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微创预处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促排卵后子宫内膜形态和受孕率的影响论文_罗剑琳

罗剑琳

(普洱市人民医院妇产儿童医院生殖医学科 云南普洱 665000)

【摘要】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患者施行子宫内膜微创预处理促排卵相应治疗后对子宫内膜基本形态及受孕率的具体影响。方法:以我院2016年—2017年间接收并行治疗的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女性患者78例为对象,按照具体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列入实验治疗组、参照治疗组,各有39例,全部女性患者使用达英35持续治疗3~6个月,再施行CC(克罗米芬)促排卵的相应治疗,此前提下,实验治疗组于早卵泡期使用一次性的宫腔组织吸引管对女性患者子宫内膜实施搔刮轻创术。探讨两组女性患者在排卵日的子宫内膜基本形态及其临床受孕情况。结果:实验治疗组施行微创预处理前、后,PCOS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没有较大变化,且和参照治疗组相比也未见较大差异性(P>0.05)。施行微创预处理前,两组子宫内膜分型情况无较大差异性(P>0.05);但经微创预处理后,实验治疗组A型、B型内膜的比例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参照治疗组(P<0.05)。实验治疗组的临床受孕率显著高于参照治疗组(P<0.05)。结论:选用微创预处理的方法对PCOS所致不孕患者施行子宫内膜促排卵治疗,可改善其子宫内膜的容受性,进而提升临床受孕率。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微创预处理;子宫内膜形态;临床受孕

【中图分类号】R71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9-0033-02

多囊卵巢综合征在临床中的英文简称为“PCOS”,该疾病是指育龄期女性生殖功能出现障碍、糖代谢发生紊乱的一种内分泌紊乱综合病征[1]。患上PCOS后,女性患者卵泡停止发育,机体长期处于排卵困难或者无排卵的状况之下,致使其子宫内膜的容受性降低[2]。为提高PCOS女性患者的临床受孕率,应从促进排卵的方面入手调整。本文以我院接收并行治疗的PCOS不孕女性患者78例为对象,重点探究PCOS所致不孕患者施行子宫内膜微创预处理促排卵相应治疗后对子宫内膜基本形态及受孕率的实际影响,现作汇报内容见下。

1.对象、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我院2016年—2017年间接收并行治疗的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女性患者78例为对象,上述女性患者都接受了超声检查,且显示其子宫内膜回声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或者异常变厚现象,遵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诊治标准展开疾病鉴别工作,确证全部患者均患有PCOS;不含1年内出现流产或分娩者、促排卵周期之前三个月内服用避孕药者及宫内放置节育器者;患者年龄介于22~38岁,平均约(29.8±2.62)岁;不孕年限平均为(3.9±0.91)年;按照具体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列入实验治疗组、参照治疗组,各有39例。对照两组基础临床信息,差异性不显著(P>0.05),能实行同期评比研讨。

1.2 方法

月经第5天开始,参照治疗组向PCOS患者予以达英35,每天1粒,温水吞服,持续口服21天,治疗3~6个月以后停服达英35;然后于月经第5天开始使用克罗米芬治疗(CC治疗),待6~8天后运用阴道B超检测卵泡的发育状况、子宫内膜分型及厚度情况,若有1~2个卵泡的直径大于2.0cm时可于肌肉注射5000~10000IU的HCG,利用B超探测排卵达到相应标准后施予黄体支持,每日服用200mg黄体酮胶丸。

实验治疗组除了以上治疗内容,还对PCOS患者开展子宫内膜的微创预处理,操作为:在促排卵后月经的第3~5天时,对患者施行常规消毒,取宫颈扩张器对颈管口进行扩张,于B超指引下按照内膜厚度实施搔刮轻创术,手术处理完后,施予抗感染、止血等方面的治疗。

1.3 评估指标

于注射HCG日探测女性患者子宫内膜的实际厚度,且分析内膜的具体类型;A型内膜:属于三线型,其中央、外层具有强回声;B型内膜:属于弱三线型,其回声均一,强度中等,宫腔内强回声出现中线断续不清的现象;C型内膜:表现出均质的强回声,宫腔没有中线回声。统计两组PCOS女性患者的临床受孕率。在排卵后二周内,尿HCG、血HCG都显示阳性,排卵后五周利用B超探测到孕囊和原始心管搏动,视为临床受孕[3]。

1.4 数据计学处理

对各项调查数据进行分类统计,计量数据表达为(x-±s),计数数据表达为(n,%),使用SPSS22.0软件予以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的比对经t检测,计数数据的对比经χ2检测,当对比差异有意义时以P<0.05来表示。

2.结果

2.1 施行微创预处理前、后PCOS患者子宫内膜的具体变化

实验治疗组施行微创预处理前,PCOS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平均是(10.9±3.05)mm,施行微创预处理后,子宫内膜厚度平均是(11.0±3.02)mm,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参照治疗组PCOS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平均是(11.2±2.98)mm,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对照,未见较大差异性(P>0.05)。施行微创预处理前,实验治疗组和参照治疗组的子宫内膜分型情况较接近,无较大差异性(P>0.05);但经微创预处理后,实验治疗组A型、B型内膜的比例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参照治疗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

表 实验治疗组微创预处理前后子宫内膜变化及其和参照治疗组对照的情况

2.2 两组PCOS患者受孕率情况对照

实验治疗组PCOS患者的临床受孕率是35.90%(14/39);参照治疗组PCOS患者的临床受孕率是10.26%(4/39),两组对照,实验治疗组临床受孕率显著优于参照治疗组(P<0.05)。

3.讨论

有关研究报道提示,对子宫内的局部内膜实施机械刺激,可提升胚胎的着床率,此作用机理也许和骨桥蛋白、白血病抑制因子等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关因子的反应表达有关[4]。微创处理属于一种机械性刺激手段,在对子宫施行搔刮处理后可清除掉一些不规则的内膜组织,使子宫内部环境得以改善,同时增强子宫内膜中着床因子的表达活性[5]。此调研中指出:实验治疗组施行微创预处理后,PCOS患者的分型情况有了较大变化, A型、B型内膜的比例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参照治疗组(P<0.05)。与此同时,实验治疗组的临床受孕率高于参照治疗组(P<0.05)。从这里可看出,子宫内膜接受机械性微创处理以后,能使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增强,有助胚胎顺利着床。

综合以上阐述知,以微创预处理的方法对PCOS所致不孕患者施行子宫内膜促排卵治疗,可改善其子宫内膜的容受性,进而提升总体临床受孕率。

【参考文献】

[1]郭磊.不同药物预处理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J].吉林医学,2017,38(11):2095-2096.

[2]胡开卉.助卵养巢方联合西药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及经期紊乱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7,35(09):135-139.

[3]文惠冰,蔡菊芳,刘春花.彩色多普勒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分型的临床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7,38(01):38-40.

[4]纵艳艳.氯米芬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的效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05):820-822.

[5]王雪琴.促排卵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4):2647-2648.

论文作者:罗剑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9

标签:;  ;  ;  ;  ;  ;  ;  ;  

子宫内膜微创预处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促排卵后子宫内膜形态和受孕率的影响论文_罗剑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