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控制价值分析论文_高晓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100015

【摘 要】目的:探究全程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5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有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研究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对2组患者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2组患者各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包括血糖控制情况、下肢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足部护理不当和外伤,研究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病足危险因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全程护理;糖尿病足;危险因素

前言

糖尿病足是一种具有严重危害性的急性并发症,也是一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局部体现,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极大的威胁。糖尿病足患者治疗过程较为漫长,耗资较大,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和治疗,从而使得其代谢指标得以改善,并且能够对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加以控制,结合有效的护理模式来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有效减少致残率[1]。本次研究中,对全程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有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0例、40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研究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4-83岁,平均63岁,糖尿病史3个月-22年,平均8.7年,住院时空腹血糖(13.9±5.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6.5±5.3)mmol/L。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4-79岁,糖尿病史2个月-18年,平均6.5年,住院时空腹血糖(11.2±4.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5.9±4.1)mmol/L。2组患者基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实施全程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构建全程护理小组。对患者的实际需要进行全面的了解,基于此,成立集心理咨询师、营养师、足病诊疗师、专业护士、专业医师为一体的全程护理小组,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加以评估,进而针对性的制定全程护理计划,落实足部护理。糖尿病专业护士长作为组长,负责小组的主要工作,结合其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此时需要组长与组员进行交流和协调,与各专业人员建立联系,保证全程护理具有完整性。②实施全程健康教育。以医院常规护理为基础,在患者出院之前对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行严格的考核,针对护理知识掌握不全者,在实施院外教育,一直到掌握牢固为止,充分体现出由评估到教育再到评价的流程。③个性化足部护理干预。在出院之前对其做出全方位的评估,结合其足部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护理方案,每隔6个月做一次评价,鼓励达到既定目标者,针对未达到目标患者,做好总结,制定下一阶段的护理措施。同时帮助其掌握足部护理常识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病足因素指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定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n、%)表示,以c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2组患者各病足因素(血糖控制情况、下肢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足部护理不当和外伤)发生率,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表1:2组患者各个因素对比[n(%)]

3 讨论

全程护理模式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主要是对患者有门诊到病房,从住院至出院的全过程为患者提供具有优质性和连续性的服务[3-4]。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全程护理教育,并且采取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继而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病例相关知识的认识,提高足部自我护理能力,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管状况,降低危险因素,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足产生病变的基础,通过对其风险作出准确评估,根据其风险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不断提高其疾病预防意识,同时提高患者对足部管理和足部并发症的思想认识,进而使得患者自身能够更加积极的进行自我管理。通过成立全程护理小组,对患者病情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对糖尿病足底患者实施个性化的足部护理,指导患者注意减轻对足部的压力,让其认识到降低足底负荷对病足的康复效果,提醒患者注意卧床休养,抬高患肢的高度,针对不能坚持长期卧床患者,可以使用石膏鞋,使得腿步和足部压力能够均匀的分散开来,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提高疾病认知。另外还应当加强对足部的日常护理,每天清洗之后,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观察足部皮肤是否破裂、有无小伤口、有无水泡和红肿,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评估,积极对外伤进行处理[5]。本次研究中,2组患者各病足因素对比有差异性(P<0.05)。由此可见,全程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病足危险因素,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通晴,任钦,张艳. 全程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控制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5):1993-1997.

[2]刘云波,李伟,常晓,等. 舒适护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12):1033-1033.

[3]林美菊. "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足护理中应用探讨[J]. 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3):73-74.

[4]李丽君,尚颖,贺俊利,et al. 协同护理模式对住院糖尿病足患者照顾者心理弹性及照顾负担的干预效果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6):120-122.

[5]韩红梅. 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护理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7,20(8):156-157.

论文作者:高晓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下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  ;  ;  ;  ;  ;  ;  ;  

全程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控制价值分析论文_高晓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