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伴尿路感染患者的细菌检验及抗菌对策论文_李岩峰

前列腺炎伴尿路感染患者的细菌检验及抗菌对策论文_李岩峰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医医院 152000

【摘 要】目的 研究分析前列腺炎伴尿路感染患者的细菌检验情况及抗菌对策。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7例符合条件的前列腺炎伴尿路感染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培养细菌检验,根据患者的检验结果中致病菌性质的不同分为细菌阳性组和细菌阴性组,依据致病菌性质和种类的不同分别对其进行分阶段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各阶段治疗时间的情况。结果 通过尿液样本细菌检验发现,87例尿液样本中有32例的致病菌性质呈现阳性,所占比例为36.78%;其余55例尿液样本的致病菌性质均显示为阴性,所占比例是63.22%。治疗后,细菌阳性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而细菌阴性组的总有效率为94.55%,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阳性组中痊愈的患者的总疗程为(42.31±9.88)周,细菌阴性组中痊愈的患者的总疗程为(44.85±11.17)周。从两组患者各阶段的治疗时间上看,细菌阳性组各个阶段的治疗时间均略低于细菌阴性组,但两组数据比较没有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前列腺炎伴尿路感染患者进行细菌检验,是医护人员对患者致病菌的性质和种类有了明确的了解。根据其致病菌的种类和性质的不同分别采用对应的抗生素进行分阶段治疗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前列腺炎;伴尿路感染;细菌检验;抗菌对策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bacterial test and antimicrobial strategies of prostatitis patients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Methods 87 eligible prostatitis patients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urine samples of all patients were cultured for bacterial tes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atur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n the patients'test results,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bacterial positive group and bacterial negative group. According to the pathogenicity,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bacterial positive group and bacterial negative group. They were treated by stages according to their different qualities and types. 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and the treatment time at each stage. Results 32 of 87 urine samples showed positive pathogenic bacteria,accounting for 36.78%. The other 55 urine samples showed negative pathogenic bacteria,accounting for 63.22%. 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bacterial positive group was 93.75%,while that of the bacterial negative group was 94.5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 The total course of treatment was(42.31 +9.88)weeks in the bacterial positive group and(44.85 +11.17)weeks in the bacterial negative group. From the treatment time of each stage of the two groups,the treatment time of each stage of the bacterial positive group wa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bacterial negative group,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 Bacterial examination of prostatitis patients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s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and type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of patients by medical staff.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ypes and properties of pathogenic bacteria,using corresponding antibiotics for phased treatment can achieve satisfactory therapeutic effect,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 -

[keywords] prostatitis;urinary tract infection;bacterial test;antimicrobial strategy

前列腺炎为成年男性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绝大多数前列腺患者均有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情况存在,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尿路感染,病情反复无常,需要长时间使用药物进行控制和治疗,且难以彻底治愈[1]。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抗生素治疗,而长时间的抗生素治疗往往会造成不良反应以及耐药性的情况发生[2]。为此,本研究治疗前通过对前列腺炎伴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样本进行细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分期疗程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现将详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7例前列腺炎伴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前列腺炎及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尿路感染病史均>2年,患者年龄在34~68岁,平均(56.4±7.6)岁。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期应用中成药、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短时间内尿路感染进行治疗后超过2周没有明显改观,排除了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及其他肝脏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1.2.1 细菌检验 明确告知所有患者在检测前72h内不得服用任何药物或接受其他治疗。采集所有入选患者的尿液样本,采用全自动细菌检测仪对其进行检测分析。将采集来的所有尿液样本在60min内全部接种在血琼脂培养基上,并放置于35~38℃的环境下培养24h。观察记录菌落分布情况,并采用革兰染色法对取出的菌落涂片进行检测鉴定,根据检测结果中致病菌性质的不同将其分为细菌阳性组和细菌阴性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治疗对策 本研究根据患者致病菌性质和种类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对策,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期疗程治疗,治疗阶段给予患者相应剂量的抗生素和中成药,抗生素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有效、不良反应较小的药物,待患者的尿常规恢复正常水平后进入下一阶段;进入巩固阶段后,患者的临床用药量应根据具体情况逐步减少,待尿常规水平正常维持5周后则进入下一阶段,否则返回上一阶段;进入维持阶段之后,抗生素和中成药的临床用药量进一步减少,待尿常规水平持续4个月保证正常后可以停药,若出现反复情况则需要重新返回巩固阶段进行治疗;停药后对患者持续观察半年,若在期间出现病情复发,则需要将患者重新移入巩固阶段进行治疗,若没有出现复发情况,则可以认为患者痊愈。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前列腺炎伴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样本进行细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将患者分为细菌阳性组和细菌阴性组。根据其致病菌性质和种类的不同采用分阶段对其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各个治疗阶段的治疗时间,并根据相应的临床疗效评判标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比。具体的疗效评定标准如下(1)痊愈:患者尿路症状消失,尿样本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为阴性,停药后患者尿常规检查正常,且在半年内没有出现复发情况;(2)有效:患者尿路症状基本消失,尿样本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为阴性,尿常规检查结果基本回归正常;(3)无效:分阶段治疗期间患者出现发作性的尿路感染,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者尿白细胞存在异常[3]。总有效=痊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18.0对出现的各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使用()表示在研究中出现的各计量资料,并采用t检验对其进行比较;而计数资料的比较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所有患者的细菌检验分析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情况

