或手段,如 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为金融监管所利用,同时,货币政策目标 的实现也有利于促进金融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兼容式监管有助于银行监管摆脱行政干预。凡是那些在中央银行以外成立综合 监管机构的国家,一般要通过立法解决监管机构的独立性,以及通过向监管对象收费解 决资金来源问题。但是,发展中国家很难做到这点。相比之下,由于货币创造功能,中 央银行的资金来源总能得到最起码的保证。这种超然独立性可以使银行监管摆脱财政预 算的压力,资金的独立使得其监管行为不必受行政干预,从而保证监管的中立性、客观 性。

最后,统一的监管结构有利于银行监管的国际交流。中央银行在与其他各国中央银行 、国际金融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清算银行等之间的往来与合作, 会促进各国在银行风险管理、监管文化、监管技术、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相互交流和借鉴 ,并由此加强本国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和超前性,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

二、英、美金融监管制度变革的有益积淀

正如美国学者斯古勒所言:“美国和英国显然在中央银行监管职能上发生了分歧。”( 注:Heidi Mandanis Schooner,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onsolidated and

Functional Regulation:Super Regulator:The Role of Central Banks in Bank

Supervi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Kingdom,28 BROOKLYN J.INT'L L.411,423(2003).)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以前和现在始终保持其联邦银行三个监管者之 一的地位。随着GLBA法案的通过,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监管职能不可否认地得以提高;英 格兰银行以前曾是主要的银行监管者,现在却基本丧失这一职能。英国由于合并性监管 和大胆的中央银行职能分离而为世界瞩目,同样,逆向而动的美国GLBA方案也被公认为 精妙绝伦的举措。毫无疑问,相互对立的英国模式和美国模式都证实为高水平的金融变 革。笔者认为,两国改革的以下积淀应该是有益的:

其一,尽管英国“分离”模式和美国“整合”模式的形成各有其不同的直接原因,但 两国都以变革金融监管制度的方式来应对金融全球化的浪潮,增强本国银行业的实力与 竞争力,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英国FSMA法案是在银行大量倒闭凸显自律监管难以应付金融超市的经济背景下出台的 。1984年,英国约翰逊·马修银行(Johnson Matthey)的倒闭暴露了1979年银行法案所 建立起来的监管框架的弊端,其结果是该结构为一个全新的立法框架所代替。1987年银 行法案确认了银行作为监管者的地位以及加强了它的监管权力,开始建议建立一个新的 “银行监管委员会”执行英格兰银行的监管职能。雪上加霜的是,1991年另一家银行的 失败——国际信用与商业银行(BCCI)再一次把英国银行监管框架置于详细审查之下,英 格兰银行由于未及时干涉BCCI欺诈行为而遭受严重批评。由上诉法院本汉姆法官

(LordJustice Bingham)主持的官方质询,发现英格兰银行过于依赖基于信赖和坦白的 自律监管,同时也检测出英格兰银行权限之间的间隙过大。1995年引人注目的巴林银行 倒闭促使了英国由银行委员会主持的另一项官方调查,巴林危机大量损失仅仅由巴林集 团新加坡分行的一个委派员引发,其倒闭的主要原因是巴林银行管理的失误和缺乏适当 的内部管理。此外,也发现英格兰银行作为巴林集团主要监管者的一些过失。正如在先 的BCCI倒闭一样,巴林银行一案也提供了国内监管者难以应付复杂的多国银行集团的问 题。这也表明了需要在央行职能分离的基础上建立银行与证券监管者之间的合作,达到 获得对金融超市(其业务早已跨越这些部门的模糊边界)有效监管的目的。(注:Eilis

Ferran,Symposium:Financial Supermarkets Need Super Regulations?Examining the United Kingdoms Experience in Dopting the Single Financial Regulator Model,28 BROOKLYN J.INT'L L.,257,261(2003).)

