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民族精神_民族精神论文

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民族精神_民族精神论文

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民族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报告文学论文,新时期论文,民族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包蕴着强烈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成了贯穿整个新时期报告文学的一根红线,它不仅是作品的有机部分,也是构成作品的内在风骨。民族精神使新时期报告文学在发挥自身真实性的同时,比小说、诗歌、散文等更贴近时代和人民,因而更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地位。它表现在知识分子题材、体育题材、有关记叙“两弹一星”的作品、改革题材中,甚至问题报告文学作为中国特定时代的产物,作为爱国精神的另一表现形式,也同样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新时期报告文学之所以能持续繁荣,“由散文蔚为大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读者的热烈欢迎,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其理性精神与民族精神[①]。尤其是民族精神,可以说是贯穿整个新时期报告文学的一根红线。无论是对改革的讴歌还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无论是对知识分子的赞颂还是对社会问题的探讨,这种民族精神始终如影随形,如魂附体,不仅成为作品的有机部分,而且构成作品的内在风骨。正是这种精神,使新时期报告文学在发挥自身真实性的同时,比小说、诗歌、散文等更贴近时代和人民,因而也更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地位。

中华民族本是有着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遗产的坚强、伟大的民族,只是在近代,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才落后挨打、饱经忧患。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与民主自由,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而反映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中国近现代文学,也由此形成了慷慨悲凉的风格基调。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当代文学由此经历了一个欢歌笑语的时代。然而,为了探索社会主义这一新生事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文学也随之走过了一段弯路。只是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历史和文学才开辟了新的阶段。随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潮流,文学进入了全面反思、全面发展的时期,并由此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多元格局。然而,在这多元发展、尤其是在吸收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营养的同时,文学的根也是深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的。如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戏剧《小井胡同》(李龙云)、《天下第一楼》(何冀云),小说《李自成》(姚雪垠)、《黄河东流去》(李准)、《平凡的世界》(路遥)和《白鹿原》(陈忠实)等均是其例。然而,在诸种文体中,最集中、最深刻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还是报告文学。由于报告文学具有真实性和贴近时代生活的特性,因而它在小说等虚构文学热衷于花样翻新、形式变幻之时,更多地承担了反映现实、干预生活、直面人生的任务,因而也更全面、具体、真切地表现出民族精神。

方立天认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重德精神(重视道德自觉和人格完善),务实精神(由儒家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以及无神论传统形成),自强精神(《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突出表现为“日新”、“革新”观念和积极乐观有为精神),宽容精神(孔子的“仁”是“爱人”,孟子的“爱物”,吞吐容纳文化)和爱国精神(关心社稷生民、维护民族独立、为“报国”而献身)。其中自强精神是核心和基础[②]。而新时期的报告文学,就正是集中体现了这一以自强精神为核心和基础的民族精神。这一点,首先突出表现在知识分子题材中。由于传统文化的心理积淀和所从事的特殊职业的关系,知识分子更直接、深刻地体现着这一以自强精神为核心和基础的民族精神。尤其是由于中国当代特殊的历史和特定的国情,这一点就显得特别可贵和重要。因为,在当代历史中,知识分子曾经是被改造、教育或被批判、打倒的对象。但他们不仅“蒙冤不说违心话”,始终坚持真理,忠于人民,而且在逆境中顽强坚持科研、执着事业、追求理想,从而表现出感人至深的爱国精神、拼搏精神与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而正是通过对这种精神的揭示,作品就表现了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仍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生命力与凝聚力。这一点,在陈祖芬和肖复兴等人的作品中表现尤为突出。

