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集团:一次烘干新元“果汁水”:新闻信息多层次发展与集团化采编流程再造的实验报告_流程再造论文

传媒集团:把信源的“汁水”一次榨干——“新闻信息多层级开发和集团化采编流程再造”实验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汁水论文,信源论文,多层论文,榨干论文,流程再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数字化发展的浪潮中,报业传媒集团如何从集团层面重整采编流程并实现内容的集约化制作,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课题。8月下旬,借赴英国苏格兰采访“爱丁堡艺术节”之机,大众报业集团进行了“新闻信息多层级开发和集团化采编流程再造”的课题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第一,对同一新闻资源可以进行多次开发,制作出不同的新闻产品;第二,差异化的新闻产品制作,可以依靠个性化的记者,更重要的是依靠个性化的编辑;第三,报业(传媒)集团要实现内容的集约化生产,需要按照内容生产的自身目的,在集团层面再造采编流程。

实验案例

结合“爱丁堡艺术节”这一综合性新闻事件的采访报道,我们综合利用集团现有采编资源,对新闻多层级开发和集团化采编流程再造进行了尝试。设想通过个案的实践,形成集团化报道的规程, 将集团采编流程再造推进一步。

这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信息资源的介质转换和编辑的差异化处理,使其在报纸、刊物、网站等不同媒体间流动,实现信息的多次开发。

实验的理论前提是,信息资源的内容核心保持不变,变化的是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介质。实验的技术前提是,报业数字化的发展,使同一信息的介质转换成为可能。实验的主要框架是,由前方记者采集回大量的原始信息,后方各媒体根据自身需要重新加工出不同的成品。

一、实验目标

(一)信息开发层级分析

按照集团采编流程设置图示,对集团内信息开发的层级和每一层级的任务作如下分析:

1.信息开发第一层级:大众网。作为发稿平台,同时也是新闻实时发布平台,处于技术性核心位置。同时要做好齐鲁手机报,以及BLOG、BBS的内容,做好与读者、网友的互动。

2.信息开发第二层级: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半岛都市报、生活日报,处于内容开发的核心位置。基本要求是在此期间保持连续报道,可根据需要自行定位和组织。

3.信息开发第三层级:齐鲁晚报、半岛都市报的有关专刊,经济导报。基本要求是在活动期间或活动结束不久做一期专题。大众日报可在结束后刊发后续分析文章。

4.信息开发第四层级:城色、半岛新生活。基本要求是,在活动结束后的最近一期刊发图文专题。可根据刊物定位,由记者在采访中留意有关资讯。

5.信息开发第五层级:青年记者。基本要求是:在活动基本结束后,从新闻业务角度对此事进行报道、分析与评论。

6.信息开发第七层级:全部活动结束后,可以根据资料的积累情况,涉足书籍、电子出版物等的出版。

(二)重点实验项目

1.数字产品转化。提供发稿平台;对回传的内容做数字转换,进行实时播报,同时尝试手机报、网络杂志等产品。承担者:大众网。

2.个性化编辑。根据报纸定位,对同一主题提出不同编辑思路,进行差异化处理和制作。承担者:半岛都市报、生活日报。

3.斜角策划。不直切主题,而是绕开艺术节,结合报纸的特点,借助采访契机,确定适合报纸自身需要的策划定位,并组织报道,内外呼应。承担者:齐鲁晚报。

4.改写。记者不提供报纸直接可用的文字、图片和各类信息,甚至采集回的信息与报纸报道的角度并不契合。而通过编辑的策划、组织,整合采集到的信息,使其符合自身的报道目的。承担者:经济导报。

5.多介质采集。即记者采用文字、图片、图像等多种方式采集新闻素材,为编辑提供直观的背景及改写素材。承担者:记者组。

二、实施过程

(一)组织方式

1.前方记者以大众报业集团记者兼大众网视频新闻栏目主持人身份,从现场发回文字、图片、声像信息的初级产品。

2.大众网解决好技术问题,提供发稿平台,并在第一时间进行视频新闻发布。

3.参与媒体从统一发稿平台中选取信息初级产品进行组合加工,打包推出个性化产品。各报根据自己对报道的定位,可对前方记者提出供稿要求,由记者专供。报道角度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拓展主题的外延。