美国则是顺应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废除《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等相 关法规的需要导致GLBA法案的问世。1929年美国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成千上万家银 行破产和经济萧条。1933年3月6日罗斯福总统不得不下令全国银行业停业。为了重建银 行业信誉,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该法的出台对恢复当时的金融稳定起到 了很大的作用,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通货膨胀率很低,每个 金融行业均能保持可以接受的增长率和利润率,银行基本上按照3—6—3规则运行,很 少有人产生“侵犯”他人“地盘”的动机。但是,私人养老金计划的发展和工会管理的 退休计划增长的需求,将市场参与者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金融服务领域;“脱媒”的出 现,客户将资金从存款机构撤出,进入了更具市场敏感性的投资市场,购买诸如国库券 、商业票据以及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等,使存款机构的存款大幅下跌;先进通讯设备和计 算机技术为银行和证券公司提供迈向新领域,实现全球金融一体化化更多有效地机会。 (注:Joseph J.Norton,Tribute:“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aw,”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Component of“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20

MICHIG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133,140(1999).)尤其在60年代以来,美 国大的商业银行根据《银行控股公司法》的规定几乎都建立了银行持股公司。银行持股 公司可以拥有若干家不同的公司,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商业银行。通过这种形式,控股公 司可以从事除商业银行业务以外的与银行业务密切相关的其他业务,如投资咨询、信息 服务、信用卡服务、发行商业银行票据、租赁、不动产评估等。近几十年来,银行业与 证券业、保险业、房地产金融业、旅游业等既合作又竞争而相互融合。也正因为这样, 有不少金融案件,在美国法院引起争议甚至久拖未决。GLBA法案的出台,从某种意义上 讲,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悬而未决的问题或经济生活中业已存在的“踩红线”问题。

实践表明,英、美的金融监管改革在不同的直接原因背后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即都 是先“效率”后“安全”。英国为拓展其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增强本国金融业的竞争 力,率先通过“大爆炸式”的变法,(注:1984年10月27日,伦敦证券交易所宣布实行 酝酿已久的重大改革,称为“大爆炸”,主要内容包括允许交易所会员可一身兼任经纪 商和中间商,二者业务可以交叉;允许本国和外国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申请为交 易所的会员等等。)放松对银行业分业体制的法律管制,商业银行业务涵盖存贷款、投 资和保险等各个领域。美国不甘落后,为确保其金融实力与竞争力,拆除“格拉斯—斯 蒂格尔”防火墙,以GLBA法案出台为标志,使混业经营模式从法律上在美国正式确立。 两国后来的金融监管改革,都是在对银行分业经营监管松绑之后,为解决原有的监管体 制不适应“超市金融”的问题而推行的。

其二,无论英国还是美国,中央银行监管职能的整合与分离都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 对的,其区别仅仅在于运用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监管权力。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虽肩负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双重职能,但它并不是美国唯一的金 融监管者。联储是州特许会员银行的主要监管者,(注:美国1913年《联邦储备法》将 商业银行划分为会员银行和非会员银行。作为国民银行,必须加入联邦储备体系作为会 员银行,符合规定条件的州银行可以自愿申请参加联邦储备体系成为会员银行。原来任 何会员银行都必须按自有资本6%认购联邦储备银行的股票,获得6%的固定利息。由于会 员银行要受到中央银行的严格管理,最初几年州银行加入联邦储备体系的很少,20年代 以后才逐渐增加。参见张贵乐:《金融制度国际比较》,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第9~10页。)而不是州特许非会员银行或者国立银行的主要监管者。当然,如果一个 银行是金融控股公司或者金融控股公司的一部分就必然受到联储的监管,包括检查和报 告。显然的例外情况是联储将依赖于FDIC和OCC对有关银行监管的工作。在这一假定下 ,联储直接监管8,005个商业银行中的955个。这些银行的资产总和在总计为6,504,593 百万美元银行总资产中只占1,706,559百万美元。在联储监管的955个银行中,仅仅只有 26个银行资产超过10亿美元,而其他929个的资产均在1亿美元以下。(注:Heidi

Mandanis Schooner,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onsolidated and Functional

