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复位跟骨板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王珏

盱眙县人民医院骨科 江苏盱眙 2117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切开复位跟骨板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间本院接诊的3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1例为对照组采取经皮闭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另19例为观察组采取切开复位跟骨板治疗。结果:对比治疗优良率,结果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对比骨折愈合时间、Bolher角、Gissane角方面则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切开复位跟骨板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较为理想,故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切开复位跟骨板;跟骨骨折;治疗

跟骨骨折是临床骨科较为常见的病症类型,其多以患者足部受到垂直撞击所致。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频发,该病症的发生几率也有明显上升。临床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较多,但大量研究显示每种治疗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2]。切开复位跟骨板近年来在该病症的治疗工作中得以广泛应用,本次研究将以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间本院接诊的3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切开复位跟骨板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间本院接诊的3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1例为对照组,另19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经临床常规检查确诊为跟骨骨折。对照组: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5例;患者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为(34.4±2.1)岁;9例为单侧骨折,2例为双侧骨折。依据Sanders分型标准:3例为Ⅱ型、6例为Ⅲ型,2例为Ⅳ型。观察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7例;患者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为(34.5±2.6)岁;17例为单侧骨折,2例为双侧骨折。依据Sanders分型标准:4例为Ⅱ型、12例为Ⅲ型,3例为Ⅳ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病例资料,结果均显示P>0.05,组间对比性良好。

1.2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要接受常规影像学检查,确定患者的骨折部位、骨折长度、宽度、高度以及Bohler角等,同时也要明确患者骨折部位神经血管的损伤情况,并要调查患者自身耐受情况,确定患者是否可进行手术治疗。

对照组:本组患者采取经皮闭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患者均采取侧卧体位,将患侧冲上。均采取硬膜外麻醉,对患处进行常规消毒后,在手术区域贴护皮膜,通过C臂机进行手术操作,取1枚4mm的克氏针在跟骨结节下方约1cm处进针,通过C臂机调整进针的角度以及深度,医生一手握住患者足背将其前足跖屈,另一只手则利用克氏针撬拨患者下塌的骨折块,进行骨折复位,纠正骨折旋转或向下移位,恢复患者跟距关节面的正常解剖关系,恢复bolher角度,并纠正跟骨增宽,并将克氏针置入跟骨进行固定。

观察组:本组患者均采取切开复位跟骨板治疗,从患者的跟骨外侧入路,采取L型切口,翻开骨折块,并暴露粉碎的关节面,之后将移位的跟骨骨块以及内侧完好的骨块进行互相支撑,恢复关节面平整,牵引跟骨结节帮助复位,并在侧方适当挤压跟骨,促使其恢复高度以及宽度,对于骨折塌陷严重的患者要进行植骨操作,待恢复好跟骨后关节面以及相关外形复位后则可选择适合的跟骨钛板进行跟骨固定。确定骨折复位良好后则可进行常规引流以及缝合。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1.3疗效评价标准[3]

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总分为100分,内容主要涉及到疼痛以及功能两大部分,总分在90分以上则可判定为优,总分高于75分则可判定为良,总分在50分以上则可判定为尚可,总分低于50分则为差。本次研究将以优+良计算总治疗优良率。采用相关影像学检查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Bolher角、Gissane角。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各项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 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10例患者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结果在90分以上,8例在75分以上,治疗总优良率为94.7%,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1.7±2.3)d,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下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后Bolher角、Gissane角的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Bolher角、Gissane角,结果均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下表2。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临床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也有明显提升。跟骨是人体足部最大的跗骨,其对维持机体足弓性状以及传递下肢应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跟骨解剖学结果较为复杂,跟骨骨折若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则极易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创伤性关节炎或后足外翻等不良症状,不仅对患者的生理健康造成伤害,而且也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临床治疗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较多,多数学者研究认为切开复位跟骨板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3-4]。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了切开复位跟骨板治疗方法,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Bolher角、Gissane角虽均未见明显差异,但所达效果均较为理想。上述研究结果证明两种治疗方法均具有较好疗效,但切开复位跟骨板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更佳。姜辉、朱冬昀[4-5]的研究结果也证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满意,且术后患者康复速度相对较快,对恢复患者足部功能,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也具有积极意义,故值得临床推广。本次研究结果与其研究结论具有较高相似性。

综上所述,切开复位跟骨板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较佳,其可有效促进患者骨折愈合,促进患者术后足部功能恢复,对降低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故值得在跟骨骨折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卫伟,王广辉,陆道望.切开复位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3,12(2):1543-1544.

[2]陈斌,黄晓生,谭维义,等.微创复位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4,11(7):33-34.

[3]吴勇成.切开复位钛合金钢板内固定法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临床疗效评价[J].河北医学,2014,16(5):813-816.

[4]姜辉.浅谈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药论丛,2014,21(6):206-207.

[5]朱冬昀.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13(9):11-12.

论文作者:王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2

标签:;  ;  ;  ;  ;  ;  ;  ;  

切开复位跟骨板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王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