(二)推进步骤

1.实验方案经编委会同意后,从各部门抽调人员,分成四个小组:

记者组:负责声、像、文字资料的采集;

编辑组:由参与实验的媒体各派出一名编辑组成;

编译组:编译外报相关资料和报道,弥补记者采集资料的不足,使发稿平台名副其实;

技术组:负责平台建设、声像转换、发布等技术问题。

2.参与实验的媒体,结合自身定位,拿出具体报道方案。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半岛都市报等,都制定了报道计划。

3.技术组根据需要,搭建了远程发稿平台(http://guowai.dzwww.com/)。

4.记者组综合报道计划,细化采访要点。

由于此次采访是随团采访,时间紧张,对于采访地点和采访对象的选择也没有自主性。所以,编辑组提交了报道计划以后,记者组据此对采访活动作了分解,明确了每一个采访点的采访任务,对每一个采访对象要问的问题也作了预设,形成了《采访要点细化》。

5.记者到达爱丁堡后的第二天发回了视频资料及文字稿,各报开始编辑出版个性化产品。

(三)发稿情况

1.特派记者在爱丁堡期间,回传了当天的采访现场视频录像共28段,时长约857分钟。即时发文字稿5篇。拍摄图片2200余幅(由于技术条件不足,未能发到发稿平台上,只是发到了FTP里)。

2.编辑组

大众日报即时发稿2篇(一篇消息,一篇专访)。记者回国后刊发“来自苏格兰的启示”系列报道(4篇),共计1.2万余字。

齐鲁晚报即时发稿2篇(图片)。记者回国后,在《深读》版策划“‘学’牵苏格兰”专题报道,共3个版。其中,特派记者采写专访一篇,手记一篇,共计3000余字;图片3幅。该报记者在本地采写的关联稿件3篇,共计6000余字。采用编译稿件1篇。

生活日报在《视野·专题》版即时编发《亲历爱丁堡》图文报道,由编辑整合改写资料编发。

半岛都市报刊发(《半岛都市报记者赴英品味“爱丁堡国际艺术节”》、《马克·卡曾斯:我最想和张曼玉合作》等文字稿和艺术节开幕的图文版。

经济导报刊发该报记者改写的《爱丁堡艺术节:商业运作拒绝逐利》。

《城色》杂志在第300期刊发《爱丁堡,沉浸在艺术之中》。

大众网制作了“爱丁堡艺术节”专题网页,对所有视频、图片、文字资料实时编发。

3.编译组共编译文字2万余字,为编辑提供了丰富的文字资料。

4.报道反响良好

报道刊发以后反响很好。大报刊发“来自苏格兰的启示”的当天,省委宣传部徐向红副部长打来了电话,表示对爱丁堡艺术节的组织非常感兴趣,要求记者专门为省委宣传部整理一份艺术节的详细资料。齐鲁晚报在10月4日刊发了龙比亚大学校长琼·斯特林格的专访,10月8日是节后上班第一天,龙比亚大学打来电话表示感谢。11月26日,以琼·斯特林格为团长的苏格兰高等教育代表团来晚报作了回访,并参与了晚报与大众网一同举办的在线访谈。晚报于第二天推出了四个版的专题报道。这既为晚报新增了报道资源,又成为本次实验关于“报网互动”的一个延伸。

分析总结

一、实验得失

回顾这次实验过程,一是探讨了记者对信息进行“多介质采集”是否可行,二是验证了编辑对原始信息进行重新加工整合的能力。从实验的效果来看,有如下得失:

1.基本达到了差异化编辑的要求

在供稿源一定的前提下,各媒体处理都体现出了各自特色。大众日报在娱乐版刊发了关于苏格兰电影导演马克·卡曾斯的专访《重要的不是明星而是创新》,体现出报纸的思想性。半岛都市报也编发了同一篇专访,但标题为《马克·卡曾斯:我最想和张曼玉合作》,制作角度更贴近生活类报纸的读者。齐鲁晚报绕开了艺术节的主题,从教育角度入手,刊发了龙比亚大学校长琼·斯特林格的专访,并且内外联动,安排本地记者采访了山东财政学院的教师,成功实现了主题的“落地”,体现了本地性和贴近性。生活日报以“亲历爱丁堡”为主线,以图文报道的方式,图片为主,文字为辅,也取得了与众不同的效果。经济导报通过改写,刊发了该报记者撰写的《爱丁堡艺术节:商业运作拒绝逐利》的分析性文章,更贴近财经特色。《城色》和《半岛新生活》取材不同,发行地域也不同,对同一主题实现了不同产品的输出。大众网由于介质的不同,与其他媒体的编辑自然显示出差异性特征。

