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困境与转型_成人教育论文

中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困境与转型_成人教育论文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困境与转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困境论文,成人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由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学院、各类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等组成的庞大体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生力军。

进入21世纪以来,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既充满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自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扩招以来,成人高等教育规模有了较大增加,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由1998年扩招前的100万人和282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184万人和525万人;[1]另一方面,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又遇到了诸多问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其一,地位之患。在我国,无论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技术教育,都有自己特定的教育对象和任务,彼此间存在着明显的分界,在教育结构体系中有自己的专属地位,并得到《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国家专门立法的确认和保障,没有存在的合法性危机。然而,成人教育,特别是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却一直备受质疑。成人高等教育对象复杂、形式多样、任务多重,与其他各类教育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交叉重叠关系,人们很难在传统教育体系结构中准确、清晰地界定它的位置。成人高等教育也长期迷失在对自我身份的探寻和期盼国家专门立法确认的尴尬困境。1998年教育部实行机构改革,长期独立存在的成人教育管理部门——成人教育司被撤并,原有的管理职能被一分为三:一部分划归高等教育管理部门,一部分并入职业教育管理部门,还有一部分被统合于基础教育管理部门。教育部的这一机构改革,便于解决教育行政管理职能的交叉重叠问题,但也在客观上加剧了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在内的整个成人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危机,对整个成人教育产生较大冲击,以致不少成人教育工作者发出“成人教育位置何在”,“成人教育谁主管”的呼声。[2]

其二,生源之困。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生源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理由和基本前提。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唤起了社会上广泛的学习热情,一大批有志青年纷纷重新拿起闲置已久的书本,急切希望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普通高等教育由于受到招生计划指标及招考条件等的限制,不能充分满足社会的需求,成人高等教育刚好弥补了这一缺口,生源十分充足。但不久,成人高等教育开始出现生源危机。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普通高等教育持续扩大招生,各种不同高等教育形式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成人高等教育由于师资、设备等条件的限制,生源危机日益严峻,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1986-1996年的11年间,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报考人数1 800万人,录取550万人,录取率为30.6%。[3]到2004年,报考人数286.99万人,录取193.03万人,录取率为67.26%。①由于生源的减少,尽管成人高考试卷设计难度一再降低,但各地入学的起点成绩并不高,一些省市成人高考平均每门课程的考试成绩不足30分。还有一些省份竟出现了成人高校招生计划多于报考人数的尴尬局面。

其三,质量之忧。质量是教育的生命和永恒主题,但由于一些地区和学校兴办成人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不端正,把学历、文凭作为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价值追求,而办学条件、设备达不到基本要求,导致成人高等教育质量出现问题,主要表现为:管理上有令不行,违规办学招生现象严重;教学上“短斤少两”,实践教学环节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学历文凭“注水”现象严重;社会评价相对较低,一部分学校的办学质量达不到最低要求。其实,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普通高校的成人学历教育中,在其他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近些年来,随着普通高等教育的持续扩大招生,人们开始把质量的关注点放在了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高职高专和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上,社会上对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议论少了,但这并不表明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减轻了或不存在了;相反,在某些方面还呈进一步恶化之势。

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是解决当前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实现成人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那么,什么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型,成人高等教育要转什么型,怎样转型呢?

根据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以价值取向的不同作为成人高等教育“型”的划分依据,可将成人高等教育主要划分为学历导向型、职业导向型和学习导向型三种“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以成人学历预备者为主要教育对象,强调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政府重视成人高等教育的正规化,社会热衷于对学历、文凭的追捧,学校以学历、文凭作为吸引学生的法宝,学生以获得学历文凭为求学的主要目的,表现出明显的普教化倾向,主要是学历导向的成人高等教育。1987年《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和1992年《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意见》等的相继颁布,推动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向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转变,成人高等教育以在职成人为主要教育对象,强调“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政府大力提倡,学校纷纷转轨,学生以求职为学习的主要目的,职业导向开始成为整个成人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追求。进入21世纪以来,终身教育理念日益为人们所接受,多样化的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人高等教育以各种符合条件的在职和非在职成人为对象,不仅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更重视教育的育人功能,注重成人的全面素质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也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三种成人高等教育“型”的划分,只是一种原则性的划分,标示不同形态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特点,并不具有精确定量的意义,“型”与“型”之间也不存在十分严格的分界。

实际上,成人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十分复杂的,任何一种关于成人高等教育形态的划分,其价值就在于便于人们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来了解成人高等教育,帮助我们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从整体上把握成人高等教育,认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演进的规律。

为了简明清晰地比较三种成人高等教育型的主要特点,笔者试以下表进行归纳。

三种成人高等教育型的比较

学历导向型 职业导向型 学习导向型

价值取向

学历文凭获取

有用之才培育成人与社会发展

教育对象

成人学历预备者 在职成人在职与非在职成人

办学形式

正规教育

正规与非正规正规、非正规、非正式

教育内容

系统理论知识

实践操作技能全面综合素质

教学途径

以教为主

教学并重以学为主

表现结果

单一学历文凭

学历文凭与资格证书 多种学习证明

评价标准

院校学术质量标准

用人单位职业评价社会多元质量标准

教育旨趣

普教化 职教化 终身教育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成人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头,任何单一的改革都不足以解决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只有实现由传统学历导向型向现代学习导向型的转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才能凤凰涅槃、火中重生。

