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两性平等教育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妇女教育改革的启示_教育论文

韩国两性平等教育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妇女教育改革的启示_教育论文

韩国两性平等教育发展及对我国女性教育改革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韩国论文,教育改革论文,启示论文,两性论文,平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98(2008)02-0082-05

韩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注性别相关议题,尤其是近几年政府制定各种政策法令,致力改善社会各领域两性不平等现象。在教育领域,韩国两性平等教育工作也已开展15年之多,并在禁止教育中的性别偏见及歧视等方面取得一定成就。

一、制定或调整两性平等相关政策法规,确保两性平等教育的实施

(一)制定消除性别歧视相关的政策法规

韩国政府为了使教育机构和社会其他部门在录用、教育和使用资财、设施、劳务等方面全面贯穿两性平等理念,1999年制定了《性别歧视预防与救助法》。[1](P404-405)该法明确规定禁止教育中的性别歧视,还提出了相应的救助措施。这为深入开展两性平等教育提供指导和法律依据。

2003年韩国政府为全面贯彻社会性别主流化战略,“实现一个真正的男女平等社会”,在以第一期《女性政策基本计划(1998-2002)》的实施成效基础上又制定第二期《女性政策基本计划(2003-2007)》。该计划中有关女性教育政策目标有:一是扩大教育行政人员及教授中的女性比例;二是培养和使用大批女性科技人才;三是建立女性终身教育信息网络;四是实现女性终身教育机构的差别化、特性化;五是加强女生就业指导和职业教育;六是构筑推进两性平等教育政策体系;七是提高教师性认知教学能力;八是力求教育课程的公平化;九是建构学校性教育及性骚扰预防教育体系。可见,在韩国女性教育政策的各个领域都融入了两性平等观念,这反映了其政府对社会性别主流化战略的承诺,也显示了对贯彻此战略所使用的工具与方法的掌握。[2]

(二)调整和修订国家法律中含有性别歧视内容的条款

2000年韩国政府对《教育基本法》进行修改,并在该法的第十七条第二款补充了“有关增进男女平等内容”,如国家及地方自治团体,要制定积极推进男女平等政策措施,重点培养体育、科技等领域女性人才;设立男女平等教育审议会,专门回复教育部部长对增进男女平等意识相关的学校教育课程标准及内容的咨询;男女平等教育审议会相关事项的安排要依照总统令,等等。此外,韩国政府为了取得新修订《教育基本法》的立法效果,同年还制定了“男女平等教育振兴法”。这为韩国两性平等教育的真正实现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2002年韩国政府又对《女性发展基本法》进行修改,将社会性别视角纳入政策评估。修改后的《女性发展基本法》不仅为韩国社会性别主流化提供条件和工具,而且为韩国女性政策官员任命制度的建立提供法律依据,并加强了两性平等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力度。[2]

二、营造两性平等学校文化

(一)增加男女合校数量,扩大女性与男性同等受教育机会

韩国自建立学校教育制度以来,一直保持着男女合校和分校的办学形式。’95世妇会后,韩国政府为了进一步推行社会性别主流化,基于男女合校不仅给男女生带来同等教育机会,而且还能提高教育效果这一特点,制定了大力发展男女合校政策。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男女合校在韩国迅速得到发展。据韩国女性开发院2006年女性统计年谱的统计数据,在韩国初高中、大专和大学,男女合校分别占72.26%、59.75%、94.74%和96.24%。比2000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0.41、7.73、0.44和0.89个百分点。

(二)指定两性平等示范学校,实施两性平等意识教育

韩国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均衡地选择部分中小学,作为两性平等示范学校实施两性平等意识教育。首先,根据各级示范学校特点,相继开发各种提高两性平等意识的教育训练方案,如“提高入学前儿童两性平等意识的教育训练方案”、“小学性教育方案”、“两性平等就业指导教育方案”、“两性平等教育训练方案”、“消除性别歧视教育方案”、“青少年两性平等就业指导方案”、“双性化人格训练方案”等,向各级示范学校推广,提高学生的两性平等意识。其次,市、道教育厅的各级示范学校在制订两性平等计划草案的同时,出版发行各种教育资料,开展各种形式的两性平等教育活动等,提高师生的两性平等意识。

