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介入栓塞化疗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效果研究论文_李尚富,肖志异,孔德顺

湖南省岳阳市二人民医院 414000

【摘 要】目的:研究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应用放射介入栓塞化疗法的价值。方法:以2015年8月-2018年5月本院接诊的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病患78例为研究对象,将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法分成甲、乙、丙三组(n=26)。甲组采取化疗灌注与肝动脉碘油栓塞疗法,乙组采取碘油栓塞加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与肝动脉化疗灌注疗法,丙组采取药物灌注肝动脉化疗法。分析三组的存活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甲、乙两组的存活率以及临床有效率明显比丙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病患进行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最适的介入治疗方式,能够显著提升疗效,帮助患者改善生存质量。

【关键词】门静脉癌栓;介入栓塞;肝癌;存活率

临床上,原发性肝癌属于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的恶性肿瘤类疾病[1],可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影响。目前,临床医师可采取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来对肝癌患者进行治疗,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效。对于进展期肝癌患者来说,病灶容易侵及门静脉,从而引发了门静脉癌栓,此时,患者的病情已经进展至晚期,通过手术切除治疗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根治率,且复发率也比较高,预后差[2]。此研究,笔者将着重分析放射介入栓塞化疗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中的应用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8月-2018年5月本院接诊的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病患52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分成三组(n=26)。甲组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在30-79岁之间,平均(46.58±5.17)岁。乙组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在31-79岁之间,平均(47.06±5.28)岁。丙组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在30-78岁之间,平均(47.15±5.03)岁。患者经临床检查确诊符合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3],签署知情同意书,病历资料齐全,依从性良好,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三组的年龄和性别构成比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三组都实行介入治疗,其中,甲组采用化疗灌注与肝动脉碘油栓塞疗法,乙组采用碘油栓塞加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与肝动脉化疗灌注疗法,丙组采取药物灌注肝动脉化疗法。

肝动脉栓塞化疗时采取Srldinger化疗技术,对股动脉进行充分的消毒处理,然后再对股动脉进行穿刺插管,注:需要确保插管入患者的肝脏血管中。全面观察患者肿瘤的方位、大小、周围血管壁和肿瘤组织情况等,并对需要栓塞的血管进行明确,注意观察血管的走行、周围组织情况和直径等。通常情况下,需选择肝区的动脉进行化疗亦或者是化疗栓塞。

患者化疗所需的药物主要有:柔比星(20-40mg)、伯尔定(150mg)、吡柔比星(20-40mg)、5-氟尿嘧啶(500-1000mg)、卡柏(100-200mg)、羟基喜树碱(10-20mg)、氟尿嘧啶脱氧核苷(500-1000mg),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需根据患者的血管情况和病情合理调整用药量。栓塞剂选择超液化碘油,乳剂选择阿霉素类药物。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明胶海绵以及碘油。

1.3 评价指标

记录三组介入治疗的效果,统计存活者例数,并对其作出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即(),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即[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甲、乙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和存活率明显高于丙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 三组疗效和存活率的对比分析表 [n,(%)]

3 讨论

现阶段,原发性肝癌在我国临床上比较常见,具有预后差、恶性程度高以及病情进展快等特点,能够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命健康。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则是临床目前治疗晚期肝癌的一个重要目的,为此,临床医师多采取介入治疗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施治。通过介入治疗能够于肿瘤供血动脉内注入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不仅显著提升了药物浓度,同时还有效避免了药物的降解。在癌症处施以栓塞治疗,能够对肿瘤周围血管的循环功能进行有效的抑制,并由此起到抑制肿瘤生长的过程,采取局部用药的方式能够显著提升局部的药物浓度,让化疗药物能够充分发挥出药效,从而有助于提高疗效[4]。单纯的药物灌注肝动脉化疗法能够对肿瘤的生长过程进行控制,但肝动脉被阻断之后,患者的门静脉血供将会明显增加,从而导致患者在肝动脉栓塞之后比较容易出现肿瘤细胞残存的情况,使得疗效明显降低,预后效果变差。此研究中,甲组和乙组的疗效以及存活率均比丙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提示单纯药物灌注肝动脉化疗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中的应用并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效,故,临床医师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一种最适的介入治疗方案,以尽可能地提高其肿瘤控制的效果,减少死亡风险。在贾忠义等人的研究[5]当中,分别对三组进行了介入治疗,当中A组采用药物灌注肝动脉化疗法,B组采用化疗灌注与肝动脉碘油栓塞法,C组采用碘油栓塞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法,结果显示,B、C两组的存活率依次是81.0%、87.5%,比A组的60.0%高。表明,通过应用碘油栓塞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与肝动脉化疗灌注方案,能够显著提升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病患的生存质量。

总之,在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时,临床医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介入治疗方案,以有效提高患者病情控制的效果,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陈冬.放射介入栓塞化疗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6):130-131.

[2]张富强,李晓燕.放射介入栓塞化疗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5,(1):60-61.

[3]游红勇,白燕,陈智敏等.手术切除加术后双插管化疗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J].四川医学,2014,(7):822-824.

[4]张焕虎,孙胜波,韩传吉等.双途径化疗对合并门静脉癌栓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3年随访报告)[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11):1181-1183.

[5]贾忠义,胡瑞峰.放射介入栓塞化疗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1):165.

论文作者:李尚富,肖志异,孔德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放射介入栓塞化疗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效果研究论文_李尚富,肖志异,孔德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