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方法论文_江景花

简析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方法论文_江景花

江景花 青岛市崂山区东泰小学 山东 青岛 266105

【摘要】从古至今我国的人们就是把阅读当作提升精神品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国阅读水平的高低也一直都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对民族文化来说,提高阅读水平就是加强民族的根基。本文在分析了小学阅读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作出来研究。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3-064-01

引言: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学习阶段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丰富学生文化内涵的一个重要渠道。而目前小学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也是导致语文阅读教学水平一直无法得到提高的一个主要原因。以下将详细分析小学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当前的小学阅读教学质量提出有效的对策。以期得到指正。

1.现存问题

1.1阅读教学水平不高

教师的阅读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目前,有一些教师自身的阅读水平都不高,所以自然就无法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了。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会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己的教学目标当作教学的目的,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因为他们自身的阅读水平不高,所以他们经常不能独立去研究阅读的文本,所以就很难在日常的教学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教学【1】。教师的阅读意识不强,学生自然就也不会去重视阅读学习,所以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水平一直都没有得到提高。如何去提高小学的阅读质量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的难点。

1.2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关注了,各种不同的补习班让小学生应接不暇,本来学习负担就很重的学生再接触到阅读之后就会把阅读当作是负担,因此就自然不愿意去过多了解阅读了。另外,现在互联网发展得这么迅速,新媒体时代不知不觉就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也更快了。信息技术的出现也是有两面性的,它给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很多的学生放弃了纸质阅读这种方式,更多的还是选择了电子阅读【2】。这种变化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的习惯慢慢消退,也慢慢对纸质阅读失去了兴趣。

2.有效教学对策

2.1初感阅读文章

初感是指学生对一篇文章或者是阅读材料最开始的情感体验。老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得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却没有意识到初感文章对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很多教师宁愿一味的进行讲解都不愿意让学生进行阅读,这就是为什么语文课堂上往往会出现学生和教师词不达意的现象,因为他们一直都是处于两个世界,学生想的和教师讲的一直都没有相融。教师只有意识到阅读对学生理解文章意思的重要性,才会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阅读。因为当学生能够理解文章意思之后教师的教学难度自然就降低了,还能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让学生进行阅读,也就是让学生进行主动感悟,这也充分体现出了素质教育下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当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教给他们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在细读文本之前就对文章有一个大体的感知,这让学生概括或者是思考起来更有方向。

2.2细读文本进行感悟

学生初读文章之后,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因为阅读单单停留在自己体会这个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文章的思想是学生体会出来的,学生的体会重在教师恰当的引导。所以,在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细读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在恰当的时候进行提问或者是点拨。教师一定要事先对文本材料进行熟度,掌握文章的精髓,善于提炼文章的重点字眼,这样对学生进行提问才会更加具有针对性。比如在阅读一些讲人叙事的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或者是人格进行分析,当然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提示,并且要在适合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有醍醐灌顶般的效果。当然能够做到这些绝对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练就的,教师还需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慢慢摸索。

2.3朗读课文升华感情

在对文章进行了初读和细读之后,教师要做的是带领学生进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出学生的感情,引导学生和作者进行灵魂上的沟通。语文的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读,这在阅读教学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意思,而朗读的意义就在于焕发出学生的感情。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置身于文章的环境中,更能够了解到作者的写作意义和写作时的心情。比如在教学课文的时候,教师也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去引导学生把语文课文中比较重要的段落进行朗读。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文章中富有感情的部分圈出来,让学生带着感情进行朗读。这样学生自然就知道应该要如何在朗读的过程中去把握抑扬顿挫的朗读节奏,而且当学生带着感情进行朗读的时候,会跟作者进行心灵上的交流。还有一些阅读材料只有通过朗读学生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动容之处,所以教师需要去利用朗读这个方式渲染情景,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材料吸引人的地方。这样学生今后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自然就会去主动寻找阅读材料,满足自身的阅读需求。

结束语:阅读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难点,只有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整体的阅读质量才能得到提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创新自己的阅读教学手段,并且要在工作当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让小学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去带动语文教学。同时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语文教师要利用多种手段去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只有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之后,才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进一步主动投入到阅读的海洋中。

参考文献:

[1]李玫.浅谈小学语文整本课外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J/OL].学周刊,2020(06):114[2020-01-16].https://doi.org/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6.108.

[2]景慧时,张建华.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OL].学周刊,2020(06):116[2020-01-16].https://doi.org/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6.110.

论文作者:江景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简析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方法论文_江景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