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论文_1张晓帆, 周圆通讯作者,胡敏,张洁莹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650031

【摘要】目的 分析在儿童弱视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8.6~2018.12期间收治的弱视患儿10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仅使用常规综合治疗)和观察组(50例,使用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后视力为(1.19±0.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75±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视觉诱发电位差异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能够有效改善弱视患儿的视力水平,具有使用价值。

【关键词】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儿童弱视;遮盖疗法

弱视是由于两眼异常的相互作用或形觉剥夺导致的眼部疾病,多发于处于视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儿童群体中,患病率达2%~4%。弱视的主要症状为一眼或双眼视力低下,对眼部结构的物理检查并不能发现器质性病变。若不及时治疗儿童弱视,可能导致患儿视功能严重下降甚至丧失。针对弱视的治疗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要求患儿和家属的坚持和配合。

治疗弱视的传统方法是遮盖疗法,但这种疗法容易引发患儿的焦躁情绪,治疗依从性不高。本文分析在儿童弱视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的效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在2018.6~2018.12期间收治的弱视患儿10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94眼),男28例,女22例,年龄3~11岁,平均年龄6.46±0.18岁,双眼患儿44例,单眼患儿6例,轻度弱视22例,中度弱视19例,重度弱视9例,使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50例(95眼),男31例,女19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6.26±0.24岁,双眼患儿45例,单眼患儿5例,轻度弱视24例,中度弱视18例,重度弱视8例,使用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的监护人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知情并批准。

1.2 方法

予以所有患儿治疗前常规检查,佩戴适合的矫正眼镜。对照组患儿使用传统遮眼治疗,单眼弱视患儿不同年龄使用不同的遮眼方法,3岁遮眼3天放1天,3个月后复查;4~5岁遮眼5天放1天,3个月后复查,6~9岁患儿遮眼7天放1天,3个月后复查;9~14岁全日遮眼10天放1天,3月后复查。双眼弱势患儿在年龄基础上根据患儿弱视程度选择合适的遮眼方法,双眼矫正视力相差不大不用遮眼,视力相差≥2行以上交替遮眼。复查时检查记录裸眼及矫正后的视力,根据视力变化的具体情况对遮眼方案进行调整,若遮眼治疗时间>3个月,患儿视力仍无明显改善,终止治疗,以避免引发遮盖性弱视。

予以观察组患儿传统遮眼疗法联合多媒体视觉训练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利用电脑办公软件为每一位患儿制定个人档案,记录患儿的家庭住址、姓名、监护人姓名、年龄、性别、屈光度、眼球活动度、裸眼视力、矫正后视力等信息。

(2)利用电脑软件程序检查患儿的视功能、对比敏感度、融合功能、视功能、立体视功能并录入治疗系统。

(3)根据患儿的弱视程度、注视性质、矫正视力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具体如下:矫正视力<0.4,行刺激、精细训练;矫正视力0.4~0.6,行刺激、同时视、精细训练;矫正视力>0.6行立体视、融合训练。训练1d/1次,1次/30~40min,每个项目训练时长为5~15min,休息时长5min。3个月为1个疗程。

(4)治疗过程中,患儿需每月复查一次,由于治疗是在电脑上进行,患儿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治疗地点是在家还是医院,无需住院治疗。医生在网上实时观察与指导。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评估。

1.3 观察指标

以儿童弱视防治协会于1996年制定的诊断标准进行判定,治疗后患眼矫正视力>0.9则治疗显效。患眼矫正视力0.2~0.8,有改善;患眼矫正视力<0.2,无效。治疗有效率=(有效眼数+改善眼数)/总眼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t和“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卡方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弱视是由屈光参差不正、斜视等原因引发的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目前治疗弱视的主要方法有遮盖疗法、CM疗法、光学矫正疗法等。临床上认为患儿年龄越大治疗弱视的难度越高,效果越差。所以弱视需要尽早治疗,但传统疗法治疗时间长,过程比较枯燥,治疗效果需要患儿和家长的长期坚持,往往存在患儿的依从性比较差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治疗效果。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儿童弱视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是一种融入多媒体游戏中的新型感知训练方法,在弱视治疗中利用色彩、形状、动画等元素呈现出生动有趣的画面,并且在患儿观看时达到了刺激视觉通道、增强视敏感度的效果。并且吸引患儿的注意,增强了患儿的治疗配合度,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升。此外,多媒体视觉训练还可以提高手眼协调性,促进视网膜细胞以及视觉神经的发育。

本研究显示,接受了多媒体视觉训练的弱视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4.00%)优于仅接受传统遮眼疗法的对照组患儿(80.00%),且显效率(48.00%/70.00%)差距较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多媒体视觉训练在儿童弱视治疗中效果明显,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运翠,张新法,刘芳,胡丹,田婧,余静,刘木,严小玲,朱洲.临床中应用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治疗儿童弱视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06):30-31.

[2]鞠东梅.对比多媒体训练系统与传统方法治疗弱视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0):53-54.

[3]任蓓.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与传统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08):1503-1504.

论文作者:1张晓帆, 周圆通讯作者,胡敏,张洁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  ;  ;  ;  ;  ;  ;  ;  

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论文_1张晓帆, 周圆通讯作者,胡敏,张洁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