转型是成人高等教育的质变和飞跃,是成人高等教育基本形态的更替,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变革。在价值取向上,由强调学历、文凭的获取,重视教育外烁的身份认定功能,向以成人为中心、重视教育内在育人功能、注重成人和社会发展的转变;在教育对象上,从以成人学历预备者为主,向以在职或非在职成人为主的转变,成人高等教育应逐步取消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制度,实施注册入学的招生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凭高中会考成绩、学习工作的各种证明,以及参加普通高考的成绩等进入成人高校学习;在办学形式上,由注重正规学校教育,向开放式办学转变,充分发挥各种高层次培训班、讲习班、专题讲座以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社会化教育的作用,积极拓展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以及现代远程教育,把正规的学校教育、非正规的有组织教育活动和无组织无系统的非正式教育活动相结合,重视教育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引导成人高等教育深入广大的社区、企业、农村;在教育内容上,由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向全面综合素质教育转变,以满足成人工作、生活、学习、休闲、娱乐等多种需要,推进现代信息社会中成人的继续社会化;在教学途径上,由以教师的教为主,向以学生的学为主转变,积极创造条件,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推进学分制教学改革,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既学会生产、还学会生活,特别强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等等。可以说,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是一个整体的变革过程,具有全面性和深刻性。也正因为此,我们认为转型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改革。改革是转型的前奏和准备,转型是改革的总结和提升,转型进一步指明了改革方向,明确了改革对象和目标,也揭示了改革的新时代特征,昭示着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已经由表层到深层、由局部向整体推进。

由传统学历导向型向现代学习导向型的转变,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基本走向,它的实现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而应该实施分步推进的策略。具体来说,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应把向职业型的转变作为转型的必经阶段和当前的重点,向学习型的转变作为转型的方向和最终的理想追求,经职业导向这一中介过渡,最终向学习导向转变。这首先是由于社会转型阶段性的制约。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同时肩负着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变的双重任务,社会转型的二元化特征决定了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双重性。成人高等教育既要注重信息社会里成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长远需求,同时又必须充分考虑工业化时代成人的职业需要。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把发展重点放在高层次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上,突出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与培训,在职业化改革的同时,引导成人高等教育向学习型迈进。其次,这是由成人高等教育对象的特点决定的。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以在职成人为主,职业活动是这部分成人的主要活动,他们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大多出于提升职业技能和提高岗位工作能力的需要。忽视这一基本需要,成人高等教育就会偏离社会的要求,所谓学习型成人高等教育也会成为一种空想而落不到实处。再次,这是成人高等教育属性的现实选择。如前所述,成人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有二,即成人性和高等性,职业性只是随在职成人而来的一般属性,但却是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应予以突出的重点。由于长期以来对职业教育的忽视,造成我国职业型人才的不足,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是解决我国职业型人才短缺的一项重要举措,把部分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改制为高职院校或职业培训中心,符合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要求,也符合部分独立设置成人高校的实际。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关于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经由职业型过渡的论说,绝非前述“转轨论”的翻版。“转轨论”者把向高等职业教育的转轨作为整个成人高等教育的终极发展目标,而笔者的主张是:职业化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部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并非终极目标,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终极目标是适应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满足成人的多种发展需要,实现成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统一。

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多样,决定了转型还必须注意分类引导,对不同类别的成人高等教育采取不一样的转型方略。具体来说,依附于普通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具有广泛性,培养要求也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某种相似性,可依托校本部的雄厚师资和物质条件,突出基础性的特点,走多样化的发展之路。各类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大多由行业或地方举办,以招收本行业或本地区的在职成人为主,应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等非学历教育为主,重在提高学员的职业岗位技能和能力,主要走职业化发展之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社会化的开放式高等教育,集权威性和开放性于一身,应突破单一学历文凭认定考试的功能,进行各层次的单科证书考试、专业证书考试,积极拓展各类社会化的职业资格认定考试,还可接受行业委托和国家委托,对各类成人高校和民办高校进行监督、指导和评估。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支撑,在满足成人学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充分发挥其现代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努力冲破传统学历型成人高等教育的路径依赖,在发展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发展职业资格证书、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等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上,也应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努力探索适应网络教育技术、环境条件和学习者要求的网络教育教学新模式。

注释:

①2004年的报考人数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等主编的《中国教育考试年鉴·2005》整理,录取人数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主编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5》整理。从2003年开始,成人高考改为秋季考试,第二年春季入学,当年没有招生,录取推延至次年,故2004年录取数使用2005年的数据。

标签:;  ;  ;  ;  ;  ;  ;  

中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困境与转型_成人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