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有效需求不足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_银行论文

信贷有效需求不足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_银行论文

信贷有效需求不足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信贷论文,需求论文,应对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信贷有效需求不足是指在依法合规前提下,企业有信贷需求、且符合金融机构贷款标准,但由于信贷需求结构性影响,导致信贷增长下降,信贷资金难以有效投入实体经济的现象。当前,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背景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持续攀升,虽然商业银行出于自身发展和政策要求考量,信贷供给意愿增强,但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依然不足,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经营发展。

      一、当前信贷有效需求不足的表现及原因

      信贷有效需求不足的症结是信贷供给与信贷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有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短期化问题;既有宏观经济金融政策传导不畅的因素,也有金融风险防范过度的因素。

      (一)经济运行持续低迷与货币政策效应持续弱化,制约了信贷有效需求

      经济运行风险及不确定性增大。市场信心不强,投资和消费观望情绪较浓,众多企业抱有“等、看、熬”的心态;企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传统产业低门槛、低成本、低技术导致中低水平的重复扩张产能过剩问题仍未缓解,拼价格、拼资源、拼规模的发展模式转变迟滞,新兴产业增长动力尚未有效形成。2014年下半年以来,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增长持续乏力,特别是出口出现较为严重的下滑,导致市场需求不足、价格持续下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低缓。2015年1月-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38%①。无论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微企业,由于产成品存货、应收账款偏高,导致企业资金链持续紧张。受经济下行因素影响,部分企业订单减少、销售下滑,企业对未来的盈利预期不确定,投资意愿下降,贷款需求有所萎缩。

      宽松货币政策效应持续弱化。为积极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债务率尤其是非金融企业债务率急剧攀升,为逐步降低经济运行杠杆,大力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自2014年以来,央行先后五次降息、六次全面+定向降准,并多次通过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等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及MLF、SLO、SLF等创新工具的操作,持续向商业银行释放流动性,但其边际效用正持续衰减。同时,由于在经济下行期间商业银行提高风险预期,信贷供给意愿不断减弱,市场流动性在商业银行中形成“堰塞湖”,由于负债带来高额的利息支出,迫使商业银行不得不向中央银行请求回收流动性。

      (二)企业融资成本高企与企业税费负担较重,抑制了信贷有效需求

      企业平均融资成本依然高企。由于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竞争激烈,导致存款利率不断上浮,即使在持续降息通道下商业银行存款成本依然持续攀升,加之政府加大清理整顿商业银行不规范收费力度,进一步挤压收入来源,一定程度上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通过不断上浮贷款利率来保持适当的存贷利差。同时,由于PPI已连续43个月为负,制造业生产经营出现危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虽然连续下降,2015年7月为5.97%,自2011年以来首次回落至6%以下水平,但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依然不降反升,远高出企业自身的投资利润率,导致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投资信贷意愿和需求严重不足。

      企业税费负担依然较重。近两年来,虽然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PPP、产业引导基金、拨改投等各种方式大力盘活存量财政资金,并采取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中小微企业税收负担,但由于政策力度特别是在企业减负减税方面较小,对信贷有效需求刺激作用有限。据统计,2014年全国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减免增值税营业税优惠的小微企业共减免税款612亿元②,相对于全国6666万户中小企业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税收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7.6%,高于同期GDP增速。

      (三)信贷结构、投融资结构扭曲与不良贷款攀升,挤压了信贷有效需求

      信贷结构持续扭曲。大中企业过度融资、资金过剩与小微企业融资难并存。一方面,大量“僵尸企业”侵蚀信贷资金。由于地方政府考核和“四万亿”信贷投放双重作用,使得当前部分信贷资金沉淀于“僵尸企业”,成为低效或无效投入,形成了信贷资金的漏损。同时,“僵尸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出于风险因素考量,商业银行在面对中小企业有效贷款需求时更加趋于审慎,“想贷却不敢贷”。另一方面,大中型企业融资渠道广、过度融资。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央企、国有企业,由于自身贷款议价能力强、融资渠道较广、融资方式多样,更加容易获得低成本信贷资金。特别是近两年来,由于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逐步开放,很多大中型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或股权直接融资方式进行融资,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有效信贷需求。同时,还有部分大中型企业由于受产能过剩调整和经济环境影响,贷款需求变得较为保守。出于风险和收益考量,使得商业银行面对优质大中型企业时信贷意愿较强,“想贷却贷不出去”。

