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赵家敏

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赵家敏

(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普洱中学,云南 昭通 657508)

摘要:新课程理念强调和倡导要提升教育的探究性,发展教育的互动性,让学生在积极思考、思维碰撞、交流讨论中更好地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当前探究式教学在教育教学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较之于传统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更加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在问题的积极讨论中、活动的持续探究中实现知识的认知与掌握,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创新性思维。本文主要对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探究式教学主要指的是教学组织开展中,以教师的启发引导为依托,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实现对教育教学主要内容和核心知识的积极学习、深入探究,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有效达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其中,情感目标主要是强化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感的培养;认知目标主要是强化学生对学科原理、概念、知识和能力的掌握与提升。探究式教学要求学生在整个课堂中以问题为导向实施充分的交流、探究与合作,实现知识的获得与技能的提升。

二、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应用策略

(一)强化问题设置,实现学生兴趣激发

探究式教学法强调和要求教师应当强化合理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考进入到知识内容的学习中。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应当强化对数学学科逻辑性和复杂性特点的认知,注重事例方式和问题方式的应用,强化初中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真正将学生置于课堂主体地位,这样对于初中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是极为有益的。因此,教师在探究式教学法应用中应当做好充分的课前设计,特别是精心为学生们设计好问题,正确、有效地引领学生探究方向,教师还应当强化网络相关资料和实际生活内容的充分结合应用,以此进行问题的切入和问题的设置,将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比如,某市有三条国道,且两两相交,如果要想在这三条国道围成的区域中进行大型超市的构建,并且为了方便群众购物,要求超市距离三条国道的距离应当是完全一样的,那么这所超市应当修建在哪里呢?通过对这一情景化问题的思考与分析,学生就能够清楚地了解到需要在一个三角形之内找到一个点。这一个点距离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应当是完全相等的,这就是三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如果三条国道的交点距离超市距离一致,那么应当如何对其中的位置进行明确?这样的教学将问题创设作为切入点,将角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充分地引出来,不仅能够实现抽象理论向具体问题的转化,强化学生数学原理实际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而且在初中生知识学习、知识探究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加速了学生知识学习的进程,对于初中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强化情景创设,提升学生认知能力

在探究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情境创设是其基础环节,更是关键步骤,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知识内容开展情景创设。要注重贴近生活化实际,挖掘教材内容的生活化特色进行现实问题情景的创设,以此来强化学生课堂参与、问题思考的探究意识和探究兴趣。比如,在初中数学正负数的区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创设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理解认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可以进行形象生动的举例:假定在长江下面80米区域有一艘沉船,而在沉船正上方的30米区域有一条鲸鱼,在长江的上空100区域处恰好有一个歼—10战斗机经过,此时我们将江面定义为原点0,并在此基础上对于沉船、鲸鱼、歼—10战斗机的高度进行确定,而基本的原理和要求就是长江水面上方的区域用正数来表示,而长江水面之下的区域则用负数来表示,通过这样的生动的案例展示学生就能够实现对正负数的准确认知与理解,而且能够充分地把握住正负数的基本概念。比如,在乘方计算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如果有一张可以无限放大的白纸,其厚度为0.01厘米,将其充分地对折,对折一次则厚度增加一倍,如果对折5次、10次和100次,那么其厚度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要进行多少次对折才能够达到30层楼的高度呢?这个过程中纸张的厚度计算实际上就是通过对折将其厚度无限次地乘以2,这就是乘方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问题形象化展示,学生对于乘方计算的内容有了充分的掌握,强化了学生探究热情和兴趣的激发,在教师的充分阐释和教学引导下,学生就能够全面掌握该章节知识内容,而且数学科学探究的精神能够得到充分培养提升。

(三)强化小组合作,提升学生交流协作能力

探究式教学重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重在学生思维的碰撞,基于此,在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座位相近的原则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与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动员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发散思维、提出意见。在学生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必要的指导,可以临时加入到某个小组之中,看一看、听一听学生提出的意见、观点和问题解决方法是否可行,在学生遇到瓶颈时进行适当的提示,在学生们讨论偏题时可以进行有效的校正。比如,在进行“认识三角形”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是否任意的三条线段都可以构成三角形。之后让学生准备三个长度不同的木棒,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演示与组拼,这个过程中注重强化对学生思考的引导。这样的实践性情景创设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动手探索与思考探究,而且让学生对于“并非任意三条线段都能构成三角形”的原理进行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思考什么样的三条线段可以实现三角形的构成,这样学生的探究热情就能够充分激发,通过反复地尝试和探索进行思考,对三角形构成要素应当满足的条件实现更深刻地理解,整个实践操作过程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也是极为有益的。

三、结语: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其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问题设置,实现学生兴趣激发;强化情景创设,提升学生认知能力;强化小组合作,提升学生交流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汤九妹.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有效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数学(初中版),2012(3).

[2]李育红.浅析探究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教育,2013(23).

[3]戴彦雪.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7(33).

[4]蒲正海.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2014(4)

论文作者:赵家敏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赵家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