在陈祖芬的整个知识分子系列中,最为突出、感人的是她写于新时期前期的“祖国高于一切”的“中国牌知识分子”。在这些作品中,她把中国当代不平凡的历史与对极左政治的批判隐于幕后作为背景,“绝没有为知识分子鸣冤叫屈的情绪”,贯穿作品的是“始终燃烧的、不灭的爱国主义的圣火”[③],挖掘的是生活中“美的泉水”,其目的是为了“给辛劳的、疲惫的人们送上一捧沁人的清泉,使人感奋起来”[④]。因而她在肯定知识分子的拼搏精神与奉献精神的同时,比其他作家更突出、强调了知识分子的人格操守和爱国精神。如《祖国高于一切》中的内燃机专家王运丰,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后,毅然抛弃在德国建立的幸福、富裕家庭,忍痛与德国爱妻离婚,冲破重重阻力,带着3个孩子回国;后虽被打成“德国特务”,受尽磨难而仍不改对祖国的忠诚,始终坚信“祖国高于一切”,以为祖国奉献为幸福。《中国牌知识分子》中的程渊如,不要孩子,不去台湾,从上海到东北,从东北到鸡西,从地理转地质,一切服从祖国,一切献给祖国。后丈夫被红卫兵打死,她本人受尽批斗、屈辱和苦难,但她仍对祖国忠贞不贰,只要有机会工作就全力以赴。此外,还有在恶风逆浪中坚持又红又专的道路,为中国医学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的著名教授黄家驷(《黄家驷的道路》);有拒绝外国高薪聘请,极大限度地把自己的才能献给祖国的怪才(医学博士、歌唱家兼嗓音研究者、画家)林俊卿(《活力》);有保持战争年代的拼命精神,追求生命的节奏与速度的著名女导演陈颙(《节奏》);有大胆发现和提拔人才,将自己的艺术生命传给青年的艺术家王昆(《生命》);有终身未婚,几度失明而仍坚持“只要生命的密度,不要生命的长度”的女翻译家祝庆英(《心灵》);还有抛弃家庭和个人恩怨,不顾打击、刁难,全身心献给研制新的光学检测仪器的上海光学仪器厂工程师陈祥祯(《最佳年龄》);等等。这些“中国牌知识分子”,除了具有“祖国高于一切”的崇高感情外,还具有无私奉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他们一般都经受了艰难岁月中的严峻考验:或是林彪、“四人帮”与极左路线的迫害,或是国外物质生活的利诱。但他们始终没有动摇对祖国和生活的坚强信念,没有对自己所受委屈的牢骚与怨言,而只有对祖国、历史与生活的理解和热爱。在他们的身上,的确集中体现了包括重德、务实、自强、宽容和爱国诸精神在内的中华民族精神。

如果说,陈祖芬侧重表现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那么,肖复兴则更注重突出知识分子的自强精神。他常将知识分子置于当代不平凡历史和爱情、家庭等日常生活中进行考察,通过他们的悲欢离合与酸甜苦辣,展示他们的美好心灵,挖掘其人情、人性与人生美。他认为,“正是在与这些辛酸苦辣交织一起的生活中,才体现出他们人性的美、人生的美。同时也才体现我们这个古老宇宙的生机与活力。正是这些默默嚼碎了如许深重辛酸苦辣的人,才支撑起我们共和国的大厦。”[⑤]这一点,在他的《柴达木传说》、《柴达木作证》、《默默地燃烧》和《生当做人杰》等作品中表现尤为突出。这几篇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曾受过中国当代极左政治的错误打击和伤害:或被打成右派,或被打成反革命,或被造成爱情与人生悲剧,在长达20年左右的被打击、遭歧视的屈辱生涯中,他们以顽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自尊自重,自强不息,仍执着人生,追求事业,坚持科研,终于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社会和历史的承认。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传统人格精神。如《柴达木传说》中的黄治中和龚德尊,他们“吃苦而不诉苦”,始终对柴达木保持着“赤子之心”与“献身精神”,“这是我们民族,我们的人民最可宝贵,最应珍惜的性格!”尤其是《生当做人杰》,是作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集中体现了作家从爱情与家庭角度挖掘普通人的人情、人性美,表现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风格特点。作者以饱满热情和细腻笔触,写了一个不幸而坚强,平凡而伟大的女性——嵇汉雄:她一生在爱情、家庭方面饱经磨难,但始终顽强不屈,与命运抗争,以爱情和家庭服从事业,在科研上取得重大成就。由于极左政治的影响,她先后失去了父亲和童年的快乐,失去了初恋的爱情和爱人的生命,最后又失去了母亲和丈夫(兼事业助手)。但她常常是料完丧事,抹去眼泪,又走进实验室。正是凭着这种非凡的毅力、强烈的事业心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她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与发明奖,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类似作品还有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与《生命之树常绿》,理由的《痴情》与《九死一生》,乔迈的《歧路芬芳》,叶文玲的《美的追求者》,史航的《人生冲浪记》以及石湾的《一份充满爱的“离婚报告”》等。