      投资结构亟待调整。融资平台对信贷资金的“挤出效应”和“虹吸效应”持续加剧。近年来,由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占比逐步扩大,该类项目对利率一般不太敏感,间接推高利率,并对其他投资产生较为严重的“挤出效应”。在当前企业投资不断减少的背景下,为保持一定经济增速、稳步增加就业,政府采用各种表内外方式持续增加融资平台、房地产投融资,最终形成政府债务持续攀升、企业投融资不断萎缩、经济增长逐步下滑的“融资平台陷阱”,大量的表外非信贷融资挤压了实体经济的有效信贷需求。

      不良贷款快速攀升。不良贷款快速攀升,信贷供给压力持续加大。由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政府强刺激政策导致经济增长和信贷投放持续高位运行,当经济出现快速增长时,企业生产经营往往处于扩张阶段,商业银行会相对放松贷款标准,结果导致贷款增长过快,出现信贷膨胀。受银行信贷风险三年暴露、五年爆发、七年损失“357效应”的影响,当前已进入五年爆发的关键时期,企业生产扩张出现下滑,信贷膨胀期间形成的不良贷款正逐步显露出来,致使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面临较大压力,从而出现贷款增幅下降,形成信贷紧缩压力。

      二、信贷有效需求不足与信贷投放持续紧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信贷有效需求不足除了与宏观经济运行出现困难有关外,还与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紧缩息息相关,两者互相推动,共同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增量、信贷投放结构、不良贷款控制等三个方面造成较大影响。

      (一)需求、供给、环境“三重约束”,导致商业银行出现“慎贷”、“惜贷”现象

      宏观经济“需求约束”。经济增速不断走低,内在收缩加强,造成对贷款的有效需求不足,从而抑制了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实现,造成银行资金充裕,但根本“无项目可贷”或“无好项目可贷”。

      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约束”。当前,随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持续攀升,已将工作重心转移至不良资产清收、风险防控和不良贷款压降上,导致商业银行对于放贷“有心又无力”,制约了贷款的发放。此外,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商业银行普遍加强了对分支机构授信限额的管理和对信贷人员的约束,加大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力度,同时在“利润增长”和“风险控制”两大主要考核指挥棒下,信贷审批人员和信贷客户经理,面临着两大目标两难抉择的尴尬境地,最终由于过于强调控制风险,降低风险容忍度、提高贷款定价以求覆盖风险,信贷投放变得更加“审慎”,从而导致利润考核计划难以完成,造成信贷发放激励与约束严重不对称。

      金融市场“环境约束”。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信用环境不佳、信用担保体系脆弱、民间借贷盛行、P2P融资模式野蛮生长,很多企业甚至是央企、国企信用意识不强,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现象较为严重,个别地区甚至出现大面积信用违约事件,使得商业银行成为经济下行、结构调整、企业经营不善的重要“买单人”,从而导致商业银行即使想贷、能贷却也不敢贷。

