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爱飞翔:刘翔的“飞人”辅导故事_刘翔论文

带着爱飞翔:刘翔的“飞人”辅导故事_刘翔论文

带着爱心飞翔:“飞人”刘翔的家教故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带着论文,飞人论文,家教论文,爱心论文,故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想吃苦就不理他

一九八三年七月十三日,上海自来水厂司机刘学根和食品厂女工吉粉花生了个大胖小子,有九斤重,夫妇俩喜上眉梢,刘学根想既然孩子是他俩的爱情结晶,不如从两人名字里各取一字,就叫刘吉吧。孩子的姑父一听这名老大不乐意,刘吉,这名字叫得不好就成“留级”,不行得改。一家人左思右想,看着婴儿床上的孩子臂长腿长,家里人希望他长大后能展翅高飞,一致认为应该叫“刘翔”,飞翔的翔。谁也没想到,二十一年后,这个男孩子果然在奥运会上展翅飞翔一鸣惊人。

刘学根三十多岁才得子,虽说是普通的工人阶级,家境一般,但刘翔作为家中独子,从小到大也备受宠爱,老刘和吉粉花把他当成掌上明珠,不知道怎么疼爱才好。别看现在刘翔长得人高马大,可从小学一直到初中,他比同龄孩子显得矮小瘦弱,从小到大没少受人欺负。为了锻炼儿子的体质,刘学根决定送刘翔去体校,拿不拿奖是次要的,关键是让他有个好身体。可刘翔吃不了那些苦并不配合,他常常自作主张不去训练,偷偷溜回家。奶奶心疼孙子,帮他给父亲撒谎。有一天晚上刘学根去接刘翔,教练却说他没来,这可把刘学根气得要死,回到家看到刘翔躺在床上,奶奶说他不舒服,他一看就晓得这小家伙在撒谎,把他拖起来一顿打。那几天刘翔放学回来,他就当没这个人,吃没吃饭作业做没做,他全不过问。可能这种受冷落的滋味太难受,刘翔最终还是放弃了偷懒,天天按时训练,回到家一家人围着他又把他当成小皇帝似的,让他很开心。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刘翔放学后去体校训练成了习以为常的事。

刘翔小学就在家门口的管弄新村小学上的,小学阶段他是个眉清目秀略显内向的孩子,因为喜爱运动,体育成绩一直在学校拔尖,文化课也总排在全班前十名之内。刘学根是个司机,上班下班时间没个准,吉粉花在食品厂工作,常常到很晚才下班,小小的刘翔每天放学后要在区体校呆上两个多小时。

有一天,刘学根到体校去接儿子,发现刘翔又黑又瘦,就问他是不是训练太累了受不了。刘翔的回答让他大吃一惊,他说班上有一班人一直欺负他,他不想训练了。堂堂体校竟有如此怪事,刘学根一气之下不让儿子练了,立马带他回家。在外“招兵买马”的教练孙海平回来后发现刘翔不见了,问明原因后,一向性格温和的他对同事发了一通火。接着,孙教练亲自来到刘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番话说得刘学根当即推出自行车,将儿子又送回训练基地。

那时候刘家条件不好,看到儿子训练体力消耗很大,营养却跟不上,吉粉花分外着急,夫妻俩几乎把能省的全省下来,千方百计保证儿子的营养,每个星期一到训练基地去,为了让儿子多睡一会儿,吉粉花早早起了床,热好牛奶买来早点,然后把闹钟拿在手里,眼睛盯着闹钟目不转睛,只为了让儿子多睡一分一秒。

拼命三郎的冠军梦

长大后的刘翔非常能吃苦,这与父母的吃苦教育分不开,刘学根不止一次语重心长地跟他说:现在社会竞争那么厉害,任何成功与荣耀都不是唾手可得,你要想在某个领域出类拔萃,不能吃苦是不行的,你必须付出得比别人多得多,金杯金牌更是浸泡在汗水里。父母不但这样说,也是这样做,言传身教的家教方式给少年刘翔潜移默化的影响。爷爷奶奶都是质朴本分的工人,他们爱刘翔但并不娇生惯养,刘翔在这个家庭长大,从小就比别的孩子踏实,成熟,他明白,要想成功,只有一条路:苦练。

体育训练是一件非常苦的差事,刘翔怕家里人担心,从来不提一个苦字。有一次星期天回家,由于训练量实在太大,一到家就大吐不止。吉粉花以为伤了内脏,哭个不停,一定要带他到医院拍个片子看看,这样的事发生了不止一次。刘翔心里很清楚,就劝慰妈妈不要紧的,你不要哭啦,训练就是这个样子,不要担心,吐完了就好了。

关于刘翔的勤奋和刻苦,教练孙海平体会最深,刘翔刚进体校时才十多岁,这么小的孩子正是贪玩的年龄,刘翔当然也有这个毛病,但他与别人不同的是,玩起来归玩,一旦训练起来比谁都刻苦。1997年中秋节,训练基地放了半天假让队员回家,刘翔因为下午父亲带了月饼来看了他,所以当晚就没有回家过节。孙教练从莘庄基地回家时,一轮明月已升起来了,经过田径场,看见刘翔一个人在月亮下跑步,他随口问了一句:刘翔,你怎么没回家?刘翔说我爸来过了。孙教练也没在意,当他从家里回来到达基地时,时间已有十一点钟了,他发现刘翔还在那里一个人训练,孙教练很感动,上前拍拍他的肩膀说:休息吧,悠着点儿,不要太累,伤了身子。