治疗前通过对所有入选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尿细菌检验发现,87例尿液样本中有32例的致病菌性质呈现阳性,将其作为细菌阳性组,其致病菌主要包括链球菌属、肠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糖菌属,所占比例为36.78%;其余55例的致病菌性质呈现为阴性,将其作为细菌阴性组。其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阴沟肠杆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等,所占比例是63.22%。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细菌阳性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细菌阴性组的总有效率为94.55%,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各阶段治疗时间情况比较

细菌阳性组中痊愈的患者的总疗程为(42.31±9.88)周,细菌阴性组中痊愈的患者的总疗程为(44.85±11.17)周,细菌阳性组各个阶段的治疗时间均略低于细菌阴性组,但两组数据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尿路感染作为前列腺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情况下病情比较复杂且容易反复发生[4]。临床上难以对病情进行有效控制,彻底根治比较困难。当下对于前列腺炎伴尿路感染多以长时间服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为主[5-6],而患者在临床治疗上长时间服用抗生素,往往有较大的不良反应情况出现,而随着抗生素的长期使用,患者的耐药性增加,这些情况对于前列腺炎伴尿路感染的治疗是极为不利的[7]。

针对上述情况,我院通过在治疗前采集患者的尿液样本,对尿液样本进行培养后,采用革兰染色法明确了患者致病菌的性质和种类。尿样本细菌检验结果显示,所有87例患者中有32例的致病菌性质呈现阳性,所占比例为36.78%;其余55例的致病菌性质均显示为阴性,所占比例是63.22%。不同类型的致病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也不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革兰阴性菌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大量使用,造成革兰阳性菌过度生长,同时由于人们整体免疫水平的下滑,基础性疾病增加,也随之对抗菌药物的敏感度降低[8]。而革兰氏阳性菌则对左旋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等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已逐渐形成交叉耐药、多重耐药的趋势[9]。因此在临床上首先用明确患者致病菌的性质和种类,根据药敏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药物,以采取分期治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用药治疗,使患者在得到有效治疗的前提下,降低了机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同时有效减少了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避免了抗生素药物的过度使用[9]。本研究根据患者致病菌性质和种类的不同采取不同对策,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分期疗程治疗之后,细菌阳性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细菌阴性组的总有效率为94.55%,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而细菌阳性组中痊愈的患者的总疗程为(42.31±9.88)周,细菌阴性组中痊愈的患者的总疗程为(44.85±11.17)周。细菌阳性组各个阶段的治疗时间均略低于细菌阴性组,但两组数据之间比较并不存在明显差异。这一研究结果进一步论证了在治疗前列腺炎伴尿路感染上,首先要做好对患者致病菌的相关检测工作[11],为医护人员在临床上的准确用药提供科学指导,避免在临床上出现抗生素药物过度滥用的现象,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12-13]。综上所述,通过采集前列腺伴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细菌检验,明确了患者致病菌的性质和种类,根据其致病菌的种类和性质的不同采用对应的抗生素进行分阶段治疗,有效地避免了抗生素药物的过度使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彭文清,谢志强.老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5):1201-1203.

[2]张凯,王晓峰.中国前列腺炎研究和诊治现状[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3,19(2):99-101.

[3]姜善玲,曲永娟,赵泉,等.我院2011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药房,2013,24(2):136-138.

[4]张逸,陈光耀,许新民,等.前列腺切除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0):2355-2356,2366.

[5]李玉萍,安从娟,黎建英,等.中药煎剂对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7):1680-1681.

[6]江玮,蒋海平.老年女性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5):3793-3794.

[7]刘荣华,邹江波,李晶晶,等.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分析和耐药率评价[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4,39(10):769-774.

[8]都青,张有忠.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0):2487-2488.

[9]姜善玲,曲永娟,赵泉,等.我院2011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药房,2013,24(2):136-138.

[10]余灵芳,杨青,王德选,等.小儿尿路感染病原菌8年变迁及耐药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9):707-710.

[11]徐光琴,潘春玲,杨怀.黔南州地区预防妇科手术后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52-53.

[12]汪益民,屈维龙,尤志新,等.复杂性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应用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7):4310-4311.

[13]赵东明.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细菌检验与药敏情况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157-158.

论文作者:李岩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下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前列腺炎伴尿路感染患者的细菌检验及抗菌对策论文_李岩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