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黎巴嫩共产党:黎巴嫩共产党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述略_政治论文

与时俱进的黎巴嫩共产党:黎巴嫩共产党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述略_政治论文

跟着时代前进的黎巴嫩共产党——参加黎共八大侧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黎巴嫩论文,侧记论文,共产党论文,时代论文,黎共八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黎巴嫩共产党是中东地区一个有影响的老党,从其成立至今的75年中,饱经沧桑,艰苦磨练,跟着时代不断地前进,如今已发展成有一二万名党员和众多支持者的政党,活跃在黎国内政治舞台上。今年1 月28日至31日,该党在首都贝鲁特举行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笔者有幸代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应邀参加了这次大会,现将耳闻目睹的一些情况记录如下,与大家共飨。

称赞中国经验 紧跟世界潮流

我和同行的同志乘飞机抵达贝鲁特机场时,天色已是很晚,可是当我们一下飞机、踏上黎巴嫩的土地,立即受到东道主和我国驻黎使馆临时代办等同志的热烈欢迎。黎共政治局委员卡里姆·穆鲁瓦等领导人早已等候在机场贵宾室了。这位具有50多年党龄、从1969年起就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并一度任副总书记的理论家,曾于1987年9月率团访华。 他的这次访问,使中断十多年的中黎两党关系得以恢复。在贵宾室历时近一个钟头的交谈中,他向我们介绍了黎共八大的筹备情况、大会召开的背景和日程安排,以及邀请外国政党参加这次大会等许多情况。从他谈话的声调和表情来看,他对自己有机会在1987年亲自率团访华颇感荣耀。他说,这不是一次一般的访问,这是载入两党关系发展史中的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的年龄增长,每当回忆起这次中国之行,越想越感到高兴和欣慰。

黎共八大是一次重要的大会,应邀前来的外国政党有30多个。我们抵达贝鲁特的时间虽然比继我们之后抵达的其他代表团仅早两个小时,但毕竟是名列第一。因此,卡里姆风趣地说:“你们的到来,是中国党献给黎共八大的第一束鲜花。”他说,当前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经济都不景气,而中国的发展速度一直领先,由此可见,中国现在是世界大花坛中的一枝独秀,对整个世界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这要归功于中国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在建设自己国家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而独特的经验。中国进行的改革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黎共非常希望学习中国经验,以便制定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因为中国的成功经验,不仅使本国12亿人受益,而且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认清国内外形势 制定正确的政策

黎共八大经过一年时间的筹备,终于胜利举行。参加大会的黎共基层和各界党员代表约300人,还邀请了社会进步党等11 个本国政党和工会、妇女等群众组织的代表参加大会。黎总统、议长和总理分别派代表莅临祝贺。

会场四周挂满了标语口号:“为了解放、民主、公正和社会主义”、“建立起反对殖民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势力图谋的统一的阿拉伯运动”、“建立一个世界阵线,反对野蛮的资本主义和全球化对各国人民利益及其主权和文化的侵犯”。大会的主要议题是:听取和审议法鲁克·达哈鲁吉总书记所作的政治报告,对党的前几届大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世界和本国的形势发展,制定今后的政治路线和政策,选举产生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法鲁克总书记在向大会作的报告中强调,黎共建党很早,是介绍、坚持和传播社会主义新思想的先驱,为“一个自由的国家和幸福的人民”进行着不懈的斗争,并在各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指出,黎共作为爱国人民运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把为国家独立而斗争作为头等任务。报告重申,黎共自成立起,就一直是个具有阿拉伯取向的政党,为解放所有阿拉伯领土和民族的统一而战斗,并在斗争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政策和实践。

法鲁克总书记在报告中,肯定了党在过去五年内取得的成绩,分析了黎共当前面临的国内形势、地区形势、国际形势和党内形势,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和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他强调说,黎共的首要任务是把党建设好,为解放被以色列占领的土地,为实现本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真正民主改革,为统一国内左派力量和扩大民主潮流的基础作出贡献。

坚持民主实践 增加透明度

黎共八大的指导思想和特点非常突出:一是坚持民主实践;二是增加透明度。整个大会过程,除两次内部会议外,其余都是开放性的,也就是说,不仅黎共党员均可参加,而且本国各界人士和外国政党的代表,都有机会到会发言,对包括黎共内部事务在内的各种问题进行共同探讨,以便该党能在做出重大决策之前听到多种声音,集思广益。

在大会上的发言很多,集中起来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激烈辩论:

