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土纺土织技艺的传承推广应用——以河北魏县为例论文_张蒙蒙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土纺土织技艺的传承推广应用——以河北魏县为例论文_张蒙蒙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河北魏县土纺织布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播着民间的文化艺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文化技艺慢慢淡忘了。对河北魏县土纺织布进行传承和设计推广,运用到现在生活中是符合民众需要的。它既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融入了生活。身为民族高校艺术学院的我们也有传承、发展文化遗产的责任。

关键词:河北魏县;土纺织布;餐具软装饰设计;应用

近日,中共中央总行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认与发展项目实施意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学习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有助于人们提高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则更是青年一代责无旁贷的责任。作为民族院校的学子,我们对传承、推广民间工艺文化和文化创新发展方面更应有历史和现实的责任。本文选择魏县土纺织布来进行实践性的创新探讨,符合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思路。

1土纺土织技艺介绍

魏县土纺织布独具特色,是她们创造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的集中表现。魏县土纺织布的制作工序一共有十二道,任何一道工序的不到位,都会影响最终的效果,甚至会使后续的工作无法进行。

2魏县土纺土织的现状

第一,以实地调研为主的研究。如今河北魏县土纺织布的保护、推广、应用、创新困难重重。本文笔者深入社区采风,寻找土纺织布的传承人,研究民族的研究,向当地人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并提取河北魏县土纺织布的文化、视觉元素进行创新产品设计。

第二,以论文为主的研究。如李娟,王宏村写的《魏县土纺土织手工织造技艺研究》,就是通过现代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研究几种类型的纹样织造技术,希望能为民间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做出贡献。

又如王静,王宏村写的《论邯郸地区传统土纺织布艺术特色》,通过多次走访邯郸市魏县土纺织布的手艺人,归纳总结邯郸土纺织布的发展历程,并通过现场操作,问询,对土纺织布的颜色,图案以及织造技艺等进行研究,得到土纺织布独立的艺术特色以及相关联系。

第三,以实物为主的研究。如土布织艺传承人郑芬兰作为最年轻的土纺织布传承人创立自己小巷三寻”品牌,“小巷三寻”是以农民种植的棉花为主要原材料,把土纺织布与现在流行的面料,元素相结合,制成系列童装。

因此,课题研究从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创新视角出发,结合当代审美需求的多样性进行策略部署。通过创意文化产品理念推广,对土纺织布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拓展进行研究。

3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全球经济化,工业化的今天,很大一部分人并不太了解土纺织布,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使当代更多人了解其文化和技艺,使之更有效的得到传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进行知识的积累与扩充,通过网络等途径了解土纺土织的现状,收集并整理好材料,为项目的最终形成做好前期了解准备工作; 通过走访当地居民及传承人,深入了解当地土纺土织文化。 制定具体的实地调研计划,使之有效进行。

4采取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从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创新视角出发,结合当代审美需求的多样性进行策略部署。通过创意文化产品理念推广,对土纺织布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拓展进行研究。

通过实地考察,用文字记录和录像等手段对土纺织进行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并对搜集到的有关土纺织布的实物资料进行分析,利用土纺织布的图案特点、色彩特征,我们可以设计制作出具有艺术特征的土纺织布品,使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喜爱它,去传承、发展它。

5创新之处

笔者在进行土纺织布设计的时候,查阅了关于土纺织布的品牌以及其作品的相关资料。目前市场上是大多土纺织布产品设计比较单一,千篇一律,设计不是很突出。笔者认为魏县土纺织布是贴近生活的产品,与高雅或者小众的艺术品截然不同。它在当代的发展方向是以做生活中的日用品,回归现代生活为目标。所以笔者想设计出更具有时代感的,融入生活的的事物。

笔者认为,土纺织布新生就是对土布进行重新设计,让土纺织布回到人们身边。土纺织布如果只能做展览,不实用是没有一点价值的。现代文化与传统土纺织布应该相融合,要整理分析手头上资料,行全方面的分析后,把土纺织布纹样进行了提取,然后通过重组,拼接等方法,使普通的土纺织布变成一个极富有美感与时代感的图形,将其运用到系列的生活品当中,以及其美感的艺术形态展现出。

结语

现在科技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河北魏县土纺织技艺发展艰难,在许多时候,我们会提到传承,继承和发扬光大,但多数时候认为是原封不动地拿来,保存下来。可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形式的发展是固步的,面对一项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技艺,我们不能够简单的全面否定,也不能够全盘的接受。河北魏县土纺织布需要重新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传承中发展才是可持续的道路。

河北魏县土纺织布是一种包含了很多文化记忆的民间手工艺,我们更应该加以珍视。身为民族高校艺术学院的我们,更要对河北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土纺织布进行研究和深度发掘,在传承和推广利用土纺织文化的基础上大胆进行符合市场需要的,符合民众需要的产品设计,实事求是地不断创新。这既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又起到了对优秀文化艺术的推广、应用和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学贵.魏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

[2]张春辉.游战洪.吴宗等.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赵丰.中国丝绸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4]李英华.魏县织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5]刘泽华.杨志玖.王玉哲等.中国古代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李绵璐.谈民族民间美术[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张蒙蒙(1995年5月—)女,成都市双流区西南民族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生学历。

论文作者:张蒙蒙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2

标签:;  ;  ;  ;  ;  ;  ;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土纺土织技艺的传承推广应用——以河北魏县为例论文_张蒙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