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课程改革的新理念--2004年全国第一次新课程改革实验区写作问题浅析_中考论文

渗透课程改革的新理念--2004年全国第一次新课程改革实验区写作问题浅析_中考论文

渗透课改新理念——2004年首批国家级新课改实验区中考写作试题简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首批论文,课改论文,新理念论文,区中论文,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是首批国家级新课改实验区的学生进入中考评价的第一年,中考语文试题,尤其是写作试题颇受关注。下面仅就首批国家级新课改实验区中考写作试题做简要分析,以此来把握未来新课改中考语文写作评价的发展方向。

一、中考写作试题的亮点

1.渗透课改新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定位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2004年中考写作试题已开始逐渐渗透这些写作评价的新理念。其中涉及新课改语文学习的4个写作试题让人耳目一新,着重考查了学生在新课改中对新的学习方式的感受和理解,例如重庆北碚区的试题提示学生交流对综合性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体验,广东深圳市南山区命题作文《故事发生在我们小组》考查学生对合作的感受和理解,四川成都市郫县的试题引导学生畅谈在新课程中合作成长的体会,河北鹿泉市的试题引导学生关注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向生活开放,触动心灵,引发思考

2004年中考写作评价的一个共同趋向是加强了写作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实社会的联系。这些写作试题向生活开放,从人生、社会、学习和自然等方面撷取能够触动学生心灵的精彩片断,引发其思考。11个实验区的中考写作试题共18个,其中涉及人生的有9个,涉及学习的有4个,涉及社会的有4个,涉及自然的有1个。这些写作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其中涉及人生的注重引导学生表达对人生所经历的欢乐、痛苦、成功、失败、愧疚、误解、烦恼等的反思。例如湖南等四省(区)的试题要求以“经历”为话题作文;重庆北碚区的试题要求以“愧疚”为话题,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作文;海南海口市、河北鹿泉市的试题要求结合自己的经历作文。涉及社会的注重引导学生扩大视野,关注现实社会的生活。例如广东深圳市南山区的试题要求以“走出校园”为话题,结合自己参观、访问、考察、旅游的经历,交流心灵的触动、增长的见识、引发的思考、独特的人生体验等;黑龙江宁安市的试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虽然只有贵州贵阳市的一个写作试题是涉及自然的,但它很有价值,很有激情地引导学生描绘自然的个性、思考人们心灵深处对自然的需求。

3.注重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丰富人生体验

语文课程改革注重对以中华民族道德伦理为核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这是语文学习的灵魂,能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2004年中考写作试题注重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既围绕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来选取写作材料,同时也围绕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来设计试题。例如《愧疚》《善待___》《学会放弃》《理解》等题目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话题作文“走出校园”“热”等作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关心、评价社会问题,并从中考查学生相应的价值观。尤其是山东青岛市的试题要求学生对现实生活中“见义不为”“见义勇为”“见义巧为”等现象做出价值判断,这是深层次考查学生的价值取向。

二、中考写作试题存在的问题

1.写作试题中有些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中学生实际”,但是2004年写作试题中仍然出现了一些远离学生实际的内容,例如黑龙江宁安市作文题A题中有开车热、考研热等内容,这些并不是初中学生所能做的事,学生难以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2.话题作文的要求模式化

在18个写作试题中有11个是话题作文,有4个是半命题作文,有2个是给材料作文,1个是命题作文。由此可见,在写作命题中话题作文仍然热度不减,有个实验区甚至2个写作试题都是话题作文。所谓话题作文已成模式,几乎都是先给一段材料,再要求“以……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话题”已经成为标签,逐渐在失去其原有的开放性的作用和价值。其实话题作文仅仅是开放性写作试题的一种形式,开放性写作试题不仅仅在形式要求上开放,更重要的是在写作内容上开放,放飞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有话可写。

3.不合时宜的“诗歌除外”的要求

2004年有9个实验区不再提“诗歌除外”的要求,但是还有2个实验区继续沿用“诗歌除外”的要求。这影响了一些有天赋的文学少年的健康发展。语文课改的中考写作评价,应当为那些小涛人、小文学家们开拓施展才华的空间。“韩寒们”只能出现在校外的某些作文大赛中,这是语文教育,尤其是语文评价的耻辱。

三、未来中考写作评价的发展方向

1.写作评价的开放性

新课改给语文课程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开放,课程大于教材,语文课程要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实社会的联系。2004年中考写作试题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要求上都呈现出了极强的开放性,例如关于对文体的要求,11个实验区几乎异口同声地提出“不限文体”或“文体自定”的要求。针对这种变化,写作评价必将向着开放性方向发展,这同时也要求在制定写作评分说明时,要考虑到科学性、弹性和可操作的结合。

2.写作评价的选择性

多题选作,已经成为中考写作命题的发展趋势。第一是注重题目的可选择性: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任选其一。2004年中考有7个实验区是二选一。第二是注重写作内容的选择性:不限制具体的写作内容。这种可选择性能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话,就增大了写作成功的机会。

3.写作与阅读、综合性学习的结合

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对语文学习而言,如果说阅读是输入、吸收、理解的过程,那么写作就是输出、创造、表达的过程。写作应当与阅读紧密结合,这种结合应体现在写作试题的设计和学生写作的全过程之中。2004年中考写作命题在这方面虽有所涉及,但明显不足。写作材料和提示看似丰富多彩,文采飞扬,但细嚼之下,却感到明显缺少文化内涵,远离阅读,远离经典。写作试题与新课改所倡导的综合性学习也相距甚远。写作评价应当引导学生开拓视野、学以致用、培养主动性和创造性,写作命题对此虽有所涉及,但尚显概念化、公式化。

4.规范写作要求

(1)中考写作应当要求写多少字?

2004年中考写作在字数方面的要求有如下几种:不少于500字、不少于600字,600字左右、500~800字之间。其中不少于600字和600字左右的这两种字数要求最多,有8个实验区。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却明确要求“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那么,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考写作究竟应当要求写多少字呢?这种考试现实应当使课程标准的修订者反思。

(2)写作诗歌应当要求写多少行?

2004年中考写作对诗歌行数方面的要求有如下几种:不少于15行、不少于20行、不少于25行。其中不少于20行的要求最多,有3个实验区。这几种要求实际上都是在引导学生写现代诗歌。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歌,孰优孰劣并无定论,有的现代人所作的律诗和绝句,并不逊色于朦胧诗。其实现代诗歌本无行数的要求,顾城的经典“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只有短短的两行。诗,是最自由的文学创作。规定行数,是很可笑的事。

(3)中考写作如何表现“真实的自我”?

2004年中考写作要求有如下几种:“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不得出现真实的师生姓名和学校名”“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容易暴露身份的地名”“作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只有贵州省贵阳市对此没有任何限制。这里就出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一方面要求学生写作不真实,甚至连真实的人名和地名都不准出现;另一方面却要求学生抒发真情实感。这种相互矛盾的写作要求能否影响学生在文中表现“真实的自我”呢?尤其是“凡涉及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英文大写字母代替”的提法更值得商榷,在母语作文中强制使用英文,是否与教学中强调汉语的纯洁性相冲突呢?

虽然2004年首批国家级课改实验区中考写作命题还没有达到理想的境界,但是“渗透课改新理念,向生活开放,触动心灵,引发思考,丰富人生体验”已经成为写作评价的主流,这必将引导着初中作文教学向着更接近语文本质的方向发展。

标签:;  ;  ;  ;  ;  

渗透课程改革的新理念--2004年全国第一次新课程改革实验区写作问题浅析_中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