(三)组织学生开展以两性平等为主题的写作比赛

韩国教育部与女性政策科,为了引起学生对女性发展与男女平等问题的高度关注,为了增进学校教育现场的两性平等意识,每年5月的女性周组织中小学生,以两性平等为主题开展写作比赛。通过初赛在每所小学和初中各评选出一篇优秀作品,向各地方教育厅提交。各地方教育厅分别对各小学与初中推荐的作品进行审查后,又从小学、初中组各选一优秀作品,向市教育厅提交。各高中评选出的优秀作品直接向市教育厅提交。市教育厅分别对各地方教育厅和高中推荐的小学、初中、高中组的优秀作品进行审查,评选出金、银、铜奖和优秀奖,并向教育部推荐。最后,由教育部部长对获奖人员进行奖励。⑶(P35-39)这种写作比赛使学生以文字形式表达自己在日常生活或学校现场中体验到的性别偏见及歧视,或提出有关促进两性平等对策建议过程中,对男女平等问题产生新的认识,提高两性平等意识。

(四)积极推进学校性教育及性骚扰预防教育的实施

1999年韩国政府首先以隶属于国务办的青少年保护委员会为中心,采取“青少年特别保护措施”,尽量避免青少年受到不良性文化影响。2000年韩国教育部为了进一步推进各级学校性教育的实施,又制定“学校性教育基本实施计划”,并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开发各级学校间具有连贯性的性骚扰和性暴力预防教育CD—ROM资料,向中小学普及。2004年韩国90%以上的中小学基本都制定了年度性教育计划,安排了性教育专职教师,保障了年13学时的性教育教学时数,确保了一定的性教育实施经费。如今,韩国基础教育阶段性骚扰、性买卖预防教育已然制度化,各级学校也已把性教育和性骚扰预防教育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积极推进。

三、改革学校教育课程,力求课程公平化

(一)改革中小学教育课程

韩国第六次课改后实施的教育课程,无论在其课程设置还是在教育内容上,都表现出明显的男女不平等。针对这一问题,韩国教育部进行第七次课改,对2000-2002年分别在中小学适用的教育课程进行了调整。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把原来分别给男女生开设的必修课——“技术与产业”和“家政与家事”两门课程,合并为“技术与家政”一门课程,并作为小学一年级至高一男女生共同的基础教育课程,使他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掌握相应的知识。而且从高二开始在国民共同基本教育课程基础上,还设置了诸多与教养、实际生活相关的一般选修课程和与学生发展、素质相关的深化选修课程。男女生可以不受任何性别限制,任选一两门教育课程进行学习。这一改革措施使韩国中小学在实科教育课程学习上男女分离的现象得到改善。

其次,在课程内容上,删除了教科书课文故事中部分反映女性卑下地位的内容,相应地增加了女性人物出现的频度,还尽量多地选择那些反映男女平等思想的插图和照片。以韩国中小学《道德》《社会》《技术与家政》《科学》教科书改革为例:第七次课改后,在《道德》《社会》《技术与家政》教科书中共增加了96个两性平等相关教育内容。在《科学》教科书的插图和照片中男女两性人物出现的性别比与第六次课改相比也有所降低。男性扮演主要角色的比例下降了11.5个百分点,而女性扮演主要角色的比例和男女两性共同扮演主要角色的比例又分别提高了4.0和4.5个百分点。[4]

(二)大学开设女性学课程,加强女性学学科化教育

1977年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开设女性学讲座以来,女性学和女性主义在韩国社会有了迅速发展。如今,女性学与女性主义已作为韩国社会的学科和思想倾向、文化潮流,有了一席之地。2006年韩国的186所四年制大学中已有100多所学校开设女性学讲座,15所大学开设女性学课程,12所大学设有女性学专业,3所大学设有女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韩国各大学的女性学课程设置也比较多样,以韩国梨花女子大学为例: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女性教育学科化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将一些与女性学有关的内容,如韩国制度下的性别关系、韩国的性别、性及性关系、女性学、女性研究概论、韩国历史文化等放在公共课程中,可供不同专业的学生选修,并可以作为学分课程。第二部分,是研究生教育课程,其中硕士学位课程包括女性学研究方法、女性主义的理论、妇女运动历史、韩国妇女的文化社会史、女性心理、性别作用的社会化、女权文化、性别与人类学、妇女与社会公平以及与女性有关的宗教、国际法、国际社会的领导集体、东北亚政治、现代国际关系、管理与多边合作、全球一体化的战略等;博士学位课程包括女性理论的基础、自由女性主义、后现代化与女性主义、女性运动理论、西方女性理论、女性理论、妇女与宗教、妇女与国家、性别不平等的起源、家庭政治、科学与家庭、社会主义女性学、性研究方法、性文化、性与资本主义、劳动力市场的性别研究、女性工作的比较研究、妇女与环境等。从这些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韩国女性学专业教育体系。它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女性教育的实用性,而更注重理论性和实践性。[5]