Regulation:Super Regulator:The Role of Central Banks in Bank Supervi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Kingdom,28 BROOKLYN J.INT'L L.411,438(20 03).)可见,所谓美国联储的监管职能只是金融体系中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当然,目前 联储作为美国央行比英格兰银行享有更多的正式监管权力。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当英格 兰银行在失去正式地监管银行的权力后,仍可在很大程度上继续行使非正式控制,短期 内,这一倾向还将真实存在。例如,许多目前FSA的工作人员就是前英格兰银行的雇员 。(注:Id.,28 BROOKLYN J.INT'L L.411,415(2003).)以上分析表明,在今天的任何国 家,中央银行无论是独自垄断全部金融监管职能还是完全脱离金融监管,都是不现实的 。

其三,英、美两种模式各有利弊,相互之间具有互补性。

美国在一体化监管方面与国际化趋势保持了距离,不仅银行、证券和保险监管者之间 相分离,甚至在每一传统的领域中,都存在多重监管者,例如多个银行监管者、多个证 券监管者以及多个保险监管者。如果说这种体系有优势的话,那就是存在监管者的潜在 竞争;缺点即昂贵的重复监管成本和模糊的责任界限。英国统一监管则恰好相反,FSA 继承了原有9个金融监管机构分享的监管权力,金融监管权高度集中。它强调用最节约 和有效地使用资源的方式统一实行监管,减少了监管成本;缺点是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 职能与监管职能的脱节以及缺乏监管者之间的竞争。事实表明,无论哪种模式,都有合 理的做法可供借鉴。

三、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借鉴

目前,我国已经顺应中央银行职能分离的国际潮流,设立了银监会将央行监管职能剥 离出来。但仍有学者对这一分离举措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在人民银行之外成立“银 监会”,目的是要解决“央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兼具金融监管职能的角色冲突 问题,角色冲突的确存在,并且可能引发央行的通货膨胀倾向,以及商业银行对中央银 行的‘监管捕获’效应,但通过机构分立将角色冲突外部化,并不能使监管职能也同步 分立,并带来央行和监管机构的协调难题,以及央行在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责时的非中立 性姿态。”(注:钟伟:《论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分立的有效性前提》,《金融与保险 》2003年第5期。)仔细分析,其中某些观点的确值得关注。笔者认为,他山之石,可以 攻玉。在我国顺应国际金融改革的潮流、独立探索一条发展中国家金融监管模式的过程 中,英、美的有些做法是可以借鉴的。

首先,在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之后,重建金融调控与金融监管之间的衔接与 协调,廓清银行监管、证券监管、保险监管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成为当务之急。在这方面 ,英国的做法具有借鉴意义。

英国在FSA成立不久就发布了《财政部、英格兰银行和金融服务局之间的谅解备忘录》 ,为英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后财政部、英格兰银行和金融服务局之间分工协作建立了制 度性框架。(注:黎和贵:《英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及启示》,www.financialnews.

com.cn/lldx/200309290074.htm.)我国自银监会成立以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也十分重视相互间的协调配合工 作机制建设,于2003年6月初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起草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 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金融监管方面分工合作的备 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并于9月18日讨论通过了该《备忘录》。《备忘录》内 容包括指导原则、职责分工、信息收集与交流和工作机制等几个方面。主要是:(1)按 照分业监管、职责明确、合作有序、规则透明、讲求实效的原则,确立了对金融控股公 司的主监管制度,即对金融控股公司内相关机构、业务的监管,按照业务性质实施分业 监管,而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集团公司可依据其主要业务性质,归属相应的监管机构负责 。(2)建立了三家监管机构对其监管对象的信息收集与交流制度,规定各金融机构负责 统一汇总、编制各类数据和报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3)明确了就重大监管 事项、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以及跨行业、跨境监管中复杂问题及时进行磋商的做法。 (4)规范了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的工作机制和讨论、协商具体专业监管问题的经常联系 机制。(注:参见《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www.cbrc.

gov.cn/yaowen/detail.asp?id = 155.)可见,我国已经将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之 间稳定的信息沟通机制和多边紧急磋商机制通过立法方式有效固定下来,这是十分可喜 的。但现在问题是,人民银行与上述监管机构之间的分工与协作还缺乏制度性建设,这 既不利于金融监管,也不利于货币政策的实施。因此,笔者建议在银监会、证监会和保 监会之上建立一个类似于英国金融服务局的统一监管机构,并在该机构与人民银行之间 建立起制度性的协调合作机制,以实现信息共享,促进金融创新,加强金融监管,防范 金融风险的目的。

