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输电线路的精益化管理,是展开检查与管理工作时,从生产的的角度分析,加以管理,优化对线路的运行维护,并由此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管理工作使用的技术包括移动作业、流程控制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搜集线路运行的信息,为检查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同时,电力企业也要及时整理管理区域内杆塔、线路的动态与静态情况,发现并控制风险,管理各工作流程。
关键词:输电线路;精益化;运检管理
输电线路的精益化运检管理要从执行者的运检思维着手构建出全新的输电线路来维护运行,从而形成固定化的输电线路精益化管理系统。管理决策主要是通过系统数据反馈融合,并利用线路输出的相关技术来为作业人员的移动工作技术提供指导。基于系统数据关联储备及管理各自管辖范围内的输电线路、电线杆及缺失数据等动静态消息。搭建输电线路的专业化管理模式,并围绕“安全风险管控”将业务流程构建好形成框架,确保技术人员的各项工作到位。
1我国电力企业对输电线路进行管理的现状
1.1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的电力企业在对输电线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电力企业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输电线路所需要的管理人员越来越多。当前有许多电力企业对输电线路的运检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在实际管理中缺乏人员的配备,无法满足运检管理的需求,而一旦输电线路的运检管理出现问题,电力企业就要承担一定的运行风险。
1.2运检效率较低
我国的电力企业在对输电线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运检效率较低的问题。目前我国的一些电力企业在进行运检管理时,采用了分开管理的办法,把维修工作和运行工作相分离,不仅延长了运检管理的时间,更影响了运检管理的效率。此外,分开管理的方式会造成程序的增多,输电线路问题的发生具有即时性,如果没有进行及时处理就会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转,当程序增多后,处理系统就不能迅速发挥效用,做出应急反应。一旦反应速度降低,工作人员的运检时间就会增加,资源就会发生浪费,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1.3管理制度不善
我国的电力企业在对输电线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管理制度不善的问题。当前部分电力企业运检管理的制度还不够完善,使制度的规范性和客观性受到损害。传统的分体管理方式不仅会影响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更是会造成权利和责任的混淆,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在对输电线路进行运检管理的过程中,只有一小部分人员掌握了专业的业务知识,其他的人员没有进行学习,使运检工作的质量大打折扣。
1.4运检技术落后
我国的电力企业在对输电线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运检技术落后的问题。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现代化技术已经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企业的生产运营必然会朝着智能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在实际的运检管理中,许多企业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致使数据传递的速度较慢,反应的时间延长,增大了电力企业将要面临的风险。
2探究输电线路精益化的运检管理思路
2.1精益化系统管理
要想实现精益化的运检管理,首先要实现精益化的系统管理。当前,我国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的运检管理中,基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而建设的管理系统是主要管理工具,其信息化水平低、数据库调用能力差的缺点表现比较突出,不能满足当前运检管理精益化的发展要求。精益化管理系统的构建需要以安全风险管控为核心,通过运检工作期间的监控系统去对整个输电线路的日常运检工作加强管控。精益化的运检管理系统构建中要以运检人员信息、管理决策思维、技术明细、地理信息等数据为信息基础去搭建数据库,以此来加强各类型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实现运检工作流程与管理的简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人为管理的精益化
电力系统的输电线路日常运检管理中,人为管理是整体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输电线路的日常运检是一项系统性非常强的工作,仅仅只是靠信息化的管理系统不能够满足管理的要求,所以人为管理在运检管理系统中的作用同样非常明显。输电线路的精益化运检管理中,人为管理也同样需要进行精益化的改进,管理者首先要充分结合所辖区域输电线路的特点去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而后根据工作计划去进行人员与费用的调配,使得整个工作流程能够更加规范、标准,从根本上避免人员调配的混乱状况,从而提升人为管理的整体效率。另外,管理者在工作计划的制定中,除了正常的工作计划之外,还需要制定紧急状态时的临时计划方案,以此来确保紧急状态时运检工作也能有条不紊的开展。
2.3控制运检失误
目前,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的运检管理中有许多环节都需要人为操作,而人难免会在操作中出现一些失误,这些失误通常是不易被察觉的,但是会造成非常大的安全隐患。输电系统的精益化运检管理要求运检人员,要加强自身对于运检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管理者也充分考虑对工作人员的合理调配,尽量不要使工作人员出现疲劳操作的情况,并且在平时的巡检工作中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完成数据信息的记录。人的工作如果能够通过数据信息去体现,则能从根本上控制运检失误发生的概率,数据越真实越能更好的推进输电线路日常运检的精益化发展。
3输电线路精益化运检管理的策略
3.1重视输电线路的管理
传统的管理方式忽视了输电线路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企业必须提高对输电线路运检管理的重视程度。比如,电力企业可以重新制定输电线路的管理章程,明确工作人员的权利和责任,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企业要明确各个生产部门的职责,使各部门各司其职,提高工作效率。为了优化管理流程,企业需要对传统管理模式下的运检管理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策略解决问题,实现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3.2提高运检管理的效率
效率直接关系着管理的质量,如果企业对输电线路的运检管理效率无法提升,就会阻碍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因此企业应该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比如,电力企业可以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形成精益化管理的氛围,培养员工的精益化意识。企业可以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为员工讲授精益化管理的知识,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精益管理的习惯。同时,企业的领导应该以身作则,推行从上至下的策略,以规范自身来引导员工的工作行为。
3.3健全运检管理的制度
企业应该健全运检管理的制度,建立精益化运检管理的体系。比如,电力企业可以对部门进行分工,以提高各部门的实效性作为目标。企业可以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对公司内部进行绩效管理。同时,电力企业的领导者还可以建立一个运检管理的组织机构,并形成管理体系,在公司内部进行推广。
3.4引进现代化管理技术
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电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就要在运检管理中引入现代化的技术。比如,企业可以引入RS、GPS的技术,对输电线路的管理进行动态监测。企业可以引入智能化技术,提高输电线路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同时,企业还可以引进虚拟现实技术等,对输电线路的管理流程进行设计。
结语
输电线路的精益化运检,需从一线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减少其工作量,规范现场的巡检工作,准确建立记录各项数据与信息,为巡检人员的巡视工作提供参考。同时,也要加大对风险的控制力度,建立风险数据库,建立标准作业平台,对计划任务进行管理,完善现场移动作业,保障电力系统顺利,实现精益化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振滔。输电线路精益化运检管理工作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0:160—161.
[2]张宾。输电线路精益化运检管理工作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1:79—80.
论文作者:赵得超,刘展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8
标签:线路论文; 精益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企业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