四、培养教师的两性平等意识,提高女教师地位

(一)开设两性平等教育课程及讲座,提高教师的两性平等意识

为了提高教育公务员的两性平等意识,推进学校两性平等教育,各市、道教育进修学院在教师的资格进修、职务进修课程和校长、副校长的资格进修课程,都设置了两性平等相关课程及讲座。韩国各进修学院开设的两性平等相关课程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直接与两性平等、两性平等意识相关的课程,二是两性平等与教师职务、学校现场相联系的课程,三是两性平等与性教育、性骚扰预防相关课程。据统计,2005年在韩国16个市、道教育进修学院开设的有关两性平等教育课程为165门,占全部进修课程的15.2%。而且在各教育进修学院修了两性平等相关课程的教师有15687人,占全体进修教师的17.7%。[6]此外,韩国学者对这些教师进行跟踪调查还发现,他们在课堂行为上也都有了重大变化,不仅能自觉地避免使用带有性别偏见的语言,而且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类型的多样性,尊重女生的学习方式与特点以及她们的经验和观点。

(二)扩大教育行政人员中的女教师比例

2001年韩国教育部采取降低女性选拔标准或优先聘用女性等措施,鼓励更多女教师担任教育行政职务,而且为了有效提高校长、副校长及其他教育行政人员中的女教师比例,还把检查各教育厅或学校教育管理职务中的性别比作为评价各市、道教育厅工作的一项指标。2005年教育部又向各市、道教育厅下达“女性教育公务员管理职务人事管理指南”,并提出到2010年女性在校长、副校长一职中的比例要达到20%,2015年要达到30%的目标。在韩国政府的一再努力下,韩国女教师在学校权力构成中的比例有所提高。2002年韩国教育机构的奖学士和研究人员中女性比例已超过20%,2005年又增加到24%。这对提高师生的两性平等意识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加强对女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教育,促进其自主发展

(一)加强对女生的就业指导教育

韩国教育部为了促进女生的自主发展,制定反映男女平等思想的就业指导教育计划,并通过教育广播和教育网络实施了就业指导教育(Career Education)。首先,加强对就业指导专职教师的培训,并制定“专家咨询”制度,开展了比较系统的就业指导教育活动。其次,制定“就业指导日”和“就业指导周”,使女生在参与讨论、现场体验及学习过程中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再次,开发并普及与学生就业相关的训练方案。2002年和2003年韩国教育部相继开发“就业指导指南(中学女生用)”和“两性平等发展方案(小学生用)”,以两性平等为基础,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发展道路。第四,开发并普及女子中学就业指导教育用的CD—ROM资料和初高中生用的职业兴趣测验量表等教育网络电算化程序,提高学校对女生就业指导教育的质量。

(二)加强对女生的职业教育

1、加强对女中学生的职业技术教育

韩国女生开始在工业类高中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是从1992年政府推行“扩大女性在工业类学校的入学机会”这一教育政策开始的。此后多年来,韩国教育部采取各种措施,如设立女子工业高中,择优录取女生,改革各市、道的工业类课程设置,增设与女性工种密切相关的课程,对志愿工业类学校的女生进行奖励等,鼓励女生申请先前只有男生才申请的学校,不断扩大工业类学校在校生中女生比例的同时,积极培养女性职业技术人才。2006年,韩国已有7所女子工业高中和167所男女混合工业高中,占全体工业高中的86.1%,女生占全体在校生的14.03%。[7](P71)

2、提高女生的科技能力

2000-2002年韩国女性特别委员会开发有关提高女中学生科技兴趣的教育方案,并在全国范围内选择23所示范学校普及,提高女生的科技能力。同时,还以初高中女生为对象编辑出版7—10学年学生用的科学相关资料,分发到全国196个教育厅、518所女子初中和506所女子高中,培养女生的科技兴趣,充分挖掘和发挥女性身上所蕴藏的与科技创造相关的巨大潜能。为了培养更多优秀女性人才走向尖端科技领域,韩国政府还鼓励女子高等院校建立工程系,扩大女生选修科学和工程专业课程的比例。2001年韩国科学技术部委托梨花女子大学开展WISE(Women into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工作,通过传授优秀女性科技人才的知识观、价值观等,引导广大女大学生向科技领域发展。现在,该事业已经由2001年的1所大学扩展到9所地方大学。

此外,韩国科学技术部还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如制定培养、扶持女性科技人才计划,实施女性科技人才录用目标制(2006年:15%,2010年:20%,最终:30%),设立女性科技人才扶持中心,成立女性科技人才培养委员会等,进一步加强了女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3、加强对女生的职业培训

