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宫颈癌的围术期护理论文_卢珍梅

浅谈宫颈癌的围术期护理论文_卢珍梅

卢珍梅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妇一科/广西妇产医院/广西儿童医院 广西南宁 530003

【摘 要】目的:探讨宫颈癌的围术期护理。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提前干预可能出现的问题。

结果和结论: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方式、必要性,交代注意事项,针对个体情况完成术前、术后护理,鼓励亲属等家庭支持系统的建立,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关键词】宫颈癌;围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71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053-01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其发病年龄多在35-55 岁之间,近年来其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手术治疗是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由于手术创伤、并发症多,因此对于围术期的护理配合要求较高[1]。通过对我院近年来采用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具体情况如下。

1 基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3 年1 月-2015 年8 月收治的24 例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的年龄在27-65 岁之间,其中27-39 岁的有6例,占25%,40-49 岁的有11 例,占45.83%,50-59 岁的有5 例,占20.83%,60 岁-65 的有5 例,占20.83%。所有患者均采用宫颈癌根治术,包括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和广泛性子宫切除。

2.辅助检查

2.1 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

2.2 阴道镜检查对可疑部位行活检。

2.3 宫颈活检 如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检查均为阴性,可行宫颈管诊刮术病理检查确诊。

2.4 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最后确诊。

3.护理问题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害怕的情绪,与患者对癌症的恐惧、担心预后有关;舒适的改变,与疼痛、术后腹胀有关;潜在并发症,如皮下气肿、内出血、感染、静脉血栓、淋巴囊肿、肠梗阻等。

4.护理目标患者焦虑、恐惧程度减轻,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患者主诉不舒适感减轻或消失;术后患者未发生并发症或发生后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5 护理措施

5.1 术前护理5.1.1 心理护理 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做好家属的解释工作,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式、注意事项,鼓励患者表达感受,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技巧,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随时关注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及时提供帮助。

5.1.2 肠道准备及阴道准备 术前治疗基础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者控制血压、血糖稳定,无手术禁忌症。术前2~3天指导患者进食半流质饮食,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食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无阴道活动性出血,每天臭氧液行会阴、阴道冲洗消毒2 次;术前晚及术晨行肠道清洁灌肠、备皮,使用镇静药物帮助睡眠;注意个人身体卫生,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感冒,有呼吸道感染者,监测并记录生命体征,报告医生处理。

5.2 术后护理5.2.1 基础护理了解患者的过去史和现病史,了解麻醉和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切口大小及引流情况。全麻手术后去枕平卧位至完全清醒,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持续心电监护24 小时至各项指标稳定,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输液管道通畅,留置针固定稳妥,使用颈部深静脉穿刺输液者,注意护理,警惕输液滴空时及时更换液体防空气进入;进行疼痛评估,正确使用镇痛泵,检查管道通畅,评价镇痛效果是否满意;观察切口敷料是否干净、伤口周围有无皮下气肿,切口如有渗血、渗出液应报告医生换药[2]。

5.2.2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使用一次性无菌负压引流瓶,检查管道是否通畅,定时挤捏管道远端、形成负压利于引流液排出,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量、性质、颜色等,警惕有无活动性出血,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指导患者取半卧位休息,鼓励患者做咳嗽、深呼吸动作,经常变换体位,有利于引流液排出。患者下床活动时,妥善保护,防止管道扭曲、折叠或脱出,引流瓶应低于耻骨联合位置,防止引流液逆流;更换引流瓶时须无菌操作,长期留置者24小时更换一次装置。腹腔引流管的拔管指征,24 小时引流量明显减少,少于50ml,颜色变淡。

5.2.3 活动指导腹胀是宫颈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与麻醉及手术导致胃肠功能障碍、肠麻痹引起肠内积液、积气有关[2],此外,术口疼痛、留置管道如腹腔引流管、尿管等影响患者的活动,亦加重腹胀。

因此,术后患者回房后,由经过培训的护士采用中文版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医嘱、患者的病情及肌力评估情况采取个性化指导,床上活动由清醒后四肢恢复知觉能配合指导开始,按照科室制定的术后活动指导规范进行,循序渐进;术后第一天早晨评估患者无头晕、眼花等不适后将患者取半卧位,数分钟后无头晕不适、由经过培训的护士行肌力评估后使用助行器协助下床活动,开始由1~2 次/天,随着患者活动耐力、自身行动能力及自理能力的提高,慢慢增加下床活动次数;术后早期活动在促进早期肛门排气的同时,大大减轻术后腹胀的程度,也避免了术后静脉栓塞、肠梗阻、肺部感染等众多并发症的发生。

5.2.4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指导进食。肛门排气后,听诊肠鸣音次数正常,无腹痛、腹胀,遵医嘱可进食流质饮食,避免糖、奶、蛋等易胀气食物;饮食应少量多餐,循序渐进[3],从流质过渡到半流质,再到普通饮食,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高热量;避免过于生冷、过酸过辣、坚硬、煎炸的食物。

5.2.5 健康指导根据病理报告结果决定进一步的治疗。无需化疗者,出院后一个月行首次随访,遵医嘱定期复查,如出现症状应及时随访,告知患者随访的重要性。帮助患者调整自我,重新评价自我能力,根据患者情况提供术后生活方式的指导,逐渐增加活动量和强度,适当参加社会活动,或恢复日常工作。性生活的恢复须依据术后复查结果而定,认真听取患者的看法,提供相应的帮助。术后须化疗或放疗的患者,详细告知后续治疗的重要性,督促患者遵从医嘱。

参考文献:[1]崔丽芳,张体玲.子宫全切术对妇女生理心理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2,17(8):498.[2]陈唐庚,陈丽清,陈惠玉,陈香英,林美珠.自理能力评估对宫颈癌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指导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1(28):110-112[3]陈燕会.74 例妇科腹部手术病人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3,7(11):1751-1752

论文作者:卢珍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4月第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2

标签:;  ;  ;  ;  ;  ;  ;  ;  

浅谈宫颈癌的围术期护理论文_卢珍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