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相关研究进展论文_汪仁元

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相关研究进展论文_汪仁元

(海军南京半山园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 江苏南京 210016)

【摘要】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是指在脑卒中发生后出现的负性情感,其中以抑郁和焦虑最为严重,是卒中发作后躯体功能障碍的负性情感反应,对患者的精神健康和心理状态均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近年来,已经有诸多研究学者意识到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及时实施康复治疗的重要性。本文特对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脑卒中;情感障碍;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1-0002-02

脑卒中已经成为成年人第三大致死原因。该病预后差,死亡风险高,即使经过及时救治幸运存活也很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影响生活质量,并产生沉重的精神和心理压力。情感障碍是脑卒中发作后常见的并发症,以焦虑、抑郁、焦虑和抑郁共病最为常见[1]。脑卒中后情感障碍对患者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均可产生负面影响。

1.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

1.1 流行病学

在脑卒中患者中,情感障碍的发生率大约为20%~79%,多发生在急性期,且脑卒中发病后3个月内情感障碍的发病率为25%,抑郁发生高峰期在脑卒中发病后6个月左右。调查资料显示[2],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发生几率是同年龄段正常健康人群的5~10倍,大多由于肢体、语言和感觉功能突发障碍引发此类疾病。由此可知,脑卒中后情感障碍发生形势严峻且危害严重,该领域学者需要对该病引起足够的重视。

1.2 临床表现

脑卒中后情感障碍属于情感或者心境障碍,临床表现主要有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焦虑和抑郁共病障碍、体验障碍、认知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焦虑症状群和自知力障碍等。对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来说,躯体症状化、焦虑易激惹、认知功能障碍是三大临床核心症状,部分病例伴有记忆力减退症状,且少部分病例会出现抑郁性假性痴呆。由此可知脑卒中后情感障碍危害严重,临床医生应当及早对该病患者实施高效治疗以减轻危害。

2.发病机制

2.1 心理社会机制

宏观来说,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均与与肢体残疾和器官功能障碍存在紧密的联系,一般认为二者之间存在有持续的双向因果关系。换言之,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发生风险较高,且情感障碍的发生也会给肢体和器官功能的康复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社会支持力度不足、家属情感支持不到位等也会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健康,再加上医疗负担对家庭造成的经济压力,均可诱发情感障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生物学机制

目前有学者认为[3],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生物学机制主要包括细胞因子学说和生物胺学说,其中,细胞因子平衡失调参与了脑卒中后情感障碍发生的整个过程,包括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多种因子在内的细胞因子水平均出现明显异常,能够启动并且放大炎性反应对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不良影响,进而参与情感障碍的发生和发展;此外,缺血性病灶会对生物胺的合成和分泌产生一定的干扰作用,进而抑制额叶和颞叶边缘结构以及基底核生成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也是诱导情感障碍发生的基本机制。

3.脑卒中情感障碍的治疗方法

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疗法、物理疗法和其他疗法,以下对此类患者不同疗法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3.1 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上针对脑卒中情感障碍患者主张采用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治疗,若同时存在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障碍,也可考虑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据刘平等人研究指出[4],对脑卒中情感障碍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联合给予氟西汀口服,剂量为20mg,每天1次,并给予劳拉西泮片口服,剂量为1mg,每天3次,对于伴有焦虑和失眠者可考虑将剂量增加至2~4mg,连用30d后发现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88.6%,而仅接受盐酸文拉法辛治疗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77.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氟西汀联合劳拉西泮片治疗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疗效更为理想;此外,观察组治疗1周后和6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远低于对照组,说明该疗效可显著减轻患者的抑郁情绪。因此建议针对此类患者应首先采用对症的抗精神障碍药物治疗。

3.2 物理疗法

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物理疗法主要是经颅重复电刺激,不仅能够刺激神经元的自我修复和再生,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肢体障碍症状,同时还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水平达到改善负性情绪的目的。研究指出[5],对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实施物理方法,即重复经颅电刺激,每天1次,每次连续治疗30min,连续治疗3个月,发现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远低于单纯实施常规治疗者,且前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也远低于后者,肯定了重复经颅电刺激在此类患者中具有双重的积极作用。此外,该方法安全性高,操作时间不受限制,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治疗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方法。

3.3 其他疗法

对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而言,认知行为疗法、心理疗法等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且均得到患者的好评和认可。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对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的认知和行为进行干预达到治疗的目的;心理疗法是通过利用一系列心理学干预技巧起到治疗的作用,主要包括心理暗示、注意力转移、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鼓励等方法[6]。故此笔者建议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4.结语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发生风险较高,且临床治疗难度大,尽管目前治疗该病的方法很多,但是仍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各方面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如何对此类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将会成为的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施毅颋,林桦,何雯.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2016,31(5):352-354.

[2]杨宁,李云,王玮,等.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情感障碍相关脑区少突胶质细胞的表达变化[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6,25(7):582-586.

[3]许宗英,潘永惠.氧化应激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关系[J].医学综述,2016,22(21):4182-4185.

[4]刘平,张金亮.氟西汀胶囊与劳拉西泮片治疗卒中后情感障碍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5):101-102.

[5]李岩,陈迎春,顾旭东,等.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减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及步态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1):83-85.

[6]任秀芝,成利霞.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联用帕罗西汀与心理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6):185-186.

论文作者:汪仁元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  ;  ;  ;  ;  ;  ;  ;  

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相关研究进展论文_汪仁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