总之,这次实验基本达到了差异化编辑的要求。由此证明,同一信源,可以通过不同的编辑策划、编辑思路和传播介质,生产出不同的新闻产品。同时也说明,编辑的差异化,取决于编辑从哪个方向找到特定信源与其他信息的关联度,而这个关联度的方向,正是报纸的特色定位所在。

2.基本实现了多媒体采集的要求

此次实验中,前方记者既采集了文字信息、图片信息,又尝试用视频的技术手段,将采访现场即时发送到平台上,既有利于编辑了解情况,也有利于网站制作视频新闻。除了原先设想由记者担任大众网主持人的目标由于一些原因没有实现外,多介质采集的目标基本实现。这证明,记者对同一信源进行多介质采集是可行的。

当然,另一个方面,记者在多介质采集中也发现,由于承担任务过多,对于报道思路和思想提炼的控制,显然要弱于单介质采访,使即时所发稿件思想深度不够,信息也过于庞杂。所以,记者的多介质采集应主要侧重于信息采集,不能期望直接写出成品或精品。

3.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改写的目标

这次实验的改写任务由经济导报来承担。但由于一些原因,经济导报在10月29日才将文章整合而成,署名本报记者刊发。

但是凑巧的是,因记者行程安排无法灵活掌握,导致无法及时满足生活日报的发稿需求。但是,生活日报仍按照原定发稿计划,根据记者在现场提供的原始资料和自己搜索到的资料,重新整合改写了稿件。所以,生活日报的报道虽然署名为“特派记者”,但其实是生活日报的编辑自行改写而成。

这说明,根据现有报道和资料改写,这种方式是可行的。

4.基本实现了信息采集与深度报道的分离

由于本次采访需要满足在大众日报刊发8000~10000字的外宣任务,我在大众日报后期刊发的稿件,都不是现场所得,而是来自于视频采访资料的整理。记者在国外的阶段,主要精力都用于信息采集;回国以后,又将视频资料进行了文字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写出了深度报道。

这说明了两个问题:

第一,如果将记者的职能定位于“采集”,那么,他很难在现场发现深度的内容,或者说,深度的挖掘发生在现场之后。记者在现场既想着拍视频,又想着照相,还要解决回传的技术问题,几乎没有精力考虑内容的制作。

第二,深度分析记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到现场。如果现场的情况已经由信息采集的记者负责采集回来,那么,负责深度分析的记者就可以从这些资料中得到需要的东西。当然,记者采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必须是带有声像语言元素的第一现场的复制,必须最接近于现场,而不是单纯的文字、摄影作品。其次,选择拍什么、不拍什么,本身就是一种视角。所以,负责采集的记者在拍摄第一手资料的过程中已经加入了自己的视角。这样,二手资料就建立在第一视角的基础之上。这个“第二视角”是否符合真实性原则,需要我们探讨。

在这里,记者的职能就分成了两个层面,一个是信息采集,一个是深度分析。

5.探索了为多个媒体同时供稿的采访与写作方式

由于这次实验打破了“一对一”的供稿模式,而采用了“多对多”的供稿模式,记者的采访就不再是为一张报纸供稿的单一目的,而是变成了多目的性采访。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参加实验的记者将所有媒体的供稿需求进行了离析、整合,形成了《采访要点细化》的采访大纲,明确了在每一个采访点上所要完成的采集任务,以便于有的放矢。其次,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都是带着几家媒体的供稿要求去观察与记录,观察的视角和采集的资料尽量全面,以便实现为几家媒体供稿的任务。第三,在写作过程中,记者尽最大努力将采集到的新闻点全面反映到稿件中,供各媒体根据需要取舍。这些方式,都为今后“多对多”供稿模式的采访工作进行了探索。

6.缺少对采集信息进行“初加工”环节

按照实验的要求,各参与媒体应该主要使用记者回传的第一手现场视频资料,进行重新加工、组合,转化成文字内容,做出个性化产品。但是,在实验过程里,编辑使用视频资料的利用率并不高。