一是关于党的性质。一些发言者坚持认为,黎共应当是一个马列主义的共产党,而不能成为一个社会党。因此,应当恢复“阶级斗争”和“工人阶级政权”等提法;另有人提出,黎共应当依靠人类的所有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和非马克思主义的。

二是关于前总书记的复出问题。乔治·哈维从1979年起任黎共总书记,由于党内意见分歧,于1992年辞去总书记职务。在这次大会上,他要求复出重新担任党内领导职务,同现任总书记并肩战斗。对于这个问题,与会代表态度不一。有人赞同乔治本人的要求,并推荐他为新一届全国委员会(即中央委员会)主席的候选人;另一些发言者则坚决反对,甚至质问他在过去几年里党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干什么去了。

三是关于党内领导职位设置问题。主要围绕增设几个副总书记(上届无此职位),众说不一,有人主张只增设一名,协助总书记工作,便于集中意见;有的提出增设两名;还有人要求增设四名。

黎共八大的这种公开性,不仅调动了党内广大党员及其支持者的积极性(这里补充一句,黎共的支持者人数远远多于党员人数),而且也引起了应邀与会的外国政党代表的关注和兴趣。当然,也有人对这种做法表示了异议。黎共总书记法鲁克在记者招待会上对此是这样说的:“这种公开性,是我们加强和发展党内和黎巴嫩国内政治生活所需要的民主纲领的组成部分”,为此,黎共邀请了国内外各界人士和政党代表参加大会的讨论发言,希望以这种方式召开的这次大会能够向实现党的目标迈出一大步,并以此再次表明我们党的政治存在,引起本地区和全世界的关注。当然,这种做法有时会被新闻媒体片面报道,甚至歪曲,但是主要方面却是发展党内生活、加强党内统一的真正保证;再说,大会所讨论的这一切,恰是我们党应当对人民负责的问题,因此,必须一五一十地公之于众。由此可见,这种意见不一、众说纷纭,绝不是党内有派,更不是党的分裂;而是健康的,是党有力量的表现。卡里姆也多次强调,这样做是黎共领导和全体党员转变思想观念、跟上时代潮流的具体行动。

黎共走向世界 让世界了解黎共

黎共八大认真地分析了近十年来世界上发生的巨大变化,重申该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确定了党对黎巴嫩全面民主改革的近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斗争策略;同时,也确定了走向社会主义的目标,这种社会主义必须适合黎巴嫩的条件和特点。黎共八大讨论的文件和陪同我们的该党领导人都坚信社会主义一定能够胜利。他们认为,苏联的解体和以前存在的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终结,而仅仅是那些脱离其基本原理的模式的失败,这些模式的又一特点是不尊重本国人民的特性。他们一再强调指出,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反对阶级剥削和尊重人权的一种纲领,仍然适用于我们这个时代。

黎共的党纲规定:该党是个民主、改革的政党,努力以建立在世俗的政治民主政权基础上的新政权取代现政权。它坚持认为,这种取代要根据人民的自由选择,必须遵循旨在教育更多人民群众的民主行动的法则,使那些受害于现政权纲领的黎巴嫩人民动员起来,为宪法赋予的合法民主而斗争,以推翻该政权。

黎共认为,黎巴嫩的命运是同整个阿拉伯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这个问题,在当今美国以其军事和科技优势独霸天下的单极世界现实条件下,变成命运攸关的大问题。在日益加剧的全球化冲击着世界的情况下,阿拉伯各国团结起来、共同行动变得更加重要,全世界所有的解放、进步、社会主义和民主力量加强联系更加重要。为此,黎共应该走向世界、了解世界,世界也应该了解黎巴嫩及其国内的共产党。这样才能更多地了解彼此的变化、力量消长及互相影响的情况,根据新的变化指导我们的行动,筹建新的国际对付帝国主义的进攻,为我们相互支持找到一些有效形式,为在民主、尊重人权和建立现代国家机关的基础上发展社会,最大限度地提供必要的条件。

黎共八大已经闭幕,但大会的隆重而热烈的气氛、许多与会者充满激情的发言,至今仍呈现在我的脑海中,尤其令我难忘的是黎共领导同志与我们话别和送行的场面,依依惜别时说了许多感人的话,但说的遍数最多的是: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不仅是中国自己的,也是包括黎共在内的全世界所有进步力量和各国人民的共同财富。

标签:;  ;  ;  

与时俱进的黎巴嫩共产党:黎巴嫩共产党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述略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