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持续下跌意味着什么?_投资论文

价格持续下跌意味着什么?_投资论文

物价持续下降意味着什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价论文,意味着什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始终在高速增长的轨道中运行,从1979年至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平均9.6%的速度递增,而此间全球经济的年平均增速只有2-4%,对比之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但是,与经济高速增长相伴而行的是通货膨胀率的不断攀升,1979-1996年我国零售物价总指数年平均上涨7.3%,尤其是1994年竟高达21.7%,所以近几年来中国政府始终把根治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首选目标。然而随着经济“软着陆”的成功实施,物价却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从1997年10月起,呈逐月下跌的态势,通胀率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为(%):-0.4、-0.8、-1.2、-1.5、-1.9、-2.0、-2.1、-2.7、-3.0、-3.2、-3.3。低通涨是政府和民众一直向往的经济局面,但连续11个月的物价下降及其带来的经济变化,引起了人们的普遍迷惘:物价持续下跌是好事还是坏事,它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

一、物价持续下跌是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的反映

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宏观经济学中一个相对而生的概念,二者相较,总供给是被动的,决定总供给的基本因素是经济的生产力。而在一个较长的时期,总供给主要取决于潜在的产出。潜在的产出是指可供投入的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利用、最大可能的生产能力。相比之下,由消费、投资、出口等需求组合构成的总需求却是具有较大的主动性,它在货币、财政、工资等政策的驱使下,可以放大或缩小。在市场经济中,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与否,直接取决于价格水平,如果试图使实际产出超过潜在的产出水平,那么随着对资源利用程度的加大,价格水平的上涨幅度会越来越高;反之,如果实际产出水平低于潜在产出水平,会出现大量的过剩生产能力,价格会不断下降。推动实际产出数量的直接因素是国内和国外(出口)的消费意愿和投资意愿,即总需求数量的大小。

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用宏观经济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模型解释,就是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直接表象就是物价总水平趋于下降。在数量上为求得供需平衡,短期则加大库存,中期将削减产量,长期将压缩生产能力。在此调整过程中,一部分生产要素将退出,由此,失业增加,投资萎缩。

除了物价下跌的指标显示外,用其他相关的资料也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总需求不足的迹象。

1.经济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1997年一季度到1998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4、9.5、9.0、8.8、7.2和6.8,呈惯性下滑趋势。

2.居民收入增幅减缓。1997年城镇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增长3.4%,较“八五”时期增长7.8%的速度下降了4.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6%,增幅比1996年回落4个百分点。

3.消费增长放慢。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8%。较1997年11%的增长率低4.2个百分点。

4.企业亏损严重。今年一季度全国17.8万户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90.7万元,同比下降58%;其中5.9万国有企业净亏损87.7万元,同比减盈增亏93.5万元。在深沪上市的793家A股公司中,今年中期报告平均每股收益为0.1199元,同比下降22%,且有71家亏损,占上市公司总数的9.0%。

5.消费品供大于求的现象严重。据国内贸易局今年一季度调查分析,601种主要商品无一短缺;工业产品销率为93.8%,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全国31个省市区中,有23个产销下降。截止今年3月末,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应收帐款净额和产成品资金占用额分别达到5772.3亿元和2378.5亿元,同比增长16.5%和13.3%。

6.失业现象严重。据劳动部快报,1997年全国企业下岗职工人数为1151万人,比1996年增长41%,其中国有企业787万人,占全国下岗人数的68%,1998年一季度末,全国下岗未就业的职工达860万人,占全部职工人数的8%,按上年下岗未就业人数占下岗人数比例(49.8%)推算,下岗职工(包括再就业的)已达1700万人。