从爱丁堡回来以后,我们对当时传回来的音视频资料作了文字整理。共作采访笔记13000余字,查阅资料5万5千余字,耗时大约三天。这一过程说明,由版面编辑直接使用视频资料,是难度较大的。

重新加工资料是实验设想之外的。按照实验的设想,这项工作应该由家中的编辑在发回视频的同时来完成。这也就是国外一些新闻媒体设置的“改写部”或一些类似机构的职能。但是,一方面,编辑都是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前提下再参与实验的,并没有时间再来进行这项工作;第二,我们在日常的采编环节中,没有出现过这一环节,想不到也是必然的;第三,当时布置任务的时候,我们没有特意强调这一点。

这说明,我们的实验中缺少一个资料整合、视频资料转化和改写的“初加工”环节。而这一环节,对于新闻的多层级开发是一个关键环节。这也是再造采编流程时需要思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7.发稿平台建设需要一定投入

由于是一次实验,所以此次供稿平台搭建主要依赖于大众网的TRS系统。这是网站的采编发系统,而不是真正的发稿平台系统。所以,记者在远程回传稿件时,遇到了不少技术问题。如果集团要真正实现供稿平台建设,需要一定的技术投入。

8.实验未涉及的内容

由于此次报道主题的有限性,在采编流程框架中关于音像、书籍制品的制作等,并未进入实验过程。而面向所有客户的数据库建设和个性化信息订制,也由于受条件所限,未能进行实验。

二、几点启示

1.多介质采集是新闻采访的趋势

随着传媒集团的跨媒介发展以及媒介技术的不断变革,媒介融合的趋势不断深化,要求记者在报道的时候采取多媒体报道手段,同时完成文字、摄影和摄像多媒体内容报道任务将是对未来记者的要求。

2.平台建设以及在常规报道中的拓展

这次实验是在现有框架中进行的,基本能够适用于综合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但是,对于突发性新闻事件和常规报道能否适用,则需要打破当前的框架,在集团内设置统一的供稿部门,将信息类新闻的采访力量整合起来,形成集团内部的通讯社,人员覆盖全省各地,向所有媒体供稿。

3.国际化的全媒体记者是培养方向

未来记者的培养方向是国际化的全媒体记者,即集文字、图片、电视、网络记者于一体,同时必须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必须掌握新型的技术手段,必须掌握国际的语言沟通能力。作为全媒体记者,还必须具有面对不同媒体进行文字介质转换的能力,写出来的稿件能供各类媒体使用。

理论思考

一、对采编流程问题要有新的思考维度

1.从报业(传媒)集团的总体范畴来思考采编流程问题

我们以前考虑采编流程再造问题,往往将视野局限于一个媒体,合理设置采、编、发等各环节。目前,随着所办媒体数量的增多,大批报社成立了报业集团。但是,我们并没有从报业(传媒)集团的总体范畴来思考过采编流程再造的问题。集团所属媒体仍然单兵作战,自顾自家。虽然报业媒体种类多样,但是采、编、发的规律性是一致的,因而,各种媒体在新闻制作过程中,必然有一些相似的环节。这些环节,对于每个单一媒体而言,是必需的环节,也是不重复的环节。但从整个集团来看却可能是重复劳动。如果把这些重复环节加以整合,形成一个平台供各媒体使用,那么,报业集团才实现了集约化生产,集团的功能才真正得以发挥。

2.从现代传媒发展的趋势来思考采编流程问题

数字技术的发展正在引领传媒领域的深刻变革。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的融合发展,是现代传媒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对于每一种单一媒体的生产和制作过程都产生着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报刊、广电、网络,其对于采编流程的设置,既要考虑本媒体的特点,也要考虑到其他媒体的相互作用。甚至,其他媒体已经参与到本媒体的生产过程中。这些新变化,都影响着采编流程的重新设定。