      (二)信贷投向、信贷结构“逆向选择”,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加速恶化

      信贷投向“逆向选择”,贷款集中投向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在当前经济增长下滑、“好项目”、“好企业”稀缺的形势下,更多的投资项目由地方政府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直接投资,由地方财政提供担保或由地方政府出具“承诺函”,给予地方政府信用支持。但从近期国务院主导的地方政府债务清理、甄别过程来看,虽然有较大部分地方政府债务未被纳入政府支持信用范围,但这些项目仍然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竞相争夺的“香饽饽”,甚至“出谋划策”帮助地方投资项目融资,进而导致信贷供给超出实际信贷有效需求。同时,地方投资项目大多资金需求大、建设周期长,具有“上马容易下马难”的刚性,信贷资金常常是“进入容易退出难”,从而势必出现地方政府以现有信贷资金或财政存款为要挟继续向商业银行追加贷款的“人质现象”。从短期来看,能够为商业银行带来较为丰厚的利息和中间业务收入;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地方政府债务杠杆率持续攀升,商业银行话语权较弱,地方政府有可能会“绑架银行”化解政府债务。近期,为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政府大规模推行债务置换,并“挟持”商业银行以基准甚至更低利率承销认购债券,债务置换其本质是“借新还旧”、“借长还短”,值得商业银行深思和警惕。

      信贷结构“逆向选择”,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偏低。小微企业作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虽然国家三令五申要求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并明确提出“三个不低于”要求,但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较弱,加之担保体系尚不健全,导致大量生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被银行抽贷、停贷、压贷。截至2015年3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为30.2%,比上年末低0.2个百分点。1~3月小微企业贷款新增6106亿元,增量占企业新增贷款的26%,比上年同期占比水平低4.5个百分点③。小微企业贷款无论是余额占比还是增量占比,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

      (三)有限信贷资源“劣币驱逐良币”,容易产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表内贷款表外化,风险潜滋暗长。由于国企、央企的特殊地位,往往容易挟资本优势挤压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近年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票据融资和债券融资等各类非信贷融资增势强劲,但商业银行仍然主导非信贷融资的渠道,其承担的风险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大、越来越脱离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部分国有企业和其他大企业在获得较低利息的商业银行信贷之后,通过委托贷款等方式以较高利息将信贷资金辗转贷放给民营企业。近年发生的几起信托、债券违约事件,商业银行最终都未能置身事外。

      “僵尸企业”驱逐优质企业,风险加速恶化。部分“僵尸企业”由于自身生产经营问题,“挟持”地方政府,恶意逃避银行债务,致使银行贷款时存在明显的“劣币驱逐良币”问题,即:贷款利率越高、信用等级越低的“僵尸企业”越敢借款。相反,信用等级高的优质企业却不愿意以较高的利率借款。一些“僵尸企业”在正常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为了偿还银行贷款、维持企业正常运转,转而利用民间借贷或非法集资等途径,最终陷入资不抵债、还款难的困境,使得部分“僵尸企业”成为商业银行“客户”,形成不良贷款,而优质企业“出逃”商业银行、提前偿还贷款,导致恶性循环。这种局部性金融风险极易诱发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三、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信贷有效需求不足与信贷投放持续紧缩的对策建议

      当前,在信贷有效需求不足与信贷投放持续紧缩双重作用下,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依然面临严重的融资难、融资贵困境,对稳增长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由于信贷紧缩,导致商业银行风险持续恶化、盈利能力受到巨大冲击。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双管齐下,明确方向策略、明晰实施路径,有效应对冲击。

      (一)宏观方向策略上:重塑良好信贷文化、践行弹性信贷标准、统筹安全性与流动性关系

      思维端方面:统筹平衡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性”关系,积极审慎开展信贷投放。商业银行在注重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还应该增强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不能矫枉过正、因噎废食,放弃对盈利性的要求,要在发展中解决不良贷款问题。首先,要放眼长远,认真研究金融脱媒趋势下的发展策略,强化逆经济周期的管理理念。在经济下行期,要适当提高对风险的容忍度,充分激发基层行及客户经理按照收益覆盖风险的原则积极拓展客户。其次,创新顶层设计,切实改变不合理的绩效考核、风险管控机制,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走出“小微企业贷款成本高、风险大”的思维定式,切实转变“抵押为本”的信贷理念,使大量有发展潜力的客户获得商业银行的支持。第三,要努力提升风险评估技术和定价能力,通过提高自身的资信调查技术和水平,最大际度地消减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避免简单地以信息不对称为由回避、拒绝企业有效信贷需求的行为。