由以上分析资料可以得出结论:物价持续下跌说明了有效需求的严重不足。

二、物价不断下降显现出通货紧缩的征兆

通货紧缩的典型特征是投资倾向的减弱和投资边际收益率的下降。投资需求对产出和就业有巨大拉动作用,其能促进资本积累,为经济的长期增长积蓄力量。

决定投资需求的三个要素是收益、成本和预期。收益取决于企业出售产品的数量和价格、当市场饱和,厂家竞相降价销售时,企业很难获得额外的收益。企业投资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于借入资金的利率,伴随物价水平的下降,实际利率在不断提高。用借贷资金投资,资金价格昂贵,成本过高;用自有资金投资,在预期利润率低于实际利率的情况下,本着稳健原则,企业更愿意将现金存入银行,获得利息收入。对未来经济的预期,不仅决定着投资的决心,还决定着投资的数量和投资期的长短。在市场疲软、物价下滑的情况下,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很难有乐观的预期。因此通货紧缩的表象是物价持续下降,其反映的是实体经济的萎缩,即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相对减少,并造成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管道被堵塞。

通货紧缩的发生是由于债务链的断裂而形成的。在通货紧缩之前,由于新技术新产业的出现,或由于鼓励经济发展的新政策的出台,投资者可以容易寻得具有丰厚回报的投资机会。由于经济勃起异常迅速,投资者不仅要动用自身的积累,还会毫无顾忌地利用借贷资本去追逐投资收益。金融机构受高额投资回报的引诱,通常也愿意满足投资者的贷款要求。于是伴随着大规模的投资而增加了大规模的负债,市场利率也随之高企。但是,在潜在产出已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投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随着投资的增大而发生效用,投资者试图不断获取高收益的预期无法实现,投资信心发生动摇。此时金融机构为保证债务资金的安全,便催促债务人偿还贷款,债务的清偿压力迫使投资者廉价抛售资产。由于市场需求不旺,企业产品大量积压,生产和贸易随之萎缩。在企业效益下降的情况下,债务人偿债乃至付息能力都大大减弱,环环相扣的债务链不时发生断裂点,企业破产倒闭的现象频频发生。出于安全性考虑,金融机构放贷会更加谨慎。贷款增速减慢,货币供应量减少,这时通货紧缩的局面便开始出现。随之,市场价格将会进一步下降。

当前我国通货紧缩的态势已经显现,具体体现在:

1.名义利率一再下降,而实际利率却不断上升。从1979年4月1日至今我国存款利率调整了18次,以一年期存款利率为例,除1979年的3.96%外,目前4.77%的利率已是最低点,但实际利率却为7.97%,是改革20年来的最高点。实际利率的高企,使企业投资成本加大,获利水平下降。利率导向使社会资金大量流向储蓄存款,1998年6月末居民储蓄存款已近5万亿元,同比增长16.8%,比消费增长率高出10个百分点,边际储蓄倾向明显加大。

2.不良贷款有增无减,银行惜贷现象严重。据工商银行统计,1997年银行的收息率已由过去的72%降到了68%,今年一季度又进一步降为55%。目前银行信贷资金充裕,存差较大,但效益好的企业因难以找到高回报的投资机会且实际利率过高,所以不愿举债扩张;而对于效益差的企业,银行又不敢放贷,害怕本息无归。

3.除政府以外的其他投资主体信心不足,集体企业投资极度萎缩,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重点是今年政府启动经济的重大举措,1至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5.6%,比一季度增幅提高5.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上半年投资同比增长13.8%,而集体企业投资增长几乎为零,与1993年集体企业64.1%的投资增长形成了强烈反差。从今年6月份开始,深沪两地股市低迷,交投清淡,股指大幅下挫,日交易量仅80亿元左右,与过去同期的200亿元的交易值相比极度萎缩,显示出公众投资信心不足。

三、物价持续下降已发出预警信号,需十分警惕经济的衰退

以众多经济部门大范围扩张或收缩为标志的经济周期是经济活动加速与减速交替作用的结果。衰退和扩张是周期的主要阶段,从峰顶下落的衰退期主要特征是:

——消费者购买量急剧下降,汽车、钢材、机械设备等生产资料和耐用消费品库存大量增加。

——厂家竞相降价销售,多种商品价格跌落。

——劳动需求下降,首先是周平均工作时数减少,其后是裁减人员,失业率上升。

——投资者对经济下落产生预期,大量抛售手中的股票,股价连连下挫,股票交易清淡。

——名义利率下降,实际利率上升。

分析对照我国的现状,能否得出这样的概念:经济衰退的苗头已经显现。只有充分认识和敢于正视它,才能寻找出熨平经济波动的有效对策。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一方面由于效率损失较大,潜在产出水平较低,另一方面由于价格扭曲、预算与需求约束较软,经济处于一种总需求超过潜在产出的短缺常态中,加大供给一般不会受到需求的限制。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经历了4次周期性波动。前几次均是以加大投资,给企业注入资金、增加供给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的。由于当时尚未完全摆脱“短缺”的状况,投资空间较大,所以成效显著。从1995年以后,买方市场的局面逐渐形成,无论是在零售商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市场还是资金市场,普遍的供过于求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在国际竞争加剧、国内总量剩余加大的宏观背景下,依旧采取以往主要依赖金融手段的方式来启动经济,一则会损害商业银行运行机制,加重银行不良资产比例,可能会使金融体制改革的努力前功尽弃。二则会加大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调整的难度,会使重复建设愈演愈烈,从而使经济衰退程度进一步加重,甚至可能走向萧条。三则会加大金融风险。无效益的投资将使企业债务负担越背越重,而企业负债率过高是发生金融动荡的基础性内在因素,因为高负债从实质上讲借款企业已将经营风险转嫁给了银行,而作为经济脉络枢纽的银行处在高风险状态下运行,意味着整个国民经济潜藏着一种极具破坏力的不稳定因素。

为拉动需求,支持经济增长,国家应该使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于这一点决策层及理论界已形成共识。财政措施要重于和多于金融措施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东南亚各国救援金融危机所开列的药方之一。

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减税和扩大财政投资规模两个方面。减税,于今年上半年已通过提高出口退税比率、减轻企业税外收费等措施开始实施,但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仅为11%,减税的潜力十分有限,所以事实上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依靠扩大财政投资规模。

当前,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财政投资已经开始实施,今年下半年和明年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无疑对未来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非常有利,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应引起充分注意。

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有投资多、建设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它可以直接刺激产业链条前端的上游产品,如钢材、水泥等建材产品的生产,但对与工业增长速度密切相关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影响相对较为缓慢,工业走出低速徘徊的格局恐怕还得假以时日。

2.不要过高估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乘数效应。所谓投资乘数是指每投资1元所引起的GDP的增加量。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MPC),乘数等于(1-MPC)的倒数。MPC越大,乘数越大。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和企业改革下岗人员增多,使居民对未来的收入难以把握;而住房、医疗、教育等体制的改革又大大改变了居民的支出预期。由此居民的边际储蓄倾向加大,而边际消费倾向减小,所以投资乘数不会很大,对其效应的估计也不应过于乐观。

3.在总需求中消费需求占绝大比重,扩大投资需求的着眼点应放在启动市场上。在去年经济增长8.8%中,其中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4.9个百分点,而投资和出口分别拉动2.2和1.7个百分点。作为最终需求的消费在市场中具有统驭力和约束力,如果消费增长乏力,投资也将面临困难,即投资方向无法确定,投资效益难以保证。只有启动消费才能为进一步扩张投资创造条件,由此形成一种消费带动生产、生产带动投资的良性循环传导机制。

4.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城镇劳动力提供的就业岗位十分有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是农田水利、公路铁路、邮电通讯、城乡电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建设,其施工队伍主要是来自农村的民工,由此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就业机会,而城市就业只能通过与基础设施建设关联度高的产业(如建材业)来解决。所以如何根据投资方向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城镇劳动力的转移也应该就此机会作出统筹安排。

5.应充分考虑多重政策目标齐头并进会使部分政策效果相互抵消的最终结果。今年,启动经济与减少财政赤字、保持汇率稳定、降低金融风险、政府机构改革、国企减员增效、产业结构调整、住房制度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多重政策目标同时并行操作。这些政策目标从长远来看是一致的,但在短期中有政策效果相互抵消的现象,特别是政策对居民收入预期和支出预期的效果会对刺激消费需求起到抑制作用,这一点恐怕将成为启动经济的最大阻力。

标签:;  ;  ;  ;  ;  ;  ;  

价格持续下跌意味着什么?_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