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愈发广泛,能够有效提高建筑效率,因此,本文就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优势及具体实践,从规划设计、现场施工、竣工结算与安全管理四个环节加以阐述。
关键词:BIM技术;可视化设计;三维立体模型
1 BIM 技术的简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即“建筑信息模型”概念是由美国Chuck Eastman 教授最早提出,在2004 年左右引入我国。BIM 技术的应用可以充分反映项目的信息,并对项目进行相关联,达到模型信息与实际施工的一致性,此外还可以协调各种工程信息的参数,模拟工程数据的实施情况,清晰的用三维图画进行展示,实现了模型可视化管理,为项目实施人员提供了最优方案。随着项目的进行,BIM 技术将信息模型进行细化,当进行某项过程时,能够同时把信息传输并提取到相应的环境中,有效的减少“错误、遗漏、碰撞、缺失”现象,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
2 BIM 技术的特点
2.1 模拟性
建筑工程的设计,实际上就是一种模拟实验,综合考虑多种情况后,选定的最优方案。利用BIM 技术,更加真实便捷,比如模拟复杂管线的穿梭布置,模拟楼梯等通道的紧急疏散,这是原有技术完全无法实现的功能。利用BIM 技术,加快设计速度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才能发现的许多问题,加快施工进度,也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2.2 协调性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所需要的一项重要因素就是协调性。只有各部门协调合作,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在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时,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然而,传统的管理方式缺少必要的协调性,制约着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一旦BIM 技术广泛应用,我们的管理将会更宏观、科学,对建筑内部构件的安排及布局将会更加合理、更加协调。
2.3 可视性
传统的施工图纸是设计人员人工绘制的,有的会存在一些漏洞,施工人员只能依据对建筑构造的想象来进行施工。这种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及安全,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建筑行业的要求。随着科技发展,BIM 被研发并得到一定的运用。[1]BIM技术可以将建筑工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分析,通过三维立体的方式将建筑项目的理想效果展现出来,当建筑物中的内部构造真实化、可视化的展示在我们面前,接下来的工作便不再复杂难懂。
3传建筑工程管理的方法存在的弊端
3.1 传统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可以严格准确地进行,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对于施工单位而言施工安全会对自身的社会形象以及后期发展产生严重影响。但是,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足、施工单位安全培训投入不足、施工工人安全意识不强等众多因素对安全施工产生重大影响。
3.2 传统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
工程项目能否在规定的竣工期之前完成相应目标的建设关系到建设投资方的资金效益。在工程施工的进度控制中有详细的计划以及横道图、网络图等方法,但是以上的进度管理方法往往难以表达各个施工工艺之间的复杂、相互制约的生产协作的逻辑关系无法满足工程管理效率的要求。
3.3 传统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是项目管理范围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项目管理在涉及建筑材料使用、施工机械和合同程序签订的过程,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并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用较低的造价实现工程施工建设目标高效顺利的完成。在传统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项目管理者在检查各种专业知识规范与标准是否完全的实施等方面有很多不便,这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效率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 传统工程的成本管理
关乎项目各方的收益能否最大化的实现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筑工程的成本,在BIM 技术被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阶段充分被利用之前还存在以下的问题:①施工所需的材料、人员、设备调配不均。②工程动态问题管理的不合理性导致了项目效率的低下和成本的增加。③成本管理人员计价的标准各不相同使得工程成本预算的科学准确性不能得到保障[2]。
4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4.1 BIM 技术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建筑工程在具体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严重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且还会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建筑工程具体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视,对建筑工程安全施工进行有效的管理。长期以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大部分是通过对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来进行安全隐患到的排查,降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随着BIM 技术的快速发挥,建筑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使用BIM 技术能够建立完善的数据模型,并且通过模拟分析,向工作人员进行展示,这样就能够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方案安全性的检验,同时还可以让工作人员充分了解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方便工程管理人员能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有效实现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控制,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4.2 BIM 技术在施工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主要包含施工材料的成本、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施工人员的费用以及建筑工程组织管理以及管理过程中所产生各种费用。在对成本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使用BIM 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规划、控制、核算等,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动态管理。在具体管理的过程中,按照建筑施工区域建立完善的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等成本数据库,有效实现对这些成本清单的提取,确保建筑项目的工程量认定效率以及过程结算效率。
4.3 BIM 技术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在编制施工计划模型时,普遍使用的方法是进行网络横道图的编制。为了提高网络横道图的准确性,通常会将一项工程项目进行分解再编制,不过这种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若是在施工过程中突发一些工程事件,就会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的子项目所收集的数据需要重新计算,有时还需要进行人工调整,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工程进度。利用BIM 技术构建建筑施工可视化效果图,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将所有的建筑施工信息进行模拟,进而辅助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与传统的平面横道图相比,BIM 技术是融合了建筑工程三维模型以及横道图,呈现出4D 模拟图形,进而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
4.4 把BIM 技术渗透到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
现如今,社会各界加强了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研制出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材料,但是无法避免的是在施工过程中依旧有许多问题存在。例如不能规范使用建筑材料,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施工质量没有得到实时监管。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合理应用BIM 技术,可以对上述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工程建设效率,还能够保证工程质量。[3]例如,建筑材料,应用BIM 技术,可以通过相应的模型将施工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的相关信息进行储存,之后利用互联网技术,使相关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获取相关资料,所有信息能够及时共享,方便管理人员对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进行检验监督,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不合格材料投入使用。在施工技术方面,应用BIM 技术模拟施工技术流程,建立相关的施工技术流程规范标准,方便施工人员能够及时按照相关的流程标准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计划以及施工需要相一致。
结束语
BIM 技术的成熟和完善,正在引领者建筑市场的深刻变革。基于BIM 技术的工程管理,更加合理、更加有效、更加科学、更加智能,是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秦薇.BIM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分析[J]. 门窗,2017(01):54.
[2] 李东海,倪娟. 基于BIM 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实践研究[J]. 价值工程,2017(06):23.
[3] 徐忠天,陈伟. 浅谈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应用[J].建筑知识,2017(10):132.
论文作者:余开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5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成本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