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高反应性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鉴别中的作用论文_程升保

程升保

(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儿二科 430300)

【摘要】 目的:探讨气道高反应性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鉴别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2年到2015年期间来我院治疗的儿童慢性咳嗽患者共96例,按照不同病因分为三组,初诊时对研究对象进行肺功能检测和支气管激发试验,治疗四周后,重复测量肺功能并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比较三组高气道反应阳性率的差异及严重程度的差异。 结果:各组高气道反应阳性率比较发现:三组气道反应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咳嗽变异性哮喘组气道反应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治疗后咳嗽变异性哮喘组气道反应阳性率仍明显高于其他组。高气道反应严重程度比较发现:三组各个严重程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咳嗽变异性哮喘高气道反应严重程度高于其他组。结论:高气道反应性对于鉴别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气道高反应;儿童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作用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3-0136-02

儿童慢性咳嗽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比较复杂,给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不能正确诊断病因也是目前临床上造成儿童慢性咳嗽误诊的一个重要原因。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及感染后咳嗽,在不同的慢性咳嗽病因中,高气道反应性特征可能会存在差异[1-2]。我们本次研究主要探讨高气道反应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鉴别中的作用,具体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到2015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治疗的儿童慢性咳嗽患者共96例,分析其临床相关资料。其中男性54例,女性42例。年龄在8个月至12岁之间,平均为(7.2±1.9)岁。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均符合以下标准:(1)患者反复持续咳嗽时间超过4周。(2)咳嗽是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3)患者不伴随有肺部的其他相关症状和体征。(4)肺部胸片检查显示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5)最近两周内未服用对研究结果可能造成影响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抗组胺类药物等。(6)无严重的心、肝、脑等重要器官的疾病,能够配合相关检查和治疗,慢性咳嗽病因明确。本次研究已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将参与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原因进行分组,发病原因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为Q1组;发病原因为上气道综合征的为Q2组;发病原因为感染后咳嗽的为Q3组。对于参与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肺部胸片检查,同时进行肺通气功能的测试和支气管激发试验,用支气管激发试验所测得的FEV1下降20%组织胺的累计剂量即PD20来评估气道高反应性的严重程度,具体标准如下:重度高气道反应性是指PD20<0.03mg;中度高气道反应性是指PD20在0.03~0.24mg范围内;轻度高气道反应性是指PD20在0.25~0.98mg范围内;极轻度高气道反应性是指PD20在范围0.99~2.20mg[3]。根据相应检查结果,参考儿童慢性咳嗽治疗指南对患者进行治疗,4周后复查,进行肺功能测试和支气管激发试验。比较各组间高气道反应性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

1.3 统计方法 数据资料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和处理,连续性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间差异性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一般资料的比较 三组间,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各组高气道反应性阳性率比较 初诊时,咳嗽变异性哮喘Q1组总人数29例,气道反应阳性数29例,阳性率为100%;上气道综合征Q2组总人数51人,气道反应阳性人数18例,阳性率为35.3%;感染后咳嗽Q3组16人,气道阳性人数9人,阳性率为56.3%。三组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差异性比较后发现,三组气道反应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咳嗽变异性哮喘组气道反应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复诊时,咳嗽变异性哮喘Q1总人数29例,气道反应阳性数28例,阳性率为96.6%;上气道综合征Q2组总人数51人,气道反应阳性人数7例,阳性率为13.7%;感染后咳嗽Q3组16人,气道阳性人数3人,阳性率为18.8%。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咳嗽变异性哮喘组气道反应阳性率还是明显高于其他组。经过4周的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组的患者阳性率降低不明显,上气道综合症和感染后咳嗽组阳性率明显下降。具体见表1.

表1 三组的高气道反应阳性率比较

2.3 各组初诊时高气道反应严重程度比较 比较结果显示:咳嗽变异性哮喘Q1组高气道反应中度占31.0%,轻度占58.6%,极轻度占10.3%;上气道综合症Q2组高气道反应中度占3.9%,轻度占17.6%,极轻度占13.7%;感染后咳嗽Q3组高气道反应中度占0,轻度占31.3%,极轻度占25.0%;三组各个严重程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咳嗽变异性哮喘中中度高气道反应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组,说明在咳嗽变异性哮喘中,高气道反应严重程度更高。具体见表2.

3.讨论

儿童慢性咳嗽的三大主要病因发病机制各不相同,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机制类似于典型的哮喘,主要以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症为典型临床表现,其中有一部分患者可以发展为哮喘;上气道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鼻窦炎、鼻炎、慢性咽炎、鼻息肉等上气道的疾病,引起分泌物回流进入鼻腔咽喉部位,刺激气道咳嗽感受器,引起以咳嗽为典型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感染后咳嗽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感染呼吸道病毒如衣原体、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破坏了气道上皮的完整性,从而引起气道炎症,可能伴随暂时性的高气道反应[4-5]。儿童慢性咳嗽的三大主要病因发病机制相差甚远,所需的治疗也会较大的差异,所以正确鉴别病因,对提高疗效儿童慢性咳嗽的疗效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发现在上述三大病因中,咳嗽变异性哮喘中高气道反应阳性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而且高气道反应的严重程度也较其他两组高,所以可以认为高气道反应性对于鉴别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永霞,王霞等.儿童慢性咳嗽126例病因与相关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14,35(3):439-442.

[2]于兴梅,朱海艳等.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的动态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16):1215-1220.

[3]于兴梅,朱海艳等.不同病因儿童慢性咳嗽气道高反应的特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1):55-60.

[4]夏宇靖,张琴等.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气道反应性特点[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8):730-735.

[5]杨静.早期抗炎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者气道高反应的预防作用[J]. 广东医学, 2011,32(5): 627-629.

论文作者:程升保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6

标签:;  ;  ;  ;  ;  ;  ;  ;  

气道高反应性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鉴别中的作用论文_程升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