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意义分析论文_张春兰,陆文靖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3月~2018年8月于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20岁以上健康人员,共12500例,20~80岁之间以每隔10岁为一个年龄组,统计和分析20~80岁之间12500例人员异常心电图情况。结果:80岁以上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各组,组间数据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人群需要定期行心电图检测,注重健康体检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关注。

关键词:心电图;健康体检;心血管疾病;老龄化;

心电图是检查心脏疾病的重要手段,并且其优势较多,其无创性可行动态监测,对判断心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1]。为提高心电图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本次研究随机选择2017年3月~2018年8月于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20岁以上人员,探讨其应用价值,以此为临床更好的诊断心血管疾病积累相关经验,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7年3月~2018年8月于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20岁以上的健康人员,共12500例,20~80岁之间以每隔10岁为一个年龄组。其中20~30岁组共有940例,包括男520例,女420例,31~40岁组共有2140例,包括男1420例,女720例,41~50岁组共有2256例,包括男1355例,女901例,51~60岁组共有3482例,包括男2150例,女1332例,61~70岁组共有1201例,包括男624例,女577例。71~80岁组共有1482例,包括男2150例,女1332例,80岁以上组共有999例,包括男590例,女409例,各组间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在觉醒状态下采用日本光电ECG1350P心电检测仪行心电图检测。准确放置12导联电极并按照标准电压10mm/MV进行检测,统计10秒心电图数据进行诊断。

1.3观察指标

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2]提出的诊断标准进行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以及肺栓塞等进行诊断。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数据以百分号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2500例人员出现心电图异常者多集中于高龄人群,其中80岁以上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年龄段12500例人员心电图异常检出率

注:与80岁以上组相比,*P<0.05

3.讨论

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人们生活习惯不健康问题越加严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得到了明显暴露,有关大样本调研数据显示我国未来心血管患病人群将快速扩增。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心电图异常率多集中于70岁以上的老龄化人群,这与国内诸多前瞻性研究一致。

本次研究发现30岁左右的低龄化人群同样心电图异常检出率较高,这说明心血管疾病有着低龄化趋势,这与年轻人群多熬夜、酗酒以及诸多人文因素相关。年轻人群的生活压力较大,经济负担较重,且不注意健康生活方式,由于工作原因以及健康知识认知较少等因素使得其不注意有氧运动,在生活压力的影响下其心理受到了负面影响,因此本研究低龄化人群心电图异常检出率较高[3]。

随着年龄的增长,50~70岁左右人群对营养知识以及健康行为知识了解越多,自身身体素质逐渐变化,健康体检时越来越多的提示均使得人群认知到营养重要性,为此50岁以上年龄人群对心脏疾病的认知较多,并加强平时心脏的的保健,尤其是部分老年人群其对自身饮食有非常严格要求的,会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

综上所述,不同年龄段人群需要定期行心电图检测,注重健康体检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值得引起临床医疗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向妍,万锐,覃颖丽,等. 空勤人员健康体检中异常心电图的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9):11493-11494.

[2] 李瑞杰,卢全,胡大一. 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2004年版)要点解读[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5,5(2):167-170.

[3] 叶玉玲,权明珠,叶萍,等.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异常及其临床意义[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6,19(5):574-577.

论文作者:张春兰,陆文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  ;  ;  ;  ;  ;  ;  ;  

心电图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意义分析论文_张春兰,陆文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