      需求端方面:坚持有扶有控原则,扩大信贷有效需求。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周期,对于亲周期经营的商业银行而言,必须要与实体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为增加信贷有效需求,商业银行必须要适当调整信贷管理策略,在牢固守住风险底线的基础上,适当放宽贷款授信准入标准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标准,使信贷总量得到合理增长。具体而言,在信贷授信审批环节,审慎放宽企业准入标准,在确保企业贷款真实性、有效性需求的前提下,将更多符合国家政策、生产经营基本正常、企业信誉较好的次优级企业纳入信贷供给范围。在贷款风险划分环节,坚持有紧有松,既坚持原则性又考虑特殊性,适当微调贷款五级分类标准,本着“有保有压”、“救人治病”原则,对一些生产经营暂时主观还款意愿较强、生产暂时出现困难或虽停产、半停产但存在逐渐恢复生产经营可能、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可以实施续贷重组、调整利率和计息规则重组等方式,以缓解企业当期偿债压力,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经营,避免简单“一刀切”式的抽贷、停贷、压贷,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对“僵尸企业”,必须坚决、果断进行压降、减退,将其淘汰出局,真正将一些较为优质企业留存下来。

      供给端方面:积极审慎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大力盘活存量信贷资产。要抢抓资产证券化发展机遇,积极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优化信贷结构。合理设计信贷资产证券化机制和产品,加大信息披露和市场监管,将流动性差、收益较低的贷款转化为流动性好的标准资产,同时对信用风险重新划分,实现发起机构的风险缓释,实现不良资产风险的共同分担。目前商业银行体系表内贷款余额达八十万亿,信贷资产证券化加速将打开商业银行腾出信贷额度支持实体经济、优化信贷结构的空间。通过信贷出表转移风险,银行体系不良贷款压力将减轻,同时也有利于促进银行经营模式从资产持有向资产交易转变。此外,在资产证券化过程当中,商业银行还可充当贷款管理机构和资金保管机构等角色,合理收取保管费和管理费等,以此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二)微观实施路径上:积极审慎推进融资平台业务,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

      积极审慎推进融资平台业务,防范新型非常规风险。一方面,积极稳步推进融资平台业务。当前,融资平台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最优质、最核心的表内外信贷客户,同时也是最重要、最稳定的负债业务来源,因此,在当前政府主导下的扩大投资政策下,商业银行应当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持续有效做大社会融资规模。在充分保证还款来源的前提下,理性稳妥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平台、棚户区改造融资平台和重点产业、新兴产业等融资平台,审慎支持介入PPP模式、产业投资基金模式,审慎开展投行等表外创新融资方式,积极引入外部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警惕融资平台风险在商业银行体系内累积。突出表现在还款主体变化而风险未实质转移。部分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资金“拨改租”等创新模式,将借款主体由平台转换成一般企业,但还款风险仍与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直接相关,受地方财政实力的直接影响。要防止PPP项目进入市场化运作领域、异化为地方政府新的融资平台。由于商业银行在地方政府债务甄别中话语权较小,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改革后风险可能仍将集中于商业银行之中。

      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持续拓宽信贷领域。消费信贷作为一种重要的关系型信贷,在经济下行、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消费信贷是鼓励提前消费、增加有效信贷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作为房地产、汽车和教育等产业的一种重要融资方式,可以加快这些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特别是2015年以来,国家大力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推出一系列支持政策,试图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当前,居民经过多年的储蓄积累,已具有巨大的信贷消费需求,商业银行应积极拓展优质楼盘住房按揭贷款、信用卡车贷分期以及耐用消费品、教育和医疗服务、房屋装修、旅游度假、奢侈品消费等方面的一般性消费贷款。同时,应积极抢抓政府放开市场准入、发展消费金融机遇,筹建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或专营机构,有效弥补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给经营利润带来的冲击。

      ①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数据。

      ②来源于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数据。

      ③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5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

标签:;  ;  ;  ;  ;  ;  ;  ;  ;  ;  ;  ;  ;  ;  ;  ;  ;  

信贷有效需求不足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