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关怀度及护理策略探讨论文_殷姝斓,顾如清,潘蕊芸

(常州市德安医院 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关怀及相关护理策略。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正常人作为参照组。观察组进行家庭关怀度量表测试,与参照组进行对比。结果:量表评测显示,观察组亲密度、情感度、成长度、合作度以及适应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期间应提高其家庭亲密度、情感度、成长度、合作度以及适应度,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应用,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家庭关怀;慢性精神分裂症;护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8-0213-02

随着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心理关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也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为此,本文以7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例,对其家庭关怀度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慢精神分裂症患者最观察对象,选择同期正常人作为参照组。参照组男34例,女36例;年龄28~64岁,平均年龄(43.16±10.23)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36例,初中或中专34例。观察组男33例,女37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3.46±10.21)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6.19±2.34)年;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37例,初中或中专33例。两组文化程度、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研究工具 应用家庭关怀度量表,此量表适应于全科医学中的家庭治疗指导、精神障碍恢复期、神经症以及心身疾病,主要评测患者对家庭功能的满意程度,且具有较高结构效度、内容效度、表面效度、内部同质性以及重测信度。家庭关怀度量表包括亲密度、情感度、成长度、合作度以及适应度5个因子,亲密度指的是患者于家庭成员在金钱、空间、时间等的共享程度;情感度指的是患者于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的相互爱护、关心的情感程度;成长度指的是患者于家庭成员在身心发展上其他成员予以的引导及支持程度;合作度指的是患者于家庭成员解决问题、相互分担责任以及做决定的方式;适应度指的是患者于家庭成员在遭遇危机或困难时,家庭内外所能得到的资源以及能否帮助解决问题的程度。

1.2.2研究方法 由经验丰富的心理测试人员,通过利用家庭关怀度量表,在安静、单独环境下对参照组正常者及观察组患者进行评测。

1.3 评价标准

⑴亲密度;⑵情感度;⑶成长度;⑷合作度;⑸适应度。均采用3分制评分方法,0分为“几乎很少”,1分为“有时这样”,2分为“经常这样”。得分在0~3分之间表明家庭功能严重障碍,得分在4~6分之间表明家庭功能中度障碍,得分在7~10分之间表明家庭功能良好。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 24.0软件包中进行评测,若数据检验后P<0.05则表明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参照组家庭亲密度、情感度、成长度、合作度、适应度等因子评分以及总分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

3.讨论

3.1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存在严重功能障碍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关怀度较低,在亲密度、爱护与关心、情感表达、合作支持以及家庭适应方面均与参照组正常者具有显著差异,说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各成员在空间、金钱以及时间方面共享不足,情感程度不足;家庭成员解决问题方式、相互责任分担以及做决定的方式不足;家庭成员成长过程中身心发展的支持和引导不足,以及在遭遇困难与危机时,从家庭内外获得的帮助和资源程度不足。这样的家庭环境非常不利于患者康复,所以应对家庭关怀度较低的家庭进行指导,提高其家庭关怀度水平。

3.2 护理策略

3.2.1定期组织开展讨论会,分析存在的问题 护理人员应在医师配合下,定期组织患者及家庭成员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①家庭成员怎样在金钱、空间及时间上进行共享;③怎样提高家庭成员对患者爱护和关心的情感程度;③怎样对患者进行引导和支持;④家庭各成员之间怎样解决问题、相互分担责任以及做决定;⑤患者遭遇危机或困难时,从家庭内外获得的资源有哪些,以及能否解决问题等问题。

3.2.2落实监测及实施方法 经过反复讨论,护患达成共识条件下,制定护理措施:⑴定期组织家庭长远参加相关培训及专题讲座,以此来提高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认知水平;⑵为家庭成员提供应激情况下可利用的各项资源,如心理咨询门诊、自助小组、热线电话等等;⑶鼓励家庭成员学习与他人相处时的容忍、礼仪、关怀以及和睦,进而发挥互动精神,锻炼社交技巧;⑷鼓励家庭成员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增进患者安全感及亲密度;⑸叮嘱家庭成员避免对患者过分包办代替和保护、放任自流、冷淡,进而影响其发挥自我功能;⑹以非指责的方式指导家庭成员学习,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并提供个体学习和练习复述的机会;⑺尽量降低家庭内部的怨恨、批评、敌意等不良情绪,为患者提供温馨、轻松、快乐的康复环境[2]。

综上,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期间提高其家庭亲密度、情感度、成长度、合作度以及适应度,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以此来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周醇.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运动康复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6):2-4.

[2]张波.家庭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8):246-247.

论文作者:殷姝斓,顾如清,潘蕊芸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  ;  ;  ;  ;  ;  ;  ;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关怀度及护理策略探讨论文_殷姝斓,顾如清,潘蕊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