其次,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民族精神还突出表现在体育题材作品中。由于体育的竞争性强,体育比赛的胜败直接与民族尊严和祖国荣誉相联,因而教练员和运动员需要更强的拼搏精神与爱国精神。体育比赛(尤其是国际性比赛)也更为人们所关注。尤其是中国在恶梦醒来睁眼看世界时,发觉自己包括体育在内一切都落后于别人时,这种欲夺回损失、缩短距离、赶超先进的愿望就更为强烈。而新时期的体育报告文学就正是把握这一时代脉搏,写出了以中国女排姑娘为代表的体坛健儿为振兴中华所进行的集体拼搏,写出了民族自信心与民族尊严,从而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中华民族奋发图强、决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志气和力量。在这方面,鲁光的《中国姑娘》、《中国男子汉》,理由的《扬眉剑出鞘》,何慧娴、李仁臣的《三连冠》,杨丽云的《胜利女神》以及孙晓青、张挺的《撼动王座的旋风》等作品可为代表。如《中国姑娘》之所以发表后风靡全国,除了适逢女排夺魁之盛外,最根本的是它写出了女排巾帼英雄为振兴中华这一崇高目标而进行的英勇顽强的集体拼搏,写出了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荣誉感,表达了亿万人民自强不息,一扫祖国的贫弱,决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烈愿望。作品描述了中国女排自建队以来,为了祖国的荣誉而顽强拼搏、前赴后继的战斗历程,描绘了阙永伍、曲培兰、曹慧英、孙晋芳、周晓兰、郎平和袁伟民等几代运动员、教练员的英雄群像。《中国男子汉》则集中描写了女排主教练袁伟民。作品抒情地写道:他“作为一个中国男子汉的典型形象,堂堂正正地站到了世界人民的面前。在他的身上,不仅有我们民族坚韧而智慧,含蓄而大度的传统品性和气概,而且也溶进了社会主义祖国荣誉的血液”。此外,《撼动王座的旋风——NEC中日围棋擂台赛纪实》通过记叙1984年至1985年中日围棋擂台赛中,中国以聂卫平为代表的运动员经过紧张、激烈的争夺而终于获胜的事迹,从围棋这一体育窗口,显示了国力的昌盛和中华民族英勇顽强、勇攀高峰的精神与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决心。类似作品还有《他是黄河故道的子孙》(刘进元)、《羽球情》(朱巾芳)、《她盼望国旗继续上升》(陈铮)和《国球 国魂》(关鸿)等。