其次,银监会成立之后,担负着监督管理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安全运营的重要职责 。为了达到维护银行业合法、稳健、高效运行之目标,采用美国的某些灵活做法,是较 好的选择。在美国银行监管中,存款保险制占据着不同寻常的地位,有人甚至认为“随 着美国在FDIC(联邦储备保险公司)参于银行监管的广泛化和必要化,人们会质疑美联储 的有关机构直接银行监管的必要性。如果FDIC对银行败战负根本性的责任,那么是FDIC ,而不是其他机构为逻辑上的银行监管者的位置。”(注:Heidi Mandanis Schooner,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onsolidated and Functional Regulation:Super

Regulator:The Role of Central Banks in Bank Supervi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Kingdom,28 BROOKLYN J.INT'L L.411,441(2003).)实践表明 ,美国“近年来虽然出现了大的经济冲击,却并未出现银行挤兑现象,其原因在于储蓄 者对于存款保险系统的信任。即使像美国这样经常出现大的银行破产,储蓄者也总能得 到全额补偿,虽然明确的存款保险上限为10万美元。”(注:Mathias Dewatripont、

Jean Tirole:《银行监管》,石磊、王永钦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因此,笔者建议,我国可在银监会之外,成立存款保险机构,并强制有存款业务的银行 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参加保险。银监会负责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监管,其实 施手段主要是通过对金融机构的审批、检查、稽核;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统计管理 ;对金融市场主体的处罚强制等形式来实现。其中对金融经营的资本充足率、流动性与 贷款集中度的监管尤为重要。而存款保险机构则能在减少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倒闭方 面起到重要作用,因而成为保护存款人利益、稳定金融体系和信用的一道重要防线。此 外,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多元监管主体制度,(注:多元泛指以联储(FRS)为代表的银行 监管系统、以证券委员会(SEC)为代表的证券监管系统、以国家保险委员会(NAIC)为代 表的保险监管系统分别在各自的行业内行使联邦监管权,再往下细分,各个行业监管系 统内部又可以分为多元的监管主体。程宗璋:《创新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问题研究》, www.pkufli.net/html/institute-chunjiluntan/lun-tan-biao-txt.asp?)它可以确保 每家金融机构随时处于严密的监管之下。一家金融机构同时受两家或两家以上的机关的 监督管理,有助于监管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及时发现银行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或漏 洞,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风险。

再次,顺应国际金融改革的潮流,以安全性和效益性的统一为价值取向,全面审视我 国的金融监管制度。

安全性与效益性应是我国金融监管立法的两大价值目标,两大价值目标之间是对立统 一的关系。一方面,由于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且具有发生支付危机的连锁效应,因此 安全性是前提。另一方面,金融监管又要成为促进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以及我 国金融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的根本保证。固然一味追逐赢利性、效益性而不顾流动 性、安全性,只能是饮鸠止渴;但迷信流动性、安全性而忽视效益性,也无异于因噎废 食。我国的金融监管立法从总的来看,十分注重安全性,而对效益性有所忽视。比如“ 分业经营”监管就是一例。作为一种监管措施,分业经营制度的初衷是想通过限制银行 等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的方式来控制金融风险,分业经营也确实具有切断风险传递链条 的作用,但它也有限制被监管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影响金融效益的弊端。特别 是我国已经加入WTO,在2005年以后,金融业将面对实行混业经营、功能齐全、资金实 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的全面竞争,为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分业”到 “混业”的转变,已是我国金融监管立法变革刻不容缓的任务。如果说英、美的做法是 先对“分业”监管松绑,然后为适应这一转变而调整监管体制,我国从具体国情出发, 先调整监管体制,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笔者认为,应结合监管体制的调整,以安全性 与效益性的统一为价值目标,全面审视金融监管制度,为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科学的 、合理的、高效的金融监管制度而努力。

标签:;  ;  ;  ;  ;  ;  ;  ;  ;  ;  ;  ;  ;  ;  

英美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借鉴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