3.从采编专业分工的角度来思考采编流程问题

传统的采编工作十分单一。记者、编辑各司其职。而今,由于新闻事件的复杂化、多元化,信息交流的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从现场、到资料、到成文的整体过程,已经不仅仅是记者一个人所能完成的,它有时需要一个团队,有时也需要编辑的干预。而编辑环节也是如此,“来稿照编”已经不是现代传媒编辑的工作方式,而提前策划、干预采访,更多地出现在编辑的视野中。于是,从采到编可以分为多个节点,比如,采集是一个节点、调查分析是一个节点、成文又是一个节点,这样需要更多的分工与配合,也需要在采编流程的设置上更多地统筹思考。

二、新闻信息多层级开发,是报业集团新闻资源整合的核心所在

1.新闻信息多层级开发的含义

对采集到的新闻信息,根据不同媒体的定位,进行多层级开发,是报业传媒集团对于所采集的信息进行最大化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而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数字报业的推广,又为新闻信息多层级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新闻信息的多层级开发,就是将一个新闻主题,通过不同媒体,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侧面的离析与整合,形成不同定位、不同个性、不同特色的新闻信息产品,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从而产生多种效益的叠加,使一次信息采集以最低的成本产生最大的效益。

信息资源多层级开发,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资源共享”是不同的。新闻资源共享往往是指,同一个新闻产品(如重大题材稿件)由不同定位的多家媒体共同享有,重复使用,千篇一律。而信息资源的多层级开发,在集团内新闻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个性化的编辑制作,强调报纸(传媒)本身的个性特点。信息资源多层级开发,与目前的“组团采访”方式也是不同的。组团采访,在新闻采集过程中仍然是“一对一”的方式,即一个采集者对应一家媒体。而信息资源多层级开发采取“一对多”或“多对多”的方式,将采集到的信息纳入一个统一平台,由不同媒体选取和制作。信息资源多层级开发与通讯社的新闻采集方式也是不同的。目前,我国的通讯社所采集的信息主要是文字和图片,它们能够基本满足纸媒介的需要,但是缺少声、光的采集,不能满足或难以满足广播、电视、网站等新兴媒体的需要。因此,在报业的集团化发展:特别是发展到传媒集团的阶段,采取信息资源多层级开发这种方式就必不可少了。

2.新闻信息多层级开发,是报业(传媒)集团新闻资源整合的核心所在

报业(传媒业)的核心是内容产业,所以,面向于内容产业的资源整合,是报业(传媒)集团资源整合的核心。在我国报业发展过去的十多年中,报业资源的整合,主要集中于广告制作、印刷、发行等报业产业链的延伸部分,集中于报业辅助资源的整合。报业集团的出现,就是报业辅助资源整合的产物。这样,通过报业集团这一平台,把为报纸发展提供服务的印刷、发行和广告制作、技术服务等,按照业务属性的不同,横向整合起来,由原本的“一对一”方式改为“一对多”方式。在集团层面,由一个整体为不同报纸提供印刷、发行、技术的服务。这种方式已为大多数报业集团所采用。当前,报业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探索辅助资源整合后的科学运作问题。也有少数报社和报业集团,开始将整合的目光投向品牌和内容资源的整合,但目前基本属于萌芽阶段。

报业辅助资源的整合,归根到底是报业(传媒)集团降低经营成本、并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必然要求和客观取向。整合后的规模效益和统筹管理,改变了报业的经营方式,使“一对多”时期的总体消耗大大低于“一对一”时期的单体消耗的总和。经过一个时期的探索和理顺,报业(传媒)集团的经营会逐步趋于科学水准。在外部经济环境变量不大的情况下,会稳定在一个较为恒定的赢利水平上。到那时我们会发现,通过辅助资源的整合这种方式,很难再“榨出油”来。这个状态,还会持续五到十年的时间。

3.内容产业的产品多样性生产规律

在辅助资源的整合空间日趋饱和的同时,内容产业的集约经营和整合营销就会提上日程。内容产业,是将新闻信息通过个性化的加工,以形成适应不同读者需求的相关产品的产业。内容产业的成本和消耗品,从本质上说,不是金钱,而是信息。报纸(传媒)就像一部工艺制作独特的“机器”,大量杂芜的信息投入这部“机器”,会因“器”而宜,生产出个性化的“信息组合”。这些“信息组合”,就是我们的新闻信息产品。每一个报纸或媒体都是这样一部面向不同用户的“机器”,与工业生产不同的是,这部“机器”是由采编人员、采编流程、体制、机制、思想、观念、价值、文化等等有形和无形的元素所组成的复杂的有机系统。但是,这部“机器”和一般机器相比所不变的是,它的生产效率和产生的效益,也是由投入产出比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我们投入的“消耗品”越低,产出的“新闻产品”越多,我们的成本就越低,效率就越高。反之亦然。所以,在内容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当我们消耗了一定的“信息”量,所产出的“信息组合”越多,生产效率就越高,资源整合的成果就越大。