然而,真正全方位、立体式地体现中国民族精神的,还是有关记叙“两弹一星”的作品。“两弹一星”,即原子弹、氢弹和卫星。它是共和国护身的法宝,反击的利剑,腾飞的翅膀。它的研制与发展,是我国历时最长、耗资最巨、参与人数最多、难度最大的尖端国防科研,而它又是在我国最困难、最混乱的非凡年代成功的,因而也就最能体现整个国家的民族精神。这一大长民族志气和重振国威、军威的巨大社会综合工程,是无数优秀中华儿女用青春和生命凝成的。然而,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优秀事迹和英雄气概,由于保密的需要,长期未能公开宣扬。只有在这些已成为光荣历史的今天,我们的人民和文学才将这段悲壮历史和这些无名英雄披露出来。这些作品,集中在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其中郑重的《沙漠与海》、《走向太空》、《他拥抱地球,也拥抱原子弹》和钱钢的《核火》、董滨的《中国原子弹之父》以及吴显奎、孟勇的《两弹元勋的秘密历程》等,集中叙述了邓稼先等科学家和科技人员隐姓埋名、默默奉献,为研制和发展核武器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感人事迹。如《他拥抱地球,也拥抱原子弹》写到,邓稼先在50年代后期,苏联撤走专家、撕毁合同的情况下,带着党和人民的希望,顶住压力,以原子弹理论研究部主任之职,带领新老科学家,在算盘和老爷计算机的条件下,研制成功了原子弹的爆炸。任研究院院长后,又用两年多时间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颗氢弹。他风餐露宿,废寝忘食,长期奋战在沙漠,贡献巨大而只能做无名英雄。后因长期接受放射性物质而得癌症去世。而写于90年代的长篇《中国两弹一星揭秘》(彭子强)则不仅更全面、系统,而且以更典型的事例和感人的细节,更鲜明地表现出深沉的民族精神。它不仅写了五六十年代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爆炸,而且写了七八十年代各种火箭与卫星的研制、发射;不仅写了更多知名科学家的刻苦攻关,而且写了许多普通科技人员甚至家属的巨大牺牲;不仅写了解放军战士的无私奉献,而且写了周恩来、聂荣臻、张爱萍等领导的殚精竭力、呕心沥血。尤其是困难时期,火箭部队吃光30里沙枣叶,周总理老着面子向各大军区求援;“文革”中以“抢在法国人前面”为口号消除派性、凝聚人心;罗布泊“木兰村”的姑娘们头发变白,成为被爱情遗忘的人;以及不少科研人员被累死、累病等感人事迹,更使我们具体、真切地认识了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更生动、深刻地理解了“民族精神”、“民族脊梁”和“民族气节”的内涵。而正是由于我们用汗水、血肉和智慧,在贫穷和落后的国土上筑起了新的长城,因而不少原先曾欺侮过我们的国家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有谁依然从酱油、糖醋鱼,或者是从‘文革混乱’、‘人海战术’这些陈词的角度来看80年代的中国的话,那么他们必定会认识到,现在是改变这看法的时候了,因为‘亚洲沉睡的巨人’不再沉睡了。”类似作品还有反映火箭事业的《飞向太空港》(李鸣生)与反映导弹部队的《大国长剑》(徐剑)等。

的确,在某些时候,当我们谈论当代中国历史时,总是忘不了反右扩大化和“文革”十年浩劫等惨痛教训,似乎中华民族就只剩封建、愚昧和丑陋的一面了。其实,即使在国民弱点和劣根性集中展露的十年内乱中,中华民族爱国、重德和自强等主导精神也仍然顽强地表现出来,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而正是这种精神,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虽历经磨难而仍立于不败之地。这一点,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陈祖芬、肖复兴和有关“两弹一星”的作品中已初步看到。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从有关反思历史和反映改革等作品中进一步看到。如为了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与民族尊严,我们在抗美援朝和中越自卫反击战等斗争中不畏强暴、英勇顽强、浴血奋战(《板门店谈判》、《志愿军战俘记事》、《壮士横戈》与《中国魂》等);为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我们在极端困难和艰苦的条件下,用血泪和骨肉修筑青藏公路、支援西藏建设(《喜马拉雅之谜》);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我们用“人拉肩扛”和“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精神,开发了大庆油田等(《中国石油大会战》、《科学家的名利场》);为了坚持真理、执着理想、保持节操,张志新、遇罗克、范熊熊和吴吉昌等仁人志士继承屈原传统,威武不屈,与邪恶势力拼死抗争(《正气歌》、《划破夜幕的陨星》、《无声的浩歌》与《为了周总理的嘱托》等)。

当然,这种民族精神不只在反思共和国不平凡历史的作品中表现,而且也在反思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作品中反映出来。尤其是《当年他们多年轻》、《红军浪漫曲》、《寻找那些被通辑的》和《淮海之战》、《鏖战西北》、《丙子“双十二”》等中国革命斗争报告文学丛书,通过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等,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与光辉品格。值得指出的是,不同于以往的创作,新时期报告文学在反映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时,注意纠正了以往的偏颇,客观地反映和肯定了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和所作的贡献,热情地讴歌了国民党中的爱国将领和官兵。这方面的作品,有邓贤的《大国之魂》、杨大镇的《中国远征军印支征战纪实》和曾凡华的《碧血黄花》等。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作品,新时期报告文学中的民族精神才表现得更为准确、全面。