为了培养在信息、科技、文化等领域具有竞争力的女性人才,韩国女性特别委员会和韩国职业能力开发院共同对全国具有地理信息系统专家培训资格、国际秘书培训资格、职业咨询师培训资格和社会调查分析师培训资格的17所大学进行投资,积极开展对女大学生的职业培训活动。此外,为了提高人文社会学科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韩国职业能力开发院又先后开发“消费者咨询师”和“放学后儿童指导师”等国家资格培训项目,对女大学生进行培训,从而拓宽了她们的就业渠道。

六、构建女性终身教育体系,满足女性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一)充分利用各种终身教育设施,开展女性终身教育

韩国政府把终身教育视作立国之本,把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当作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因此,它们在政府、公共机关、学校、媒体等领域分别设置终身教育设施,如一般性社会教育设施、学校形式的社会教育设施、综合性社会教育设施、企业附设终身教育设施、大学附设社会教育设施、各种应试性辅导—讲习—提高班、文化教育机构的社会教育设施、专门研修院等,负责实施女性领导者教育、女性意识教育、女性发展教育、女性政治教育、女性经济法律教育、女性环境教育、父母教育、健康—性教育、家庭生活教育、女性的文化—趣味教育、女性信息化与专门教育、女性老人与职业教育、女性农民职业技术培训、扫盲教育,等等,最大限度地满足女性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二)实行学分累计制

学分累计制是韩国为迎合开放教育社会和终身学习社会而制定的一种终身学习制度。2000年9月,韩国教育部与教育开发院对全国201个教育训练机构的1890门学习课程进行评价认定,开始实行学分累计制度。目前,韩国已有325个教育训练机构和5287门课程通过评价认定。学习者向相关机构申请注册后,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获得规定学分并具备相应条件,就可以申请学位。由于学分累计制可以对人们在校内或校外获得的学分进行累计,且其学分达到一定标准,又可申请学位,学习的课程也都是与学位相关的专业知识等,因此,该制度的实施不仅激发了广大女性参与终身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还提高了女性总体学位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据统计,2004年韩国各类终身教育机构的已注册学员人数为108730人,其中通过学分累计获得学士学位的学员已达22.56%,女性又占多数。

(三)建立女性社会教育信息数据库

韩国教育部根据《终身教育法》第十六条和《终身教育执行令》第三条规定,建立社会教育信息数据库,并委托中央所属终身教育中心运营实施。该数据库的建立,不仅使广大女性通过网络搜索和了解有关教育研究动态、学习信息、资格信息、讲课信息、图书信息等,而且还促进了各地区女性之间各种教育训练方案及教育信息的相互交流。随着韩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女性在工作单位学习、在家学习和在家办公的机会也逐渐增多,促使她们通过各种类型的终身教育活动,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七、对我国女性教育改革的启示

在我国,“男女平等是基本国策”,两性平等已成为制定党和国家各项基本国策的主要依据。在男女平等教育方针指导下,五十多年来我国女性受教育有了根本性的改善,特别是近数十年间,女性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已取得可喜成绩。但是由于中国以往教育过于注重共性而忽视差异与个性,加之传统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外女内”、“夫尊妻荣”等性别刻板观念又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被传承接受下来,给后人的性别思想意识带来极大影响,因而男女两性虽然在表象上教育均等,可实际上性别偏见及歧视在各级教育工作者的性别观念,学校学科课程与教科书的内容编排及教育资源分配和大众传媒等方面多有反映,严重阻碍和制约女生潜能的开发和女性人才的培养。因此,如何深化教育改革,实现社会性别公平化的教育目标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虽然韩国实施两性平等教育的成效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其为推进两性平等教育所采用的一些途径和方法,对我国女性教育改革,如在完善法律法规,保护女性权益,促进男女实质平等;中小学课程的建构与教科书的编写力求公平化;将社会性别意识教育课程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两性平等观念;开展学校性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性别意识;大力发展女性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增强女性的自信意识和主体意识,增强成才动机等方面不无启示。我们应立足中国教育现实,同时吸收和借鉴韩国相关经验,消除性别偏见及歧视带来的不利于女性发展的性别壁垒,建构有利于女性全面发展的女性教育体系,将原本缺少完整体系、近乎无意识的两性平等教育凸显出来,使其真正成为实现平等、发展与和平的重要工具,培养出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女性人才。

标签:;  ;  ;  ;  ;  ;  ;  

韩国两性平等教育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妇女教育改革的启示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