刘翔喘着气儿擦着满身汗水说:好,我再跑完两圈就回。孙教练走时一再叮嘱他:早点休息,明天还要起早呢。第二天一早,起床号一响,孙教练就起了床,他拿着毛巾牙刷往水房走,经过走廊一眼就看见刘翔还在那儿一圈一圈地跑,孙教练大吃一惊,他以为刘翔一夜没睡呢。他心想:这样的拼命三郎不成功,谁才能取得成功?果然,这一年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刘翔获得金牌,这也是他取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随后在2001、2002两年,他五次获得世界各类比赛冠军,在瑞士洛桑举行的世界A级大奖赛上,他以13秒12刷新了保持24年之久的110米栏世界纪录,同时打破了亚洲纪录,同年在世界室内田径大赛上以7秒55的成绩平了60米栏亚洲纪录,并获得全国十佳运动员称号。

刘翔的成功一方面归功于自己刻苦训练,一方面与教练的关心体贴分不开。那是刘翔在体校训练几年以后,有一次骨龄测试说他长不到一米九零,队里只好让他从跳高转到110米跨栏,无形中他就成为二线运动员。二线运动员训练环境不太好,父母为他担心,刘翔也感到自己成绩提升没有希望,决定退出训练。就在他收拾行李准备回家时,孙海平教练又一次慧眼识珠留他在一线,他不甘心让一个如此能吃苦的好苗子就这样没出一点成绩就半道回家,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刘翔在110米跨栏上有所建树。

孙教练也是个运动员,退役后改做教练,他不象别的教练那样凭经验带徒弟,而是不断钻研世界最新技术,每一次带队出国比赛,他随身带一个摄像机,把各国名将比赛情况一一摄录下来,供刘翔观看。短短几年,这样的录像带塞满了一房间。对刘翔,他采用的是温情治军法,他与刘翔亲如父子,刘翔做错了,他也会尽量让他自己反省。没事时他总和刘翔聊天,聊得最多的不是比赛,而是生活的方方面面,刘翔喜欢玩游戏,喜欢周杰伦,在歌唱方面有天赋,唱周杰伦的歌几可乱真,这方面孙教练从来不说他。师徒俩平时相处很默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双方都心领神会。2004年奥运会,刘翔铆足了劲,孙教练认为以往他从起跑到前半程发挥得总不理想,指点刘翔痛改这一弱点,这样一改,后半程的优势也得到强化。刘翔果然不负众望,像一匹黑马在雅典奥运会上脱颖而出,成了希腊天空最耀眼的一颗明星。

好男孩是个乖乖仔

刘翔从小就是个乖乖仔,听话,对长辈非常孝敬,这一优良品质得益于家教,刘学根说:一个人成功很重要,但首先要做好人,一个人没有爱心,人品有问题,那他取得再大的成功也没有积极的意义。在做人这一点,刘学根对刘翔要求同样严厉。

2001年,奶奶病危,刘学根和吉粉花各请了四个月长假陪伴老人走完生命最后一段路程。刘翔从小就是由奶奶一手带大,对奶奶的感情尤其深厚,奶奶去世时,正值他备战九运会期间,家里人怕影响训练,没有把奶奶病危的事告诉他。刘翔在广州为上海军团奋力拼搏之时,奶奶永远闭上了双眼。刘学根直到儿子在九运会上拿到冠军,才将这个疆耗告诉了刘翔,刘翔惊呆了,整整一个晚上以泪洗面。也就在那个晚上,他暗暗对着满天星光发誓,一定要更加努力刻苦地训练,用更好的成绩来告慰奶奶的在天之灵。

如今,奶奶去世转眼已三年了,刘翔每每提到奶奶总是格外动情,他说:没有奶奶,就没有我的今天。每年清明时节,只要人在上海,他总会挤出时间去墓地看看奶奶,亲口告诉她老人家,自己最近又取得了哪些好成绩,他要让奶奶来分享他的喜悦。几乎每个周末,只要不外出比赛,不管训练多忙,家肯定要回。

爷爷今年八十七岁了,帮爷爷捏捏腿、敲敲背是他的拿手绝活,他常常一边帮爷爷做按摩一边陪他聊天,一小时下来,刘翔满头大汗。看着孙子,爷爷总是乐得合不扰嘴,一脸的自豪。刘翔奥运回来一进门,爷爷就开子孙子一个玩笑,当胸打了他一拳,说:好小子,听说你现在成了万人迷了?从爷爷嘴里进出这样的话,差点没把刘翔乐趴下。

这几年,外出比赛成了刘翔的家常便饭,每次从国外归来他不但带回各类奖牌,给家人的礼品自然也少不了,爷爷心脏不好,老早他就帮爷爷买了心脏起搏器,其实那时候他收入很少,有时连自个儿零花钱都没有。这些年,妈妈的香水爸爸的西装皮鞋差不多全让刘翔包下来了,那次布鲁塞尔国际田径大奖赛,刘翔带回了几大袋礼物,特别是给爸爸买了件别致的毛皮背心,又时尚又洋气,刘学根到哪里都喜欢穿上它,向别人炫耀说:我儿子在国外买的呢。2003年巴黎世界锦标赛回来,刘翔给妈妈买了一只路易威登名牌皮包;日本巡回赛,又给妈妈带回一大袋化妆品,吉粉花埋怨他:这要花多少钱哪?刘翔对别人说:我妈妈现在下岗在家,平时她太节约了,什么都舍不得买,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妈妈能年轻些漂亮些,她为我付出的实在太多太多。

标签:;  ;  

带着爱飞翔:刘翔的“飞人”辅导故事_刘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