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为什么不像_海尔论文

海尔为什么不像_海尔论文

海尔为什么学不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尔论文,不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几年前,当海尔文化如一技奇葩绽放在中国企业界,企业家们趋之若鹜,一时谈企业文化言必称海尔,也让大打海尔牌的出版商赚足了钞票。然而,多年过去了,中国仍然只有一个海尔,海尔文化在"异地"不肯开花结果。这种"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尴尬不仅使我们疑惑:海尔文化,我们为什么学不像?今天,企业文化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人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各有千秋。当我们花太多的时间去斟酌哪种概念最为贴切,却未意识到这本身就又陷入另一个误区:文化本身并不是一句好听的口号。我们看到,海尔的发展创造了中国企业的一个神话。这家从1984年起步,仅仅600人的小厂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所依附的绝不只是一句深奥的哲理或格言,而是在其20年艰辛创业里程里脱胎而出的哲理反思。而此时,当我们把其中的一两句"名言"嫁接过来便以为深得真谛,这种粗浅的理解未免显得有些滑稽和幼稚。

纵观今天中国企业文化现象时,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对文化的低层次理解、对企业精神的提炼,由于模仿和雷同而显现出令人担忧的泛文化色彩。企业是需要个性的,而企业中最有个性的则是文化。海尔文化只属于海尔,简单的克隆无法创造思想和灵魂。

从海尔的成功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企业文化的内涵上,必须要脱俗,摆脱束缚、冲出窠臼才是唯一的出路。历史上不论是"文学"还是"武学",无不是摆脱思维定势,才能自成一家。对企业来讲,只有是自己的,才能成为杜会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优秀的。而海尔正是做到了"只有是海尔的,才是世界的",才焕发出了无限的生机。

因为有了独一无二的文化,才有了独一无二的海尔。当我们自问"海尔,我们为什么学不像?"时,或许我们能够拥有深层的感悟:企业的文化只有做到深层次的自我契合和张扬个性,它才可能更有生命力。

标签:;  ;  ;  ;  

海尔为什么不像_海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