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在小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观察论文_熊毅

(湖南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湖南益阳 413000)

摘要:目的 观察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在小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撷取本院收治的小肠梗阻患者90例,撷取时间是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分组原则以抽签法为主,分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予以单气囊小肠镜检查,研究组予以多层螺旋 CT造影检查。比较诊断符合率以及比较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与对照组的诊断符合率(75.6%)比较,研究组的(95.6%)较高,优势突出,P<0.05;与对照组的比较诊断敏感性(68.9%)、特异性(24.4%)比较,研究组的(88.9%、60%)较高,优势突出,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可显著提高小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以及敏感性,临床应用价值极高,值得借鉴。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小肠梗阻

小肠梗阻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属于急腹症,具有极高的发病率,病情发展迅速,且死亡率可高达80%,如果手术治疗不及时,会严重的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单纯的CT很难鉴别小肠梗阻,所以寻求一种积极、高效的诊断方法成为广大临床医护人员广泛关注的内容[1]。本文笔者为了辩论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在小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特撷取本院收治的小肠梗阻患者90例查究,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撷取本院收治的小肠梗阻患者90例,撷取时间是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分组原则以抽签法为主,分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研究组男女比例26:19,年龄区间是18-72岁,平均年龄为(45.06±26.13)岁;病程区间是12--31小时,平均病程为(21.52±9.62)小时。对照组男女比例24:19,年龄区间是20-71岁,平均年龄为(45.57±24.88)岁;病程区间是10--30小时,平均病程为(20.05±9.86)小时。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排便排气停止、呕吐、腹胀以及腹痛等症状。两组基线资料差异不突出,P>0.05,具有优异的可比价值。

1.2 纳入标准:(1)均经MRI确诊为小肠梗阻。(2)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3)年龄在18周岁以上(包括18)周岁。(4)研究前,患者、家属均知情,并对《知情同意书》予以签字。

1.3 排除标准:(1)肝、肾、心、肺等脏器合并重大疾病的。(2)哺乳期、妊娠期的女性。(3)对本组涉及的造影剂过敏的。(4)患者、家属反对本研究的。(5)依从性、配合度较差的。(6)存在精神疾病、沟通障碍、意识不清醒的。

1.4 方法

1.4.1 对照组:采用电子单气囊小肠镜(型号SIF-Q260;品牌:奥林巴斯),包括外套管、气泵以及主机等,将外套管与内镜连接起来,对外套管的气囊予以充气和放气操作,将肠腔固定好,对外套管进行反复性的推拉,全面的检查患者小肠[2]。

1.4.2 研究组:予以型号为Philips Brilliance16层螺旋CT(产地:国外.日本)的螺旋扫描机,CT增强扫描患者全腹部,层厚设置为2mm,扫描的矩阵是512×512,管电压设置为120kv,管电流设置为200-280mAs,扫描范围是从膈顶直至患者的耻骨联合。对胃肠减压管予以暂时性的关闭,口服2.5%的等渗甘露醇1500ml,20分钟服用1次,连续服用3次。在患者的肘前静脉注射100ml的非离子型造影剂,速率是3.5-4ml/s,对动脉与静脉的横断位进行增强扫描,动脉期的扫描时间要延迟20-30s,静脉期的扫描时间要延迟50-60s[3]。

1.5 评价指标

对于小肠梗阻的判定标准是:空虚肠管与扩张肠管的直径差在50%以上,远端的肠管中没有气体,液体影不明显记为完全性肠梗阻;空虚肠管与扩张肠管的直径差在50%以下记为不完全性肠梗阻。

1.6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软件统计,诊断符合率以及诊断敏感性代表计数资料,用检验,P<0.05,优势突出,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小肠梗阻是肠梗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患者的发病原因复杂,临床认为该病的发生主要与机械性梗阻、动力性梗阻、肠系膜管狭窄以及肠系膜闭塞或者血栓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4]。临床诊断常采用的是腹部X线平片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病史做出诊断,但是X线平片诊断的不确定性较大,十分混乱,其次平片的诊断检出率较低,无法对患者梗阻的狭窄程度做出准确的判断。

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层螺旋CT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多层螺旋CT的基础是注射对比剂以及口服对比剂,实施的是薄层扫描,全方位的对患者的肠壁、肠系膜、血管、小肠腔内以及腹内的脏器进行观察,为临床医师诊断患者疾病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5]。造影剂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的应用,其次检查过程中使用的甘露醇溶液可使得肠管得到充分的扩张,促使肠管充盈,减缓肠道对造影剂的吸收,可以更直观的对病变部位的征象做出反应,敏感性以及特异性较高,可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降低了误诊率和漏诊率[6]。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可准确的反映肠壁是对称性增厚还是非对称性增厚,对病变组织的分布做出准确的反映,故本文研究示:诊断符合率:研究组95.6%、对照组75.6%;诊断敏感性:研究组88.9%、对照组60%;诊断特异性:研究组68.9%、对照组24.4%,差异突出,P<0.05。证实了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方法对于小肠梗阻的诊断价值,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更好的维护了患者的健康,凸显出了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优势。

综上所述:小肠梗阻患者予以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可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可更加详细的显示肠管情况,对于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广大患者值得信赖并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志伟,刘晶哲,张颖,等. 小肠梗阻伴缺血多排螺旋CT特异性征象分析[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30(01):83-85.

[2]刘静,余晖,焦俊,王黔,等.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在小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J]. 重庆医学,2016,45(06):799-801.

[3]詹志勇,王大维,张鹏,等.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在小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1):174-175.

[4]陈肇平,熊诗俊,李清水,等.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小肠梗阻诊断的临床价值[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7,36(02):257-259.

[5]李杰.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在小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J]. 当代医学,2017,23(13):12-14.

[6]张毅琴,陆卫东,李伟,等. 多层螺旋CT对老年人小肠梗阻病因的诊断价值[J]. 实用老年医学,2013,27(01):22-25.

论文作者:熊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  ;  ;  ;  ;  ;  ;  ;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在小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观察论文_熊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