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东升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福建 龙岩 364100
摘要:水利工程已经成为了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往往能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相关单位应重视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以满足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质量的要求。下文就将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实现水利水电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引言
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的基本生活质量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需求都在不断提高,面对这种情况,就要求相关单位应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以满足社会各界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需求。而基础施工质量往往能够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及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对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提高基础施工的质量,为水利水电整体工程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1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意义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对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水利水电工程不仅能够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还能够对防洪、灌溉与抗旱工作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相关单位应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而基础施工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能够直接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这是需要施工单位明确认识到的。再加上,水利水电工程的荷载分布较为复杂,在实际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因素都会对其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为了确保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应对施工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尽量避免施工质量出现问题。
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设施技术分析
现阶段,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主要被应用在农业灌溉、居民生活用水以及工业生产用水等几个方面,对社会与经济的整体发展形势有着重要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施工单位及相关工作人员就应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设施技术的控制,确保基础设施施工质量。
2.1坝体填筑技术
施工人员在应用坝体填筑技术时,应将工作重心放在坝面流水作业,加强对坝面流水作业方向与工作段进行合理的控制与划分。还应对坝面面积的宽度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其宽度能够保持在10到20m,还应确保其能够大于碾压机械与压实的最小宽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坝面符合碾压机械的要求。施工人员还应对施工强度、布料方式与填筑面积以及季节等因素等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确保能够对坝体填筑技术的应用流程进行合理的规划。
2.2施工导流围堰技术
由于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导流方案设计往往能够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施工成本以及施工进度等造成直接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及相关工作人员应重视对水利水电工程导流方案的设计。而通过修建围堰,就能够有效的解决导流问题。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在河流上游进行基础施工时,往往会使用围堰技术来对河流进行疏导,从而将水体引向下游位置,以确保土体的稳定。施工人员可以在围堰的下游坡面上进行钢筋网的铺设,避免坡面块石被水流冲走,同时,还应在下游的堰体内进行水平方向主锚筋的埋设,以确保下游坡的稳定,避免出现下游破与堰体一起滑动。总之,通过对导流围堰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给有效的改善航运与排水问题,同时还有助于对原有河道流速的控制,以便缓解水流对围堰的冲击,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
2.3预应力锚固技术
而预应力锚固技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要技术,对于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预应力锚固技术主要是利用混凝土与预应力岩锚来保障坝体的稳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运用预应力锚固技术能够在满足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都会将预应力锚固技术与GPS技术结合在一起来使用,并综合考虑设计方向、设计大小以及锚固深度等,对建筑物实施预压应力,以保证建筑能够保持平衡的受力,进而提高建筑的安全与稳定性能。还需引起工作人员注意的是,在使用预应力锚固技术时,应先对坝体形状进行了解,这是由于不同形状的坝体对稳定性能的要求也不同。因此,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应对坝基与坝体能够承受的应力进行分析,以确保预应力锚固技术的应用效果,避免为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隐患。
2.4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
而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也是一种新型的基础施工技术,能够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质量产生重要影响。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一些特殊材料来形成一种新的硬性混凝土,然后再利用铺筑设备的震动作业对其实施分层碾压。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渗透性,实现了坝体的可溢流。而且,施工人员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还具有施工效率高、经济效益好且操作简便的特点,只需使用大型通用机械就能够完成施工。
2.5水泥土加固技术
而水泥土加固技术也是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中的一种,通过对水泥土加固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地基的强度的提升,还能够有效的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性。实际上,水泥土加固技术就是向工程基础张总灌注混合搅拌而成的水泥浆,让其在基础内部发生反应,最终实现对基础工程强度的提升。施工人员在使用水泥土加固技术时,首先应对水泥和水的配制比例进行合理控制,同时还应对水泥制浆过程中的材料配合比、水泥浆用量等进行合理控制,进而确保水泥土加固技术能够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环节起到应有的加固效果。
2.6可液化土层技术
而可液化土层技术也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环节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技术,主要被应用在对土层稳定性的提升。这是由于部分粘性不好的土层,在收到振动力与静力是作用下,极易出现水压升高的问题,使得土层的抗剪强度大大受损,进而增加了地基滑动、下沉等问题的发生概率,对土层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而通过对可液化土层技术的应用,就能够有效的缓解这一问题。在使用这种技术时,施工人员应先对可能发生液化的土层进行必要的清理,再将具有较好防渗性能的材料放置其中,然后通过分层震动来对其进行夯实处理。接下来,施工人员还应对混凝土周边的围墙进行必要的封锁,以避免其流动。最后,将砂桩与砂井穿过可液化土层进行安置。
2.7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除上述几种技术之外,施工人员还应重视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中,最常使用的就是换土法与灌浆法这两种。其一,换土法,主要被应用在地基厚度不能够满足建设要求的淤土层,施工人员可以利用灰土、砂土或者是水泥土来对淤土层进行换填,进而提高地基的强度与厚度,使其能够达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要求。其二,灌浆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向地基中进行建筑材料混合浆液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事业也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的基础工程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面对这一现状,施工单位及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控制,以确保水利水电基础工程质量,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基本生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玉珍.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23).
[2]韦瑞生.浅谈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9).
[3]李凌燕,潘玉勇,周树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5(03).
[4]林淑晶.关于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方案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4).
[5]宋伟.论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1).
论文作者:邱心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8
标签: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基础论文; 土层论文; 锚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预应力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