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乡镇卫生院药剂科调剂差错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论文_黄江山

 黄江山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新宾卫生院 广西 南宁 530405)

【摘要】 目的:分析乡镇卫生院药剂科调剂差错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乡镇卫生院近4年药剂科处方调剂差错情况,提出防范措施。结果:4年共发生药剂处方调剂差错80例,各年差错率比较P>0.05;按差错原因中药剂师原因发生率(66.25%)最高,P<0.05;用量或用法错误、药物数量差错为主要差错,P<0.05。结论:需加强乡镇卫生院药剂科管理,提高药剂师、医师专业素养,严格把关,杜绝处方调剂差错。

【关键词】 乡镇卫生院;处方调剂;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371-02

调配处方又称药品调配,是指配方、配药、发药,是医院药剂科常规工作,在药剂科整个业务工作中约占50%~70%[1]。医学不断发展,医用药品种类繁多,人们对医疗服务有更高要求,药品调剂差错引起的医患纠纷日益增多,引起院方高度重视。药品调配错误可能使整个诊疗工作功亏一篑,患者用药无效甚至影响健康。乡镇卫生院条件有限,医师、护士等专业技能水平欠佳,有必要对药剂科近年来调剂错差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提高药剂科工作质量。为此,笔者展开研究并形成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药剂科2012年~2015年的《差错事故记录表》。共发现80例调剂差错,分析导致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和差错种类。

1.2 方法

乡镇卫生院接纳的患者复杂,各年龄阶段均有,患者病情复杂,用药较多,因此开处方时易出现药物数量、品种等差错。在差错调剂中,常见的有药品包装相似或药品名称相近引起的差错。例如“得舒特”与“得每通”包装近似导致错发,一些字形相似的药容易导致看错而发错药物[2]。一些药名虽然相同,但剂型不同,因此有将“复方牛胎肝片”错发为“复方牛胎肝胶囊”的情况。此外也存在同一药名但生产商不同的情况,例如将“欧塞罗”错发为“同达瑞”。结合本卫生院实际情况降调剂差错分门别类,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

1.3 观察指标

分析2012年~2015年的处方,统计调剂差错量,计算每年差错率,观察是否有差错率上升情况。将调剂差错原因分为医师原因、药剂师原因、患者原因。差错情况分为禁忌差错、用量或用法差错等。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输入SPSS14.0软件行统计分析,计数时以“%”形式录入数据,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时以“x-±s”形式录入数据,两组比较使用t检验,检验水准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处方调剂差错概况

我院4年内共发生药剂处方调剂差错80例,各年份差错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近4年药剂科处方调剂差错概况(张;%)

注:“*”与“#”比较,P<0.05。

3.讨论

从本次回顾分析来看,2012年~2015年我卫生院药剂科均有调剂差错发生,2012年发生率最高,为0.29%,逐渐降至2015年的0.15%,但各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药剂科的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调剂差错并未根治,药剂科工作质量仍有待提高。

本次回顾研究将调剂差错分为几个类型:①同一药品不同厂家、剂量、规格引起的差错。卫生院接待的患者多样,有幼儿、孕妇、老年人,因为孕妇、幼儿、老年人等体质各具特点,而同一种药有不同剂型、规格,因此药剂师在调剂时容易错误[3]。如0.4mg的叶酸片错调为5mg,这是同一规格引起的;同一剂型错误,如硝酸咪康唑栓调剂为硝酸咪康唑乳膏;同一药品生产商不同,例如国产与进口药品差错。②药品数量差错。本次研究中药剂师方面主要为药物数量差错(26.25%),在医师原因和患者原因中,药物数量差错均占有一定比例。经分析发现多为调配处方中未看清处方,将1盒以上的药品误配为1盒。发药者未落实《处方管理办法》中“四查十对”,未仔细查看处方内容[4];取药高峰期发药者取出一种药便放在窗口,患者在不知药物是否配发完的情况下已然离开。③药品包装或名称相似导致取药错误。例如戊酸雌二醇/雌二醇患病孕酮片与戊酸雌二醇片名称相近,容易出现调剂差错[5]。药品包装近似导致差错,同一厂商生产的药品在包装上常常相似,药剂师依靠外包装识别药品可导致大小、形状、颜色相似的药品混淆,出现调剂差错。④用法用量差错。主要为书写错误和对说明书的不了解。调配员书写标签时将用量、用法写错,发药人员并未仔细检查核对,导致标签写错的药物发到患者手中[6-7]。例如米索前列醇应为1片/次,2次/d,可能书写为1片/次/d。个别药剂师、医师对部分药品用量用法不清楚,因此开处方时可导致用量与说明书不符合,发药员未校对的情况下给患者配错药。药剂师字迹潦草难以辨认也可导致配药时用法用量差错。

调节差错的防范:①加强药剂师业务培训。结合乡镇卫生院药剂科调剂标准,定期对药剂科人员开展讲课和培训,与实际工作结合,指出工作中的失误并着重强调药品说明重要性及规避调剂错误的重要性,通过培训使药剂科人员巩固药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调剂技能,定期考核,加强监督。相关人员了解药学发展新动态,使用的新技术,拓宽其知识面,使医师和药剂师对工作流程更熟练,药剂师将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应用在药品调剂中,辨证思考判断处方是否有误[8]。②规范处方书写。乡镇卫生院包括老年患者、孕妇、婴幼儿等,疾病种类较多,药物品种繁多,药剂师在每日繁重工作中易烦躁、书写随性等,对剂量、给药途径、用药次数等方面书写有误[9]。因此要规范书写,加强处方审核,例如从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药理作用等方面区分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③规范调配过程。完善调剂标准和规章制度,精简各业务流程,按章行事。调配药品实行双人核查发药制度,当对药品名称、数量、规格等有疑问时不可猜测,要加强与处方医师、药剂师的交流。禁止跳跃性调配药物,规范摆放避免取药错误。

综上所述,乡镇卫生院药剂科历年来均有调剂差错发生,主要为用量或用法差错、同一药物不同剂量或规格引起差错等,因加强药剂科管理,提高相关人员业务水平和责任心,规范配药流程,避免调剂差错。

【参考文献】

[1] 江春玲,陈实.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分析与防范[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0):63-64.

[2] 高凤.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分析与防范[J].中国药业,2012,21(10):64-65.

[3] 曹桂敏.医院药房常见调剂差错原因及改进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4,14(8):238-238,239.

[4] 李培芳,方明.调剂差错与处方差错的原因分析及防范[J].中国医药,2014,09(9):1375-1377.

[5] 陈丽丽.医院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分析及应对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35.

[6] 陈茂蓉,罗林.品管圈活动在减少中药房调剂差错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5,16(7):1047-1049.

论文作者:黄江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0

标签:;  ;  ;  ;  ;  ;  ;  ;  

对乡镇卫生院药剂科调剂差错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论文_黄江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