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再生性障碍贫血的护理体会论文_卢玉霞

慢性再生性障碍贫血的护理体会论文_卢玉霞

(江油市人民医院呼吸血液内科;621700)

【摘要】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特点,旨在提高慢性再生性障碍贫血的护理质量和生存的质量。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2月至7月我科35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实施病情观察,预防患者出血和感染,正确合理给药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给予心理护理和营养支持等整体护理的方法。结果:经过全面精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有15例康复,16例好转,4例未有变化。结论:实施整体优质护理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护理措施。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体会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118-02

慢性再生性障碍贫血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难治性血液病,它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1】我们科护理团队对2018年2月至7月我科35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实整体优质护理干预,取得了有效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8年2月至7月我科收治3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其中女20例,男15例,年龄16~65岁。均有全血细胞减少,临床表现为发热12例,皮肤黏膜出血10例,头晕8例,乏力5例。

1.2方法

1.2.1心理护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障碍的患者一般都病情比较重、病程也十分长,极易导致患者产生抑郁悲观和恐惧焦虑的情绪,护士每天应深入病房对患者行积极的开导,应使病人及家属认识到负性情绪会影响疾病的康复和治疗的效果,指导病人学会自我调节,学会倾诉,必要时寻求有关专业人员的帮助,避免意外发生【2】。同时医护人员应耐心听取患者倾诉,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时得以发泄和转移,向患者介绍成功的范例,尽量采用质优价廉的药物为其治疗以降低治疗费用,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户外运动,是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帮助患者制定长期的治疗及护理计划,尽量消除患者各方面的顾虑。

1.2.1.1营养支持: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并且还应新鲜卫生,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必要时给予患者无菌的饮食,所有饮食都应行高压灭菌及微波炉消毒3min-5min。碗筷应经消毒柜消毒,这样以免减少胃肠感染的机会。如若进食少或无法进食的患者,静脉给予高价营养液,输血或白蛋白等。

1.2.1.2输血护理:做好成分输血,输血时护理工作人员应严格落实好查对工作,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地塞米松),此药需缓慢推注,否则会出现一过性心率过快,恶心呕吐等症状。严密观察患者输血期间及输血后的反应,给重度贫血及老年患者输血时输血速度宜缓慢进行,以免诱发心力衰竭。如发生输血反应、过敏反应等,应立即停止输血病报告医生积极处理。同时要控制出血和感染,禁忌用可能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关的药物如某些解热镇痛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观察出血的部位和范围:患者出血量较大时,应随时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果有内脏出血的患者应观察出血的量及出血是否在持续,同时要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及变化,脑出血的患者要高度警惕是否有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的先兆,注意皮肤和黏膜的改变,,观察二便、痰的颜色、性状及患者的病情,如有异常情况应报告医生协同处理。

1.2.3症状护理

1.2.3.1口鼻腔出血的护理 尽量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使患者每日早晚刷牙,但不宜过度用力,用漱口水清洁口腔。如果患者有牙龈出血,可用肾上腺素棉签贴服牙龈,用棉签蘸涑口液将牙具清洗干净,告知患者勿用牙签剔牙。如若出血较重的患者不可用牙刷清洁口腔。此外还应避免鼻腔出血,平时可用石蜡油滴鼻以防止鼻腔干裂出血。如果患者少量出血时,可用1:1000肾上腺素或棉球进行压迫止血,同时还可以采取冷敷协同止血。如果患者鼻腔出血严重时,可用油纱条在鼻腔内行填塞,填塞后要定时将石蜡油滴入其中。

1.2.3.2皮肤出血的护理 皮肤毛发 保持皮肤、毛发的清洁除日常漱外,定时洗澡、洗头、剪指甲、理发、剔须、更衣。协助卧床者做床上擦浴、更衣和换被单。长期卧床制定预防褥疮的措施,定时翻身、更换体位、受压部位以温水擦拭及按摩,保持床位平整、清洁、干燥、舒适。尽力不用肌肉或皮下注射给药法。此外,对患者的外阴及肛周的清洁尤其重要,大便后坐浴,有痔者尤需预防感染。

1.2.3.3颅内出血的护理 颅内出血的患者尽量保持安静,充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若患者有恶心、呕吐、头晕、项僵等症状时,应平卧于床上,头偏向于一侧,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对症处理。

1.2.4用药护理 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用到雄激素类药物,而雄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痤疮、毛须增多声音变粗,女病人停经伴有男性化表现,停药后以上不良反应会逐渐消失。此疾病常用制剂是丙酸睾丸酮,此药为油剂不易被吸收,需要行深部肌肉注射,注意要观察有无硬结同时部位要经常更换、热敷以此预防感染,注射后须用干棉签压迫针眼5mim-8min,防止针孔处出血或瘀血。给予患者环保菌素A时要仔细并及时检查牙龈情况,是否有牙龈肿胀、增生、坏死等,并定期复查血象、骨髓及肝、肾功能等,若患者出现有感染时,要严格无菌操作。静脉输液时,由于贫血、消瘦易致血管壁破裂致使药业外渗或瘀血,所以穿刺时尽可能地不要扎压脉带。

1.2.5预防感染:在病室内时我们要注意室内卫生,减少室内致病菌的数量,尤其是冬季室内注意通风,减少滋生条件致病菌;注意口腔及肛门卫生,坚持饭后漱口,防止口咽部溃疡,常用涑口液如生理盐水,1%双氧水,碳酸氢钠溶液等。坚持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防止肛门周围繁盛坏死性溃疡而导致败血症。皮肤黏膜广泛出血患者要注意保护皮肤的完整性以防止感染。高热出大汗患者及时更衣,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外出时尽量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如超市、电影院等,外出时要带上口罩,白细胞减少的患者还可以用棉签蘸漱口水清洗鼻腔,感冒流涕的患者,避免用纸巾使劲擤涕,以防鼻腔出血。

2 结果 35例病患时,有15例康复,16例好转,4例未有变化。

3 结论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疾病,此病没有白血病来的那么凶险,生存时间长,并且患者由于病情长期反复发作,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低,一旦发作极易引发感染性疾病,甚至会夺去患者的性命。由此,该疾病也被医学界称为“软癌”【3】。因此,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实施整体全面优质化护理服务提高了该疾病的缓解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蔡光先,赵玉庸.中西医结合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485

[2]高廷慧,屈晓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心理体会[J].廷安大学学报,2009.(1):62-63.

[3]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4.

论文作者:卢玉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9

标签:;  ;  ;  ;  ;  ;  ;  ;  

慢性再生性障碍贫血的护理体会论文_卢玉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