然而,新时期报告文学中的民族精神更突出表现在改革题材作品中。这是因为,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革命,它必将激发起新的民族精神。因而新时期的报告文学作家,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热情讴歌“在创伤和恶梦中振奋起来的民族精神”。这方面的作家,以李延国、李存葆和王光明等最为突出。如李延国的《在这片国土上》,以宏大的气魄和洋溢的激情,通过抒写引滦入津工程的前后经过和它所体现的“引滦精神”,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作品写到,作者在以李瑞环为总指挥的指挥部,看到“智慧被唤醒了,活力被唤醒了,尊严被唤醒了”,而“看不到扯皮和推诿,看不到消沉和麻木,每一个人的面容都是充实的”。在工地,干群团结,军民合作,以血泪和生命为代价,战胜险阻创奇迹,将国务院计划的3年完成任务提前到1年多。因而作者认为“引滦精神”“潜藏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国土上,十亿中华儿女是开掘不尽的智慧和力量的宝藏”;“希望就在这片国土上”,“希望就在我们自己身上”!《中国农民大趋势》也是这样,它站在时代高度,在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和鲜明对照中,全方位地探索民族的命运和未来,洋溢着浓郁的哲理诗情。而《走出神农架》则以中国“二汽”的发展为报道对象和描写线索,放眼世界,纵观民族,反思历史,审视现实,呼唤未来。字里行间,饱蘸着作家对变革现实、振兴民族的忧患意识与紧迫感、危机感。李存葆、王光明继《大王魂》等作品之后所写的《沂蒙九章》,再现了蒙山沂水所经历的“残酷的洗礼,庄严的涅盘,伟大的觉醒,神奇的再生”,写出了“蒙山沂水的魂魄”、“艰忍刚强,心热似火的沂蒙人民的魂魄”和“七十二崮一样顶天立地的共产党人的魂魄”(刘白羽语)。此外,贾鲁生、王光明的《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通过记叙上至中央总书记、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石油工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为开发胜利油田而不遗余力、无私奉献的事迹,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周纲的长篇《西天一柱》,以跳跃、排比的句式,凝炼、概括的语言和诗的激情,通过具体记叙四川省建筑公司在改革开放中冲破“盆地意识”,开拓进取,建功立业的奋斗历史,展示了四川建筑业励志振雄风、扬威海内外的神采英姿和建筑界员工登高眺望世界、大步走向未来的广博胸怀,从一个侧面展示和歌颂了自强不息、顽强奋斗、赶超世界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类似这样通过反映改革形势与成就来表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作品,还有陈祖芬的“挑战与机会”系列,雷铎等反映深圳、海南特区的作品,陈冠柏、朱幼棣、叶永烈等反映“温州模式”的作品,钱钢、江永红、徐志耕等反映军队的作品,以及《热流》、《城市与老板的编年史》、《中国星火》等。

最后,还须指出,在新时期报告文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的问题报告文学,其中也充溢着浓郁的民族精神。只不过因其主要表现为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而使这种精神变得更为深沉、凝重罢了。虽然个别作品有偏颇甚至失误之处,但就整体而言,无论是对社会问题的揭露、剖析,还是对改革失误的分析、思考;无论是对人与自然的科学探讨,还是对民主法制的热切关注,都无不渗透着爱国赤子的殷殷深情。正是这些作品,以其鲜明的理性精神与启蒙意识,切中社会时弊,推进改革开放,为人的现代化和民族心理的重铸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是中国土地上特定时代的产物,是爱国精神的另一表现形式,因而也同样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注释:

①关于理性精神,见拙文《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理性精神》,《求索》1995年第6期。

②《民族精神的界定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哲学研究》1991年第5期。

③梅朵《寻火者——代序》,见《陈祖芬报告文学选》,北京出版社,1982年12月。

④陈祖芬《一封没有写完的信》,《文汇月刊》1982年第10期。

⑤肖复兴《多梦时节·自序》,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3月。

标签:;  ;  ;  ;  ;  ;  

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民族精神_民族精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