4.内容产业的生产效率取决于两个环节和两个因素

信息是由记者采集到的,信息组合是由编辑加工出来的。那么,内容产业的生产效率取决于两个环节与两个因素。在采访成本(金钱)一定的情况下,记者采集的信息越多,效率就越高,这是显而易见的。而在编辑成本(信息)一定的情况下,出品的“信息组合”越多,效率就越高,这一点是易为我们所忽视的。

对于报业(传媒)集团而言,对一定量的新闻信息进行定向的多层级开发,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是一种集约化生产方式和整体营销方式。特别是到传媒集团的发展阶段,集团的媒体种类更加丰富,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站、图书,等等。一次信息采集,就可以供多个媒体使用多种方式、多种介质反映。每一次反映都会“打包”成独特的“信息组合”,产出个性化的信息产品。而同时,这些信息产品在集团化背景下,在相近的时段推出,相互呼应,可以起到整体营销的效果,这无论是对于提高信息产品本身的价值,还是对于提高报业(传媒)集团的品牌影响,都会发挥积极的作用。信息资源的多层级开发,与报业辅助资源的整合运营并不矛盾,可以同时进行。

5.多层级开发的两个维度

信息资源的多层级开发,包括横向的信息自体开发和纵向的产品总体开发两个维度。所谓横向的信息自体开发,就是同一新闻采集者(新闻记者)对一个新闻主题进行多层次、全方位开发,形成不同介质和不同表现形式的初级信息产品。比如,记者既采集了声像文件,又采集了文本文件;既是电视(产播、网络)主持人,又是报纸记者、评论员;既写出了消息,又写出了评论;既写出了满足A报纸需求的作品,又写出了符合B报纸标准的作品,还写出了期刊所需要的作品,最终又形成图书,等等。这对采集者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新民晚报提出,要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将新民报系500多名记者全面训练成基本能适应采、编、主持的全媒体记者。所谓纵向的产品总体开发,就是集团内的不同媒体根据采集者采集回来的新闻信息,进行编辑,在多个层次、多个终端推出不同的信息产品。如文字报道、评论、电视片、专刊、书籍等,实现传播效果最优化和传播利益最大化。

6.集团化的采编流程再造是实现途径

信息资源的多层级开发,要通过集团化的采编流程再造来实现。目前,报业(传媒)集团内部的信息采集模式,仍然是单兵作战,各媒体之间缺少必要的关联。在许多采访活动中,集团内各家派各家的记者,往往采集回的只是一条简短的消息,造成了大量的采访成本浪费。而在采访成本较高或机会不均等的情况下,虽然集团内有媒体派出记者,但未派记者的媒体却无法共享信息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所获得的信息仅供使用一次,造价是比较高的。

在国外,许多大型报业集团都有自己的“辛迪加”,在为内部媒体服务的同时,也向外部新闻机构提供商业服务。有些报业集团在集团内部设置了新闻中心,直接向所属报刊提供制作好的国际国内新闻版面。在国内报界,有不少报业媒体也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7.集团化采编流程设置

集团化的采编流程再造,就是将集团各媒体的信息采集、编辑等出版活动,按照集团化、集约化的要求和新闻信息多层级开发的原则,重新设置流程。(如下图)

重新设置的采编流程有三个特点。一是以信息(内容核心)的流动为中心,设置各种传播介质和采编活动所处的位置;二是新闻采集工作打破了媒体与介质的界限,采集的成果供集团内所有媒体使用;三是预置了集团统一的新闻信息汇集平台,集团所有媒体都从这一平台上获得初级信息产品,再根据各自的需求进行再加工。如此,就实现了信息的多层级开发,“打包”出不同个性的新闻信息产品。

标签:;  ;  ;  ;  ;  

媒体集团:一次烘干新元“果汁水”:新闻信息多层次发展与集团化采编流程再造的实验报告_流程再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